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管校聘”改革改出了什么

2022-05-01 10:32
云南教育·视界 2022年3期
关键词:教职工教师队伍岗位

近期,云南省教育厅印发通知,公布10个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典型案例。通知指出,自《云南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的实施意见〉》印发以来,各地聚焦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均衡配置,迅速行动、加强统筹协调、积极稳妥推进实施,结合实际出实招、硬招、真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此次省教育厅公布的10个典型案例涉及州(市)、县(市、区)和学校3个层面,这些地区和学校都探索出了推进“县管校聘”改革的有效路径。本期“专题荟萃”栏目,我们共同关注这10个典型案例,希望各地各校认真学习借鉴典型案例中的经验和做法,把握改革着力点和发力点,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强力推进“县管校聘”这一项重大改革落到实处。

红河州:改革优化了教师资源配置

红河州在2019年个旧市、开远市开展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按照全省统一部署,于2021年初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工作,盘活全州教师资源,打造配置均衡、结构优化、有利于合理流动的义务教育教师队伍。

高位推动抓部署。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州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将“县管校聘”改革工作列为2020年、2021年红河州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州教育体育局牵头,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在认真总结试点改革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稳步在全州范围内全面开展“县管校聘”改革工作。13个县(市)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工作方案,以及“县管校聘”教职工工作调配实施细则等文件,成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各单位职责,形成工作合力,统一部署,高位推进。一是配套改革竞聘上岗实施办法,明确三级竞聘流程、聘用合同签订、落聘人员管理等核心措施,建立学校竞聘上岗与县(市)级组织统筹调剂相结合的教师资源配置模式。二是配套教职工待聘期及托管期培训方案,督促相关人员全力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水平和教育教学素养,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作。三是配套教育体育局所属事业单位人员调动实施方案,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新进教师公开招聘制度,规范教师调动程序,健全科学、合理、协调、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保障教师“人岗相适”。

深入动员聚共识。一是把宣传动员工作贯穿始终,将改革的目的意义、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改革的程序步骤宣传到位,增强学校、教师对改革的认同感,确保广大教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二是组织学校书记、校长,通过专题学习、座谈交流等方式,凝聚推行改革的核心力量,消杂音、增信心、稳人心、聚共识。三是由各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吃深吃透改革文件精神,公开改革思路、步骤、措施,打消教师的思想顾虑,减少改革阻力。

聚焦关键强落实。一是聚焦编制统筹管理,保障学校均衡发展。在改革工作推进过程中,州教育体育局、州委编办明确要求各县(市)要结合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结构、班额、学生数,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实际情况,根据国家和省规定的教师配备标准,由县(市)委编办核定义务教育教师编制总量,促进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按照改革工作要求,全州13县(市)的义务教育学校重新核定了编制数,畅通了超编学校与缺编学校的编制调整渠道,为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和全州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以开远市东城小学为例,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工作岗位核定数从2017年的106个增加到2021年的180个,统筹分配使教师资源存量得到充分利用,各校教师力量配备不断均衡,人员结构显著优化。二是聚焦岗位总量控制,缓解职称评审难题。人社部门结合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标准和縣(市)义务教育发展需要,为义务教育学校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高、中、初级岗位分别核定岗位设置总量,实行总量控制,打包由县(市)教育体育局管理,提高了专业技术岗位的使用效益。三是聚焦人事关系集中管理,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县管校聘”试点改革工作由县(市)教师管理服务中心具体负责实施,实行“编制统一核定、人员统一调配、人事关系统一管理”的“三统一”管理模式。同时建立健全交流轮岗机制,明确义务教育教师在全州教育系统内交流的审批权限归口县(市)教育体育局,县(市)教育体育局细化方案、明确对象、疏通交流渠道等,通过交流轮岗逐步使学校之间专任教师年龄比例、学历比例、职称比例、音体美专任教师比例及骨干教师比例等相对均衡。

交流轮岗添动力。一是加大教师交流轮岗力度。2021年个旧市通过“县管校聘”改革工作的推进,全市交流轮岗教职工达336人。其中,调整97名教师(含校级干部)的工作岗位,18名在城区学校之间流动,5名由城区学校调整到乡镇学校,35名由乡镇学校调整到城区学校,39名在乡镇学校之间流动,10名城区优秀教师自愿下派到乡镇薄弱学校锻炼,229名教职工在乡镇中心校内交流轮岗。二是扩大交流轮岗范围。轮岗范围不仅包括科任教师,行政管理岗及工勤岗人员也纳入交流轮岗范围,使交流轮岗从“台前”到“幕后”,从专技到后勤,扩大了覆盖面。三是提升轮岗交流质量。在改革工作中,红河州采取结对交流的形式:城区优质学校与乡镇薄弱学校的教师进行交流轮岗,优质学校教师到薄弱学校“传经送宝”,薄弱学校年轻教师到优质学校“取经充电”,有效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既破除了教师队伍的流动障碍,也激发了学校内生动力。

稳妥有序保稳定。一是在试点改革中注重人文关怀,对孕期、哺乳期教师及重病教师,在其提供公立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和有关诊断材料后,原则上在原学校直接聘用。二是对三轮竞聘后仍然未被聘用的教师,由县(市)教师管理中心统筹调剂,努力为待岗教师创造更多的成长机会和平台,帮助他们重新竞聘上岗。三是建立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相关教师若对岗位竞聘有异议的,可以向学校调解小组、县(市)教育体育局、县(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逐级申请调解、仲裁,全力保障教师权益。

普洱市:教师从“学校人”到“系统人”转变

普洱市按照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管理权限,依据“编制总量控制、岗位整体设置、人员统筹使用”的原则,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促进师资均衡配置和有效利用,大力推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落地生根。8DA58436-A554-424A-AA04-41FA5DBA38DC

加强领导,高位推进。各县(区)均成立以县(区)人民政府县(区)长为组长,其余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县(区)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部署本县(区)“县管校聘”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在各县(区)教育体育局下设办公室,由县(区)教育体育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统筹、协调、指导辖区内各义务教育学校“县管校聘”改革工作。

宣传部署无遗漏。各县(区)组织辖区内教职工认真学习《云南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的实施意见》和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做到本辖区教职工知晓率达到100%。

完善改革重点任务推进机制。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管理实行“总量管理、使用报备”的管理机制。县(区)域内义务教育教职工岗位可在本系统内统筹使用,并向乡村、边远学校倾斜。建立教育部门统一管理、学校按岗聘任、教师有序流动的用人机制,实现教师从“学校人”到“系统人”的转变。

建立教师补充长效机制。教育部门会同编制、人社部门依据岗位需求原则,定期申报招聘计划,并建立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长效机制。将交流轮岗经历作为校长、教师职称评审的条件,在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方面进行倾斜,促进教师合理有序流动。2021年,全市通过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工作,交流教师1 195人。

坚持“有岗必竞”原则。各县(区)教育体育部门坚持统筹兼顾、平稳推进,采取交流直聘、校内直聘、校内竞聘、跨校竞聘等方式有序组织好竞聘上岗工作。落聘人员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待岗培训,培训期满考核合格者,根据岗位空缺情况统筹安排。

西双版纳州:推进教师队伍规范化管理

西双版纳州全面实施“县管校聘”改革工作,改革教育体育系统现行编制核定、岗位聘任管理制度,完善教职工岗位设置、调配交流、退出机制,实现教育体育系统教职工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促进义务教育教师合理流动和均衡配置,引导优质资源向乡村学校、偏远贫困地区倾斜,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责任心强、爱岗敬业、管理规范的义务教育教师队伍。

2019年12月,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作为全省27个义务教育“县管校聘”试点县(市、区)之一,启动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试点工作。2021年初,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腊县在景洪市的试点经验基础上,相继开展“县管校聘”改革工作,三县(市)以当地党委、政府印发或相关部门联发等形式下发“县管校聘”改革文件,并于2021年9月全面完成“县管校聘”改革工作。全州102所学校的7 475名教师参与“县管校聘”改革,415名教师参与跨校竞聘。

“县管校聘”改革进一步统筹优化了西双版纳州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结构,如勐海县通过“县管校聘”改革统筹出62个岗位,优化了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

梁河县:缓解教师队伍“三化”问题

按照全省改革工作部署,德宏州梁河县积極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开创了四个“第一”:在德宏州第一家启动和完成“县管校聘”工作;全县第一次有成批的教师从县城及周边条件较好、教师资源较为丰富的地方流动到乡镇以下、山区、民族集聚地区等条件较差、教师资源较为紧缺的地方工作(跨校竞聘到芒东中心学校教师就有19人);全县第一次举行程序严格的教师全员素养考试;以校为单位的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方案成为全县第一次通过率最高的表决(全县以乡为单位的18所中学和中心校,以校为单位的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方案的表决通过率达100%的有16所)。

高位推进,坚持原则。县委书记给全县所有处级领导干部“划红线”:不得说情,不得干涉此项工作。由县长担任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县长主持审核实施方案和教师调配细则。梁河县义务教育“县管校聘”实施方案修订25稿、教师调配细则修订34稿,并历经各级各类会议审议研究。

严格流程,挂图作战。明确工作日程,制发了包含22个步骤和关键时间节点的工作流程表。成立9个指导组对应9个乡镇,采取分组负责制,由教育体育局领导班子挂片负责,各组既有分工又有联系,整体统筹兼顾,全县一把尺子、一个标准执行到底。

做法共享,问题共商。9个指导组每天及时梳理总结各学校工作中的好做法,然后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交流,同时对各乡镇学校工作中遇到和发现的问题困难进行汇总,召开了13次领导小组工作会议进行及时研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措施、对策。“立即办、马上办”的工作机制为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保障。

直面问题,勇于担当。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不回避不绕圈,直面问题,深入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与教师推心置腹讨论政策、交换意见,能解决的现场解决,现场不能解决的及时提交领导小组会议集体研究解决。

民主仲裁,致力公平。梁河县成立县、校两级仲裁组,但因前期思想工作深入细致、扎实有效,没有一名教师到仲裁组正式投诉。全县教师表现出讲政治、顾大局、支持改革的格局,个别特殊问题,局党组会进行了专题研究解决,致力保障好教师切身利益。

梁河县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有效促进了教师队伍“三化”问题的缓解。一是在缓解教师队伍“老化”问题方面,将教师年龄作为均衡配置教师的重要指标,通过“县管校聘”改革调整教师年龄结构。二是在缓解教师队伍“固化”问题方面,跨乡校竞聘教师68人,乡内跨校点竞聘小学教师104人(辐射8所乡镇中心学校),县内教师轮岗交流65人,教师县域内流动共计237人,流动率达16.5%,有效促进了教师校际合理流动,打破了全县教师长期以来固定不变的局面。三是在教师队伍“僵化”问题方面,通过“动真格”“广宣传”,切实触动了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兰坪县:让改革有力度有温度

2021年初,怒江州兰坪县根据《云南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的实施意见〉》精神和本县实际情况,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统筹推进、民主协商、依法有序”原则,打破教师队伍管理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教师流动为突破口,有效促进了城乡教师合理流动,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8DA58436-A554-424A-AA04-41FA5DBA38DC

精心谋划,稳步推进。高位推动,成立改革领导小组,政府牵头、部门联动,持续优化调整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资源结构。出台《兰坪县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及《兰坪县义务教育学校“县管校聘”教师调配实施细则(试行)》,确保“县管校聘”工作顺利进行。

全面排查,摸清底数。通过对全县教职工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按照城乡中小学校统一的教职工编制标准,统筹考虑学校规模班额、师资结构、生源变化等实际情况,提出各校编制分配方案,制定各校岗位设置方案。按照“标准统一、动态调整、余缺调剂”的基本思路,销超编、调结构,通过跨校竞聘、跨学段交流等多种方式引导教师流动,确保各学校教师数量达到核定要求。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云南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试点方案》,核定各学校教师岗位总数及分学科教师数,精准测算各学校教师总量和学科教师超缺情况。全县核定小学教师岗位1 435个、初中教师岗位693个,按照县域内教师均衡配置的原则,涉及跨乡镇调配教师101人、跨学段调配教师29人,村级71个校点派遣教师342人。

分步实施,稳步推进。通过前期调研论证,提出“分年度实施、分步骤完成”的做法工作思路。2021年,通过自愿选择、竞聘上岗、组织统筹调配相结合的办法,重点解决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配置数量不均衡、学科结构不合理,以及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混用等突出问题,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数量、学科结构基本均衡。2022年,通过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和细则,常态化做好每三年一轮的周期性教师调配,促进教师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资源,逐步实现中小学教师学历结构、能力水平、年龄结构、专业匹配等要素均衡配置。同时,每年新招聘的教师或县外调入的教师,严格按学校岗位空缺情况或学科薄弱情况进行统筹分配,并向乡镇薄弱学校倾斜;城区学校优秀教师定期轮岗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交流,中心完小优秀教师定期轮岗到村小、教學点支教交流。

深化机制,助力发展。深化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双向流动长效机制,鼓励符合条件的教师主动交流,并逐年提高交流比例,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同时,完善交流激励政策,落实好相关待遇,城区学校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经考核合格,每年享受2万元的“三区人才”补助。坚持将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作为申报高级职称的必备条件。城区学校优秀教师自愿到农村支教,考核合格的参加职称晋升,每交流1年,晋升高一级职称时履职年限对应减少半年。

“以人为本”,让改革有力度有温度。坚持“派遣”为主、“竞聘”为辅的调配原则,优先派遣乡村薄弱学校教师,其余教师采用校内竞聘和跨校竞聘两种方式,实行竞争上岗。对特殊情况如哺乳期、重大疾病、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3年的教师,学校合理设置“直接聘用岗位”,对“夫妻长期异地分居、父母年长或患重大疾病需要就近照顾和乡村工作年限在20年以上”的教师,在跨校竞聘时给予最高3分加分。通过竞聘后未能上岗的人员,由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调配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全县学校岗位空缺情况,组织有关学校和相关人员进行双向选择。不服从组织调剂或双向选择中仍无学校聘任的按落聘处理。落聘人员由县教育体育局统一进行能力提升培训,根据学校需求安排岗位。采用多重考评方式,体现“倾斜一线”标准。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初步建立以教学岗位为主,教辅、工勤等岗位为辅的分类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重点考核教职工师德表现、工作绩效、能力水平与岗位要求的匹配度,聘期考核结果作为教职工评先评优、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体现向教学一线和基层一线倾斜。同时,采用正反向测评、行风监督等方法,引导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位参与教职工考核,力求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教职工。

通过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兰坪县71个乡村教学点的师资得到了加强,2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全部配齐,校际学科结构更趋合理,义务教育学校实现了教师资源配置基本均衡,缓解县域内教师资源配置矛盾。“县管校聘”改革让所有教师找到了合适的岗位,工作积极性显著提升;有效扩大了学校用人自主权,释放学校管理压力,使“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的竞争激励机制落到实处。

马龙区:“1+5”改革方案推动教师队伍均衡配置

曲靖市马龙区按照省、市关于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要求,以“一个团队,一抓到底”的工作原则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工作,推动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均衡配置。

形成合力,层层推进。马龙区成立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区委常委、区政府分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体育工作的副区长任专职副组长,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和区政府分管财政工作的副区长任副组长,区纪委副书记兼区监委副主任、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区委编办主任、区教育体育局局长、区财政局局长为成员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教育体育局,抽调精兵强将负责的改革日常工作。

形成体系,保障权益。制定《马龙区义务教育教师“区管校聘”改革工作实施方案》《马龙区义务教育学校工作岗位设置指导意见》《马龙区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聘用指导意见》《马龙区义务教育学校落聘教师调配方案》《马龙区义务教育教师考核指导意见》和《马龙区义务教育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指导意见》等“1+5”改革方案,以“1+5”政策保障改革平稳推进。马龙区“区管校聘”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马龙区“区管校聘”改革工作应急预案》,10个乡镇(街道)制定《“区管校聘”改革工作应急预案》。维稳工作实行局领导包保学校责任制,明确局领导、乡镇(街道)和学校的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的维稳机制,整个改革过程公平、公正、公开、有序、平稳。

形成氛围,加强宣传。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形成推进改革的良好氛围。一是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政策,让全体教职工理解推进改革的原因。二是《实施方案》出台后,及时召开由区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区教育体育局中层及以上人员、学校班子成员参加的动员大会,适时召开5次推进会议,让全体教职工清楚改革路径。三是引导教职工参与到改革中来。学校拟定的方案和办法,反复征求教职工意见,提前化解可能产生的矛盾。8DA58436-A554-424A-AA04-41FA5DBA38DC

通过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马龙区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人事关系集中管理工作。区教育体育局与1 863名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签订了《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委托各学校(中学、中心校)法人与教职工签订岗位聘任书(聘期1年),明确专人负责教职工的人事关系管理,实现了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从“学校人”到“系统人”的转变。各学校严格按照分配的编制和设置的工作岗位数额进行聘用。通过改革,转岗聘用到工勤岗位的教师88人,跨校聘用教师166人,有效解决了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学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大姚县:进一步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楚雄州大姚县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文件精神,加强全县中小学教师队伍统筹管理,逐步建立事权、人权相统一的学校教职工管理体制,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工作稳步开展,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加强机制建设,保障改革顺利推进。在大姚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县管校聘”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调配细则,以及相关配套表册,分步实施,稳妥推进。明确工作要求,强化纪律约束。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坚持走群众路线,切实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对违反规定的严肃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对组织不力或推诿扯皮阻碍工作开展的单位或个人,依据相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对在教师调配管理中有打招呼、搞变通等干预、干扰工作推进的人员,如实记录在案,并按党政纪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广泛宣传政策,消除改革杂音。及时广泛宣传“县管校聘”改革的意义及相关政策,使政策知晓率达100%。引导学校、教职工、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理解、支持“县管校聘”改革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落实改革相关工作要求。县委机构编制部门会同县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体育部门,根据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结构、班额、学生数,结合各乡镇和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实际情况,按照编制配备标准核定编制总量,由县教育体育局集中管理。建立全县学校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每三年调整一次。大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县教育体育局,在县委编办核定的编制总量基础上,结合全县教育发展需要和国家、省、州规定的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标准,分县乡两级核定岗位设置总量,下达给县教育体育局集中管理、统筹使用。县教育体育局在核定的岗位总量内,将岗位按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标准具体分配到各学校,结合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情况及时动态调整。由县级教育部门按校长职级制管理要求聘任县属学校校(园)长、乡镇中心学校校长、中学校长。由乡镇中心学校聘任各乡镇所辖村完小、教学点负责人。县级根据各乡镇和学校的编制,以及全县教师队伍总体结构作出总量调整,将教职工分配至各乡镇,乡镇再根据辖区学校的编制和教职工队伍结构情况进行聘任。学校按照《大姚县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县管校聘”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大姚县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县管校聘”改革工作實施细则》实施双向选择三轮竞聘工作,即:校点内竞聘、辖区校际竞聘、全县学校竞聘。岗位竞聘一年一次。学校将教职工聘任、班主任聘任和学科教师聘任相结合,统筹考虑本校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能力结构。通过改革,“县管人员,学校使用”的优势得到明显发挥,进一步完善了学校聘用机制。

推动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在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中,大姚县将教师支教轮岗交流与教师职称晋升推荐和岗位聘任考核结合起来,通过职称晋升、岗位聘任助推教师交流轮岗,有效促进城区、坝区学校与山区半山区学校教师交流,解决教师逆向交流的问题,基本形成由超编学校向空编学校流动、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互动、城区和坝区学校帮扶边远山区半山区学校的新机制。盘活教师资源,缓解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师资不均衡、学科教师不配套等矛盾,为基层教师队伍输送新鲜“血液”,为广大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机会。

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为增强大姚县教师队伍活力提供制度保障。竞聘之前,每位教师都要作上岗演说,阐述对自己的认识和定位,思考自己的优势是什么、想做什么、要到什么岗位去等,教师队伍的活力得以激发。

师宗县:“三统一”推动改革落地

曲靖市师宗县把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列为全县改革重点,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的改革领导组,抓好“三统一”(统一思想,统一步子,统一节点),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工作。

建立教职工富余编制使用“周转池”,盘活全系统编制存量。将全县中小学富余编制予以整合,按照“需增则增,宜并则并”的原则,加大对小、散、弱校点的撤并力度,在校生规模50人以下的学校已完成7个校点的撤并,进一步优化教师编制配置,提高编制使用效益。

对岗位实行总量控制、上限管理,发挥岗位设置的激励作用。教育部门在核定岗位总量内因校、因需自主设岗定责,统一管理。2021年,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重新核定义务教育教职工岗位总量,并按照城区中学、城区小学、乡镇中学、乡镇小学4个类型打包下达县级教育部门。

规范义务教育教师队伍调整。制定《师宗县教育体育系统人员遴选调动工作实施办法》,明确教师调动由县教育体育部门组织实施,城区学校采取考试遴选调动的方式进行;乡镇学校由个人申请—学校审核—县教育体育局复审并讨论研究—报县人事调配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县管校聘”改革实施以来,县内共调整调动204人,招聘、引进新教师454人,进一步优化教师配置,壮大教师队伍。

建立学校竞聘上岗和县级组织统筹调剂相结合的教师资源配置模式。2020年9月,全县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试点改革共涉及教职工3 973人,首轮竞聘上岗3 844人,落聘129人。落聘人员通过跨校竞聘、组织调剂、调岗、申请提前退休等形式妥善处理,其中,跨校竞聘10人、校内调岗10人、提前退休85人、组织调剂24人。2021年,“县管校聘”改革全面推进,师宗县制定了《关于中小学教师交流轮岗及末位待岗的实施方案》,采取多种交流形式,逐步达到学校之间专任教师年龄比例、学历比例、职称比例、音体美专任教师比例及骨干教师比例等大致相当,实现县域内教师资源均衡配置。采取个人申请、学校推荐、统筹审核的方式实施交流。交流任教经历纳入教师职称评聘、推荐评审的考核范畴。2020年“县管校聘”试点工作实施以来,师宗县已完成156人支教交流工作安排。8DA58436-A554-424A-AA04-41FA5DBA38DC

元江县曼来中学:教师结构更加优化

玉溪市元江县曼来中学创建于1989年,是一所乡镇学校。学校现有教学班18个,在校生561人。“县管校聘”改革实施前,学校存在教师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教育教学质量徘徊在全县9所初级中学后两位,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符。2021年,根据《云南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的实施意见〉》,以及《中共元江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元江县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曼来中学在县教育体育局的指导下,从学校实际出发,积极开展“县管校聘”工作。

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学校第一时间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的曼来中学“县管校聘”改革领导小组。学校班子成员首先吃透文件精神,在思想上、行动上达成一致,及时组织全体教职工对“县管校聘”相关政策进行学习,反复修改完善《曼来中学岗位设置方案》《曼来中学“县管校聘”实施方案》《曼来中学竞聘上岗考核评分标准》等,经教职工大会通过后提交县教育体育局“县管校聘”改革领导小组审议。

依照方案有序推进。曼来中学将县教育体育局批复的《曼来中学岗位设置方案》《曼来中学“县管校聘”实施方案》《曼来中学竞聘上岗考核评分标准》印发到全体教职工手中,确保知晓率达100%。公布曼来中学所设置的岗位,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及特长进行选岗,按相关规定,全校教职工首轮进行校内竞聘,方可进行下一轮的跨校竞聘,符合直聘的教职工无须参加竞聘,学校考核领导小组按照《曼来中学竞聘上岗考核评分标准》进行量化打分,并进行公示。

此次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 曼来中学有2名富余学科教师调离,有1名学历不达标教师被聘到工勤岗位,另外一所初级中学的富余学科教师成功竞聘到曼来中学,这样的跨校富余学科教师优化配置,使学校教师结构更加合理,保障学校开齐开足开好课程。“县管校聘”改革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从教积极性,增强了教师队伍活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芒市江东中心校:“五个融合”促改革山区校园添活力

自義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工作推进以来,德宏州芒市江东中心校始终坚持“五个融合”,促进改革工作取得实效。

“县管校聘”改革工作与“乡镇中心校兼任中心小学管理职责”工作相融合。为提高管理效能和团队工作效率,江东中心校将原设“乡镇中心校”与“中心小学”两套管理班子解聘,设置新的管理岗位,采用直聘和竞聘的方式选拔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干部补充到学校管理队伍中,为学校运行提供了人才保障。

“县管校聘”改革工作与“学科教师专业化和教师学科专业化”工作相融合。在“县管校聘”岗位设置时,江东中心校充分考虑教师的教学实践和专业性质,根据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专业特点设置岗位,鼓励教师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和课程,做到人尽其才,进一步促进“学科教师专业化和教师学科专业化”发展。

“县管校聘”改革工作与“乡域内教师交流办法”“专任教师无校籍管理制度”工作相融合。在实施“县管校聘”之前,按照“乡域内教师交流办法”“专任教师无校籍管理制度”对教师进行动态管理。实施“县管校聘”之后,实现以配置为前提的教师竞聘,首先对全乡专任教师进行交流调配,同时允许已参加交流的老师有双校选择的机会,激发教师交流热情,缓解竞争压力。

“县管校聘”改革工作与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相融合。学校的活力来自教师的活力,来自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山区学校,长期存在教师紧缺、学科不合理、师资力量配备不均衡的问题,“县管校聘”改革工作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改善。竞争激励机制的建立,让每一名教师动起来,让每一个岗位活起来,充分激发了学校内在办学活力。

“县管校聘”改革工作与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相融合。 通过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工作,江东中心校积极完善绩效管理、考核评价、交流轮岗、职称评聘等各项制度,同时探索“县管校聘”之下的学校扁平化管理模式,让管理更接地气、更主动,使“县管校聘”充分融入学校管理的每个细节。

(本组文章根据《云南省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典型案例》编辑)8DA58436-A554-424A-AA04-41FA5DBA38DC

猜你喜欢
教职工教师队伍岗位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南县:举办跳绳比赛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新时期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探析
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