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研究

2022-04-27 00:44李成成
出版参考 2022年2期
关键词:数字出版版权保护区块链

李成成

摘 要:互联网的发展一方面使数字出版成为出版行业转型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也给数字出版带来内容易获取、易复制和确权时间长、交易和维权成本高等问题,这使得版权问题始终成为数字出版行业发展的瓶颈。区块链具备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全程加盖时间戳、高度安全性等技术特点,普遍认为能解决数字版权保护需要的确权、交易、追溯等版权保护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区块链技术在网络新闻版权中的实际运用,并认为区块链技术将为数字版权保护和加速出版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较为理想的途径。

关键词:数字出版 版权保护 区块链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中国乃至世界出版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数字出版是以数字形式复制、传播、发行作品的出版方式。2009年成为诸多传统出版社转企的转型之年。根据2009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文化蓝皮书: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当年我国数字出版规模达700多亿元,首次超越传统出版产值,出版产品不断向数字出版倾斜,产值逐年上升。2018年中国数字出版产值达到8330.78亿元。从2009年到2018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2019年比2018年增长18.61%。2020年,即便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该年度依然增长,比2019年增加19.23%。由此可见,数字出版是未来出版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经之路。

一、数字出版发展的版权保护问题与行业转型的困境

数字出版在蓬勃发展的道路上遇到了巨大的问题——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问题。版权也称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作品依法享有的权利,包括稿酬、署名等。它也是一种限制性的权利,其他人可通过取得授权、支付稿酬等方式使用作者的作品,作者可因此获得经济等权益。当前数字出版领域,原创被侵权、抄袭的数量庞大,传统版权问题较多:如登记流程复杂、时间长,证书的取得需要1—3个月;版权登记收费价格高,如部分作品文字收费100元起,一万字以上300元起。此外,还面临盗版成本低,维权成本高、周期长、耗费精力多、取证难等问题。

根据国家版权局的数据,全国著作权登记总量在2019年达到418.6549万件,相比2018年的345.7338万件增长21.09%。如此海量的确权需求,光靠传统的登记制度已难以快速满足。除了登记难之外,著作权侵权案件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中。2019年人民法院共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8万余件,民事案件中涉及著作权的案件也有31万余件。可以发现,版权问题逐渐成为数字出版的瓶颈,制约了其长效发展。这其中,数字出版一方面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保护;另一方面数字化在为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作品具有更大的侵权概率和风险。这些都让出版商、创作者等群体的利益无法得到保证,成为出版行业数字化转型和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二、区块链的技术特征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是数字出版版权保护工作的总指导思想,版权保护作为数字出版中的核心问题必须面对并解决。目前国家从立法、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实施了一些措施,但远远不够。从技术角度来讲,区块链在数字出版行业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数字出版版权当前面临的困境,有望破解数字出版行业转型和发展所面临的版权保护瓶颈。

区块链属于信息领域的一个专业术语,当前对它的定义有不同的说法。本文选取其中一种:“更是一种观念,用技术设计取代权威控制和情感信任,以此建立一种网络结构,所有人都可以参与成为无数节点之一,进行认证、确权、交易、追溯和调整等一系列动作。它公开透明、成本低、速度快、分布广,没有权威可以篡改伪造和取缔记录。”区块链具有以下特性。

(1)去中心化。传统的数据库往往由单一中心来存储,区块链的数据库不是一个,而是多个,如同共享单车的概念一样,区块链是一个共享的数据库账本,每一个数据所有人都能共享。如果某一个账本出了问题,整个区块链的数据也不会受影响。

(2)去信任化。区块链在翻译成中文的最初阶段也被称为“公信链”,源于它具备公信力这一特点。相较于传统的依赖于国家机构、大型企业的信任体系,区块链里的信任体系依赖于技术,不带人为色彩,具有客观、公正的特性,是一种具有公信力的数据库,因而也更安全。

(3)全程加盖时间戳。在区块链上的所有操作,都会盖上时间戳,任何时候区块链的交易数据有变化,都会有时间印记加在其上。而且区块中的记录不能随意篡改,从而避免了数据黑箱。

(4)高度安全性。区块链系统使用公匙和私匙来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通过信息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加密、解密保证信息的安全。

三、区块链技术在数字版权保护中的运用

区块链作为基于密码学原理而不是基于单一中心的信用体系的技术,对于数字版权的保护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比如新闻版权的保护、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出版平台等。

国际上的区块链实例较多,如美国的Po.et、MineLabs,瑞士的ATMChain,英国的Digital Science、Ujo Music公司等,其中美国的Civil作为倡导新闻自由的新闻出版发行平台,将人人都能参与新闻的报道、审批、监督通过区块链技术予以实现。Civil平台发布加密“CVL”货币,平台用户可通过美元、CVL币、比特币支付,新闻创作者的报酬也用此支付。用户可发起任何新闻话题,其他用户也可通过支付附议该主题,当金额达到一定值后,新闻机构/记者可认领并报道,报道一旦发布却无法撤回。金额中的一部分用于核查所有报道是否真实,这部分工作由用户、新闻机构/记者共同承担。所有用户可公开支持、挑战、监督新闻机构/记者的工作,每篇文章都有“可信度指标”,展示报道中涉及的引用、文献等主要信息,从管理、资金、具体操作和整体流程等方面来保护数字新闻版权,最终达到远离假新闻、洗稿和稿件盗版的目的。

国内当前基于区块链与数字出版融合的实例已出现,如2010年诞生的新的数字版权公共服务模式“DCI”(Digital Copyright Identifer,为数字版权唯一标示符。该平台可在线登记数字版权,并分配DCI码),并上线了由北京全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研发的“版权家”系统、版权交易平台——“纸贵版权”存证系统、图片服务平台——“百度图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版权存证和版权交易平台——“原本”等。

原本提供版权信息追溯、自助版权交易和全网侵权检测等功能。人民网称其为“国内首个区块链+版权保护平台”,“为版权保驾护航”。原本作为一个版权交易平台,它的服务对象是作者(个人/机构)和作品转载方。在这个平台上,版权的确权、交易、追溯可轻易完成。在创作之初,作者即可获得自己原创作品的版权“身份证”——“数字DNA”,并将其发布至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转载方可以通过“DNA”追溯到原本,在平台上通过付费或授权等交易方式来使用作品。“DNA”遗忘也可轻松在网上找回。而有人抄袭原创时,原本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对比发现后,可以很快通知作者,平台本身也可提供法律服务,做到快速追溯。

原本的CEO吴鹏表示,原本“已经实现对全网进行监控,只要搜索引擎能搜出来的,我们基本上都能进行抓取。而其重复率一旦达到70%—75%,便会被认定为抄袭”。每个作品的“DNA”可作为维权时的证据。原本这样的平台让原创作品的价值很快回到作者手中,而对于杜绝虚假消息、谣言,营造健康良性的网络环境有很大帮助。

在国内外的实际应用中,“确权、交易、追溯”是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中最核心、最需要的三点。

(1)确权,即版权的权属确定问题。相比传统的在某一机构登记的做法,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和随时生成且不可篡改的时间戳使确权变得快速、高效、便捷、安全。区块链通过整个区块的计算机网络形成的数据库进行共享,分布式账本因为具备去中心化的特性,原创作品甚至在创作过程中一经登记就被盖上时间戳,“DNA证书”随时发放并置于作品中,作品同期也能在区块链中发表,且无法被个人或机构篡改,可能几分钟就能完成确权这一操作,不再需要专门前往某机构拿到证书才能证明是自己的作品,区块链中用户随时调取这一数据就能了解其版权,且交易价格与传统相比具有绝对优势,有的作品可以达到几分钱、几毛钱。比如Po.et区块链平台认为只靠法规无法解决所有的版权问题,其为平台的作者发放数字认证,以及原本为作者发放身份证“DNA”。没有得到授权的转载、复制的内容通过大数据,在平台上很容易被发现,从而使保护作者的版权成为一件便捷、易操作的事。

(2)交易。传统的做法是作为个人的作者出于信任某一出版社或机构,将其作品交给对方出版。当集体、机构出现问题侵犯了作者的利益时,比如重印不通知作者也不支付版税给作者,作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侵权,维权也无从谈起。在区块链中,不存在某个个人出了信用问题而侵权的情况出现,因为所有操作一直有记录,且数据的交易由数字技术来完成,从而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技术背书取代信任背书,让版权交易公平、公正而客观。作者可在区块链中交易自己的作品,用户也可通过区块链随时付费并合法使用原创作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知识贸易,尊重了作者的劳动,鼓励了原创,间接激发知识创新。

(3)追溯。由于区块链集体维护,所以某一区块修改其单个的数据库是无效的,区块链的哈希算法、公匙和私匙、时间戳、作品的“DNA”都可帮助追根溯源。传统的合同通过侵权完成后取证、诉诸法律来维权等方式去保护版权,但作品放在区块链中,从创作开始到完成,若有侵权出现,相同的大数据比对会被区块的数据库发现,而且所有人很快知晓这一事件,可以立即叫停侵权,从源头上阻止侵权的发生,这对作者来讲是一个天然且高度安全的屏障。另外,由于区块链的高度安全性,其在数字出版版权中还可应用到群体作者的版权归属确定中。如当前论文集作者、编委会等群体撰写的书稿,在签订合同或版权确定的实际操作中,区块链可根据时间戳等数据确定每位作者的版权,公匙和私匙等技术可使群体作者在区块链中安全地进行稿件的讨论、修改、传送,因此避免了许多版权纠纷。

四、结论

区块链天然的特性使其在版权确权提供权属证明、交易方面快速简易、追溯根源方便,从而缓解了传统数字出版中侵权案件多、申请版权耗时长和费用高、维权成本高且难等根本问题,从而实现“创作即确权、使用即授权、发现即维权”。区块链作为蓬勃发展的新技术,对于数字出版发展中的版权保护有极大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是统一平台问题。如同数字出版不容易有一个如同新华书店一样大的统一平台一般,建立数据共享的平台,需要冲破各地、各机构的政策、法律法规、技术等的壁垒,短时间内较难实现,且数据共享本身与中心化机构的授权有一定冲突。其次是技术发展双刃剑问题。当前区块链不论是时间戳、公匙、私匙还是哈希算法等保证其安全性与传统技术、方式相比安全而高效,但当技术发展到突破、凌驾于区块链当前技术之上时,是否安全也是未知数。但毋庸置疑的是,区块链结合数字出版是未来数字出版的重要发展方向,会为数字出版尤其是版权的保护和应用带来极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刘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版权保护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9.

[2]郭文卓.区块链技术下的数字版权保护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6.

[3]牛敏.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版权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17.

[4]林洧.区块链视角下数字版权保护路径探究[J].图书情报导刊,2019(4).

[5]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唐绪军,吴信训,黄楚新.中國新媒体发展报告No.10(201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作者单位系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数字出版版权保护区块链
图书出版版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思考
当前传统媒体版权保护的难点及对策
互联网环境下的音乐版权保护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辨析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结构
浅谈新媒体在美术类图书出版中的应用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国际图书出版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