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口蹄疫的发生、诊断及防控措施

2022-05-05 02:35陈蕾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1期
关键词:临床特征防控措施

陈蕾

摘要  羊口蹄疫病是我国一类动物传染性疾病,传染性强,死亡率较高,一旦暴发可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做好防控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对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简单介绍,以期为养殖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羊口蹄疫;临床特征;防控措施

在我国羊养殖业的发展进程中,各类传染性疾病是影响产业快 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口蹄疫(FMD)就是一种传染性极高的人畜共患烈性疾病之一,主要侵袭猪、牛、羊等偶蹄动物,发病后死亡 率可达 50%~70%,患羊染病后生长发育停滞,若防治不及时可造成 大规模的感染,给畜牧业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了解口蹄疫的发病 与流行规律,进行积极的诊疗、防治对羊养殖的健康发展极为重要。

1 病原学分析

羊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该病毒属于 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是一种没有囊膜的球形病毒,存在 7 种不 同抗原性的血清型,各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该病毒易发生变 异,有很强的适应环境能力,可在羊舍存活 14d,在夏秋 30℃环境 中可在干草中存活 5 个月,在羊的尿液中则可存活 39d,但对高 温和和酸碱消毒剂等敏感,经过 15s 以上 70℃巴氏消毒可杀灭病毒[1]。病毒主要存于患畜的淋巴液和水疱中。

2 流行病学

该病易发于偶蹄动物和幼龄动物,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一年 四季均有发生。一般呈扩散式和跳跃式,以 5~10 年为一个周期性流行。患羊是主要的传染源,潜伏期和恢复期的羊均可带毒,排毒期可 达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其中康复羊扁桃体细胞可带毒 3 年之久。传播 范围广泛,发病迅速,11 月至次年 3 月等春冬季节容易暴发。口蹄疫属于高度接触性传染疾病,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被污染过的水、饲 料等均可传播病毒,经过一些流通环节也可传播,应注意防范。

3 临床症状

羊感染口蹄疫后主要表现为患羊口腔、乳房、蹄部周围皮肤出现 水疱,随病程进一步发展,患羊皮肤将出现溃烂。羊感染口蹄疫后会 有一个潜伏期,这个时期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一般可升高到 40~41℃左右,患羊还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走路不稳等现象,到了潜伏后期则表现为明显的心跳、呼吸加快、肌肉发抖,此时期过后的 很短时间内,一般在 3~4d 患羊将会表现出皮肤水疱、疼痛等明显症 状,并伴有黏液[2]。患羊刚出现水疱时,水疱颜色是无色透明的,随后逐渐变浑浊。待水疱破裂后会形成棕色结痂,然后暴露出鲜红色溃疡面。患羊蹄部水疱结痂后,通常蹄壳会脱落。患羊还会表现出一定的肠道及胃部出血炎症,出现心肌松软,心包膜上有大量的出血点。妊娠期 的母羊感染该病后可能会导致初生幼畜急型心肌炎,或者死亡。

4 诊断方法

4.1 临床诊断

羊口蹄疫的临床病变比较明显,根据临床症状的特征以及流行病学等可以对该病做出初步的判断,但应注意与羊传染性脓疱病、蓝舌病、痘病等几种疾病进行区分。羊传染性脓疱病与羊口蹄疫病症较为相似,容易混淆,不同于羊口蹄疫蹄部、口腔黏膜等部 位的水疱和溃烂,羊传染性脓疱病主要是唇部出现脓疱,且患羊体 温不会出现升高,口蹄疫水疱呈球形,而羊脓疱主要呈编织线团样;蓝舌病则是由库蝶传播的,且不会出现水疱;羊痘病病症出现 于皮肤,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全身性反应[3]。

4.2 实验室诊断

1)病毒分离 采集患羊的水疱液在无菌环境中制得浸出液,然后在种羊的甲状腺细胞上进行接种,可分离培养得到口蹄疫病毒。

2)生物分子学检测 可以采用 PCR 技术对患羊是否存在口蹄疫病毒的核酸进行快速检测,可以较为准确的对该病做出诊断。

3)动物试验 通过刮取水疱皮制备浸出液,接种于豚鼠,若接种后 2h 左右有水疱出现则可确诊为羊口蹄疫。

4)血清学实验通过中和实验或者酶联免疫吸附(ELISA)实验等可以快速、准确、特异的检测出患羊血清中是否存在口蹄疫病毒的抗原。

5 羊口蹄疫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5.1 预防措施

1)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针对本病,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办法,基本采取预防重于治疗的手段,进行严格的疫情控制计划, 一旦发现疫情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疫病防控方法向当地动物防疫 主管部门上报,及时进行疫区封锁,隔离、扑灭病畜,严格消毒以及 紧急免疫接种等。平时的饲养管理中应注意检疫、隔离等生物安全措施检查,引种以及购进活畜时应从不存在本病以及获得安全检 疫证明的地方选购。除活畜外,饲养使用的用饲槽、水槽等用具、饲 料和生物制品等也要注意,防止通过这些途径引入致病原。

2)提高饲养管理制度 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根据当地的 气候以及疫病流行特点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防治管理办法,切勿 对其他地区管理制度照搬照抄,才能保证本地区疫情防控的有效 性。同时提高管理人员的防疫意识,定期进行人员培训,提高对羊口蹄疫的防治重视程度,保证养殖人员对该病流行特点、临床特征等掌握程度,达到熟练合格的程度 才能上岗,以防工作人员的疏漏而导致疫情暴发。此外,还应给羊 群提供充足的营养与能量,选用优质的全价日粮饲喂,注意微生素 和矿物质的补充,提高羊群的自身免疫力,增加羊群的抗病能力, 可以降低羊群感染疾病的几率。

3)提高饲养环境质量 通过加强饲舍的清洁卫生和通风管理, 保持圈舍环境的干燥,并控制好养殖密度,同时可在圈舍多铺设软 草等可以改善动物的生存环境,提高动物福利,可以有效提高家畜 生长质量,降低疾病发生率。

4)加强消毒管理 确保环境卫生清洁,无污染可以很大程度降 低口蹄疫的发生,要加强对羊圈的定期清扫,定期消毒,及时清除粪污和其他排泄物等潜在传染源。可以使用 5%氨水、10%石灰乳 或者 3%烧碱水对羊圈定期消毒,使用含碘量 3%碘酸混合液也具 有非常好的消毒效果。将上述消毒液稀释后也可对羊群进行消毒, 稀释比可在 1:400~1:600 之间[1]。

5)合理的免疫接种 按照程序对易感动物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发生的有力手段,目前对口蹄疫免疫预防使用较多的 是猪口蹄疫 O 型、A 型二价 3B 蛋白表位缺失滅活疫苗,该疫苗与 毒株匹配度较高,具有广谱高效的保护力,具有很好的口蹄疫净化 作用。每年应进行两次口蹄疫疫苗接种,通常采用肌肉注射上述疫 苗 1mL,二免后抗体水平可接近 100%,可以维持 6 个月的保护期。

5.2 患羊的治疗

对于患病羊只应及时进行隔离和科学的诊疗措施,体抗力较 强的羊患病后可在 2~3 周内自愈,对于抵抗力较弱的羊只则需要 药物来辅助治疗恢复。通常可使用 0.2%甲醛溶液或者高锰酸钾溶 液进行口腔冲洗促进口腔黏膜溃疡的愈合。蹄部可使用 1%硫酸铜 和 3%甲酚皂溶液进行清洗,对于乳房周围皮肤可使用 3%硼酸进 行清洗。一般来说不主张治疗患口蹄疫的羊只,而是全部扑杀处 理,以防疫情大规模扩散。

6 结语

综上所述,羊口蹄疫是一种危害性很高的传染性疾病,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了解其流行、发病特征,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生。一旦发生该病应做好相应的防疫工作,适时隔离或扑杀,以将损失降至最小。

参考文献:

[1] 俄玛吉.羊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预防[J].养殖与饲料,2020,19(7):100-102.

[2] 施光秀.羊口蹄疫诊断及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20,16(7):133.

[3] 古再丽努尔·艾力.羊口蹄疫的发生、鉴别诊断及其防制[J].今日畜牧兽医,2019,35(10):32.

猜你喜欢
临床特征防控措施
连江县松材线虫病防控措施探讨
结直肠癌脑转移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
纵隔大B淋巴瘤22例临床分析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与防控措施
荨麻疹患者临床特征与护理干预探析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重症肺炎临床特征与治疗护理效果分析
嗜酸性粒细胞与慢性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特征的关系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
轻度听力障碍婴幼儿临床特征及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