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选择

2022-05-09 17:09徐慷谭庭治蔡雨辰郭旭辉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9期
关键词:大学生

徐慷 谭庭治 蔡雨辰 郭旭辉

摘要:在假设大学生是经济人这一前提下,本文深入分析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理性选择行为,寻找在风险、预期收益条件下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选择的最优均衡及其变动,考察了沉淀成本、风险认知、交易成本、企业家资源禀赋等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偏低的内在逻辑,最后提出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建议,关键在于完善竞争性创业市场和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的引导作用。对于当前新常态经济形势,真正将大学生作为具有创新、开拓、冒险精神的创业群体,对于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沉淀成本;创业方向选择

1、大学生创业培育何以如此紧迫

结合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和背景及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伦理水平上暴露出的问题严重性的分析与把握,可知大学生创业伦理培育无论对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还是高校育人使命的完成亦或个体创业生涯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创业伦理培育是建设健康创业生态系统的必然选择。201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构建创业生态”。创业生态系统是创业型企业生存发展所在的外部环境,主要由创业参与主体和创业环境要素共同组成,建设健康的创业生态系统将有利于创业型企业的创设、生存和发展,这将有利于推进我国的创新驱动战略实施,进一步实现向创新型国家的转型。当前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型创业主体的培养。而大学生创业者由于其自身具有较高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的优越特质,具有科技创新的科学知识储备前提,必然会成为创新创业人才的构成主体和主力军。在“双创”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者或潜在创业者的整体素质必将深刻影响着创业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然而,大学生作为潜在创业者的优良素质不仅指他们的创新创业基本知识技能,还应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或说是较高的创业伦理水平。某种意义上讲,创业者的创业伦理水平是创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创业技能只停留在操作层面,这种知识技能的欠缺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得以弥补,而创业者的伦理水平则决定了其创业实践活动的根本性质,决定了这一创业型企业是否能够给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2、大学生创业意愿偏低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创业理性选择的基本前提是要正确评估创业的预期收益和风险。只有当创业的预期收益高于就业的工资,或者就业后发现工资远远低于创业利润的前提下,大学生才会选择创业。如果创业与就业的预期收益相等,创业承担的风险又高于就业风险,理性的大学生则不会选择创业。创业需要承担风险,创业预期收益高出就业工资的部分是对承担风险的补偿收益,只有当承担的风险能带来补偿收益时,大学生才会选择创业。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主要因素有沉淀成本、交易成本、风险认知和资源禀赋等因素。具体而言:沉淀成本,由于劳动市场不成熟,沉淀成本很容易发生。沉淀成本是指事前机会成本与事后再生产的机会成本之差,它是沉淀的机会成本的简称。人力资本投资是指投资者通过对人进行一定的资本投入,增加或提高人的智能和体能,这种劳动能力的提高最终反映在劳动产出增加上的一种投资行为。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投资中形成的专业知识、思维方式、理念、信念、价值观、习惯等方面。一旦创业失败,无法补偿,从而带来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如名声和尊严的严重损失,很容易产生沉淀成本。如果事前考虑沉淀成本的话,那么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均衡点就会发生变动,从而制约着就业边界和创业选择。由于沉淀成本的存在,大学生的风险偏好更趋于谨慎或更加厌恶风险,无差异曲线斜率变大,原有的大学生就业、创业选择最优均衡点发生变动,更趋向于就业。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专业知识及其自身名声都是典型的沉淀成本,限制了就业的边界。如果选择某一专业对口领域就业,就不会产生沉淀成本;如果选择非专业对口领域就业,原有专业知识就会没有用武之地,很容易产生显著的沉淀成本。沉淀成本限制了人力资本的流动性,最终大多数大学生的就业边界只能围绕着专业相关方向展开。

3、促进大学生创业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大学生根据自身对风险和预期收益的偏好,寻找就业与创业的最优均衡,从而对就业与创业进行理性选择。为了促进大学生创业,破解创业悖论这一难题,需要降低大学生创业的进人障碍,从而使大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创新、冒险的创业精神。为此,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建议:降低沉淀成本,完善竞争性创业市场大学生创业沉淀成本的产生主要来自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专门人才,专门人才的人力资本专用性决定了沉淀成本的产生,从而大大限制大学生的充分流动性。由于高校的不同层次,比如,"985”、“211"高校在专业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极大,跨行业的退出与进人壁垒高,大学生创业很容易产生沉淀成本,其结果是造成创业不足,从而转向就业,减少人力资本沉淀成本。一般而言,知名、重点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沉淀成本要高于普通高等院校的通用性人力资本产生的沉淀成本,因而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因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工作而“被动”创业,因跨行业的退出与进入壁垒低,流动性强,最终就会出现高职高专院校创业率高于普通高校,普通高校高于重点高校(2012届大学生自主创业率,“211”高校0.6%,非“211"本科1.3%,高职高专2.9%),从而解释了创业悖论这一现象。这就要求高校内部不仅要开展创业教育,更要形成高校联动的大学生创业市场,以及更广泛的统一劳动力市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这要求不仅需要培养满足就业需求的专门人才,更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业人才。所以,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积极发展创业教育,建立大学生创业市场。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既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除了发展传统的高等教育之外,高等学校还要积极发展创业教育,在创业理念、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创业教育师资建设、创业教育实践等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专业教育,从而降低大学生创业的沉淀成本。

参考文献:

[1]杨颖.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的实证研究2013.

[2]國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05-13)

猜你喜欢
大学生
杨毅帆:返乡大学生的创业足迹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