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优质大豆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2022-04-26 03:48郑艳艳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4期
关键词:山东省山东大豆

郑艳艳

(山东省博兴县纯化镇公共事务服务中心 山东博兴 256507)

优质大豆富含氨基酸, 是人类首选的可摄入性优质植物蛋白。 山东作为我国夏大豆的主产区之一,由于大豆成本高、出油率低,导致当地加工企业主要依赖进口大豆,且优质大豆加工的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化水平不足。 在这种发展困境下,豆农的种植积极性不仅受到损害, 也造成优质大豆产业化发展水平不足。

1 产业现状

1.1 大豆种植现状

山东省素有“粮棉油库”之称,位于我国黄河下游地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为(12.5±1.5)℃,年平均降水量为(750±200)mm,土层深厚,土壤肥力适中。 山东省粮食作物主要分为夏粮(以冬小麦为主)和秋粮(以玉米、大豆、谷子等为主),其中夏大豆是山东省传统的粮食作物之一, 也是我国黄淮夏大豆主产区之一[1]。 从大豆播种面积来看,2016-2020年5年期间, 山东省大豆种植面积主要呈增长趋势,2020年全省大豆播种面积为18.867 万hm2。从大豆产量来看,近5年大豆产量也主要呈增长趋势,2020年全省大豆产量为55.49 万t,但在全国占比仅为2.83%(附图)。

附图 山东省大豆产量和播种面积情况

1.2 大豆加工企业现状

山东省大豆生产和加工企业数量较多, 但是这些企业主要以进口大豆为原料, 其中大豆进口5 强企业分别为山东渤海油脂工业有限公司、 青岛渤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山东香弛粮油有限公司、青岛渤海科技有限公司、益海(烟台)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从大豆加工企业生产现状来看,这些企业标准化、规模化程度有待进一步发展,且由于大豆进口成本较高,造成企业市场占有率不高,利润相对较小。

1.3 大豆进口现状

2019年和2020年前11个月, 山东省大豆的进口数量分别比 2018年全年降低了 42.93% 和33.97%, 大豆进口金额分别同比降低了43.02%和36.66%。 2018-2020年,山东省大豆进口平均价格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较小(附表)。 对山东省大豆进口主要特点进行分析,2020年前11个月, 山东省大豆70.8%进口于巴西,23.7%来自于美国,美国进口量增加了6.2 倍,而巴西进口量降低了7.3%。

附表 2018-2020年山东省大豆进口数量和金额汇总

2 发展困境

2.1 大豆生产成本高,种植效益低

2.1.1 大豆种植面积小 2020年山东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约800万hm2,但大豆种植面积仅为18.867万hm2,而优质大豆的播种面积小且分散, 造成优质大豆规模效益不佳。

2.1.2 大豆生产机械化水平不足 由于大豆种植面积小,配套的机械化生产设备不足,造成大豆生产效率较低。

2.1.3 大豆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与玉米、小麦相比,大豆单产低,和棉花相比,每千克产品零售价低,农户种植大豆热情不高。 且山东大豆生产没有国家补贴,相比之下,优质大豆的生产成本较高[2]。

2.2 大豆种植条件差,田间管理粗放

2.2.1 土地分散, 土壤肥力差 山东大豆种植区域较为零散,主要分布在相对贫瘠的土壤区域,土壤肥力无法保障优质大豆生产。

2.2.2 管理粗放, 易发病虫害 大豆和玉米套种过程中, 玉米除草剂对大豆影响较大, 会降低大豆产量。 同时大豆生产机械化水平不足,造成整地不足,易发病害。

2.3 大型大豆加工企业原料依赖进口

2.3.1 国产大豆到厂成本高 国产大豆市场价超4 500元/t,进口大豆仅为 2 800元/t,因此山东省乃至国内许多大豆加工企业都依赖进口大豆。

2.3.2 国产大豆出油率相对较低 受大豆品种影响,国产大豆单产低、出油率也比进口大豆低,因此当地加工企业尤其是规模化大豆加工企业一般首选进口大豆。

2.4 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化水平低

2.4.1 加工途径单一,附加值低 山东主要以食用、饲用和原料出口为主, 大豆加工水平主要集中在生产油脂、发酵、非发酵的豆腐及其制品,新型豆制品开发不足,使得生产的大豆产品附加值低。

2.4.2 经营理念落后, 产业链短 山东大豆加工企业集中在生产、加工、销售某一环节,造成种植—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零售这种产业垂直一体化发展不足。

3 对策建议

3.1 缩小与进口大豆的成本差距

3.1.1 促进优质大豆规模化生产, 扩大种植面积建立高蛋白大豆生产区域或基地,实施统一供种、统一农机管理和统一采收, 建立标准化优质大豆生产农田, 为豆农提供产前、 产中和产后技术指导与服务,扩大优质大豆种植面积。

3.1.2 提高大豆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配套相关大豆生产机械设备, 鼓励有关企业研发新型大豆生产设备,倡导农户机械整地、播种,提高大豆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3.1.3 成立大豆生产与经营合作组织 以乡镇为单位,在政府有关部门和大豆产业协会的引领下,鼓励大豆生产加工企业和豆农成立专业性的经营合作组织,拓展大豆销售渠道,解决豆农销售渠道不畅的问题,通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提高豆农收益和山东优质大豆市场竞争力[3]。

3.2 优化种植条件和管理方法

3.2.1 深耕整地, 科学施肥 大豆种植区域选择在土质深厚、土壤肥沃、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高的田间,播种前对土地进行深耕,深度至少为30 cm,同时将田间较大的土块碾碎,剔除杂草和碎石。

3.2.2 加强病虫害防治 霜霉病、灰霉病、灰斑病和菌核病是大豆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病害, 播种前可优选抗病性强的种子,大豆播种实施2~3年轮作,病害严重区域可以与禾本科植物轮作,以降低病害发生。同时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喷雾消毒。

3.3 扶持和保护国产大豆加工企业

3.3.1 提高优质大豆单产和品质 加大优质大豆品种选育工作,并建立示范基地,促进优质新品种推广和普及,提高大豆单产量和出油率。 同时大豆生产与经营合作组织可以与大豆加工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逐步完善大豆种植的补贴政策,进而提高大豆种植面积。

3.3.2 对国产大豆生产加工企业进行补贴 鼓励当地企业以“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为原料生产高蛋白产品,为国产大豆加工企业提高人才、设备、资金和技术等支持,同时扩大官方宣传,提高山东本地优质大豆加工企业的市场知名度。

3.4 创建自主品牌,延长产业链条

3.4.1 创建优质大豆品牌 山东可以借鉴 “东北高油大豆”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高蛋白大豆”,赋予“富含氨基酸”“健康饮食”等标签,并利用报纸、电视、新媒体和网络等进行品牌宣传,提高品牌的认可度,真正拓宽销售渠道。

3.4.2 促进新型大豆产品开发 在油脂加工、 传统发酵等豆制品生产基础上,可以开发高蛋白产品(如浓缩蛋白)、磷脂系列(如肌醇磷脂)、医药系列(如大豆酪蛋白)、化工系列(如大豆活性炭),提高优质大豆产品附加值。

3.4.3 延长优质大豆产业链 将大豆上游种质资源产业链、 中游生物肥料产业链和下游产业化及精深加工产业链进行整合,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调整优质大豆生产和加工关系,完善整个大豆产业链条。

4 结语

综上所述, 山东为优质大豆栽培提供了适宜的种植环境,但由于生产管理粗放,造成优质大豆产量和出油率低, 制约了优质大豆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 在今后大豆生产中,需要提高大豆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加大对国产大豆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完善山东省优质大豆产业链条,力争恢复山东省大豆种植大省地位。

猜你喜欢
山东省山东大豆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山东图片库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