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息技术走进美学视野

2022-04-27 21:24蒋志成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视野美学信息技术

蒋志成

【摘要】由于互联网信息的日益发达与普及,信息以直接性、可操作和互动式强的优点,被更多的一线老师运用于课堂教学。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纲(试点)》中,明确提出“强力推动信息系统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实现信息系统与专业课程的整合”,如此便可逐步进行课改,以推动学校教学品质的整体提升。当今科技发展,如何利用信息化教育技术手段熏陶学生进行高雅的审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是许多教育者们当前研究的重点课题。因此,试从培养学生审美的基本内涵出发,对怎样利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熏陶学生审美加以实践和探讨,实现让信息技术走进美学视野教育教学目标。

【关键词】信息技术  美学  视野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2-0074-03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標志,它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以高效率、大空间的信息跨度给人类带来了多姿多彩的生活资讯,作为现代文明新生的必然产物,通过互联网信息交流,大大扩大了人类的眼界,加速了世界一体化,同时,教育信息化的大浪潮也给当今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多媒体、虚拟教学等,使得教育教学的现代化也显得越来越绚丽多姿。

在现代信息化条件下,伴随着教师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今天最有实用价值的教学内容很可能并不一定掌握在教师的手中,在许多方面,学生都不断超越了自己的教师。在网络上,一些漂亮的网站、让人流连忘返的网页,也往往是出自于学生之手,而学生的各类想法与作业,也往往在通过对精美底图、漂亮边框、活泼可爱动画作品与美妙音符的一番修改以后,很快就可和一些名师的杰作相媲美,但无法想象,这些最为自然的创新精神的发扬面对如今传统的教学形势,困难重重。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广泛应用使人们对中国传统教育寓教于乐的基本原则有了全新的理解,课堂教学以广泛的互动性和探索性,为教学功能的实现创造了更宝贵的条件。

美的感知能力其实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作用,对于学习者来说,通过审美过程所产生的丰富趣味,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欲望,进而成为促使学习者积极应对人生的原动力。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美感又是无处不在的,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掘课程中的美感并给学习者以美的感受,进而熏陶学习者美的品鉴能力,让学习者在丰富的美的情景下掌握人文及科学常识,让学习者去发掘美、创新美,进而让教育课程的活动都变得更为生动、有趣、鲜活、多姿多彩,站在美学视域的角度,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

一、美学阐述

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课程与教学方法也出现相应的变化。初中信息技术是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和信息技术发展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初中生教育必须要适应信息时代蓬勃发展的风潮,充分运用信息内容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正常的审美思维,指导学生大胆创造、敢于实践,使学生的整体综合素养获得全方位升华,并以此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蓬勃发展。

我国古代社会对于审美实质的一般认识并非简单的,乃是综合的互补体系,即以味为美、以意为美、以道为美、同构为美、以文为美,形成了我国古代社会审美实质观念的总体特征。道家以无、妙、淡、柔、自然、生视为美,佛家则以涅槃、寂灭、生死与涅槃的基本形象——圆相、光明为美。我国古代的审美观理论,集中阐述了人类审美观的基本特点与方式。审美特征论主要包括了审美观的和谐性、直观性、客观性、主观性、真实感。审美思想方法论问题上注重于咀嚼回味、以我观物、虚静纳物等,同我国古代的审美观实质论遥相对应。审美感受主要是由审美对象所产生的,而普遍受到审美感受充实、丰富、愉快的对象,便是美。美感学不仅仅应该探究感觉规律,还应该探究感知对象的变化规律。简而言之,美感不仅仅应该作为客观审美学、主观审美学,还应该作为美的本质学、客观审美对象学。所以,论述的美学思想,将把焦点集中到人民对于美学本质与审美价值的理解上。借助对美学的理解,进而运用到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

二、审美观念的引领

在教育信息技术课堂中,不难看到学生的审美观也开始出现了深刻转变,一些学生误把古怪的、丑恶的事情引为标新立异,把图像处理为狰狞的魔鬼形象成为了自己的艺术作品,甚至还以丑化他人的头像为乐,一些丑恶、暴力,甚至粗俗的审美现象已经危害了新一代的学生。而教育信息化作为一个实用性很强的课堂,可以通过充分地运用互联网和多媒体等技术手段使学生重新体验美感,首先要求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审美的基本知识,在教育信息化课堂中加入了一些美学理论等审美知识,并通过与美术、音乐等的教学融合,让学生重新了解审美活动的发展过程,进而形成合理的审美,从而增强对美的事情的感知力、欣赏力,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运用多媒体的声音、动画、文字资源创造艺术情境,熏陶培养美的情操。同时,老师自身也要提高艺术素质和审美判断能力,发掘美,成为美的使者和美的传播者,并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培养教育审美观。

三、信息技术美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当今时代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促进了课堂教学变革。这就需要老师们充分认识到现代信息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从而更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但是,从现实学校的现状来看,信息技术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校也并没有在这方面投入更优秀的资源用作优化教学所必备的信息硬件与软件,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信息技术课程的正常运行,进而使之无法发挥积极效果。

(二)新旧思想之间的矛盾

当今,不少中学教师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实践,并已证实是有益的。尽管如此,一些学校中的老师仍局限于自己的教育观点,在课堂教学上,学生被动地接受学校课程的理论知识讲解,这对学术科研基础的发挥也形成了影响。在新课程中教育也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体能力,但新旧教学理念的矛盾也影响了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入运用。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是教育主导,而老师则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引导者。中学教育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要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合理的课堂教学方式来训练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学生的艺术等综合素质将得到全方位提高,并以此实现中学生身心的和谐稳定发展。

四、美学教学方式

教育信息技术课堂“美育”,老师根据艺术审美素质教育的各种手段和每个学生的个人具体情况,充分运用审美观,根据艺术审美基本规律设计艺术审美情景,“美育”课堂教学得到实现和优化的保障,老师在一定的情景中,触景生情,通过情感感受,设计美的教育情境,启发学习者的审美观,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抓住机会进行了场景探究,利用“录音”软件实现了音频的录入、回放和简单剪辑,捕捉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提炼出美的讯息,让学生去体会周围事物的美感,从而培养了学生对美的甄别技能。

(一)培养学生欣赏美

审美力,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经验美、品鉴美的鉴别能力,因为任何审美活动都是从认识人类对于美的存在出发的,因此,人类只有能够体验美与鉴赏美,才能认识美、品鉴美。因此,通过启迪学生对美的欣赏与甄别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更可以發挥学生的创造力。在信息技术课程中,通过创设情景课堂的欣赏活动,让学习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审美活动之中,并由此得到美的乐趣与体验,以增强学习者的审美意识。在课堂的设计上呈现大量优美、别致的音乐、图画等,让学习者自己观赏,学习者据此在头脑里逐步产生了各种美妙的音乐画面,并由此累积了大量的创意素材。最后又通过大量实验,制作了适合自身的审美特征活动[1]。由于这种精彩的、新奇的、各具特点的电脑作品的制成,培养了学习者运用电脑对美的表现力,不仅对发展学习者审美观才能大有裨益,同时也在兴趣中培养了用电脑管理资讯的才能。

教师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中往往以学生完成作品为主要任务,既是对学生成绩的肯定,同时又可以使学生学会以艺术的视角评判事物和生命活动,从而提升学生判断美丑的能力,真正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审判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励与催化。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要注重内容多样性、评估方法多样化,以自我评价、个体他评、群体互评为基础,过程性评价与后期评价相结合,强化了过程性评价,从而肯定了学习者的成果。根据我校特点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在展开互评、自评过程中进行提高。教育信息化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多媒体素质,针对于教育评估,要采用多种方法,既要重视教育结果,同时要体现出新时期学生创作精神的特点,强化美的信息来源多元化,在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演示中,全面展示学生的作品美感,多方位地揭示了美的存在性,促进学生对美的认识,充实了美学理论知识,为创造新美感打下了坚实基础。

另外,要积极组织学生多观摩研讨国内外名师的课堂教学,指导学生深入学习,提升课堂美点的认知。在教育信息技术新课程中,学校必须加强创设民主、开放、平等的创作环境氛围,提高学生创造积极性,发掘每个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潜能,从多方面去钻研理论、探索实践,推动学生的创造意识,让美成为点亮青春的火把,让美成为提升教育信息化的助推动力,让教育信息化课堂更富有美的生机活力[2]。

(二)信息技术的优越性

所谓的信息技术,是以信息和现代通讯系统为主要的技术手段进行信息收集、加工、传输等功能的技术[3]。现代信息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具备信息高速化、数字化、互联网、智能等特征,它的产生给现代社会增添了新鲜的生命力。以信息技术的传播手段,将信息资源进行了良好的共享,人们就能够快捷地获得和传递信息。而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事业中的重要功能也日益凸显,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就能够突破时间的束缚,更好地方便课堂教学,从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4]。

(三)制作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美学课件

在信息广泛应用的年代,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在初中课堂教学中也获得了有效的运用,是通过WPS文字、WPS演示、投影仪、高拍仪及SWF动画片等技术手段而达到辅助教学的目标[5]。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就能够利用电脑制作CAI的课件,以便更好地教学。例如,当面对着一个巨大的物品,老师能够利用二维扫描仪或三维成像仪,将物体扫描成电子图像或模型,利用电脑显示出来,以方便学习者更好地操作。

(四)创设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主要内容以视觉教育为主,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产生强烈的兴趣。不过,可能更多老师已经习惯于使用粉笔、黑板、彩绘挂图等用具进行教学,以致课堂教学内容单调呆板,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当学生对某一知识点感兴趣的时候,他们势必会集中所有注意力听讲,同时更积极地练习。基于此,在备课的时候,老师必须要立足于学生的心理,深入发掘学习者所感兴趣的课程元素,并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创造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课堂情景,以便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基于让信息技术走进美学视野展开一系列探讨。信息技术是当前教育的重要部分,通过加强美学教育,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和创新能力。在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教育已经成为了必然。不过,在教学中,信息技术还没有广泛运用,老师只能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让学生观赏一些作品,而多媒体教学的实用价值还未能完全发现,制约着教学的进展。而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学创造了可选择的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老师利用信息技术,就能够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体系,拓展课程内涵,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新事物,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老师应该充分发现信息的价值,把信息技术和美学课程密切融合起来,以便进行有效课堂教学,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息技能,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教学当中,并以此促进学校——让信息技术走进美学视野目标的实现,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史锦弟,李毅宏.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美术表现教育与“四个自信”的融合[J].中国民族博览,2021(16):75-77.

[2]胡晓蔚.基于美学因素的游戏设计应用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21(7):198-199.

[3]赵广.空间视域下乡村美学的当代生成[D].西南大学,2021.

[4]王辉.信息时代的城市理论与空间美学[J].建筑学报,2021(5):103-108.

[5]李京梅.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的美学精神建构——评《网络文学美学价值的理性审视》[J].新闻与写作,2021(4):117.

猜你喜欢
视野美学信息技术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居· 视野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视野
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