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发展性评价的实践研究

2022-05-01 14:15魏华
甘肃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学科特点互动模式发展性评价

魏华

【摘要】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客观地反映了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表现,关注学生的发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利用发展性评价能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有利于改进教师教学、促使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研究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发展性评价的策略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发展性评价模式的分类,讨论了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实施发展性评价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发展性评价;学科特点;互动模式;试题;学习评价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06—0046—04

对学生进行中肯、客观的教学评价,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新课改提出,评价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甄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使他们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才是最終目的。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评价的目的也是如此。小学科学担负着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重任,教学中对学生有效评价,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调动起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推动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采用何种评价模式,如何在教学中实施评价,就成了小学科学教师重点关注的课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高效开展发展性评价,以促进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提升,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发展性评价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并在实施中确立更加明确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其根本目的不是甄别,而是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进而达到目标[1]。这一评价方式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突出了评价的过程,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强调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档案袋”式发展性评价模式。在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的是一课一评价的模式。特别是学期末的定性评价,“重分数、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还一定程度上存在。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实践动手能力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果只以学期末成绩作为评价依据,很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采用“档案袋”式的发展性评价模式,将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外参与科学活动的表现、期末综合测评结果有效结合在一起,不仅关注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又关注了他们情感目标的达成,有利于学生按照预期的目标长足发展。档案袋主要收集记录学生自己及教师或同伴对自己的有关评价材料,学生的实验、反思总结材料,以及其他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

2.多元化评价模式。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的评价应从甄别式的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又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实践证明,任何评价如果没有被评价者的积极参与,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实施发展性评价时必须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即评价者可以是教师、同学、家长、学生自己,而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评等等。这种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学生在评价时应对照和比较,既看到优点又看到不足,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提高自我调控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全面性评价模式。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认真分析科学研究成果,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角度确定综合性的评价目标。要精心准备好课堂中需要的教学资源、设计环节和实验步骤,然后再结合课程标准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提出要求,并针对学生能力发展的不同程度,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和目标。与此同时,制订与之相符的评价标准,从每位学生目标完成情况着手分析,获得第一手有价值的数据资源,并将每节课的评价记录在科学日记中。

1.结合科学学科特点实施发展性评价。在以往的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存在评价内容、形式较为单一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注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只是单一地评价学生的科学学习成绩,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评价不够。针对以上问题,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注重利用发展性评价为科学教学服务,让它成为活动的评价依据,让科学教学评价更加合理、科学,从而提高科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要围绕科学教学内容合理设定教学目标,在明确科学素养的内涵与功能的前提下,让学生掌握课堂的重难点,了解科学课堂与社会、科学、技术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进而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质。其次教师要围绕科学学科特点来设定科学素养发展性评价。当发展性评价转化为课后评价,小学生的科学课程学习能力就能逐渐得以提升。通过实施发展性评价,能帮助小学生掌握自己科学学习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弥补不足,进而增强学习效果。实施发展性评价,是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前提。小学生的好奇心、好动性较强,以单一的评价内容作为评价基准,会使评价片面,缺乏中肯性。而利用发展性评价,兼顾了学习、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发展状况的全面反馈。

2.在移动式学习中实施发展性评价[2]。过去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课程评价主体只有教师。通常,教师凭借自身的主观意识、教学经验来评价学生,学生缺乏自主评价、同伴评价的机会。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学生主体学习意识,习惯于主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不利于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把握。在小学科学素养发展性评价中,教师可以组织同伴互评式的移动学习活动。在此学习活动中,既能实施发展性评价,还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比如,在《寻宝总动员》一课教学中,教师需要设定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正确辨别方向,并且体验方向对于现实生活的重要性,同时学会利用指南针来解决问题,提升信息分析能力、处理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学校的平面图,并且设定起点与终点位置,让学生以同伴合作的方式来分析学校平面图,借助指南针,了解如何辨别方向。学生在同伴合作、互评中,能够学会分享,对同伴的学习行为、内容掌握程度展开评价。这种互评式的学习活动模式,对那些方向感模糊、定位容易错乱的学生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因为他们能在和同伴的合作与互评中,及时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内化信息,促使他们产生学习成就感与自豪感,从而更加专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考习惯。

3.借助于书面检测进行发展性评价。以往小学科学课程活动中,教师通常采用考试等级、习题检测、实验过程来评价学生。这种评价方式比较片面和单一,容易让一部分学生无法获得学习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结论式的评价导向,要把焦点放在学生解题过程中的表达方式、思维模式、动手操作能力等各个方面。比如,教师可以设定如下问题:“假如分给你一颗糖果,如何加快水果糖的溶解?需要列举出两种以上的方法,并说明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中,并不只是考查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考查学生制订计划的能力、假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应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科学素养。再比如,温度较高的情况下,通过搅拌可以加快水果糖的溶解速度。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事先制订实验方案,让学生熟悉实验的流程,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么做,引导学生联想到更多的影响因素。如,糖粉碎的程度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高阶思维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要拓展与延伸现有试题内容,体现出科学试题的评价功能。比如,“把两颗5克的糖放在A、B两个烧杯中,在A烧杯中倾倒90ml的冷水,并且用棒子快速搅拌;在B烧杯中倾倒90ml的冷水,但是不搅拌。”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正确答案,并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4.构建探究学习评价模式。课改之前的小学科学课程活动中,通常都是教师主导教学评价,发展性评价的优势和作用无法凸显。一般情况下,学生结合教师给出的评价来调整学习进度、学习方案。这种被动式的学习模式、评价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构建探究学习评价模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自主评价中对自己有全面、正确的认知。

首先,教师要通过科学课堂小测试、科学课堂档案整理,给予小学生正式的学习评价,让他知道错在哪里、怎么错了、哪些方面的知识掌握还有欠缺等。此外,教师还要结合具体环境变化,合理调整发展性评价内容,充分展示出发展性评价的优势与作用。

其次,教师要转变、优化评价方式,除了教师评价,还可以让学生之间开展互评,同时组织学生自评。

最后,教师要重视科学评价反馈环节,抓住学生的易错点,引导学生分析出错的原因,从而提取有效的反馈信息,体现课堂教学评价的甄别、监督功能[3]。

比如,在“影响土壤被侵蚀的因素”这一知识的教学中,其因素有三个:有没有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山坡坡度的大小。传统教学中对这一块知识的评价标准是弄懂、了解三个因素,能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笔者在讲解时结合了当地的丹霞地貌特色开展教学,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器材做实验,经过对比很快得出了“影响土壤被侵蚀的因素”的研究结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参与积极,能够按照笔者的指引正确辨别探索方向,并利用自评、互评、小组评价、教师点评等模式探讨不懂之处。实践证明,如此教学,学生不仅学会了利用已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还提升了信息分析能力、处理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笔者对参与的学生作出发展性评价,并对今后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在保护环境方面向学生渗透德育。这样一堂课下来,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策略,还是能力的生成等方面,都是比较成功的。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展示出科学素养发展性评价的优势与作用。教师要把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融合在一起,把学生互评和个人自评相结合,并通过发展性评价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与理解程度[4],并在此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索新知,以理解重难点,同时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熟练地解释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从而更为全面、深刻地掌握所学科学知识,增强学生参与评价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调整学生的自我学习方式,并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5]。

[1]刘翠,庄启亚,李东栋.Clicker评价系统在小学科学课堂评价中的应用——基于我国台湾地区某小学的教学实践[J].教育測量与评价,2016(12):29-34.

[2]白清玉,张屹,沈爱华,等.基于同伴互评的移动学习对小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研究——以科学课程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6(12):121-128.

[3]夏永祥,陈彩琳.农村小学科学教师队伍专业素养的调查研究——以湖南省某县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2):124-132.

[4]周碧.小学语文教学发展性评价的实施策略[J].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0:62.

[5]蔡李好.地理教学中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实施策略[J].文理导航,2018(16):65.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学科特点互动模式发展性评价
运用“发展性评价” 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略论中学历史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学科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平面镜”为例分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互动模式
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互动模式的构思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足球选项课采用发展性评价实验
浅谈基础化学学科特点及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现状
基于网络环境的互动英语教学分析
浅谈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发展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