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2003”线辣椒栽培技术

2022-05-06 01:07谭学祥
种子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发展前景防治措施

摘    要:文章阐述了青龙镇栽培的“2003”线辣椒生物学特性,并结合实际提出了“2003”线辣椒的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要点、采收时间、栽培发展前景,以供参考。

关键词:线辣椒;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防治措施;发展前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6-0065-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641.3       文献标志码:B

青龙镇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温和,年平均气温18.1 ℃,最热月平均气温20.5 ℃,最冷月平均气温10.2 ℃,最高气温32.5 ℃,最低气温-3.5 ℃,全年日照时数2 302.8 h,日照充足,光热条件好,年降水量750~800 mm,集中于6—9月,全年无霜期长达328 d。全镇最高海拔2 210 m,最低海拔1 389 m,土质以山地红土居多,其他还有沙壤、水稻土等,全镇主要栽培的作物有烤烟、水稻、玉米、甘蔗、辣椒等。青龙镇有肥沃的土壤和适宜的气候,降水较多,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2003”线辣椒[1]。

1 线辣椒的栽培情况

线辣椒是青龙镇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经济作物之一,由于其适应性强,加之对光、温、水、肥等条件要求不高,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具有开胃驱寒等多种功效,是城乡居民不可缺少的副食品。制成辣子酱后,口感微辣,辣中回甜,是人们膳食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佳品,而且也是食品工业色素提取的天然原料,深受省内外消费者的青睐。青龙镇在2016年通过与县农业局联系,与建水县上海洪宁责任有限公司合作,并由该公司领导带队到陕西省和开远市考察,之后通过青龙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组织实施,把“2003”线辣椒投放青龙镇试种6 666.67 m2。2022年落实面积10万m2,涉及5个村委会、8个村民小组,目的是通过2022年的大范围试种,在不同海拔观察“2003”线辣椒的种植情况,为2023年大面积推广打下基础。截至2022年1月,全部辣椒种已育完,其中有2万m2大田移栽的辣椒种还实施了漂浮育苗。漂浮育苗试验是继青龙镇烤烟漂浮育苗成功之后的一种新尝试,为青龙镇下一步扩大线辣椒种植面积、实施工厂化育苗奠定基础。

2 线辣椒的生物学特征

2.1 线辣椒的植物学特征

线辣椒属于茄科辣椒属蔬菜类,在温带地区作一年生栽培,在亚热带及热带地区可在露地越冬,成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陕椒“2003”又名“2003”线辣椒,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共同协作,经多年精心研制并共同育成的新型酱用、干制二用型线椒新品种。该品种选用综合性状优良的“8819”线椒品种作母本,用线椒突变品系“板栗色线椒”为父本,通过配组杂交技术,对分离后代进行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生产健壮,株型紧凑;根系发达,叶色深绿,结果较集中,果实线形顺长,果色红亮,商品性好;果长15~18 cm,果径1.2~1.4 cm,植株高约70 cm,开展度45~55 cm,始花节位15~18片叶;中熟,单株平均结果数38个,鲜椒平均单产1 800~2 100 kg/667 m2。抗病力强,抗逆性强,抗重茬,耐肥性强,广适性,增产潜力大。比全国主推线椒品种增产30%左右,适宜制干、酱用,是目前销售线椒中最好的品种。该品种由于增产潜力大,在种植过程中除按常规栽培技术外,应注意肥水管理,重施有机肥,增施磷肥,适当施用钾肥。降水少、凉爽地区采用地膜覆盖栽培[2]。

2.2 线辣椒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线辣椒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与番茄和茄子相似。适合发芽的温度为25 ℃,高于30 ℃或低于15 ℃均不能发芽。幼苗期要求的温度较高,温度低则生长缓慢,随着植株生长,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增强,开花结果初期白天适温为20~25 ℃,夜间适温为15~20 ℃,早春在10~15 ℃,低温下不能开花,但进入盛果期后,适当降低夜温有利于果实生长,温度为8~12 ℃时也能结果。进入结果期后土壤温度过高,尤其是遇到强光暴晒,则不利于根系发育,严重时致使暴露在外的根系死亡,从而诱发病毒病[3-4]。

3 “2003”线辣椒栽培技术

3.1 苗床准备

培育叶面肥厚、叶色浓绿、幼茎粗壮、根系发达的适龄壮苗是青椒丰产的关键。所以苗床选择背风向阳、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3年内未种过茄科蔬菜的地块,地块选好后深翻晒垄,细碎土壤、施足底肥,按畦宽1 m,沟深、宽30 cm的要求开墒,整理苗床,再按每10 m2苗床地施优质腐熟细粪50 kg、普钙14 kg、草木灰2 kg拌匀后撒入,并充分与苗床表土混合均匀[5]。为防治辣椒病害,苗床应进行严格消毒,消毒方法如下。一是辣椒播种前,苗床平整土地后,将1.2%精甲噁霉灵颗粒剂4~4.5 g/m2均匀撒施于苗床上。二是用有效成分含量1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微囊粒剂1 000倍液喷雾,或苗床用菌养元哈茨木霉微生物菌剂5~10 g/m2淋喷苗床。

3.2 种子处理

将晒后准备播种的种子放入55 ℃热水中不断搅动,当水温降至30 ℃时,停止搅拌,浸种12 h。或者在浸泡1~2 h后,用硫酸铜100倍液浸泡15~30 min,捞出后用清水洗净播种,也可用10%磷酸三钠溶液或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 min,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6],以上处理方法可以有效防治大辣椒疫病、白粉病、炭疽病、病毒病。播种量为每6~7 m2播种50 g左右。

3.3 苗床管理

加强苗床水肥管理,及早追肥,適时防除病虫草害。务必做好苗床的防涝、防寒、防霜保温工作。

3.4 线辣椒播期及移栽期

辣椒栽培季节不同,播种期、定植期和上市期不同。辣椒在无水灌溉的山地上栽种时,可在3月下旬播种,5月上中旬雨水来临时移栽,苗龄30~40 d,大田用种量为150 g/667 m2。

3.5 线辣椒定植

3.5.1 大田整地施肥

在前茬收获后,要及时翻犁土壤晒垄,使土壤地温升高,土壤风干,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1 000 kg、尿素23~30 kg、复合肥10~20 kg作底肥。应遵循有机肥为主、磷钾肥为辅的原则,控制氮肥施入量。犁耙细碎后,开沟理墒,宽墒1.5~2 m,窄墒0.8~1 m,沟深、宽30~40 cm。

3.5.2 定植密度及移栽方法

大田移栽必须依据耕地肥力大小采用适宜的株行距,一般行距65~70 cm,株距约50 cm,每塘种2株,种植密度约为6 000株/667 m2。并覆盖地膜,移栽后浇足定根水,根据土壤含水量,浇缓苗水保证土壤湿度,提高辣椒苗成活率,最好选择早晨和下午浇水。

3.6 线辣椒的田间管理

线辣椒的特征是喜欢温暖、喜欢肥料、喜欢湿度,但是又不抗高温、高湿。要依据辣椒生长的特征、特性规律进行田间管理,移栽后要使根系发达,盛果期要控旺催花保果,后期要稳苗稳产增收。定植后,要查缺补塘,保证种植株数,若有死苗,应及时补植,以免造成减产,同时要对线辣椒进行大田中耕培土、薅除,防止线辣椒倒伏减产。

3.6.1 要注意排、灌水

线辣椒比较抗旱,但不抗涝,大田线辣椒要想获得丰产,必须加强水分管控。夏季辣椒生长期正好处于雨季,应做好排水防涝工作,四周的边沟要保证畅通,以免糟根死苗,同时减少病害的发生。开花结果期如遇干旱,要及时补水灌溉,保持土壤水分充足。线辣椒到盛果期后,正是高温高湿季节,气温高又干旱,早晚要浇灌少量水。降水过后要补施少量复合肥,加强线辣椒植株的抗逆性。

3.6.2 追肥

大田移栽后,土壤的温度较低,线辣椒根系生长缓慢,应勤浇水,勤施肥,避免因多浇水而降低土壤温度,造成僵苗的发生概率。所以应适时进行中耕松土,增强土壤的通透性、渗透性,使地温升高,促进植株根系生长。

3.6.3 要轻施苗肥

大田移栽定植成活后,结合中耕灌水或浇水,以促根为主,应防止大肥大水,让植株蹲苗,但需要以氮肥为主或以稀释的沼液粪尿为主追肥。一般用人粪尿1 000 kg/667 m2或尿素5~6 kg/667 m2。

3.6.4 稳施花蕾肥

植株到开花盛期,应多施磷钾肥料,以免造成营养过剩引起落花落果。可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植株坐果率,每667 m2施沼液粪尿1 500 kg、普钙15 kg,或烟草专用肥20 kg。当第一个丫椒长到3 cm后,植株开始从营养生长转变成生殖生长时期,要及时结束蹲苗,补充肥水。

3.6.5 重施花果肥

第一个丫椒采收时,其他丫口辣椒正迅速膨大,4~6层树枝上的果也相继开花坐果。植株进入结果盛期,大田辣椒应迅速追肥浇水,配合施用氮肥、磷肥、钾肥,每667 m2施沼液1 500 kg、普钙15 kg、硫酸钾15 kg、尿素5 kg或烤烟复合肥25 kg,两株间穴施,施后盖土浇水,以免烧根或肥料直接接触根茎造成腐烂[5]。

3.7 预防线辣椒落花、落果、落叶

3.7.1 造成落花、落果、落叶的原因

早春落花主要是由于低温影响了授粉及花粉管的伸长。此外,土壤和空气干旱,也是引起早期落花的原因。在气温正常情况下,主要由营养不均衡造成,此时氮肥过多或不足、植株徒长、光照不足等因素都直接影响了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而导致落花。盛果期落花、落果的主要因素是由于高温干旱导致病毒病发生,或是高温雨涝,使根系吸收能力减弱,致使植株生理失调而引起落花[7]。

3.7.2 预防落花、落果、落叶的措施

培育壮苗,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的抗性,特别在炎热的夏季要及时追肥、灌水或排涝,同时用地膜覆盖,降低土表温度,减少雨水冲刷,保护根系。根据线辣椒根系生长发育的特点,在管理过程中,必须采取以促根、保根、发根、壮根为中心的技术管理措施,才能防止落花、落果、落叶,获得丰产。

4 病虫害防治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多措并举,注重采取生物、农业、物理等防治方法,严禁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限量应用、交替使用低毒、高效、低(无)残留农药。

4.1 病害防治

4.1.1 疫病

辣椒定植后,用25%甲霜·霜脲氰可濕性粉剂400~6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150 mL;发病初期,每667 m2用36%氟啶胺·精甲霜灵悬浮剂34~44 mL均匀喷雾,或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40~60 g兑水45~80 kg喷雾。中后期发现中心病株后,用70%烯酰·霜脲氰水分散粒剂30~40 g均匀喷雾,或喷施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30~40 g。

4.1.2 炭疽病

田间发现病株时要及时喷药,选用30%甲硫·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或用36%啶氧菌酯·二氰蒽醌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均匀喷雾。

4.1.3 白粉病

发病初期,每667 m2选用30%四氟·唑乙嘧酯水乳剂40~50 mL兑水喷雾防治,或用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40~50 mL兑水喷雾防治。

4.1.4 青枯病

可采用药剂防治。每667 m2选用50%甲霜·噁霉灵水剂130 g兑水喷雾,或用20%噻菌铜悬浮剂100 g兑水喷雾,每隔10 d喷施1次,连续喷2~3次。

4.1.5 病毒病

初发病时每667 m2用2%香菇多糖水剂40 mL兑水喷雾,或5%氨基寡糖素水剂65~110 mL兑水喷雾,每隔7~10 d喷1次,连喷3~4次。

4.1.6 软腐病

发病初期,每667 m2用20%噻菌铜悬浮剂75~100 g兑水喷雾、25%增效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唯它灵)6.5~16.5 g喷雾防治。

4.1.7 根腐病

辣椒移栽前用1亿孢子/g木霉菌颗粒剂1 500~3 000 g/667 m2沟施并覆土。发病初期,用有效成分含量1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微囊粒剂500~1 000倍液灌根,或50%琥铜·锰锌·乙铝可湿性粉剂(根茂盛)800~1 000倍液灌根。

4.1.8 霜霉病

田间发现病株时要及时喷药,选用80%烯酰吗啉2 000倍液或露立城(40%霜脲氰·氰霜唑)1 000倍液喷雾,连喷2~3次。

4.2 虫害防治

4.2.1 斜纹夜蛾

可采用诱蛾杀虫的方法,在成虫出现高峰期,利用其趋光性和趋化特征进行诱杀,可用黑光灯诱杀。或者采用药剂防治,在幼虫3龄前喷药,每667 m2选用16%虫肼·茚虫威乳油30 mL+24%虫螨腈悬浮剂24 g喷雾防治,或用2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30 g喷雾防治。

4.2.2 蚜虫

加强中耕管理,清除杂草,人为破坏滋生虫源的环境条件,天旱勤浇水,抑制蚜虫繁殖速度。出现少量蚜蟲时采用化学防治,每667 m2用25%噻虫·异丙威可湿性粉剂90 g+25%吡蚜酮悬浮剂30 g兑水喷雾防治,或用30%氟啶虫酰胺·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30 g兑水喷雾防治,每隔7 d喷施1次,连续喷两次。

4.2.3 棉铃虫和烟青虫。

每667 m2可用28%虫螨腈·虫酰肼悬浮剂60~70 g兑水均匀喷雾、14%虫螨·茚虫威悬浮剂60 g兑水均匀喷雾,或440 g/L氯氰丙溴磷乳油80~100 mL兑水均匀喷雾。

4.2.4 蓟马

每667 m2用25 g/L多杀霉素悬浮剂(菜喜)1.5~2.5 g兑水喷雾防治、25%氯氟噻虫胺悬浮剂30 g兑水喷雾防治,或20%螺虫·呋虫胺悬浮剂60 mL兑水均匀喷雾。

4.2.5 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土蚕,可用1%联苯噻虫胺颗粒剂3 kg/667 m2拌土撒施。

5 采收

“2003”线辣椒采收时应结合市场需求和食用方式,若以食用鲜嫩青椒为主,可采收充分膨大定型的果实为宜,逐批采收。若以食用红椒为主的,应等待辣椒红熟一批采一批。不论采收哪种辣椒,都应分次勤采,采摘时连同果柄一起采下,不要损伤茎叶,以早、晚采摘为宜[8]。用于加工的红椒应将果柄剪掉,并剔除病虫果、腐烂果、霉变果。

6 发展前景

青龙镇是一个典型的半山区乡镇,镇政府所在地距离县城14 km,全镇辖6个村委会,其中有3个贫困村委会和1个深度贫困村,

55个村民小组。经过5年的脱贫攻坚,各个村委会及村民小组所在地都贯穿铺设了水泥路面,全镇有国土面积34 210 hm2,总人口15 727人,有耕地7 270 hm2,全镇财政收入主要靠烤烟,全镇种植烤烟588 hm2。除烤烟之外,主要种植玉米5 670 hm2、甘蔗347 hm2,辣子800 hm2,其余是水稻、花生、红薯等。

同时,青龙镇农民有种植辣椒的习惯,但由于近年来小米辣和油辣市场价格不稳定,加之受小商贩价格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群众种植辣椒的积极性。但自从青龙镇引进建水县上海洪宁责任有限公司后,把“2003”线辣椒做成了订单农业,由建水县上海洪宁责任有限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定价收购。青龙镇政府作为第三方,主要负责发动群众,做好宣传、组织、监督、协调工作,为“2003”线辣椒的推广奠定了基础。全镇人民群策群力,齐抓共管,通力合作,在充分发挥“2003”线辣椒现有栽培管理技术措施的基础上,成立了农技部门“2003”线辣椒推广办公室,负责正确引导农户认真对待订单农业,指导帮助农户实施,集中农户分批分期开展种植培训,科学化栽培,系统化管理,不断总结,摸索出一套“2003”线辣椒在青龙镇的种植技术,提高了“2003”线辣椒在青龙镇种植品质的同时,也提高了产量,使“2003”线辣椒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进一步推动青龙镇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科技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家田,王雪蓉,谭学祥.建水县小米辣产业发展概况及丰产栽培技术探讨[J].云南农业科技,2008(S3):21-24.

[2]李官民,徐乃林.线辣椒高效栽培集成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09,55(2):209-211.

[3]闫碎海,赵全海.无公害线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西北园艺(蔬菜),2014(2):7.

[4]朱占梅.北方地区日光温室椒类的栽培与管理[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2):74-76.

[5]李锦芳,管必莲,陈微,等.坤太1号辣椒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21,41(5):66,68.

[6]齐琳.日光温室辣椒冬春茬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20(11):27-28.

[7]李林峰,韩晓亚.辣椒落叶、落花、落果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安徽农业,2000(5):18.

[8]田继云.小米辣品种提纯复壮选育方法[J].云南农业,2009(7):31-32.

猜你喜欢
生物学特性发展前景防治措施
山楂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