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渔山和他的时代

2022-05-03 14:33付阳华
中国书画 2022年2期
关键词:题跋

 吴渔山(1632—1718),名历,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桃溪居士,常熟人,在画坛上被称为“清六家”之一,绘画成就受到高度认可。和他同时代眼界甚高的画家王原祁(1642—1715)便表示过“右渔山而左石谷”的态度:“尝语弟子温仪曰:‘近时画手次第无人,吴渔山其庶几乎?’仪举石谷为问,曰:‘太熟。’又举查二瞻为问,曰:‘太生。’盖以不熟、不生自处也。”〔1〕认为当时能和自己抗衡的,既不是被宫廷召去画《康熙南巡图》的王翚(石谷),也不是家富收藏、极有文人意趣的查士标(二瞻),而只有吴渔山。民国大收藏家庞元济、陆恢对渔山推崇备至,将他和石谷、南田比较一番后,认为吴渔山高出二人。在《墨井草堂消夏图》后的题跋中,鉴赏家叶恭绰说:“石谷夙与墨井齐名,但吾向扬吴抑王,以胸襟品格迥不相同也,墨井之奉天主教近乎逃世,怀有不帝秦之意,其与许青屿相契亦缘同一信仰,非泛泛之交,其文字往来特以表意耳,但其画特工,固自可贵。”〔2〕叶氏的褒贬显然已超出了对绘画技艺高低的评价,而有以人论画的伦理评价味道。

对于吴渔山的研究,最早可见嘉定张云章的《墨井道人传》,是关于渔山生平的较早资料,撰写于1715年,即画家去世前3年的84岁之时。晚清耶稣会士李杕(1840—1911,字问渔)于1909年写《吴渔山先生行状》,并辑录了渔山的诗歌《墨井集》;陈垣(1880—1971)在20世纪30年代有《吴渔山晋铎二百五十年纪念》的研究论文,并撰写有《吴渔山先生年谱》,于1978年发行单行本;1967年,方豪在香港发现了渔山的《三余集》89首,他还与郑骞一起共同校订了吴渔山的天主教音乐创作《天乐正音谱》;方豪、郑骞、汪宗衍等人对吴渔山生平资料的研究成果,收入周康燮编《吴渔山研究论集》,1971年由香港崇文书店出版;在1986年,香港艺术馆馆长谭志成著《清初六家与吴历》,对渔山绘画整体性研究,并着重分析图式;2007年,中山大学章文钦出版《吴渔山集笺注》,书中除了吴渔山的诗文以外,还汇集了十八篇由他人撰写的序跋和传记,附录一、附录二收入陈瑚、钱谦益、吴伟业、王时敏等渔山众师友所作的《交游诗略》《交游文略》,以及附录三所收102篇“清人述略”中的多篇文章均补充和丰富了吴渔山生平资料,是目前收录渔山诗文作品最完整的集子。紧接着,章文钦又出版了《吴渔山及其华化天学》专著,可以说是迄今出版的最为详尽的吴渔山生平资料。另外近年来国外学者林晓平、国内的一些年轻学者对吴渔山的绘画也有新的研究。

一、时间和地域

从时间上看,吴渔山生活的时代,跨明、清两朝,加上其本身为明宣德时期副都御使吴讷(1372—1457)的七世孙,故在易代之际表现出对旧朝的怀恋。后来更受到经师陈瑚、琴师陈岷、同乡前辈钱谦益等人遗民思想的影响,所以虽然受到良好的儒学教育,却不愿出仕清朝,而是选择了布衣终身。作为儒士,渔山不出仕的选择,实为政治上的自我放逐,造成了后来一直颇为贫寒的生活境遇,以及信仰上的多次转折。

渔山所生活的17世纪,亦是天主教在华传播的重要时期。1601年利玛窦进京之前,得到过江南儒士瞿太素的帮助。瞿太素也是常熟人,他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便领洗入教,成为常熟第一位天主教徒。其长子瞿式穀两年后亦领洗。天启三年(1623),艾儒略(Giulio Aleni,1582—1649)常熟开教,数星期便有200多人入教。常熟的望族瞿氏在护教、传教方面做出很多努力。1644年之后的南明抗清战争中,瞿式耜(1590—1650)成为英勇就义的民族烈士,吴渔山《写忧集》中有《哭临桂伯瞿相国》,赞颂了瞿式耜的殉国节操。1664年,比利时传教士鲁日满(Francois de Rougemont,1624—1676)在常熟传教,占言子故居为教堂,其位置就与墨井草堂相邻。

从地域上来看,渔山所生活的常熟是明末清初画坛的中心之一。南部的苏州是明代中后期画家最活跃的地方,东南的松江则是明末董其昌、陈继儒等人标榜画坛“南宗正脉”之地;西北的常州出现了“清六家”之一的恽寿平;紧邻的太仓,有当时画坛领袖人物王时敏和王鉴,而常熟一地,当时便有文坛领袖钱谦益、大藏书家毛晋,以及与吴渔山同庚、同师的王翚。可以说吴渔山生活之地人文荟萃,自明中期至清初一直是中国画坛的中心地带。试看“清六家”中的六位都云集在太仓、常熟和常州。吴渔山经常活动的地域,浸润其间的画坛师友,师承关系,都是董其昌“南宗正脉”学说最盛行的地方。

17世纪后半叶,常熟亦成为耶稣会在中国的一个传教中心,而吴渔山的家正与天主教堂比邻。文献显示,1676年的吴渔山曾见比利时传教士鲁日满,《湖天春色图》(上海博物馆藏)及其题跋正记载了这一年吴渔山的转变。1680年,吴渔山随其天学老师柏应理(Philippe Couplet)前往羅马,却中止于澳门,留在澳门三巴院学道,后返回上海、嘉定传教十多年。自1681年到1692年间,少见吴渔山作品传世,但1692年之后,重拾画笔的吴渔山却有了超越性的突破。

这些时间和地缘上的线索,都是吴渔山无法生而选择的时代和地域环境,但另一方面,与渔山同庚、同里、同师的王翚和吴渔山共处相同的时代和地域,而他们后半生的选择却有天壤之别,这也说明际遇虽然在画家的生命中聚集、碰撞,但最终塑造自己的仍然是自己的选择。

二、明遗民倾向与《人物故事图》册

吴渔山的遗民心声主要反映在诗、画与交游之中。他早年的《无端次韵》诗有:“十年萍迹总无端,恸哭西台泪未干。到处荒凉新第宅,几人惆怅旧衣冠?江边春去诗情在,塞外鸿飞雪意寒。今日战尘犹未息,共谁沉醉老渔竿?”〔3〕被收入《明代千遗民诗咏》。邓之诚、陈垣在吴渔山研究中都认为渔山最终成为天主教徒,实为清初遗民逃禅、入道洪流中的一端,是政治隐痛的纾解。

吴渔山未纪年的八页《人物故事册》(故宫博物院藏),画的是《史记》中记载的战国后期至秦帝国初期的人物和故事。因为是单幅册页的形式,现在很难看出画家对图册内容的排序。若按照画中历史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可作以下排列。第一幅绘制《滑稽列传》中的齐国学者淳于髡劝说齐王不要长夜饮乐的事情,发生在公元前340年左右。画面是夜景,宴饮场面间有乐器、红烛、美酒、美女,屋外摊手将醉酒的齐威王与酒宴分开的人物就是淳于髡。《史记》中记载淳于髡:“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他用智慧的讽谏,提醒齐王“罢长夜之饮”。第二幅绘制的是《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完璧归赵的蔺相如,图中所画的正是《史记》中描绘最激烈的冲突:“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4〕第三幅绘公元前278年屈原投江。如《屈原贾生列传》所记载,“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第四幅根据《平原君虞卿列传》(图1)而画,绘制“毛遂自荐”并跟随平原君到楚国订立了盟约的故事。赵国为解秦国对邯郸的围攻,让平原君出使楚国求救,平原君在出发之前便有“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的决心。毛遂自荐之后,另外先入选的19人显示了对毛遂的轻视。吴渔山选取的是盟约已订,毛遂对起初嘲笑自己的19位门客的态度。图中毛遂左手持槃血而右手招19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画中将“华屋之下”,楚王与平原君对坐,19人于堂下,毛遂左手持盘血,右手招19人等情节中的人物、动作都一一画出,不但具有戏剧性,而且非常忠实于《史记》原著的文字叙事。第五幅绘制“夷门小吏侯嬴”在公元前257年帮助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白胡须的老者是侯嬴,他正与“隐于屠间”的朱亥攀谈,他们的背景是“市屠”,画中的刀和案说明了这一点。在此之后,夷门小吏侯生出主意偷出了军符,又让自己的朋友朱亥帮助魏公子信陵君夺得兵权。而夷门小吏侯生也为此“北乡自刭”,付出了生命。第六幅画绘《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荆轲的故事。第七幅画了一个尴尬的场面,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登邹峄山,“立石,与鱼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即今天留下的“秦峄山碑”。但他在下山的时候却遇到了暴风雨,不得不在树下躲避。第八幅画张良在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三次巡游的时候,于博浪沙试图刺杀秦始皇。出自《留侯世家》,“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5〕。画面上旌旗招展,被击毁的车辆旁边遗留下一个大棰。周围兵众的眼睛看着这片狼藉的车辆,让它成为画面的视觉焦点。

这八页绘画叙事性很强,单独来看,每一页都是独立的故事,合起来却可以发现作者选取的内容都来自战国后期六国联合抗秦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是一个从抗秦到秦统一却遭天谴,再到棰秦的过程。“毛遂自荐”中的毛遂和“窃符救赵”中的侯嬴都是抗秦过程中坚定的合纵策略的执行者;蔺相如面对贪婪的强秦不辱使命;屈原因为楚王受惑接受连横策略而政治理想破灭,他便以死明志;“荆轲刺秦”和“张良棰秦”更是直接的对抗。“张良椎”这个事典在宋代文天祥的《正气歌》中便有“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吴渔山为何画这样一套册页呢?我们可以从清初的遗民语境来分析。

“避秦”指避秦时苛政以及战乱而隐居。在清初的诗文中,“秦”指代“清”几乎成为明遗民常用的微词隐语。如著名遗民画家徐枋(1622—1694)《诗画卷》题诗云“千春绿水渺无津,万树桃花好避秦。高卧此中堪白首,不知人世有红尘”〔6〕。项圣谟(1597—1658)有“自写隐居门,幽栖似远村。松风一解带,城郭几销魂。图史犹秦劫,兹因方外存”〔7〕的诗句,用秦之暴政焚书坑儒比喻明末战争对中原大地文化的破坏。龚贤的诗“伐虢兵相及,椎秦事再传。敢言柔舌在,宁望死灰燃”,便是一首十分明显的寄意反清复明的诗作,其中的“椎秦”用的就是张良棰秦的典故,指的是当时仍在进行的反清复明斗争。

吴历这套册页的内容很明确地具有明遗民的抒愤含义。从绘画风格来看,这套册页是渔山早期擅长的屋木、人物题材,青绿山水画法也较不成熟,是渔山早期的风格。而从政治背景看,1659年之后,江南的反清复明斗争便处于低潮了,所以这套册页从遗民情绪的表达,很可能绘制于1659年渔山28岁之前。

三、交游与绘画

吴渔山作品中的很大一部分是赠送给师友的,他早年习儒,中年逃禅,晚岁入天学,作品投赠是与师友交游的重要记录〔8〕。1.师辈

吴渔山在顺治六年(1649)己丑十八岁,始识太仓学者陈瑚。陈瑚当时馆于汲古阁毛晋的隐湖草堂。毛晋是明末著名的藏书家、出版家、刻书家,早年师从钱谦益。隐湖草堂在常熟城东南,是毛晋的别业,渔山因为老师陈瑚的缘故,与汲古阁诸昆有所交往,与毛晋的儿子毛褒(华伯)、毛衮(补仲),毛表(奏叔)、毛扆(斧季),侄子毛天回等有同学之谊。他曾有赠毛晋及其子弟的画《秋景山水图卷》,但此幅画的年款已经是“康熙癸酉”(1693)了,渔山当时已经62岁,正在嘉定附近传道,早已成为天主教司铎。年谱记载,这一年的春天,他返回常熟,为毛氏汲古阁诸兄弟作《青山读骚图》。现在日本泉屋博古馆有《秋景山水图》其内容和年谱记载的“青山读骚”一致。渔山的诗文集里面有《题青山读骚图》和一段题跋:“夜雨新添水半篙,小舡安稳载松醪。高人与世无往还,醉向青山读《楚骚》。康熙癸酉春分三日,过隐湖草堂喜晤汲古诸昆素心晨夕,风雨联床。觞咏之暇,出旧楮索画,爰模黄鹤山人法,系一诗就正。精力向衰,自愧不逮古人远甚矣。墨井道人吴历并识。”〔9〕《秋景山水图》的题跋虽然与此一致,但是缺少前面的七言绝句。所以这幅画的真伪受到质疑。(图2)

陈瑚(1613—1675)是渔山传道授业的经学老师,字言夏,号确庵,人称安道先生,江苏太仓人,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入清绝意仕进。他与父亲陈朝典在社会变迁、易代之际成为两代遗民。渔山自18岁结识、20岁拜于其门下,直到1675年恩师去世,20多年侍奉跟从,可以说陈瑚对渔山的思想影响特别大。陈瑚是当地名师,从学者很多,同门好友也相互影响。

《松壑鸣琴图》轴绘于1674年,是吴渔山的中年之作。图中自识:“忆予与天球学琴于山民陈先生,不觉二十余年矣。予欲写松壑鸣琴图以寄意,常苦少暇。今从客归,久雨初晴,仅得古人形似并题七言:琴聲忆学鸟声圆,辛苦同君二十年。今日听松与涧瀑,高山流水不须弦。甲寅年小春廿日延陵渔山子吴历。”这幅画记载了渔山21岁从陈岷学琴,并与季天球相识20多年。图绘奇峰耸立,涧泉溅落,山谷草亭中端坐三士,其中一人撩拨琴弦,应是当时从陈氏学琴的写照。而《葑溪会琴图》卷(图3)是画给老师陈岷的。陈岷是虞山琴派的传人,他隐居在苏州葑门。图中也描绘了三人在月下会琴,意境非常美。图中题跋:“客路寡相识,花开独访君。葑溪常在梦,琴水久无闻。月近门多静,松高鹤不群。广陵犹未绝,醉墨自殷勤。春日访陈子石民,会琴于葑溪草堂,嘱作葑溪会琴图,用友人韵赋赠。”诗中提到的“月、门、松、鹤”都出现在画中。

渔山绘画的老师是太仓的王时敏和王鉴,他在《墨井画跋》中多次记载在王时敏拙修堂临摹五代、宋元人名作。渔山1676年有赠给王鉴的作品《为湘碧作山水》(图4)。王时敏和王鉴的遗民态度也影响到渔山。王鉴在明做过廉州太守、王时敏被荫封过太常寺少卿,陈瑚是崇祯举人,渔山的师辈们因在明王朝有功名甚至食过俸禄,在易代之际出仕会受到舆论谴责,大节有亏,比如钱谦益,降清做官,虽然只有一年,但还是遭到唾弃。但是他们的学生、子侄、生于明末,长于清初,如王时敏的子、孙以及陈瑚的一些学生选择出仕,是家族延续兴旺的一种策略,也是个人的政治选择,即所谓“遗民不世袭”。所以王翚(石谷)后来被招募到清廷绘制《康熙南巡图》,并没有受到舆论谴责。生于1632年的吴渔山本来也可以选择仕途,但从交游可以看出,渔山喜交隐士高人,并不喜欢攀附富贵。

2.与佛僧墨容

和佛僧默容的交游开始得很早,渔山的几幅画反映出他与证研、默容、圣予三代师徒的交往。1666年的《仿古山水册》,见证了他从35岁到1675年44岁之间和兴福庵僧人默容、圣予两代师徒的友谊。其中有两段题跋,1666年写道:“予从苕霅归过吴门,访默公,默公留于兴福精舍,不觉两月。以去春索画素册,早晚戏弄笔墨,遂得十帧。顾资钝腕拙,未能梦见古人,聊供嗢噱耳。丙午清和上。”同册中的另一则题跋则是在10年后1675年默容去世之后:“吾禅友默容,从余绘事,有志于诗学。使其早得三昧,当以弘秀名闻,不幸挂履高岩,其命矣。夫壬子年来,每过兴福辄为陨涕,其徒圣予,喜其复修家学一灯耿然,默容为不亡矣。此册往予为默容所作,今润色并及之。”册页有他们共同的朋友徐增和史弥祉(图5)的题跋。渔山在题跋中提到,自己的十帧作品各仿宋元一位名家,倾注了他上溯传统的心血。墨容和尚爱渔山之画,所以拜他为师,更慕渔山淡宕自然的人品,所以引其为挚友,是画册最初的受赠者;而默容去世后,其弟子圣予能“复修家学,一灯耿然,墨容为不亡矣”,得到吴历的赏识。渔山遂重题此册赠给圣予。

1669年,渔山在《枫叶晚云图》扇面(图6)中,应默容之请,增加了一个人物:“墨公溪边强欲添一人,予勉为之,曰:置君岩壑里。”这段话很形象地勾画了渔山与默容情感的融洽,而图中抱琴缘溪而坐者,便是默容的形象。

1671年,默容去世的时候,渔山和另一个朋友许青屿去了北京。渔山在1674年九月初七题写《兴福庵感旧图》,纪念好友默容。《兴福庵感旧图》的题跋简述了二人的交往的深情:“吾友笔墨中,惟默公交最深。予常作客,不为话别,恐伤折柳。庚戌(1670)清和,游于燕蓟,往往南传方外书信,意甚殷殷。辛亥(1671)秋冬,将欲赋归,意谓同此岁寒冰雪,而未及渡淮,闻默公已挂履峰头,痛可言哉。自惭浪迹,有负同心,招魂作诔,未足抒写生平,形于绢素,訾笔陨涕而已。却到昙摩地,泪盈难解空。雪庭松影在,草诏墨痕融。几树春残碧,一灯门掩红。平生诗画癖,多被误吟风。鱼雁几曾隔,赋归迟悔深。自怜南北客,未尽死生心。痴蝶还疑梦,饥鸟独守林。云看无限意,何事即浮沉。甲寅年登高前二日雨霁并书。桃溪居士吴子历。”卷尾有许之渐、纪萌、張景蔚三家题记。之后许之渐的题跋说:“默容上人为证公大弟子,酷嗜觚翰......时方佐证公创经阁,捋瘏尽瘁,阁垂成而西逝。”指出了默容的死因,是因为辅助证研修建经阁劳累过度而去世。钱载题渔山为默容作《兴福庵感旧图》山水册说:“曩在都中,与董文恪(董邦达)论次诸家画法,文恪首推吴虞山云:‘寓荒寒于沉酣之中,敛神奇于细缜之表,所以密而不滞,疏而不佻,南田之秀骨天成,西庐、石谷之浑融高雅,实兼有之。”次年(1675)默容的师傅僧证研六十寿诞,渔山为他绘制了《涧壑苍松图》。

3.与许之渐(青屿)

吴渔山与许之渐相差19岁为忘年之交。自20岁订交,至1665年许之渐因汤若望案罢官归里,二人往还更密。《槐荣堂图》(图7)是渔山绘制的青屿的祖居。图中槐树是许之渐父亲(后来成为许中丞)四岁时,许之渐祖母在庭院里亲手所植,并称此树盛茂覆堂之时,便是你作都堂之日。在许之渐父亲50岁时,此言果然应验,而此时,许青屿的祖母已经去世。这样一个故事的表达,加上卷后尤侗、宋实颖、陆贻典、王奕鸿、吴伟业、李楷等人的题跋,可以看作是渔山对许之渐家族的颂扬。

1670年至1672年,渔山更跟随许之渐为汤若望案平反一事赴京。在北京的时间里,由于许之渐的引荐,渔山结识了程可则、王士祯等文化名人以及耶稣会传教士。《寿许青屿先生图》(图8)作于此时,许之渐正好是60寿诞,渔山41岁。此图物象刻画工细,体现了渔山早期画风的特点。《墨井草堂消夏图》(图9)是渔山赠给许之渐的一幅带有自画像性质的作品。后面的题跋有:“梅雨初晴,晓来独坐墨井学堂上师古人消夏图,寄于毗陵青屿先生以致久远之怀。己未年四月十日,吴历。”此年是康熙十八年(1679)己未。图中带有墨井标志的庭院,以及庭院外的桃溪、虞山、常熟田都将渔山当时的重要生活环境特征表现了出来,而在藏书楼前逍遥坐在椅子上的人物表现的就是渔山本人。画中人物较大,比例上显得有点异常,有强调的意味,考虑到明清画家经常把自己的书斋作为“肖像的外化”,此图不妨看作是吴历的双重肖像〔10〕。而在1680年即将离乡的渔山,将此图送给青屿,正反映了临别赠肖像之意。

《白傅湓江图》(图10)取白居易被贬后,送客湓浦口的意境,赠给许之渐以慰别情。这幅画后的题跋有两段,第一段写:“逐臣送客本多伤,不待琵琶已断肠,勘叹青衫几许泪,令人写得笔凄凉。梅雨初晴,写此并题。”第二段写:“偶捡□笥得此图以寄青屿老先生,稍慰云树之思,辛酉七月吴历。”虽然第二段题跋的年款已是渔山在澳门的岁月,但是这幅画不太可能绘制于澳门,所以应该是出发澳门之前在江南所画。或许是觉得这个题材很能抒发自己与许之渐之间的共同的遭遇之情,陈垣《吴渔山先生年谱》记载,渔山在本年的十月底又绘制有设色的《白傅盆浦图》卷,这次仍旧题了“逐臣”之诗,而题跋中写道:“墨井道人年垂五十,学道三巴,眠食第二层楼上,观海潮度日,已五阅月于兹矣,忆五十年看云尘世,较此物外观潮,未觉今是昨非,亦不知海与世孰险孰危,索笔图出,具道眼者,必有以教我。”〔11〕可惜这幅画已不得见。

4.与传教士

吴渔山是一个深情的人。他还在襁褓中便丧父,母亲38岁守寡,将他们兄弟3人抚养大,所以渔山在后来表现出至孝。1662年,他丧母,而后丧妻,就再没娶妻。1672年失去最好的朋友默容僧,1675年恩师陈瑚去世。也就是在这之后,吴渔山渐渐走向皈依天主教的道路。

《湖天春色图》中有一段长题:“忆初萍迹滞娄东,倾盖相看北海同。正是蚕眠花未老,醉听莺燕语东风。归来三径独高眠,病渴新泉手自煎。丛菊未开露未傲,多君先寄卖壶钱。帱函有道先生侨居隐于娄水,予久怀相访而未遂,于辰春从游远西鲁先生,得登君子之堂,诗酒累日,盖北海风致不甚过矣。旦起冒雨而归。今不觉中元之后三日也,而先生殷勤念我,惠寄香茗酒钱于山中,予漫赋七言二绝,并图赵大年湖天春色以志谢。墨井道人吴历。”这幅作品渔山说自己是仿照宋代赵令穰的风格(可参见赵大年《湖庄清夏图》,绢本设色,19.1cm×161.3cm,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用笔沉着细致,皴染秀润工细,设色清润淡雅。而它历来最为人关注的是空间透视上的创新,画中水滨小路蜿蜒起伏、贯穿画面,使画面纵深效果十分明显。所以关于它有无西法也一直是学者们讨论的焦点。文中的“帱函”是一位天主教徒,“远西鲁先生”是比利时籍传教士鲁日满。此画作于康熙十五年丙辰(1676),作者时年45岁。题跋中提到重阳节还未到,鲁日满的酒钱就寄来了。比利时学者高华士(NoelGolvers)在布鲁塞尔皇家图书馆发现鲁日满的账本、手稿,以及鲁日满寄往欧洲的信件,写成了《耶稣会士鲁日满在常熟:账本及行谊研究》。在鲁日满的账本里也找到了他资助吴渔山前往太仓的路费0.4两的证据。正和这幅画中题跋所说“惠寄香茗酒钱”对应。

吴渔山的教友惠予在绘画中也被渔山引为知己,渔山所临摹的两幅黄公望烬余本《富春山卷》,便送给了惠予一卷。渔山即将有澳门之行,作《上洋留别图》也是赠给惠予的。教友金民誉是渔山晚年的笔墨知音,渔山画《柳村秋思图》轴(图11)本为其他朋友所画,后被金民誉珍藏,1702年渔山特意为他重新题跋;金民誉对1695年渔山的《静深秋晓图》(图12)爱不释手,渔山干脆将之送给他作为寿礼。渔山称“民誉善画之善鉴者”,是非常贴切的。另外,渔山与王翚的共同弟子陆道淮也是天主教徒。

吳渔山生活的时代遭受了明清鼎革,由于儒家的遗民思想深重,他选择了不出仕。他的朋友许之渐在清初的官场由于接近天主教受到牵连,而后有“绣衣衲子”的自称,开始皈依佛教。渔山与好友僧默容亦甚融洽,所以渔山中年亦有佛教倾向。而在天主教于江南的迅速传播过程中,从小与教堂为邻的渔山最终选择了天主教,并试图远赴西洋。其1681年画中“逐臣”之称表明了即将去国时候的心境。总的来看,他的每一个选择都远离安逸、富有和稳定的生活,以至一生在贫困、忙碌和不停探索新学问中度过,这是时代的造就,更是他自身的选择。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欧阳逸川

注释:

〔1〕〔清〕王应奎:《柳南随笔·续笔》卷二“麓台论画”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10页。

〔2〕《墨井草堂消夏图》卷拖尾叶恭绰题跋。年款为“民国三十六年四月叶恭绰获观因题”。见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此画卷拖尾的题跋。

〔3〕飞霞阁藏版《墨井诗钞》上卷第一首,国家图书馆藏,第1页。

〔4〕〔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韩兆琦评注,岳麓书社2011年版,第1149页。

注释:〔5〕〔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韩兆琦评注,岳麓书社2011年版,第851页。

〔6〕〔清〕陆新源:《穰梨馆过眼录》卷31著录,《中国书画全书》13册,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版,第192页。

〔7〕〔清〕项圣谟:《重题三招隐图咏三十韵》之一,著录于《穰梨馆过眼录》卷31,《中国书画全书》13册,第190页。

〔8〕关于吴历画风具体分析参见付阳华《吴历绘画风格变迁研究》,《美术观察》2019年第3期。

〔9〕〔清〕吴历著、章文钦笺注:《吴渔山集笺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76页。

注释:

〔10〕具体研究参见付阳华《肖像、别号、书斋与地域文化的叠加表达—吴历〈墨井草堂消夏图〉解析》《,美术观察》2020年第6期。

〔11〕陈垣:《吴渔山先生年谱二卷》,见《励耘书屋丛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671—1672页。

猜你喜欢
题跋
论袁宏道题跋文创作的尊体与破体
《六君子图》题跋与画面意境的关系
金农的绘画语言为现当代中国画创作带来的思考
陈訚旧藏敦煌文献题跋辑录与研究
唐山博物馆馆藏《史梦兰行书题跋手卷》考
洪武九年自刻本《书史会要九卷补遗一卷》题跋与过录文字考释
中国画题款中的钤印艺术
论刘克庄词学理论管窥
从题跋看湖南近代私家藏书之盛
晚明黄道周绘画题跋诗文叙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