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网暴”的循环

2022-05-05 01:23安然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网暴车祸受害者

安然

“叮咚”,一条手机推送跳了出来:“嘉林跨江大桥发生重大车祸,致一人身亡。”又出事了啊,你这样想着,但并没有太过在意,手指轻轻一划,这条推送就消失在了茫茫的信息海洋里。

晚上,你正在网上溜达,愕然发现学校贴吧里出现了很多新帖,大多与“跨江大桥车祸”有关。原来那起车祸的当事人是你们学校一名叫作王萌萌的女生,她从行驶到大桥中段的45路公交车上下来,被后面开来的渣土车撞飞,当场死亡。

同校同学出了这么大的事,难怪会在贴吧引发轩然大波,很多人都在议论:公交车明明还没到站,为什么会在大桥上违规停车?这时,一篇点击量超高的帖子引起了你的注意——“跨江大桥公交车上出现骇人一幕,花季少女不作就不会死”。光这标题就足以吸引你的眼球了,难道是知情人?你点开了这篇帖子。

帖子内容是一则视频,很显然是公交车行驶途中的监控录像。视频里,那个女孩猛烈拍打车门和摇晃司机手臂的疯狂动作,让你的脑海里闪出那些车毁人亡的惨烈画面。你顿时明白了今天这起车祸的起因——王萌萌强行要求下车。难道是因为不小心坐过了站?可干扰司机驾驶,说不定会连累整车无辜的人,这也太危险了。你这样想着,将鼠标移动到了回帖框。

你准备发送什么内容?

(请选择最贴近的一项并打钩)

□虽然很可怜,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危害公共安全,死有余辜

□太任性了吧,做事前也不想想后果

□干扰司机驾驶是违法的,参见《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获得奖励,进入第一个循环

点击“确认发表”后,不一会,你发现有很多人给你点赞,还有不少人在下方跟帖:“说得太对了!”“这种违法行为就该谴责。”看到这么多人的关注,你突然有了一种强烈的被认同感,于是你又点开了回复框,与这些志同道合的网友一起,对王萌萌的行为进行了更为猛烈的抨击。你仿佛看到自己有力的谴责阻止了今后再次发生类似的恶性事故,内心升起一种痛快的感觉。

第二天,你看到一条新闻——“男孩寻亲成功后要求亲生父母为自己购房,生母被逼无奈将其拉黑。”这男孩也太过分了吧!想起昨天网友们的支持,你再次点开了评论框。

循环是怎样发生的

虽然一开始可能是出于正义,但当你一次次在网上挥动“道德利剑”的时候,已经不知不觉进入了恶性循环。

这种循环,是通过网上发布的一些劲爆内容,来刺激你的道德或情感,引起情绪波动。而当你做出反应,在网上狠狠谴责眼中的“不道德行为”时,时常能得到他人的支持回应,这就会让你获得心理奖励——认同感和归属感。在这种“刺激-反应-奖赏”的正反馈强化下,你就可能变本加厉地参与到下一次网络暴力中。

参与网暴的人,都在想什么

·“法不责众,我怕啥。”

正常人都知道要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但当一个人身处群体之中,这种自身的责任意识就会降低,网络的匿名性让这种现象更加凸显。

·“我是正义的一方。”

虽然有主动挑事的网络暴力,但也有很多人是以“正义”的立场进入网暴循环的,就像前面提到的“王萌萌事件”。说句话就能享受站在道德制高点所带来的满足感,动动手指就是“超级英雄”,何乐而不为?

·“不就是说了两句话嘛。”

隔着网络,他人生活的真实性大大降低,被网暴的“主人公”就如同游戏里的NPC,生死好坏都与网暴者的现实生活无关,这让网络宣泄变得更加放肆与猖狂。

事件反转,进入第二个循环

事情过去了好几天,你突然又收到了99+的新回复,点开一看:“像你这样说话不负责任的人才是垃圾”“看看真相吧,别在那臆想了”......你像被人当头一棒,血液“嗖”地一下涌进了脑袋,心脏突突直跳。

原来警方公布了调查结果:王萌萌是在车上遭遇色狼,极度恐惧才情绪失控的。你为自己的轻率懊悔不已,但愤怒的网友并没有放过你。你委屈极了,想解释,但并没有人听。你的情绪跌到了谷底,不敢上网,又无处可逃......你发现,自己也成了新一轮网暴的受害者。

网络暴力的真相

当某一社会事件出现以后,总有人会挑选出最能刺激人们情绪的内容,来吸引眼球、赚取流量。而许多网友也不关心真相,只是陶醉在自己的正义感中,一旦攻击成为常态,理智就会失控,一次次的事件反转只会制造出更多的受害者。网暴的大循环开启,任何人都无法置身事外。

我们之所以要抵抗网络暴力,并不是因为受害者是“善”的,而是因为施害行为本身是“恶”的。

网暴受害者自救指南

·检查社交软件的安全与隐私设置,确保电话、邮箱、住址等敏感信息不泄漏。

·反击只能让对方更加兴奋,暂停使用社交软件,让攻击者无法找到你。

·不添加不明身份的好友,拒接陌生电话和短信。

·将网络暴力的证据截图保存,并转发给父母或值得信赖的成年人,当有人威胁你时,选择报警。

·如果出现了失眠、抑郁等不良心理症状,请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不想成为“攻击者”,牢记这三点

·尊重为先,培养同理心

多考虑一下对方的感受,可以减少我们因草率判断而出口伤人的概率。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网上冲浪时记得保持质疑的态度:在真相浮出水面前,让子弹再飞一会。

·理智思考,避免情绪化

尽管伸张正义的初心是好的,但不断出现的“反转”“打脸”,也在提醒我们要多一些理性思考,不要轻易被人“带节奏”。

“王萌萌事件”作为电视剧《开端》中那起不断循环的公交车爆炸案的起因,在结局终于得以昭雪,站在“上帝视角”的我们,在一次次惊心动魄的爆炸中,似乎也體会到了网暴受害者的无尽痛苦。在谴责和攻击他人之前,请念出这句逃离循环的“咒语”:事件终会平息,而伤害永远存在。

社交软件

是青少年遭遇暴力辱骂信息的最主要场景,占比68.48%;其次是网络社区,占比55.30%;而在新闻及留言上遇到暴力辱骂信息的比例分别为30.66%和30.16%。

关于网暴,你知道吗?

18.89%的青少年在上网过程中曾经收到过暴力辱骂信息。

77.01%遭到网络暴力的青少年遇到过“辱骂或者用带有侮辱性的词汇”的形式,其他几种主要形式分别为“网络嘲笑和讽刺”(74.71%)、“恶意图片或者动态图”(53.87%)和“语言或者文字上的恐吓”(45.49%)。

不足一成

青少年会在遭遇网络暴力后选择告诉父母、老师、兄弟姐妹或祖父母,“跟同学或者朋友讲”的比例为15.54%,选择“报警”的比例仅为6.23%。“当作没看见,不理会”是青少年最常用的应对方式,占比60.17%,其次是“网络投诉或者举报”,占比为49.36%。

170000余名

分布在全球30个国家、年龄介于13至24岁之间的年轻人中,约三分之一曾遭遇网络霸凌,五分之一的年轻人曾为躲避网络霸凌和暴力而选择逃学。

数据来源:

《2018年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猜你喜欢
网暴车祸受害者
反网暴的呼声
Buried Post Truths
整治网暴
拒绝网暴,从我做起
第十三章 惊险的车祸——氢能
“目睹家暴也是受害者”,彰显未成年人保护精细化
由一起车祸引发的案例思考
车祸撞没了嗅觉 怎么赔?
受害者敏感性与报复、宽恕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