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与企业家精神培育融合研究

2022-05-01 14:18马然
甘肃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中国文化高等教育

马然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教育工作者要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不能仅依赖“思政课程”主渠道,也需要将“课程思政”作为有效补充。疫情肆虐全球,一批中国企业家彰显出大气磅礴的担当,为世界贡献了中国力量和东方智慧。深剖其原因,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融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文章立足于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根本方向,分析将思政教育融入企业家精神培育的现实必要以及具体措施,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方面明确其逻辑理论,最后指明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在今后将面临的严峻挑战。

【关键词】思政教育;企业家精神;中国文化;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07—0024—05

企业家精神作为横跨认知心理学和创业学交叉领域的重要概念之一,重点关注企业家的心理和精神品质[1],是企业家掌舵企业关键成长阶段所依赖的内在精神支撑。当下,“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部署,企业家精神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内驱力量,正在逐渐受到各界的重视。诚然,甘肃地处西北内隅,企业家精神受到深层次制约。能否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方联动机制,以高等学校思政教育为突破口,找到一条企业家精神培育与优化的路径,激发企业家活力,解决现实困境?本文带着这个问题展开了研究。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现有研究主要从认知角度对企业家精神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等进行研究,缺乏实践层面的系统研究,而且鲜有高等学校思政教育与企业家精神培育的融合研究。本研究将聚焦思政教育根植企业家精神培育的路径和方法,解构高等教育顶层设计的关键要素,响应新时代对高质量人才需求的呼吁,对丰富该领域的理论内涵和现实应用具有一定的贡献价值。

本文采用探索性定性分析法、描述性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法,涉及教育学、管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等领域。旨在回答思政教育与企业家精神培育融合的必要性,以及思政教育如何根植企业家精神培育的实施路径,属于“Why”和“How”问题的范畴。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可以针对现有文献尚未对思政教育和企业家精神培育融合的这一问题进行回答;其次,跨学科研究法和描述性研究法可以对某一特定现象或问题作深入描述和剖析,拓展了理论研究边界,弥补了单一学科纵向研究的缺憾和不足。

俗话说“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是铸心铸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校园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主战场。各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祖国的现实需要高度契合,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和价值导向,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思政教育元素浸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有效甄别和判断外来文化,对于增强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培育企业家精神有深刻要义。

(一)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是教育的根本方向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南联合大学考察时指出,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高等教育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基本职能。而在这些职能当中,立德树人是其根本。

传统的“思政课程”随着实践的检验逐渐显现出边界性和局限性,这就需要“课程思政”发挥补充作用,与“思政课程”协调一致、通力育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定不移地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担任知识传授和灵魂塑造的双重角色,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延安精神、长征精神,进一步推进社会公德和价值观的形塑,确保学生收获丰富的智慧滋养和精神砥砺,增强作为中华儿女的骨气和精神底色。

(二)思政元素引领企业家精神培育是教学的现实必要

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四次会议上指出:“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要深度挖掘优秀企业家的精神特质和典型案例,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示范作用,造就优秀企业家队伍。”企业家是就业岗位的提供者,是社会经济的推动者,也是综合国力的缔造者。因此,培育和锻造兼备高尚道德和优秀企业家精神的人才是教育工作者崇高的使命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新要求,时代新人应包括富有理想、有毅力、有担当,企业家精神培育与思政教育在育人价值取向上高度一致[3],二者相互融合、协同育人。

1.追本溯源:深耕文化,厚植底蕴。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更加重视打造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亲商重商环境,也使得新商业文化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的重要文化之一。探其根源,企业家精神原早在中国古代文明進程中就闪现出了熠熠光辉。例如,作为明清时期中国最强的商帮,晋商、徽商以“诚实守信、讲求信誉、团结互助”闻名天下。他们遵循儒家精神,宽厚待人,诚信做事,以德服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受人敬重。再例如,中国近代民营实业家的楷模——张謇,展现出了苏商精神的高贵品质。他固守“家国一体、大德为先”的儒家思想,大办教育、慈善、公共服务;奉行“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财富观,遵循道义,造福社会;坚持“以德兴商、信守承诺”的经营之道,注重契约精神。张謇一生爱国,把实业救国、产业报国、企业兴国作为基本宗旨和最终追求。没有任何人的成功是偶然的,这些商人成功的背后,蕴藏着宝贵的商业文化精神,值得后代去深耕,并努力将这些精神财富厚植于心,外化于形。

2.聚焦当下:立足甘肃,摸清脉络。从地理和历史的维度看,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是从东南沿海向内陆地区依次递减的。甘肃地处西北内陆一隅,受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人们千百年来致力于垦殖解决温饱,属于典型的地域文化与企业家精神双重贫困地带。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从事粗放的传统农业活动,这种以使用价值为终极目标的自然经济给社会发展提供的动力是有限的,对企业家精神的制约也是深层次的。人们一旦实现了温饱,便会产生小富即安的思想,最终形成了“求稳、怕变、无法掌握命运”的低水平锁定。

甘肃的近代化进程始于左宗棠经营的兰州织呢局和兰州机器局,后来经“清末新政”和北洋军阀创办的实业,到19世纪40年代左右,逾千百年不变的生产力机制开始有了变化的趋势。但因地域贫困形成的重义轻利的儒家伦理和崇尚与世无争的价值取向,再加上甘肃实业浓厚的官办性和严密的层级体系以及国民党统治下的繁重税捐和通货膨胀等制约因素,甘肃错过了本可以早日走上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契机。甘肃,这个在当时农业文明深厚、官僚主义僵化、市场理性淡薄、现代意识落后的地域注定不会成为企业家精神萌生的温床。这种基于物质贫困产生的精神贫困,在后来的经济发展浪潮中也得以印证。改革开放时期,江浙沪一带的贫困地区紧紧抓住了黄金机会,一大批中小企业风起云涌,而甘肃却对这一发展机会缺乏敏感和勇气。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企业家精神培育的养分

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是我党历史上首次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于国家战略高度来部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意志品质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甘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汇聚了厚重的人文智慧哲学和优秀的管理思想,这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化弘扬和传承是高校的本分,也是高校被寄予的期望。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思想,指明了自我道德修养是处世最核心的部分。没有立德修身的根本,就不会有家兴、民族兴;孔子主张“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对于企业家而言,“敬”就是童叟无欺、敬业乐群;朱熹说,敬业就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用最认真严谨的态度看待事业,精益求精、心无旁骛;墨家则主张“兼以易别”,爱人如爱己,仁爱共济;“五常”告诫世人凡事以德为先,“仁”是道德的最高标准。这些几千年来积淀的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文化育人导向,厘清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和取舍,将东方智慧中的“善恶之辨”“荣辱之辨”“是非之辨”体现得淋漓尽致[4]。

众所周知,德国人严谨,英国人规范,日本人敬业,美国人创新,每个国家的文化特征都是历史积淀。今时不同往日,我们无须对西方文化过度追捧,而是要守护和传承好属于中国人的“基因”。中国战胜疫情的决心和智慧正以大气磅礴之势告诉全世界:中国力量正在崛起。这股力量来自五千年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来自烙印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

(一)稳抓课堂教学

经济管理类专业是为祖国培养商界精英的摇篮,企业家精神培育理应始于此类课堂。以笔者多年来教授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坚持学生本位的教育理念,以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为主线,即从工作设计与分析、人员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与激励、薪酬管理与福利等,有机融入我党光荣历史、红色故事、革命精神等思政元素,用一个个鲜活的企业家事例感化学生,培养学生不怕吃苦、不怕流血的民族性格,浩然正氣、先人后己的红色品格,崇尚“真、善、美”的理想人格和爱国敬业、创新发展的企业家精神。突破沉闷的传统教学模式,坚持思政育人、专业育人与学生需求的高度统一,发挥好专业集群的优势,守住课堂育人的主阵地,并联合经济法、创新创业教育、公司治理等相关课程,协同培育企业家精神。

(二)丰富校园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是师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校训和校园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校园文明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刻且深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活动,代表着全校的精神风貌,也是衡量一所学校的内核指标。要立足校训精神,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兴趣社团、志愿者团体、创客空间、企业家沙龙等的建设,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如“讲一个励志故事”“对话心中的英雄企业家”等,将富有中国特色、顺应时代潮流的企业家成长规律润物无声地植入学生内心,渗透式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增强文化自信,夯实学校的内涵发展。

(三)加强社会实践

内外平台联动,落实知行合一。结合本校特色、地方特色、产业特色,将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延伸到社会,丰富调研活动、志愿服务、基地(企业)现场教学等形式,将习得的理论知识完整地投放到社会场景,实现理论的巩固、技能的检验、精神的塑造以及文化的生成。企业和社会是企业家长期工作的场所和赖以发展的平台,早日进入社会了解企业文化、行业文化和产业文化深厚的力量,学习优秀企业家所具有的工匠精神、契约精神和创新精神,领略实业背后的精神财富,能有效激励在校学生的斗志,坚定“四个自信”。

(四)提出“真善美”引领的企业家精神培育环扣模型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晴雨表,要时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科教育中,尤其是“真善美”的思政元素。结合多年的教育经验和心得,笔者首次提出了“‘真善美’引领的企业家精神培育环扣模型”。该模型遵循的第一大基本原则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将“个人品德建设、爱国主义思想、敏锐的政治意识、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等内容融会贯通于教学中,实现企业家精神培育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引领并重,培养出具有高尚情操、较强思辨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内生性能力的人才。

“真善美”引领的核心价值观在环扣模型中处于核心地位。这是因为“商亦有道”,任何违背人性、违背自然、违背真理的企业活动都终将无果。如果企业家善恶不分,毫无良知,那么国家也没有未来可言。唯有秉承以仁为本、以德为先,怀着恻隐之心和社会温情的价值准则,方能笃行致远。环扣模型的中間层是“知识、技能、能力素养对学生的引领和启发”,这也是教育的本质所在。这些知识技能是大学生赢得未来的武器和铠甲,只有“装备精良”,才能“以一敌百”。环扣模型的最外围是首创精神在学习、工作中的实践应用。诚然,不可能每个人都会成为企业家,我们期待的是教会学生如何用创新、开拓、思辨的眼光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素养,引导学生在价值取向上有更高的追求。

教育与国运密不可分。高等教育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铸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责任,担任着立德树人、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多重职能,要践行这些职能无一能离开思想政治的熏陶和引领。我们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充分挖掘其深刻内涵,打造“有营养、能解渴”的高品质课堂,以润物无声的文化浸润和精神加持,高屋建瓴地构建学生丰富而深远的内心世界。

全媒体时代的来临让信息传播、舆论生态、媒体权限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信息传播的速度与范围、表现形式的丰富程度都远超我们的想象。大学校园是开放的,网络信息无孔不入,这给思政教育和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同时也是一场机遇。我们要主动将工作积极拓展和延伸到网络空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到网络文化体系,乘好全媒体时代的“东风”,打造形式多样、意义深远的网络文化活动,搭建丰富多彩的数字化素材中心和资源媒体库,建设优质的微课程、微视频,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结合。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坚定文化自信,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环境,有力抵制西方腐朽思想和糟粕文化的入侵。对于优秀企业家爱国护家、诚信守约、敢于担当、回馈社会等可贵品质通过网络渠道宣传报道,促进思政教育和企业家精神培育的优势互补、协同促进。

[1]苗伟艳.榆次老城映现晋商风韵[J].文化产业,2021(15):20-22.

[2]罗一民.张謇与苏商精神[J].世纪风采,2020(12):9-11.

[3]王建林,周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教育文化育人融合的路径优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07):84-88.

[4]焦连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协同机制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20(06):34-36.

编辑:杨静

猜你喜欢
企业家精神中国文化高等教育
时代赋予企业家应有慈善情怀
基于企业家精神视角的农民创业教育问题研究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企业家精神和创始人关系文献综述
技术哲学语境下德鲁克制度创新思想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