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写意油画中的家国情怀

2022-05-09 02:16黄婷
艺术评鉴 2022年7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

黄婷

摘要:吴冠中是中国写意油画的开拓者,也是中国水墨画现代化的助推者,是享誉中外的著名画家。他将中国写意精神的精髓融进风景油画创作中,创造出独具个性特色和中国文化诗意的写意油画。他将油画风景写生创作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植根于生活,植根于人民,饱含着对祖国和家乡无限的爱恋之情,他把一生创作的大部分重要作品捐献给国家,将创造的艺术之美奉献给人民,表现出中国艺术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关键词:中西融合  写意精神  意境营造  家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7-0053-03

吴冠中的油画风景早已为人们熟知,他的画作得到专家的推崇,也为民众所喜爱。他是中国写意油画的开拓者,也是中国水墨写意画现代化的助推者,更是享誉中外的著名画家。他的画价值连城,但他生活简朴、衣着平常,完全没有画家的派头。对民众他“甘为孺子牛”,为人谦和,平易近人。在学术上他则具有中国文人的傲骨,始终坚持自己的审美理想和精神追求,不为世俗金钱所折腰。面对因循守旧的陈规陋习和社会时弊,他横眉冷对、仗义执言、敢说真话、言辞犀利,即便引起争论、遭受质疑也在所不惜。他笔下的风景山水,处处洋溢着他对祖国、家乡的赞美和热恋之情。他将自己对中国文化美学精髓的迷恋和对形式美探索的激情倾入画中,创造出独具个性风采和蕴含东方诗意的绘画艺术。

一、融汇中西,创造具有中国审美特色的写意油画

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蘇省宜兴县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热爱绘画、天赋极佳。1936年考入杭州美专学习绘画。1947年经“全国甑选考试”被选派到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校研习油画。他与同一时期在法国留学的赵无极,朱德群被人称为法兰西三剑客。在留学前他们三人同属于林风眠、吴大羽的得意门生,受导师的影响,倡导“中西融合”思想,立志用西方绘画来改造中国绘画,在西方现代派与中国写意精神中去寻求融合,创建中国写意油画。赵无极与朱德群传承了吴大羽的画风,将中国传统审美理念中的“意象”与西方抽象艺术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意象抽象画,在西方画坛中独树一帜、脱颖而出,让世界为之瞩目。而吴冠中探索的写意油画则是以写生为主要创作手段,将中国写意精神中的意境营造、传神写照、似与不似、气韵生动等审美理念贯穿于油画写生创作中,创造出独具个性和充满东方意蕴的写意油画,开启了中国写意油画一代新风,在中国画坛上极具影响力,为中国写意油画的发展提供了典型范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吴冠中在法国留学三年,学业圆满后没有留在法兰西,而是怀着对祖国和故乡无限眷念之情,于1950年秋天选择回国。他在回忆的文章中说:“塞尚及梵高们的形象对我依然高大,但三年的异国生活总是感到失落了什么,说得严重一点是失魂落魄,吃不到草,挤不出奶,我感到新的饥渴……临摹传统和学习西方都解决不了吃草的问题,我必须寻找自己艺术的源泉。”吴冠中回国时,正值建国初年、百废待兴的用人之际,他曾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在教学中他满怀热情地大力推荐西方现代派艺术。他说:“我是多么想将西方学来的东西倾筐似的倒个满地,让比我更年轻的同学们选取。”他曾经也画人物,但因所奉行的西方现代派艺术观念与当时所提倡的“革命的现实主义”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被视为丑化工农兵形象,遭到批判而逐渐被边缘化。他不愿随大流,不愿按照别人强加的审美观念画画,后来放弃人物画,专注于风景画。风景画创作上相对的自由,使吴冠中的艺术得以被别人认可,获得了生存发展的空间,也给他探索中西融合、创建中国写意油画,找到了一个适合的载体。

二、吴冠中油画创作中的中国写意精神

在艺术创作上,吴冠中有句名言“风筝不断线”,此形象比喻有着多层含义。一是指,中国油画只能生长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其二,艺术不能没有根,不能不源于生活。其三,不断线才能把握观众与作品的交流。吴冠中这种朴素、真诚的创作理念,与当时倡导的文艺思想是合拍的。正是这种信念,吴冠中的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可,进而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20世纪60年代初,他与董希文一道到西藏写生,创作了一批风景画。创作中他将西方印象派的色彩与中国写意精神相结合,注重意境营造和“写”与“线”的用笔,留白虚实的处理,其简练写意的画风呈现出的东方意蕴已初见端倪,使人眼前一亮。吴冠中在油画风景创作中,始终坚持写生。他不辞辛苦,常年奔走于祖国的山林水域、乡野山村,在那些乡土气息、风土人情中寻找审美理想的表达。

吴冠中的风景写生有别于传统写实绘画的写生。首先,在构思构图上,他突破了西方写实绘画焦点透视的空间思维法则,吸收了中国绘画散点透视的长处。他说:“我的大部分风景画的构思往往要搬动画架从几个不同的地方去写生。”他在绘画过程中这种全方位的观察、构思、构图的过程就是从感觉、体验到情感升华、意象生成的过程,也就是中国古代画论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过程,这一写意精神的精髓在吴冠中的风景写生创作中得以传承。

意境营造是中国写意精神的内核,也是吴冠中风景画创作关注的重点。如:他在1979年创作的油画风景《鲁迅的故乡》,采用了中国绘画平远的构图,碧水环绕、绿树遮掩中的白墙、黑瓦,鳞次栉比的房舍,在烟雨朦胧中若隐若现。据画家自述:“右角下的树丛是从其他地方移接过来的。”为稀疏摇椅的树影更增添了几分春意。江南水乡特有的东方韵味、诗意,在画家笔下被表现得如痴如醉。

简练是中国写意画的特征之一,大写意画尤其讲究。简练在西方绘画中叫概括,马蒂斯的概括是为了更好的突出物象的形象特征,表现色彩及点、线、面的形式美感。齐白石的简练是为了追求“传神写照”和“似与不似”的审美情趣,讲究笔墨趣味和书写的形式美感,以达到“空灵”的至高审美境界。吴冠中则将二者有机结合,吸取各自的长处,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对简练、空灵的独特理解和表现形式,这一思想在他的“水乡系列”画中表现得十分典型。吴冠中生于水乡,长于水乡,故乡的热土令他魂牵梦绕。改革开放后,文艺迎来了自由发展的春天,更加激发了吴冠中的创作热情。20世纪80年代初,他怀着对故乡的无限热恋之情,开始了他的“水乡系列”写意油画风景创作,先后创作了《江南水乡》《水巷》《万户炊烟》《水上人家》等一大批油画风景作品。江南水乡民居的黑瓦白墙是水乡独有的特色。黑与白是中国写意画的魂魄,以黑为实、以白为虚、计黑布白,虚实相生是中国写意画气韵之诀窍。吴冠中在江南水乡的黑白构成中获得灵感。在画中他舍去了明暗光影的细节描绘,在大白大黑中保持黑与白的纯净。以简洁的线勾出建筑的大致轮廓,在亮灰色山水的映衬下偶尔施以少许鲜色作点缀,构成点线面、黑白灰的形式美感。烟云流动是中国写意画形成空蒙意境、气韵生动的又一法宝。吴冠中用江南水乡特有的温润、雨雾、水气、炊烟形成留白、虚空,营造出云遮雾掩、雨雾烟岚的特别意境,使我们沉浸于中国山水的诗意之中回味无穷。

中国写意精神注重“写”和“意”。“意”是审美主体内涵的思想、精神、情感等,这些必须经过“写”得以表达。“写”缘于书法,有书画同源之说。“写”是动态的,是中国画的运笔用墨,运笔讲究起承转合、抑扬顿挫、快慢、虚实相生,用墨有枯湿、浓淡、黑白。“写”是中国书画家情感的即兴表达,是中国式的审美体验。吴冠中在留学前曾拜潘天寿为师,临摹过不少的古代山水名画,对笔墨有切身的领会。他将中国写意中的“写”与西方油画的笔触、刮刀等技法相结合,形成了独具个性的表现技巧和审美表达形式,在他歌颂祖国壮丽山河的《长江三峡》和秀美山川《桂林山水》等系列作品中有所表现。在山石的表现上,吴冠中将中国写意画用笔的勾皴点染,借助于油画的笔触、刮刀,如刀劈斧砍塑造出山之巍峨,石之坚实。中西技法的交替使用,融合得如此自然,浑然天成。在树的表现中,吴冠中运用写意中的“骨法用笔”表现出树的生命力,在深色的树丛中用油画刮刀的刀尖刮出树干树枝。在树冠和树叶的点染上,中国写意笔法与油画笔触画刀的交汇运用,把树的伟岸挺拔、潇洒飘逸、婀娜多姿表现得栩栩如生。

三、吴冠中油画创作中的乡土情节及人文关怀

吴冠中的油画风景在内容题材的选择上丰富多彩,有宏大壮丽的高山大河,也有农家生活小景。他常在百姓平常生活的细节中去寻找那些能触动他心灵的景物和形式美感。《太湖鹅群》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描绘了太湖边、小船、沙州、竹篱笆等意象,前景中阳光下白色的鹅群,在灰色湖面的映衬下格外耀眼。画家用纯净的白色、简练的油画刀法,将戏水的群鹅的千姿百态表现得十分生动,在似与不似之间突出了群鹅的神态传达,运用印象派的光和色营造出特有的东方神韵。在《农家小院》中,白墙衬托下的丝瓜藤、南瓜花、瓜藤架下的小鸡、院坝中晾晒的衣被等均充满着乡土气息和生活的温馨与情趣。这幅画是画家取其神,用简练的笔法刀法一气呵成写出来的。

江南水乡是吴冠中的故乡,也是吴冠中风景创作的主要题材,他对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充满感情。他说:“水乡哺育了我的童年,我画过水乡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画里流露了乡情,更体现了我对形式美的需求。小桥流水人家之所以诱人,由于其结构之完美:小桥—大弧线,流水—长长的细曲线,人家—黑与白的块面,块面、弧线与曲线的搭配组合,构成了多样变化的画面。画不尽江南人家。”每次回到家乡,他总想去找寻那些古老的遗迹,那些陪伴他童年成长的,最为熟悉的古老遗迹。他说:“我不止一次画老墙,画过一道道砖缝裂得开开的墙,纵横的线像皮筋、像根;画过长满青苔的潮湿的墙面;这堵老墙的皮剥蚀了,暴露出一块块砖,像人暴露了自己的肌肉与筋骨。暴露真实往往扣人心弦。”在吴冠中眼里,故乡的小桥流水呈现出的形式美感总是那么温馨浪漫,妩媚动人。故乡的老墙就像一个老人在向我们述说他的前世今生和凄美动人的故事,其中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使我们心存敬意。

吴冠中还善于从那些平常不经意的花草和农作物中去寻找美,荷花是他喜欢的题材,在《荷花系列》中,画家用笔和画刀将大小块面的荷叶和点状的荷花、莲蓬与枝干的线构成点、线、面的形式美,万绿丛中一点红令我们赏心悦目。吴冠中还创作了《野菊》《木槿花》《向日葵》《石榴》《玉米》等类似生活中的油画,如齐白石笔下花草虫鱼充满了童真和天趣,表现出画家对家乡及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他常把写生画作给当地的老乡看,与他们交流畅谈,征求意见,表现出一个艺术大家的谦和、真诚和与民同乐的人文关怀。他的画真正做到了植根于中华大地,植根于生活,植根于人民,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吴冠中的写意油画是在融合中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种融合是建立在他对东西方艺术的全面了解、深刻认识和深厚的学养积淀上的,所以这种融合是深层次、实质性的。在融合中他吸取了中西方艺术各自的精华,将中国写意精神的精髓渗透到油画里,他创作的写意油画不以牺牲油画本体语言特色为代价,而是极大限度地保留油画艺术语言本身具有的特色和魅力。在他的油画中我们领略到了印象派的光和色,带给我们一种爽快和视觉冲击力,在油画肌理和刀法的运用上使油画的厚重感和表现力得到充分的展示。西方现代派点、线、面的形式美感在与写意精神结合后,表现得更加完美,他创作的写意油画得到业界同行的认可和高度评价。

吴冠中在创作风景画的同时还画了大量的水墨画。他大力推进中国写意画的现代化进程,提出“笔墨等于零”的看法,主张笔墨当随时代,向因循守旧的中国画坛发出了改革的呼声。20世纪末,步入晚年的吴冠中水墨写意画逐渐走向抽象。他提炼出中国绘画的美学特征,开拓了抽象主义的中式美学内核,将中国人对点线面形式美的独特体验,以线的抽象为主,创造出独属于中国传统美学诗意的抽象主义作品。

吴冠中的绘画艺术享誉华夏,为世界所瞩目,被誉为20世纪中国的最后一位艺术大师。其作品于20世纪90年代应邀赴巴黎塞纽奇博物馆和英国大英博物馆展出,获得了极高的赞誉。1991年他被法国授予法国最高勋位,2000年入选法兰西艺术院院士,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从而印证了那句名言“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吴冠中开拓的中国写意油画,体现出他对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为油画中国风的创建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表达样式,开辟了一条令人憧憬的理想之路。吴冠中生前将大部分重要作品捐献给了国家,把他创造的艺术美奉献给了人民,表达了一个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祖国、民族、人民无限的深情与爱,表现出了博大而深厚的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何冰,翟墨.论吴冠中[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

[2]吴冠中.生命的风景[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

[3]廖林,付胜辉.中国油画的写意精神[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
浅析家国情怀教育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思想,因“家国情怀”而健康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论穆旦诗歌的家国情怀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抗战叙述和家国情怀
王文杰的家国正剧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