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同心之爱”谈宏大主题之文化阐发

2022-04-27 00:58张震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同心人和事良性

张震

江苏高考新方案实施一年,宏大主题的新高考作文也领略了不少。然而,2020年江苏卷作文的落幕之篇——同声相应,却依然“环绕”在耳畔。

原题呈现: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解题:

若简化理解,本次作文材料從本质和现象两方面描述了当代的独特现象——“朋友圈”,并从积极面阐释了其意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里强调了由心心相印而产生的共鸣,显然声气相通的底层逻辑是志趣相投、同心同德。

“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人通常是会“各美其美”的,相同或想通的志趣使人们相似相溶,收到良性的反馈或共鸣,亦可能由此走向“美美与共”。心怀这样那样的美好,为爱所环绕,彼此映照。最终也会成就自己和集体。

此处当注意:“关注、环绕、塑造”对象是“起心于喜爱,落眼于未来”的你。

故这里应整体把握作文材料,宜写各种正面、积极、美好的喜好。

注意,作文材料将此“环绕”精准定位于智联网时代,并明确赋予了“浏览”“点赞”“分享”“感动”以积极的意义。

立意:

1.善于寻找和发现值得关注的所爱(人和事);

2.用心塑造未来更好的自己;

3.善意的点赞,热情的分享,将产生良性激励机制,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智能互联网时代,让我们扬善弃恶,有辨别,不自私,共赢未来。

写清楚那个“同”,应是文章的灵魂和旗帜。现在回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同人同心,让我们倒推回三千年以前。

“同人于野”,一群人在广袤的山野之中。写出了人类孤独的宿命与团结的特性。“利涉大川”,团结起来,有利于渡过大河,共度难关。

“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意思是说秉性文明而又刚健,行为持中,正直而又相互应和,这是君子应遵循的正道,也只有君子才能沟通天下人的意志,使之成为志同道合的人。

“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在共同的文明之光的映照下,我们才能辨清真正的同伴;声气相通,同心同德,正可以携手前进。

若想写记叙文,也有可腾挪的空间。让我们回顾一下生活中,特别是在智能互联网语境下的那些无处不在的环绕:偶然关注到的陌生人,曾熟视无睹的亲人朋友,以及在接触各类优秀的文艺作品时,曾经让你沉浸其中,反复品味的动人瞬间。写好其美好可爱,写好这些对你的良性影响。

猜你喜欢
同心人和事良性
同心抗疫 侨有作为
以侨为桥再出发 同心聚力谱新篇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勠力同心
The arrow that saved my life救命之箭
生与死
良性甲状腺结节需要治疗吗?
已过去的2015年里想要感恩的人和事?
樱桃手工坊
我永远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