轻度哮喘持续患儿血清镁水平与症状控制及肺功能关系的研究

2022-04-26 07:41罗尧竞赵小燕陈莲胡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控制组患病率血症

罗尧竞,赵小燕,陈莲,胡煜

(绵阳市中心医院儿科,四川绵阳 621099)

支气管哮喘是儿科最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也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世界范围内约10%的儿童受其影响[1]。哮喘给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影响了患儿和照顾者的生活质量[2]。由于目前哮喘尚没有彻底根治的方法,对其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有效地控制疾病发作[3]。血清镁被认为在儿童哮喘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4]。组胺释放引起的支气管痉挛会导致细胞内钙浓度升高,这一作用可被镁拮抗[5]。同时镁离子对平滑肌收缩、肥大细胞脱颗粒和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也有抑制作用[6-7]。实验研究表明,镁离子具有抗炎、抗氧化及抗凋亡的作用,并参与了气道重塑[8]。目前关于细胞内镁离子水平与哮喘病情控制的研究很少,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轻度哮喘持续患儿低镁血症的发生率,并探讨血清镁水平与症状控制及肺功能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绵阳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320 例轻度哮喘持续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孩232 例(72.5%),女孩88 例(27.5%);年龄6~8 岁40 例(12.5%),9~10 岁136 例(42.5%),11~12 岁144 例(45.0%),中位年龄为9.5 岁;117 例(36.6%)来自农村,203 例(63.4%)来自城市;73 例(22.8%)有特应性家族史,127 例(39.7%)合并过敏性鼻炎。全组患儿的中位病程为39 个月,四分位数范围为12~73 个月;病程<60 个月的239 例(74.7%),病程>60 个月的81 例(25.3%);299 例(93.4%)治疗时间<60 个月,21 例(6.6%)治疗时间>5年;全组患儿的中位治疗时间为12 个月,四分位数范围为4.5~24 个月;276 例(86.3%)治疗依从性良好,44 例(13.8%)依从性差。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9]中关于轻度哮喘持续的诊断标准;②年龄6~12 岁;③肺功能检查、随访数据等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肾脏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骨骼系统疾病患者;②合并营养不良者;③入院前3 个月内有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史、补镁治疗史等;④合并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哮喘加重等不适宜接受肺功能检查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监护人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哮喘病情控制评估及分组

采用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 ACT)对患儿进行症状控制评估,该测试被《全球哮喘倡议(GINA)2015年哮喘控制水平评估指南》推荐为有效工具之一[10]。评估由5 个维度构成,总分25 分,20~25 分为控制良好,16~19 分为部分控制,5~15 分为未控制。根据ACT 评分结果分为控制良好组198 例(61.9%)、部分控制组87 例(27.2%)、未控制组35 例(10.9%)。

1.3 血清镁水平及肺功能检测

患儿入院后抽取5 mL 静脉血,由本院检验科完成血清镁水平检测,所有患儿血清镁水平为1.5~2.5 mg/dL,中位水平为2.0 mg/ dL,低镁血症(镁水平<1.5 mg/dL)的患病率为5.31%(17/320)。采用肺活量计(日本MINATO 公司)进行肺功能检测,测定第1 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 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呼气流速峰值(PEFR)。

1.4 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主要包括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人口学资料:患儿年龄、性别、居住地、是否为留守儿童等;疾病相关资料:有无家族史、病程、治疗时间、有无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等。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比较用秩和检验(H检验),两两比较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比较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用Spearman法;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儿一般资料的比较

患儿的年龄、性别及居住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是否为留守儿童、有无家族史、病程、治疗时间、有无过敏性鼻炎及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儿一般资料的比较 例

2.2 3组患儿肺功能、血清镁水平的比较

3 组患儿的FEV1/FVC、FEV1%预计值、PEFR及ACT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良好组高于部分控制组和未控制组(P<0.05)。3 组患儿的血清镁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患儿肺功能、血清镁水平的比较 M(P25,P75)

2.3 影响哮喘患儿症状控制的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以哮喘患儿症状控制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留守儿童[=2.065(95% CI: 1.119,3.974)]、家族史[=2.317(95% CI: 1.214,4.482)]、病程[=2.353(95%CI: 1.329,5.215)]、治疗时间[=2.147(95% CI:1.032,4.978)]、合并过敏性鼻炎[=2.587(95% CI:0.214,3.365)]、治疗依从性[=1.934(95% CI:1.021,3.368)]是影响哮喘患儿症状控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影响哮喘患儿症状控制水平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参数

2.4 ACT评分、血清镁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Spearman 法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CT 评分与FEV1、PEFR 呈正相关(rs=0.399 和0.246,P=0.012 和0.008)。血清镁水平与治疗时间呈负相关(rs=-0.162,P=0.040),与ACT 评分、FEV1及PEFRC 无相关(rs=0.063、-0.158 和0.114,P=0.312、0.167 和0.563)。

3 讨论

本研究中患儿的中位年龄为9.5 岁,且大多数研究参与者为男孩,占72.5%,这一比例与其他关于儿童哮喘的研究相似[11]。SHAABAN 等[12]报道,哮喘在男孩中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可能与男孩气道更为狭窄和气道张力更高有关。大多数研究人群的居住地来自城市,与城市儿童相比,居住在农村的儿童哮喘发病率更低[13],农村儿童早期暴露于多样性的微生物环境中,灰尘和动物毛发中的微生物和真菌保护免疫性哮喘和过敏症,帮助免疫系统正常发展,这也部分解释了在发展中国家,为什么环境越来越干净,但儿童哮喘发病率在过去的30年间却成倍增长[14]。同时,39.7%的哮喘患儿合并有过敏性鼻炎,在成人研究中,60%以上的哮喘患者被发现患有过敏性鼻炎,而10%~40%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患有哮喘[15]。这反映了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共同生理病理途径。本研究中ACT 评分与FEV1和PEFR 呈正相关,这表明症状控制和肺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在一项使用多种方法测量轻度哮喘患者体内镁水平的研究中,KAZAKS 等[16]发现血清镁与电离镁值密切相关,可用于临床监测,因此认为血清镁水平可完全替代电离镁水平的测量。本研究中低镁血症患病率为5.31%,全组患儿血清镁水平为1.5~2.5 mg/dL,中位水平为2.0 mg/dL,与其他研究相比,本研究中低镁血症的患病率相对较低。WANG 等[17]对我国台湾地区中小学生缺镁患病率进行调查后发现,男孩和女孩的总体低镁血症患病率均为10.5%~13.5%。但是低镁血症与哮喘患病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DAS 等[18]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2 岁以上的哮喘患者中,低镁血症患病率约为28%。该研究还证明了低镁血症与中到重度哮喘、使用吸入性皮质类固醇、增加抢救药物的使用和急性哮喘恶化风险显著相关。本研究中不同哮喘控制组患儿的血清镁水平之间无差异,这可能来源于研究人群的异质性。此外,DAS 等[18]的研究还考虑了持续性哮喘的3 个严重级别,即轻度持续性哮喘、中度持续性哮喘及重度持续性哮喘,而本研究只招募了轻度持续性哮喘的儿童。ALAMOUDI[19]进行的一项成人调查发现,哮喘患者中低镁血症的患病率为27%,该研究将低镁血症定义为血清镁水平<1.8 mg/dL,比其他的研究标准都高。该研究还发现血清镁水平与良好的哮喘控制之间呈正相关。SEIN 等[11]研究了哮喘儿童细胞内镁浓度低的患病率,发现95%以上的患儿细胞内镁浓度正常。在AMIN 等[20]的另一项研究中,哮喘组儿童和对照组儿童的血浆镁水平没有差异。本研究中血清镁水平在不同的症状控制组中没有差异,但与治疗时间呈负相关,这表明血清镁水平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这意味着至少在那些长期接受哮喘治疗的儿童中及时补镁的必要性。在GILLLAND 等[21]做的一项研究中,在11~19 岁的儿童中,低饮食镁摄入量与哮喘患者和非哮喘患者的肺功能下降有关,在患有哮喘的女孩中更是如此。GONTIJO-AMARAL 等[22]研究发现长期补充镁可以改善哮喘患者的支气管反应性、肺功能和症状控制。BEDE 等[23]研究也报告了类似的发现。但也存在一些不同的研究结论,HILL 等[24]进行的一项成人研究发现,虽然哮喘症状控制有所改善,但口服镁补充剂并未改善肺功能。在SEIN 等[11]研究中,细胞内较高的镁浓度与较好的肺功能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

综上所述,轻度哮喘持续患儿存在一定的低镁血症发生率,但血清镁水平和哮喘症状控制之间无相关性。以本研究为基础,笔者将进一步重点评估低镁水平儿童低镁血症的原因,探讨监测细胞内镁是否有助于评估症状控制,在症状控制不佳的儿童中补充口服镁是否有助于实现更好的症状控制等问题。

猜你喜欢
控制组患病率血症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患病率调查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给商品起名字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
七年级外来务工子女负性情绪调查与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研究
我国高血压人群的一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