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产教融合助力乡村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2022-04-27 21:53孙厚红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乡村振兴人才培养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完善乡村人才培养体系,是改革农业农村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任务。要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相统一,产教融合是最佳途径。通过研究国内外产教融合专业人才培养发展历程,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新型农村农业人才的需求,分析目前创新农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索乡村振兴专业人才产教融合培养路径。

关键词:产教融合;乡村振兴;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是指将教学与产业密切结合,相互促进与支持,强调产业与专业对接、企业与学校对接,通过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多而加强校企合作,以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相统一,产教融合是最佳途径。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要求调整培养定位,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与现代农业产业有机融合,培养出一批爱农村、懂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满足乡村振兴人才需求。

一、国内外产教融合发展历程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德国采用“双元制”的教学理论,强调的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强双方的有效融合,学生的实践培训计划与理论教学内容是由双方共同协商制定的。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理论知识的传授由学校负责,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则由企业着重进行。在借鉴德国“双元制”的基础上,新加坡提出了“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真实的企业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实现引企入校,形成将学校、企业、实训中心一体化的综合教学模式。美国则采用“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职业技能培养、强调分层次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度以及校企联合培养。

近年来,在产学研结合培养人才方面,国内职业学校不断进行探索,逐步探索形成“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工学交替”“订单式”等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构建协同培养机制,促使企业能够直接参与到学校人才的培养。双方协同开展实训实践,共同協商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探索采用双导师制度,一位是校外的行业导师,一位是校内的专业导师。不断深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途径,使毕业生能够迅速融入企业中的角色。通过符合双方的利益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从而实现双赢共赢。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对乡村农业人才的需求

要实现产业兴旺,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实现产业兴旺、乡村振兴就需要有新型农业人才作为支撑。

(一)乡村振兴需要应用技术型人才

随着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显现现代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缺乏乡村振兴所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基层农业人才学历、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队伍严重老化等问题依然存在。迫切需要培养一批应用技术型人才,针对新农业、新农村,而且具有带动和引领作用,在现代化农业进程中充分发挥人才的支撑作用。

(二)乡村振兴需要复合型农业人才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智力保障的重要举措。目前农业复合型人才短缺,要推动农业产业的高效发展,需要培养一批“懂技术、爱农业、善经营”的复合型农业人才。

(三)乡村振兴需要创新型农业人才

农业的出路在农业现代化,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然需要农业科技创新。创新型农业人才是实现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关键。因此要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必须加快培养创新型农业人才。

三、目前乡村振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农业领域建立乡村振兴专业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亟须。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更多现代化人才,因此,培养更多、更符合需求的专业人才成为职业院校的任务之一。现代化教育倡导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产教融合,基于产教融合职业院校应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一)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水平低,企业积极性不高

产教融合不能单纯是响应号召的一种口号,职业院校应该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贯穿协同育人、产教融合的教育理念,避免产生诸如学校产教融合顶层设计不完善、教育缺乏系统规划、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不相符等局面。大多企业面临着社会竞争的挑战,利益是企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般企业不会主动和学校进行合作,特别是在具有风险或是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导致即使有合作也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二)农村专业人才缺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培养农村专业人才需要注重积累农村产业发展相关领域知识。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产业兴旺,产业兴旺的核心是农业产业化,乡村振兴的核心是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大部分农业院校的培养方案没有邀请业界人士参与研讨或修订,仅仅是由本校专业教师参与制定。培养与农业农村发展相关联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是农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中应当涵盖农村社会发展、农业技术和农业产业等基础相关知识。

(三)农村领域人才创新创业核心能力不足

当前,农村新兴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农业综合体等蓬勃发展的新生事物,需要农村领域人才具有创新创业核心能力。职业院校对农村领域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往往课程内容单一、教学观念陈旧,不能体现创造思维能力、综合素质教育以及创新创业核心能力等,培养体系不能满足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需求,培养的农业技术人才缺乏创新创业核心能力。

(四)乡村振兴缺乏应用型农业技术人才

在管理机制上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缺少规范性、实践性的要求和方案指导,与行业企业等部门单位缺少实质性的合作,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缺乏,不能很好地体现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部分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在教学方式上依旧采用理论传授为主,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导致现实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学不到。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产教融合助力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深化产教融合,着力解决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培养创新复合型应用人才是当前的迫切要求。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起重要主体作用的是用人单位、行业企业,如何促进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全方位融合,还需要充分考虑人才培养过程的系统性,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链。

(一)协同推进将产教融合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深化产教融合首先需要转变培养理念。近年来,农村不断涌现出诸如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等许多新型产业业态,新产业的出现与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因此,在设置乡村振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农村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从而构建能够面向区域和产业发展需求的产教融合长效机制。

(二)以产教融合为基础在课程设置上实现跨学科整合

构建乡村振兴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改革课程设置应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着力掌握解决农业问题的现代技术手段,更加符合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在课程教学方法上,将知识传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课堂授课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提升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聘用经验丰富的行业骨干,开展教学采用专题讲座、活动设计、送教下乡等形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通过实践教学创新产教融合培养模式

在产教融合过程,通过实践教学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融合为“实习-实训-实践”的培养模式,促使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在具体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农业实践,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进行顶岗实习,吸收行业教师与本校专业教师一同指导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

(四)职业院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面临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职业院校面临新的挑战,结合现有专业进行产教融合教学,利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培养乡村振兴人才。这种挑战也是机遇,职业学校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这种新的跨越也必将推动学校教学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创新。近年來,不少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中进行了一些探索,通过现代学徒制的模式,与企业签订专业对接的合作协议,培养与企业的某个岗位相对接的专用型人才。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要做到“因时、因地制宜”,要不断适应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趋势,为乡村振兴提供优质充足的人才资源。

(五)探索模块化融合发展道路实现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创新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发展需要实现“五位一体”全方位的发展,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在具体培养过程中应结合学校专业特长和优势,考虑农村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特点和要求,探索模块化融合发展道路,分模块开展深度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五、结语

结合乡村振兴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制订乡村振兴农业人才培养方案,将“产—学—研”一体化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贯穿产教融合过程中。职业教育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专业的技术人才,通过教学模式和专业建设方面的改革创新,充分利用乡村振兴、产教融合等现有资源,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使他们懂技术、致力于农村发展、热爱农村农业、一心为三农服务,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芳;李源;过薇.产教融合创新农村发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江南论坛,2019(11).

[2]李振陆;叶琦;尹江海.农林院校产教融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8(06).

[3]字立先;陈德欢;朱昱霖.乡村振兴背景下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08).

[4]吴森;柳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改革探析——基于产教融合的视角[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山东广播电视大学科研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产教融合助力乡村人才培养”(项目编号:2020XCZX005Y)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孙厚红(1972-),女,硕士,威海市文登开放大学,正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成人教育。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乡村振兴人才培养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