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彩超联合四维超声STIC技术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诊断效果

2022-04-29 07:03刘焕
医药与保健 2022年4期
关键词:容积先天性畸形

刘焕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超声诊断科,河南 南阳 473007)

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为临床妊娠期间常见胎儿缺陷。相关数据显示,新生儿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占比约1.2%,发病率较高,且预后差。先天性心脏畸形新生儿出生后1年内病死率>60%,其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产前筛查对改善妊娠结局、减少新生儿病死具有积极意义。二维彩超为产前胎儿心脏筛查常见检查方式,可用于胎儿心脏畸形检测。但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病理解剖结构复杂,且受胎儿心脏运动及孕妇宫内状态影响,常规二维彩超难以清晰显示病变结构形态,易发生漏诊、误诊,临床应用具有局限性。四维超声时空关联成像技术(STIC)为新型超声技术,可多角度、多方位重建胎儿心脏立体影像,有利于观察、分析心脏容积、结构,提高心脏畸形诊断准确率。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9 例疑似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孕妇,旨在分析二维彩超联合四维STIC 技术的诊断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疑似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孕妇119 例。所有孕妇均行二维彩超、四维STIC 技术检查。孕妇年龄23~36 岁,平均年龄(29.13±2.64)岁;产检孕周21~28 周,平均孕周(24.62±1.38)周。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单胎妊娠;②孕妇均于本院行二维彩超、四维STIC 技术检查;③产前超声、生化检查显示胎儿心脏异常;④孕早期颈项透明层(NT)或中期颈项软组织增厚;⑤无腹部相关手术史;⑥孕妇生化筛查显示胎儿染色体高风险;⑦于本院分娩或终止妊娠;⑧孕妇及家属均知情了解本研究并当面签订同意书;⑨胎儿随访存在明确结果。

排除标准:①伴有心脏病家庭史或生育史;②存在嗜酒、吸烟等影响胎儿发育的不良嗜好;③存在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④伴有肝、心、肾等器质性病变。

1.3 方法

1.3.1 二维彩超检查

二维彩超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国GE 公司,型号:Voluson E8)进行,探头频率设置为6.0 MHz,模式选择胎儿心脏诊断;诊断仪屏幕胎心占比约1/3~1/2,于孕妇腹壁处通过探头观察胎儿情况,指导孕妇调整呼吸,尽可能保持胎儿静止,以便获取准确结果。采集四腔心切面为初始平面,对胎儿双室短轴切面、上下腔切面、四腔心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主动脉弓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腹横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导管弓切面进行逐次扫查,采集角度:25~30°,扫描时间10.0~12.5 s。

1.3.2 四维STIC 技术检查

根据二维彩超检查所获得的容积数据,扫描切面以胎儿双室短轴切面、上下腔切面、四腔心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主动脉弓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腹横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导管弓切面等依次完成,获取四维超声STIC 图像,存储容积数据合格图像于硬盘;容积数据合格图像:心脏结构辨认清晰、可进行判断。采用超声诊断仪四维STIC 成像软件包,选择断层超声成像、多切面成像模式,进行扫查切面图像采集。若采集次数>5 次或采集时间>3 min 则为获取失败。

1.4 观察指标

①对比二维彩超、四维STIC 技术检查每幅容积/图像、每例样本所用时间。②对比二维彩超、四维STIC技术单独及联合检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统计结果。③对比二维彩超、四维STIC 技术单独及联合检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诊断效能,包括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联合诊断标准:二维彩超、四维STIC 技术检查任一阳性即为阳性。④对比二维彩超、四维STIC 技术心脏切面显示合格率,包括胎儿双室短轴切面、上下腔切面、四腔心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主动脉弓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腹横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导管弓切面等切面。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二维彩超、四维STlC 技术检查所用时间比较

四维STIC 技术检查每幅容积/ 图像、每例样本所用时间短于二维彩超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二维彩超、四维STlC 技术检查所用时间比较(±s) 单位:min

2.2 二维彩超、四维STlC 技术单独及联合检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统计结果比较

119 例疑似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孕妇中,86 例进行引产,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86 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33 例胎儿活产,经超声检查显示9 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二维彩超检查检出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85 例(71.43%),非心脏畸形34例(28.57%);四维STIC 技术检查检出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93 例(78.15%),非心脏畸形26 例(21.85%);二维彩超+四维STIC 技术检查检出心脏畸形98 例(82.35%),非心脏畸形21 例(17.65%),见表2。

表2 二维彩超、四维STlC 技术单独及联合检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统计结果比较

2.3 二维彩超、四维STlC 技术单独及联合检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诊断效能比较

二维彩超+ 四维STIC 技术检查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准确度97.48%、灵敏度100.00%、阴性预测值100.00%,均高于二维彩超(88.24%、87.37%、64.71%)、四维STIC 技术(93.28%、94.74%、80.77%)单独检查,漏诊率(0.00%)低于二维彩超(12.63%)、四维STIC 技术(5.26%)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三种检测方式特异度、误诊率、阳性预测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二维彩超、四维STlC 技术单独及联合检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诊断效能比较[%(n/N)]

2.4 二维彩超、四维STlC 技术心脏切面显示合格率比较

四维STIC 技术心脏主动脉弓切面、导管弓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上下腔切面显示合格率高于二维彩超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二维彩超、四维STlC 技术心脏切面显示合格率比较[n(%)]

3 讨论

胎儿心脏结构具有特殊性、复杂性,临床研究认为先天性心脏畸形与母体状态、胎儿体位、羊水条件等因素联系密切,严重威胁胎儿发育及存活。二维彩超为胎儿先天性疾病检查常用方式,具有可重复性,但其对胎儿心功能估算准确性及大动脉转位检出率较低,易发生漏诊情况。因此为避免不良妊娠结局,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成为产前筛查研究重点。

四维STIC 技术具有反转成像、断层显像多种成像模式,其在获取心脏容积信息、重建立体影像结构的同时,加入时间因素的考虑,重建动态图像。STIC 技术可精准、清晰显示心脏任意切面,直观观察大血管连接、心脏结构及与周围结构关系,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四维STIC 技术检查每幅容积/图像、每例样本所用时间短于二维彩超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可见四维STIC 技术相对于二维彩超检查时间短,有利于减少超声照射对胎儿的影响。分析其原因可能为STIC 技术可一次性采集多个切面图像及心脏数据信息,同时检查难度、操作技术依赖性较低,可有效缩短检查时间。戴秀丽等研究显示,四维STIC 技术可提高胎儿心脏畸形诊断准确度,降低漏诊率。本研究结果显示,二维彩超+四维STIC 技术检查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准确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高于二维彩超、四维STIC 技术单独检查,漏诊率低于二维彩超、四维STIC 技术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与戴秀丽研究结果一致。此外,四维STIC 技术可通过三维轴线,清晰、准确显示室间隔纵剖面及大血管间空间结构,有利于立体分析心脏结构缺损形态、面积等。本研究发现,四维STIC 技术心脏主动脉弓切面、导管弓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上下腔切面显示合格率高于二维彩超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STIC 技术扫描过程中可有效显示胎儿心血管结构任意方向、深度图像,从而弥补二维彩超检查的不足,在显示胎儿房室瓣冠状、室间隔矢状观等切面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四维STIC 检查可能因胎动频繁、角度大小等因素造成STIC 容积数据获取失败,因此需保持胎儿状态平静以保证结果准确性,临床应用仍具有一定局限性。综上所述,二维彩超联合四维STIC 技术检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诊断价值、心脏切面显示合格率较高,可有效补充二维彩超诊断结果,为临床分析、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提供有力依据。

猜你喜欢
容积先天性畸形
超声自动容积扫描系统在乳腺病变中的应用现状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精细化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中的应用
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在先天性心脏病检测中的应用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容积和容积单位(部级优课)
巧求容积
爷爷的输液瓶
We never Told Him He Couldn’t Do it我们从不说他做不到
说说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