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2022-05-01 14:04王诗勤
旅游纵览 2022年3期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乡村振兴

王诗勤

摘 要:乡村振兴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带来了重大机遇与挑战,为我国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南华农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明确自身资源优势,挖掘特色乡土文化,促进产业融合,构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新业态,提高村民参与度,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完善管理与服务质量,才能在实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稳步前进。

关键词:乡村振兴;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南华农场

中图分类号:F323;F592 文献标识码:A

基于我国现实国情,党的十九大报告针对乡村旅游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市场需求旺盛,国内传统旅游目的地供给不足,旅游供给需求存在明显结构性失衡,乡村旅游以其远离尘世喧嚣、亲近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乡村旅游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对实现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路径,新常态下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1]。以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南华农场为例,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能够形成综合产业链[2]。

南华农场以种植业为主,旅游资源基本处于待开发状态。但在多年的农业产业化开发下,农场的原生态自然环境资源相对较少,人造环境如农田、基础设施、建筑等较为普遍。加之农场相对封闭,地方文化原貌保持较好,因此旅游资源具有完整性和原真性。农场独有的文化、历史都是构成农场社会环境资源的重要来源。随着徐闻县对当地旅游发展规划工作的推进,农场交通条件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借助海南国际旅游岛、环北部湾经济圈和珠三角力量,不仅会为徐闻县,同时也为南华农场带来发展的好时机。因此,南华农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一)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南华农场所在的徐闻县位于中国三大半岛之一的雷州半岛,三面环海,面向琼州海峡。徐闻县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与海南岛仅一峡之隔,是我国东部地区(广东省)和西部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交汇处,是贯通南北和承东启西的重要地理位置。南华农场距离海岸港35 km,地理位置优越。此外,作为广东省重点项目的徐闻港,也于2021年9月开通,徐闻港与海口新海港相距12 n mile,预计航程为1小时,仅为轮渡过海时间的一半。车辆年通过能力为320万辆,旅客年通过能力为1 728万人次,能满足琼州海峡2030年车辆、旅客吞吐能力的需求。徐闻港俨然已成为国际一流、功能齐全、具有示范性的新一代客滚运输港口,能够更好地对接海南自贸港。琼州海峡是连接徐闻与海南的纽带,一峡两岸在地域、生态、文化上呈现一体化,是我国三大海峡旅游中开发条件较好的海峡。且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的海峡旅游,南华农场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旅游市场开发打下良好基础。

(二)良好的生态环境

目前,徐闻县全县常用耕地面积59 025.67 hm2,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5.7%。徐闻县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II级标准,地面水体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I级标准。南华农场地势平坦且平整连片,不仅方便机械化耕作,对大规模种植热带作物来说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同时有利于休闲农业的可实践性及可进入性。农场水资源、生态资源及地理气候资源影响着农业耕种制度、动植物分布,农作物自然生长规律、农业作息特点也对休闲农业景观丰度及演替性带来直接影响。

(三)独特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

2002年,湛江农垦局在陈文高同志骨灰飘洒的橡胶林对面立了纪念碑,纪念这位为中国橡胶事业鞠躬尽瘁的先驱。作为老一辈农垦事业的开拓者,陈文高同志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和橡胶事业奉献了毕生心血,为开创和发展新中国橡胶业做出不凡的贡献。其骨灰没有埋到湖北省老家,而是选择洒在南华农场二队的橡胶林。每年清明节,都有大批中国“特林兵”后人到纪念碑前祭拜,并开展缅怀老红军及陈文高同志教育活动,进一步追忆中国“特林兵”先辈,发扬“延安精神”及爱國主义情怀。防风林中的每一棵树都闪着红色革命文化之光,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

(四)特色热带农业旅游产品

南华农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7℃,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是热带蔬菜瓜果之乡。三面环海,海岸线长,海鲜美食资源丰富。此外,肥沃的砖红壤为南华农场特色热带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已形成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种植的菠萝基地、甘蔗基地、蔬菜基地及蚕桑基地,拥有“中国菠萝产业龙头县”“中国香蕉第一县”“中国无公害果菜十强县”等称号。随着南华农场水利工程和农业科技发展水平逐年提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需求旺盛,南华农场良好的农业资源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推动徐闻县由单一生产型向复合型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保障。

(一)产品定位缺乏鲜明特色,同质化现象明显

目前,南华农场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产品主要集中在瓜果农产品采摘、农场田园风景观光,以及开展以农家乐为核心的住宿、餐饮休闲活动等。但瓜果采摘、田园观光受季节影响较大且种类单一,难以吸引游客重复消费。以农家乐为主题开展的休闲活动,其餐饮、住宿环境简陋,难以满足大部分旅游者的要求。且农场现有的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部分产品定位不明确,停留在低端层面,未考虑游客的真实需求及旅游体验[3]。仅仅生搬硬套其他休闲农场及乡村旅游发展形态,缺乏创新性及竞争力,同质化现象明显。尽管南华农场已经呈现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趋势,但还未能立足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全域旅游发展要求,形成产业链,结合南华农场特色打造精品化、特色化、全域化的中高端旅游新业态。

(二)本地居民缺乏环保意识,参与度不高

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构建“生态、生产、生活”有机结合的空间结构,怡人的居住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都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南华农场部分村民素质较低,对于农场开展的旅游项目,村民难以执行高难度的管理工作,大部分停留在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上,在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建设中参与度不高,因而缺乏视农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己任的责任感。且当地乡村旅游呈现出以游客为主体的单向旅游模式,未能充分考虑本地居民对乡土风情的积极作用,形成双向的“主客共享”模式。在农场项目开发与建设过程中,村民之间存在不良竞争现象,只顾自身利益,缺乏环保意识,破坏农场生态环境,导致游客体验及景观质量下降,对自然旅游资源和传统乡土文化造成破坏。

(三)相关管理体系不完善,接待能力有限

南华农场人才空心化问题严重,当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主要由留守居民或有旅游企业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但这部分人员对当地休闲农业资源开发条件或乡村旅游理解存在一定偏差,且缺乏专业旅游管理知识及经验,未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培训。人力资源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之一,对乡村文化的振兴、政策制度的理解、开发管理的推进起着重要作用。另外,农场周边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居住条件及卫生条件较差,整体接待能力有限,尽管当地居民热情真挚,南华农场农产品种类丰富,但乡村旅游层次不高,服务质量有限,降低了游客前来观赏游玩的期待值。因此,人才资源的短缺、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都会影响南华农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旅游市场营销缺乏创新点,对外宣传不足

南华农场与目前市面上存在的乡村旅游宣传方式相同,未能凸显广东农垦品牌特色,開发附属旅游消费品,打造属于自己的私域流量。另外,游客对南华农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满意度较低,部分原因可归咎于营销宣传力度不够,游客未能在观光前做好准备,详细了解旅游产品,进而导致观光游览满意度低。同时,南华农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部门也难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了解游客意见,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影响服务质量的提升,降低了游客重游率。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农场管理部门,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及宣传工作认识不到位,未能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农业+乡村旅游”模式,提高南华农场品牌认知度,增加南华农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一)促进产业融合,构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新业态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应当深挖农场自身特色,充分整合利用现代农业、生态资源,摆脱单一产品及业态思维定式[4]。主动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入南华农场发展体系,根据不同目标客户需求,开发具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如针对家庭游客开展以自然教育为主题的研学旅游活动,设置农业科学知识展览、红色主题博物馆,组织游客参与趣味农耕及采摘农产品活动,为家庭游客提供寓教于游的场所;针对注重健康养生的中老年群体,为其定制休闲疗养路线,同时开展农场民俗风情活动,追忆珍贵岁月;针对年轻消费群体,以当下热门电视剧、综艺如《向往的生活》《亲爱的客栈》等为主题,还原综艺中的田园生活及民宿风格,吸引年轻人远离城市喧嚣,体验自然风光。在深入挖掘当地生态资源、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与优化,打造具有南华农场特色的中高端产品。

(二)打造乡村旅游生态体系,重视村民持续参与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除了对当地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起着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对农场生态资源也起到了保护与监督作用。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要合理保护与利用生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因此,在打造乡村旅游生态体系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符合南华农场实际情况的有效保护管理条例,不仅严格要求游客遵守环境保护条例,也要让村民主动参与,加强对农场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要建立乡村垃圾场,督促游客、村民按照垃圾分类标准定点投放。对于不用的土地采用退耕还林措施,增加农场的绿色植被覆盖率[5]。同时,村民的持续参与有利于为游客提供专业的农业知识,引导游客参与农事劳作。更直观地感受乡村农耕文化、乡村文学艺术、乡村红色教育文化等,不断平衡农场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体系保护之间的关系。

(三)以乡村振兴政策为核心,优化管理方式

乡村旅游是集旅游、农业、林业、商业、交通、金融等多行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需要在乡村振兴政策背景下,明确各部门的职能与作用,优化管理模式、组织架构、经营方式。农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职能部门要有效处理各种疑难问题,引导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打破单一管理模式,充分考虑其权益和权利。结合南华农场目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开展培训工作,培养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通过多样化培训方式,对当地居民进行分层次、多渠道培训,聘请行业专家进行实践性指导,集中学习,提升当地居民的整体素质。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引进高学历及、具有丰富旅游企业工作经验的高级管理人才,依靠乡村旅游公司、协会,指导农场走规模化、组织化发展路线,整体把控农场建设与管理方向,做出科学决策。

(四)利用“互联网+”平台,打造南华农场特色品牌

南华农场旅游资源相对丰富,且能够满足不同旅游需求的消费者。但农场在品牌建设及旅游市场营销方面经验不足,从而导致知名度不高,旅游体验难以保证。在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主体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要实现乡村旅游横向拓展与纵向延伸的有机统一,即从特色农产品、风土民情、乡村建筑入手,围绕农民、农村、农活、农俗等不断挖掘具有南华农场品牌特色的旅游产品,构建具有品牌内容的乡村旅游体系,从而带动旅游副产品的创收。同时,探索农村一、二、三产业的高度融合,并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构建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互联网+农业+乡村旅游”模式。要借助互联网及大数据分析技术,针对性、持续性推送南华农场最新旅游资讯,发挥乡村旅游电商的带动作用,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振兴注入新活力,开创城乡旅游融合引导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对南华农场而言既是宝贵机遇,也是必须应对的新要求。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明显,“新三农”问题尤为突出,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成为制约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且亟待解决。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南华农场需要合理把握乡村振兴发展趋势,整合已有的农产品、习俗、文化等多方面资源,明确农场定位及发展路径,树立城乡融合的规划观念、完善乡村旅游服务及管理制度、构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新业态、打造南华农场乡村旅游品牌体系。这是新时代确保乡村旅游能够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南华农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途径。实现乡村振兴是长期、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紧跟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实践探索符合南华农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1] 陆林,任以胜,朱道才,等.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研究框架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9(1):102-118.

[2] 银元,李晓琴.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逻辑与路径选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5):182-186.

[3] 王莉琴,胡永飞.乡村振兴战略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20(4):57-58.

[4] 王庆生,张行发.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现实困境与路径[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77-82.

[5] 朱显平,姜杨.乡村振兴战略下吉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逻辑、障碍及路径选择[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89-95.

猜你喜欢
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南雄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浅析咸阳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烟台地区休闲农业营销状况及对策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仙居湫山乡方宅村乡村旅游规划构想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滦平县休闲农业的文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