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藏族地区语文教学中的国学经典诵读实施路径分析

2022-04-27 21:24达咏秀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诵读教学双减

【摘要】国学经典是由我国无数的先人前辈耗尽毕生心血所著,凝聚着他们的精神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在对小学生语文科目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国学经典诵读,可以让其感知古人的精神品质,与文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完成对于自我精神内涵、道德品质的塑造与完善。国学经典诵读对于小学生所产生的正面影响十分重要,本文将针对于国学经典诵读的作用与意义、实施国学经典诵读的方式以及国学经典诵读的方法等三个方面展开具体的研究与探讨,以求能够帮助小学生进一步提高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以及自身潜力的开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  国学经典诵读  诵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2-0028-03

在“双减”政策实行的背景下,国学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所占据的比重逐渐增加,受到了更多教师以及家长的重视,其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方面,具有多重作用,既可以帮助小学生积累和拓展语文方面的基础知識,又可以同时完成对其正面人格以及积极向上的性格的完善,还可以对于小学生本身所具备但还未展露的潜能进行相应的开发,帮助教师达到一举多得的教学成果。下述文章将对其作用与实施方法进行深刻的分析。

一、国学经典文章诵读方法概述

在学生首次进行文章诵读的学习时,应当在诵读文章之前,先带领学生运用一些符号对于文章的诵读方式进行标注。比如在文字后面用“/”来表示断句;在文字后面用“——”表示声音的延长;在文字后面运用“!”表示语气的加重等等。让学生通过符号的标注掌握朗诵的节奏感[1]。在前期可以根据教师的指点进行标注,等到其熟悉诵读标注的基本方法时,可以让其根据教师的示范诵读对于文章进行标注,达到对于他人诵读感知能力的训练。首先,教师应当进行示范性的诵读或者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诵读示范的视频,让学生认真的学习与标注。其次,在学生对于文章内字词的发音以及诵读的内容进行标注与基本掌握后,可以由教师或者相关的音频、视频进行领读,带领其熟悉全篇文章的诵读方法。最后,教师针对文章的内容可以向学生进行故事性的讲解,构建相关的基本情境,让学生对于文章所表述的基本内容进行大致的理解,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二、国学经典诵读的作用及意义

(一)通过国学经典诵读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我国的历史发展悠久,距今已经有将近五千年的历史了,在其发展的长河中,曾有许多的辉煌时代,也曾孕育出无数的先贤伟人,这些文人的肉体早已消散在历史的车轮下,但他们的精神却随着文章得到了“永生”,被后世无数人所传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文化占据了人们的学习与生活,导致一些传统文化逐渐被迫退出了人们的视线,不再被重视,面临着严重的传承方面的问题[2]。所以应当对于小学生进行国学经典方面的诵读教学,让其在意识萌发的时期便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重要性。通过对于国学经典的诵读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内涵,传承并弘扬先人所留下的珍贵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教师在对文章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了解其大致意思,并在之后的诵读过程中对于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得到更加深刻的感知。通过对小学生实行国学经典诵读,让其继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帮助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二)通过国学经典诵读完善学生人格

向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古代文化知识,还能够完成对于学生人格方面的塑造。其文章中所蕴含的正面精神力量,能够陶冶学生的品德和情操,让其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完善对其的素质教育,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同时增强其心理素质与精神素质。学生在大声诵读国学经典文章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害羞内向的心理,让学生的性格变得更加开朗大方,在长期的诵读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一些相关文章的诵读也能激发出学生心底潜藏的爱国热情,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快速发展,以及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三)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

国学经典诵读的实行,在小学生经过长时间的诵读达到可以背诵的效果时,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记忆力。在小学生这个学习记忆的黄金学习阶段,教师应当注重对于小学生记忆潜力方面的训练,以求提升其对于知识的记忆能力。对于藏族地区的小学生来说,关于经典文章的诵读也可以帮助其很好地完成对于普通话的训练,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当然这就要求在诵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既能够对于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进行练习,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章诵读所产生的美感,完成对于小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的教育。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小学生对于前辈在文章中所运用的基本写作手法进行详细的学习,提升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基础的写作方法。在诵读的过程中,也完成了对于小学生人文思想方面的教育,让其对于人文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了解与掌握[3]。

(四)通过国学经典诵读减轻网络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愈来愈多的现代文化进入人们的生活,比如网络文化等,但小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不足等问题,无法对于网络内的各种信息进行良好的辨别,很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不利于小学生的各方面发展。网络类的流行文化大多都属于快餐式文化,传播性极高,其强烈的影响力很容易吸引住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逐渐上瘾,以小说、游戏、视频等形式为主的网络文化逐渐在小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其本身却不具备过硬的文化知识,无法对于小学生的文化素质进行相应的提高,反而让其忽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而国学经典诵读很好地解决了网络流行文化所带来的问题,既增加了小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提升了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也让小学生完善了自身的意识与道德准则的界定,让其对人、事、物都有着关于自己独特的理解,不再因网络文化的侵蚀而产生人云亦云的现象。并且可以通过文章中的内容向古人进行学习,缓解因为各种网络文化所带来的心态上的影响。

(五)通过国学经典诵读促进三个方面的和谐

国学经典诵读的教学也有益于促进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方面的和谐。众所周知,能够成为国学经典的文章都具有十分正面的精神内涵,也符合我国如今所倡导的由国家、社会以及公民等三个方面所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在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中,完成了对于文章中所包含的以上三个部分的学习,达到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和谐。并且一些经典的文章也能够帮助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学习为人处世方面的行为准则。比如《弟子规》,其全文较长,教师可以适当节选部分内容让学生进行诵读,让其明白为人子弟,在面对父母、师长以及同学时应当遵循的礼貌行为,能养成孝敬父母、敬爱师长以及友爱同学的良好行为习惯,同时养成诵读经典文章的读书习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实施国学经典诵读的方式

(一)根据年龄问题进行阅读内容的选择

谈到小学生,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年龄问题,对于国学经典诵读,教师也应当根据年龄为小学生选择适当的诵读内容。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如果选择难度过高的诵读内容,很容易让其对于语文诵读产生枯燥无味的印象,降低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且难度过高的内容小学生不易理解,出现机械性背诵的情况,不利于其语文科目的学习。由此可见,对于年级较小的学生应当选择一些趣味性或者情境性强的简单篇目进行诵读,古诗词由于其韵律的要求,在诵读时朗朗上口,显然是十分合适的选择。比如李白的《静夜思》、李绅的《悯农二首·其二》、白居易的《池上》、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等等,这些古诗的韵律性较强,适合朗诵,并且其含义通俗易懂,情境构建简单,能够让学生在朗读时脑海中浮现出诗中的情景,增加学生对于古诗词朗读的兴趣。

(二)加强家庭内关于国学经典诵读的氛围及规划

带动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气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及学校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教学氛围。学校可以通过与家庭进行合作的方式,加强对于小学生的日常管理,让其不仅要在学校进行经典文章的诵读,在家中也要进行适量的诵读。家长是与学生朝夕相处的,可以说是学生最好的教师,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学习[4]。所以可以让家长抽出时间带领孩子一起进行诵读,并且可以让其组织关于诵读的小比赛,带动学生诵读文章的积极性,适当示弱让学生赢得比赛,并给予一些奖励,让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胜利的快感,激发起学生心中的斗志,帮助其进行学习。家长也可以在家中进行一些简单的布置,来带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如可以购置一些适合学生朗诵的书籍摆放在家中,方便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有条件的家长还可以摆放一些具有古典文化设计的家具以及装饰品,比如绘画与书法作品等,提升家庭内的古典氛围,有益于提高学生关于国学经典诵读的积极性;家长也可以针对文章诵读方面做一张时间规划表来帮助学生进行诵读。

(三)增强学校关于国学经典诵读的教育环境

学校应当加强自身的教育环境,以此辅助小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于教室内部进行定期的主题布置,加强教学环境对于学生的正面影响。其主题内容可以依据某篇现阶段进行诵读的文章,定期进行更换。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踊跃发表意见,然后进行投票选择,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布置教室时,鼓励学生动手参与,在对于学生脑中知识进行深化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在教学楼以及教室内建造一些“读书角”,摆放相应的书籍,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文章的朗诵。在一些公共场所,比如走廊、花坛、文化墙等地方,摆放一些从文章中节选的经典语句,提升学校教育氛围的同时也便于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记忆。学校可以在学生的休息时间开设相关的廣播节目,选取诵读优秀的学生或者教师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让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诵读与学习。学校也可以定期开展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朗诵的兴趣,比如举办诵读比赛或者是观看学生所表演的诵读节目,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来促进学生朗读积极性的提升,并让其感受到朗诵国学经典的魅力所在。

(四)遵守国学经典诵读的准则

教师在对于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遵守一些准则,比如赞美教育、尊重差异、不求甚解等。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都较为薄弱,在对学生进行教导时,应采取赞美教育,以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让其对于经典文章诵读失去兴趣。尊重差异,即由于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氛围等方面造成的个人能力的暂时性差异,在进行文章诵读的学习中很容易出现掌握程度的不均匀现象,对此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不强迫其达到同一水平[5]。而是对其进行耐心的教导,制定一些合理的,可以达到的目标。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人数相同,实力平均的几个小组,将其中诵读表现最好的学生任命为组长,让其带领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篇目的诵读,然后在教室列出小组的表格,在其每熟练完成一篇经典文章的诵读或者是背诵时,按照难度进行相应的记录,并且定期对于表格上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总结,对于进步最大的小组给予相应的礼物进行奖励,激发起学生积极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心理。教师在进行相关篇目的教育时,针对其内容不应进行逐字逐句的固定解释,而是只要求学生了解其大致意思,以免让学生的思维产生固化并且失去诵读文章的兴趣。教师应当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兴趣,发现学生喜欢的文章类型,并且引导其对于相关的课外文章进行主动的诵读,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

师者,当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科目教育时,不应该只注重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应该在教书的同时完成育人的目的,注重对于学生精神品质、道德准则以及情感观念等方面的培育,健全学生的自我人格。并且不以成绩作为教书的唯一评判标准,应当侧重于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潜力的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主动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教师也应当主动转变教学理念,合理利用国学经典诵读的方式,加强对于小学生语文方面的教导,让国学经典诵读成为语文课程教导的有效辅助工具。

参考文献:

[1]郑守梅,吴勇.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探究[J].读写算,2021(32)

[2]张青.小学低年级国学经典诵读实施途径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6)

[3]周柳援.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2)

[4]魏冬.浅谈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中),2018(3)

[5]王岚.浅谈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11)

作者简介:

达咏秀,女,藏族,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人,大学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国学经典诵读诵读教学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小学生国学经典美文诵读策略研究
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指导小学国学经典诵读
谈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的开展
如何开展初中语文诵读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诵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