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的野外调查和监测技术

2022-05-05 20:40宋林姚艳
林业与生态 2022年4期
关键词:环志雉鸡候鸟

宋林 姚艳

开展鸟类的野外调查和监测是鸟类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目的是了解并掌握鸟类的资源现状、变化趋势、种群动态、迁徙规律和致危原因等,为保护鸟类提供决策依据。湖南省近年来开展的全国第二次野生动物调查,对重点野生动物物种进行了调查,其中也包括分布于湖南的重点鸟类,调查中发现了绿翅金鸠、褐冠鹃隼、靴隼雕、红胸秋沙鸭等36个鸟类分布新记录。2021年启动的湖南县域生物多样性调查,覆盖全省122个县、市、区,范围更广,难度更大,数据和结果要求更准确,生物多样性本地资源情况要求更详实,对湖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包括鸟类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鸟类野外调查和监测的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环志、红外相机和卫星追踪技术。

鸟类环志是研究候鸟迁徙动态或活动规律的重要手段。将具有唯一编码信息(环志国家、机构、通信地址和编号等)的标记物固定在鸟类某一部位上(如脖颈、跗跖、翅根、鼻孔等),从而使得鸟类个体具有可识别性,当所标记个体被重新观察或捕获后,便可根据鸟环上的信息确定鸟的来源地。为了提高回收率,在环志大中型鸟类时,通常配以颜色鲜艳、易于观察的辅助标志物(如旗标、翼标、颈环)。随着观鸟运动的兴起,观鸟爱好者拍摄到越来越多的环志鸟,从而大大提高了回收率。环志是研究候鸟迁徙生态学的经典方法,可以根据回收记录确定候鸟繁殖地、越冬地及其中途停歇地等重要信息。另外,也可用于研究鸟类生活史、种群动态和死亡率等。隆回县屏风界是湖南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是中国鸟类环志研究的重要节点,中国鸟类环志中心多次在这里开展环志工作、举办鸟类环志技术培训,隆回县林业局结合环志和日常监测对屏风界的候鸟迁徙进行了研究,基本掌握了迁徙候鸟种类、迁徙规律和特点。

红外相机技术已发展成为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的重要常规技术。红外相机在无人操作时,能够自动拍摄动物照片或影像,其核心部件是红外热传感器,当鸟兽等温血动物进入传感器监视范围,相机能探测到前方的温度变化,温度变化达到一定阈值,就触发传感器并将信号传给快门。红外相机在鸟类监测方面主要用于雉鸡类、鸠鸽类、鸫类等地面隐蔽活动的鸟类的野外监测,研究其种群数量、活动节律、觅食行为等。

卫星追踪技术是近年来开展鸟类等野生动物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主要用于鸟类的迁徙、活动等方面的研究。在鸟类身上佩戴卫星跟踪定位设备,从而获得运动信息,如经纬度、速度、高度、定位日期和时间等,适用于大中型鸟类,如雁鸭类、猛禽类、雉鸡类、鹭鸟类等。这是现代信息技术在鸟类保护研究中的具体应用,能够实时掌握鸟类的迁徙活动情况,更具有时效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湖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在救护放归的雉鸡类、猛禽类和雁鸭类身上佩戴卫星跟踪器,研究鸟类的迁飞活动情况,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数据。2018年1月,在救护放归的18只雕鸮身上佩戴卫星跟踪定位器,探究各项形态学指标和活动情况。结果表明,雕鸮各项形态学指标及野放后飞行距离与雕鸮身体恢复程度之间并无显著关系,仅体重存在一定的差异,发现救护雕鸮多选择有林山地作为其栖息地,为今后雕鸮以及其他猛禽的救護尤其是康复后的释放工作提供了实践指导。2021年11月,在洞庭湖为绿头鸭等8种32只鸭类冬候鸟佩戴了卫星追踪定位器,开展监测,发现大部分放归鸭类的活动轨迹多出现于湖南、湖北两省,活动范围多在4000~5000平方公里,最大的范围达9000多平方公里。这说明湖南、湖北为鸭类的适宜越冬地;为了寻找食物和合适的栖息地等,一些个体的冬季活动范围较大。

猜你喜欢
环志雉鸡候鸟
环志知多少
雉鸡肌纤维和肉质性状及其与ATIC、AMPD1和CAPN1 基因表达相关性分析
徐继畲与《瀛环志略》
雉鸡
致命的超速
我是一只小候鸟
湖南培训环志技术促鸟类保护
“洋候鸟”回闽过年
“0”与世界末日
成功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