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对儿童长骨骨肉瘤影像学征象及诊断价值分析*

2022-04-27 03:08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影像学病理准确率

万 俊

十堰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中心(湖北 十堰 442000)

骨肉瘤多好发于10~20岁青少年,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疾病[1-2]。临床上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发生于髓腔的骨性骨肉瘤和发生于骨表面的表面性骨肉瘤[3]。发生于长骨骨干的骨肉瘤相对较为少见[4]。目前关于原发性长骨骨肉瘤CT表现及诊断价值的文献报道较少。CT检查尤其是多层螺旋CT(MSCT)因其具有高密度和空间分辨率及三维重建技术等优势,在诊断骨肉瘤上具有一定地位[5]。因此本研究就MSCT对儿童长骨骨肉瘤影像学征象及诊断价值进行了探究,旨在提高对长骨骨肉瘤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9年9月收治且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的26例长骨骨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6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10.31岁。临床症状:疼痛7例,肿胀11例,运动障碍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检查。

纳入标准:未合并其他脏器恶性疾病;影像学资料和病理资料完整;无药物过敏史;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凝血功能差者;伴先天性心脏疾病者;合并意识障碍者;免疫功能紊乱者。

1.2 方法仪器:西门子64排CT机。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150mA,扫描层厚和间距均为5mm,螺距为1.0,重建层厚1.6mm。取仰卧位,常规平扫+增强扫描,注射速率3mL/s,剂量:60mL。扫描完成后将图像进行后处理,最后由诊断医师阅片,进行诊断分析。

1.3 观察指标由两名放射科诊断组医师(其中一名职称为主治医师或以上)采用双盲法对CT图像进行分析。重点观察肿瘤位置、大小、密度、骨质破坏特征、有无钙化及肿瘤强化方式等特征;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检查诊断长骨骨肉瘤的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描述;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MSCT检查诊断长骨骨肉瘤的准确率26例长骨骨肉瘤患者经MSCT检查共检出23例,诊断准确率为88.46%,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84,P<0.05)。其中2例CT误诊为慢性硬化性骨髓炎,1例误诊为尤文肉瘤。

2.2 影像学表现肿瘤位置:股骨12例,腓骨5例,肱骨5例,胫骨4例。CT可见骨皮质不规则破坏,骨髓内浸润,肿瘤边界清楚或模糊。其中溶骨性骨质破坏7例,成骨性骨质破坏5例,混合性骨质破坏14例。骨内有外瘤骨出现;软组织肿块,其内可见高密度瘤骨。5例可见囊变坏死。2例肿瘤侵犯关节,在关节软骨层面可见肿瘤骨,关节面损伤,关节间隙增宽。3例病灶侵犯周围血管,表现为紧贴或包绕血管。

2.3 病例分析见图1~4。

图1 ~图4 患者,男,12岁,左膝关节疼痛1个月,影像诊断:左胫骨骨肉瘤;CT平扫示:左侧胫骨近段见团块状软组织肿块影(图1~图2),胫骨骨质不均匀增高并可见放射状改变(“星芒”征)(图3~图4)。

3 讨 论

3.1 临床与病理骨肉瘤是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占原发骨肿瘤的15.5%,纤维肉瘤的7倍,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4~60岁,以15岁~25岁最多[6]。临床以疼痛、肿胀扣运动障碍等症状为主。肿瘤质地因含瘤骨的多少而不同。成骨型多坚硬,高度溶骨型则有松软或囊性感,质韧者多为混合型[7-8]。约有5%因病理骨折而就诊,多见于生长较快而瘤骨较少的病人。

3.2 长骨骨肉瘤CT表现及诊断价值影像学检查是临床上诊断长骨骨肉瘤常用的方法,其中包括X线、CT检查等。长骨骨肉瘤的X线表现可有不同的形态,表现为干骺端骨破坏,密质骨和髓腔有成骨性、溶骨性或混合性骨质破坏病灶不规则,呈虫蛀样,密度不均,界限不清[7,9]。有大量的肿瘤骨。软组织内有不规则阴影,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10]。因X线平片软组织分辨率与CT比较相对较差,在鉴别诊断软组织肿胀、肿块上存在一定难度。而CT检查尤其是MSCT与X线比较,密度、空间及软组织分辨率都相对较高,可清楚的了解肿瘤的范围,识别肿瘤侵袭骨髓和软组织的程度,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清晰显示肿瘤边界,尤其是对大血管及神经受侵情况,其诊断价值明显优于X线,增强扫描后显示更加准确[11]。本研究结果显示,MSCT检查诊断长骨骨肉瘤的准确率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MSCT检查可为骨肿瘤的存在及确定骨肿瘤的性质提供依据。

3.3 鉴别诊断1)成骨性骨转移瘤:发病年龄较大,肿瘤境界清楚,骨破坏少见,一般不累及骨皮质。2)化脓性骨髓炎:骨肉瘤与化脓性骨髓炎有很多相似之处,很难鉴别。但是以下几点有利于鉴别:(1)骨髓炎的骨破坏、新生骨和骨膜反应从早到晚期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早期骨破坏模糊,骨膜反应轻微,晚期骨破坏清楚,骨膜新生骨光滑完整;骨肉瘤则相反,新生的骨质可被破坏,骨膜反应不是趋向修复而是继续破坏;(2)骨髓炎的骨质增生和骨破坏时联系在一起的,即骨破坏的周围有骨增生,而增生中有骨破坏,骨肉瘤的骨增生和破坏不一定具有这种联系;(3)骨髓炎早期有较广泛的软组织肿胀,当骨破坏出现后肿胀反而消退,而骨肉瘤在穿破骨皮质后往往形成明显的软组织肿胀[12-13]。3)骨巨细胞瘤:X线表现为偏心性膨胀性骨破坏,骨破坏区内无新生骨。4)骨纤维肉瘤:呈溶骨性骨质破坏,少见骨质增生,骨膜反应一般较少,破坏区无瘤骨形成[14]。5)溶骨性骨转移:发病年龄较大,较少出现骨膜反应和明显的软组织肿块。

综上所述,MSCT检查可有效显示长骨骨肉瘤的影像学特征,诊断准确率较高,可帮助制定手术方法及手术切除范围,并可评估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影像学病理准确率
分析乳腺癌病理诊断对临床诊治的价值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及免疫研究进展
术前MRI检查对宫颈癌病理分期及宫旁浸润评估的诊断价值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多层螺旋CT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效果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
为何要病理会诊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