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教学设计

2022-05-07 08:54黄梦媛
民族文汇 2022年12期
关键词:南山饮酒

黄梦媛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陶渊明的《饮酒》(其五),齐读。全篇无一字写“饮酒”,为何标题却是饮酒呢?

明确: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饮酒》(其五),选自《饮酒》组诗,共20首诗歌,都是统一的题目,皆为诗人饮酒即兴而作。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饮酒》序言

“杂闲居寡欢,兼比bì夜已长,

偶有名酒,无夕不饮,

顾影独尽,忽焉忽醉。

既辞之后,辄zhé题数句自娱。”

生读。

师:读了这个序言,大家读出了怎样的一个大诗人?请大家用这个句子说话:

从___这个字,我读出了一个___陶渊明。

示例:从“饮”字,我读出了一个爱喝酒的陶渊明。

生:从“寡”字,我读出了一个孤独的陶渊明。

生:从“自娱”两字,我读出一个乐观的陶渊明。

生:从“闲”字,我读出一个悠闲的陶渊明。

从这句序言,我们读出了性格丰富的诗人形象,都说酒后吐真言,下面让我们读一读诗歌,去看看诗歌中展现出的陶渊明的脾气性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读的过程中,我有三个要求,第一个,读出节奏,这首诗有没有统一的节奏啊?二三节奏。

2.读得不错,接下来我们要读出韵律,也就是平仄。什么叫平呢?一二声为平,什么叫仄呢?三四声为仄。作为一篇五言诗,平仄有四种基本组合方式,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分析诗歌中是否有平仄呢?

明确:无明显的平仄规律

3.第三次朗读,我们要读出层次来。绝句是四句,律诗讲究四联八句,起承转合,这首诗能不能归结入律诗或者绝句呢?

明确:不能,因为这是唐代以前出现的古体诗,它的特点是不讲究字数句数,不讲究平仄,不讲究对仗,押韵不严格。所以我们不能用起承转合来分析诗句,可是我们依然能把这首诗歌分作三个层次,在读的过程中,层级间要略有停顿,我们能不能揣摩分析一下它的层次呢?

第一层: 起承,叙事,写作者在人境中的生活和感受

第二层:转,写景    由事及景,诗意转折变化,写陶醉其中的农耕生活。

第三层:合,抒情  由景及理,心中有许多说不出的感悟、情感。

4.律诗四联八句,有个概念,叫做起承转合,首联:以叙事为主,颔联:紧承首联意思,是首联的延续和延伸,颈联诗意转折变化,由事及景,别开生面;尾联,议论抒情,点明题旨。比如:五律《使至塞上》,首联是起,点题写事,交代地点和事由,颔联是承,承接首联,写自己出关塞的心情是漂泊不定的,颈联画风突转,境界突然阔大起来,心情也不再顾影自怜,尾联是合,为前线大捷而高兴,表现出了一种达观。好,那我们试着用起承转合来分析一下《饮酒》呢?

第一层: 起承,叙事,写作者在人境中的生活和感受

第二层:转,写景    由事及景,诗意转折变化,写陶醉其中的农耕生活。

第三层:合,抒情  由景及理,心中有许多说不出的感悟、情感。

5.由此,我们获得了两点提示:1.诗歌的诗意、情感可能会有变化2.文章的情感最终的呈现大多在最后一句

三、品读内容

1.接下来让我们品读内容。

(1)作者在人聚集的地方,建造房屋,却不感觉到那个车马的喧闹。这是为什么呢?

明确:心远。

(2)诗人远离了什么?靠近了什么呢?

明确:远离了人境,靠近了自然

2.于是乎,诗人写到了悠然的景色,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

明确: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致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悠远的南山出现在了眼前: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千古名句,分析名句我们需要分析关键词,比如意象、比如动词,请大家完成下面的选择题,悠然     南山,如何选择呢?

A.见xiàn         B.见jiàn     C.望

明确:

1.请同学们回答,不置可否,得出结论:首先,A与B C区别在于主语不同,一个是南山出现,一个人看见、在远望,到底诗句想要传达的是哪一种呢?

2.因为是写景的诗句,我们要关照符合诗歌的意境,意境需要统一,要知道到底是谁做主语,意境,那需要找出什么呢?对,意象。先把意象勾画出来。

明确:夕阳、飞鸟、南山、菊,

3.这些意象具有什么样相同的特征呢?

都是有自己的消长规律,是没有心機,自然而然的景物,意境呢?恬淡自然的,那此时作者的情感呢?那身处这种环境之中,人也变得恬淡自然了

4.回过头来,我们再来完成这道选择题,

“见”(xiàn)表现出诗人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南山的形象映入眼帘。这正好与诗句恬淡自然的意境相符。

而见(jiàn)和望是心中有南山,故意停下手中的活去欣赏美景、看南山。

4.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可见作者的心和自然是如此的亲近,俨然已经成为了大自然的一部分了,所以他写的诗歌才如此的自由与悠然。

四、品读情感

1.我想问一下同学们,到底是什么样的真意?

人生的真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2.那为么让作者想要辨别的时候,却不知说什么好呢?

语言表是人与人沟通的工具,人与自然对话,所得的感悟并不一定能用语言来描述。

再精妙的语言,也不足以传达人们的复杂感受。语言的尽头是音乐,是舞蹈,是无声的沉默。比如:在我们懵懂之时,父母送我们去学校门口,即使我们走进了校园,他们依然望着我们,那个眼神虽然我们说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我们就知道,那就是我们与爸爸妈妈联系的纽带。所以我们平时不要看一个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还要去看看他的动作、神态和言外之意。

3.那作者到底想逃离的是什么呢?我们知人论世,来看材料。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29岁入仕,由于济世的抱负无法施展,于41岁辞官,从此躬耕隐居,在隐居期间,他写了大量诗文来抒写他的田园生活,如《饮酒》、《归园田居》等等

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在官80余日,逢郡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该穿官服、束腰带去,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职而归。

人世的纷争、黑暗的官场……

4.拓展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小结:虽然,陶渊明已经逝去一千多年,但是他就像一朵淡然开放的菊花,永远绽放在我们心上。

5.这节课大家学会了什么呢?

分析诗歌要从形式到内容,再从内容到情感。

猜你喜欢
南山饮酒
冬日南山
饮酒(其五)
在深秋,共南山
中西方饮酒文化大对比
青花瓷里觅南山——江西
饮酒
与猫狗共饮酒
冬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