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教学策略与课程开发的路径探寻

2022-05-09 02:16周金平
新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枣儿戏剧探究

周金平

一、研究现状及思考

(一)单元整体教学概念

单元整体教学,就是以单元为单位,明晰教学目标,理清语文要素并在单元教学中进行共性和个性的结合、阅读与写作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结合、知识与能力的结合等综合性学习和训练,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①

笔者以为,单元整合,是从文本呈现出来的内容信息、情感主题和表达特质等维度出发,将具有共性元素的文本统整联系起来,形成教学资源的合力。可见,单元整体教学即通过类比辨析、统整联系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同中求异、异中寻同,实现由一篇向一类文本的辐射。

(二)语文学科开展大单元教学的必要性

现行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单元设计与处理的需要;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建构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与探究的情境中学会运用知识,让其所学有意义、有价值。

统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说:“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单元板块设置比以前清晰,但彼此融合,综合性也有所加强。老师们使用教材时,要在彼此融合方面多用心。”②

(三)开展单元教学需考虑的问题

开展单元教学需考虑以下四点:1.以教材单元为基础;2.以活动任务为载体;3.以整散结合为原则;4.以单元设计为落点。

大单元设计应以语文素养为本,有机整合提炼单元主题与目标,使教学目标更加集中,统领单元的情境、任务等设计,更加自然流畅地实现单元的多重教育价值。

二、单元教学的策略与实施

(一)单元导学及目标研究

戏剧单元活动·探究(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如何开展,教材第96页作了具体的描述。据此,我确立的本单元教学(学习)目标如下:

(二)如何整体、有序推进本单元教学?

这三个任务形成连贯性大任务。教学中,笔者要求每个学生全程参与、全环节经历,包括阅读剧本、选择剧本、改编剧本、分工合作、排练演出、评议写作等。笔者还紧扣单元任务目标,准确把握戏剧的要素和特点来开展活动。“任务一”是整个单元活动的起点,是开展后续活动的基础,是从文本学习进入戏剧课程开发的联结点;“任务二”重在通过实践活动,进入戏剧的情境,体验、感知戏剧的特点,把握劇本要义,这既是对“任务一”的巩固、深化和拓展,也是“任务三”开展的前提;“任务三”,除了演出展示,还要评议和写作,是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的过程,这需要调动更高层级的思维。具体操作如下:

(三)【案例呈现】

案例1:《天下第一楼》活动·探究课教学设计(2课时)

学习目标:

1.梳理剧本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2.体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各色人等命运。

3.深入理解剧本反映的时代风貌和社会文化状态。

活动与探究过程:

【活动一】了解《天下第一楼》相关知识

1.了解作者

2.阅读《天下第一楼》全剧剧情梗概

《天下第一楼》是编剧家何冀平创作的一部三幕话剧。这部剧作以老北京繁华的商业区前门为背景,讲述了在清末至民国动荡的岁月里,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由入不敷出、摇摇欲坠到东山再起、名噪京师而后又衰退败落的曲折故事。

【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具体内容此处略)

【活动二】把握戏剧冲突

作者曾用“桌前推杯换盏,盘中五味俱全;人道京师美馔,谁解苦辣酸甜”四句话来概括全剧,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福聚德由盛转衰的原因展开的,请围绕冲突梳理情节。

【活动三】分析人物形象,撰写人物名片

从常贵、卢孟实、修鼎新、罗大头等“烤鸭店职员”中任选一位进行分析。

请结合人物名片,为他写一篇介绍性文字,分析他是否称职,字数300字左右。

【活动四】品味戏剧语言

通过阅读《天下第一楼》和《茶馆》选段,感受京味语言的魅力。每篇文本找出五处,反复诵读,谈谈你们是从哪些方面感受到剧中的京味风格的,分析其语言特色及对于表现人物、主题的作用。

师生齐读、赏析得出:1.《天下第一楼》方言、俗语符合老北京人的语言习惯,鲜活,渗透着北京文化。“得空儿”“买行头”“置场面”“人五人六的”有着浓郁的北京味道和生活气息。

2.讲究礼节,客套、委婉的表达方式。“瞅您说的,这楼上楼下不都是您老唐家的”。

3.人物形象与市民精神,追求体面的文化心理、闲适的时候态度。

此案例的活动设计,是用“说戏”“写剧中人”等活动加强对剧本人物的理解,通过言行分析,更立体、全面、深入地理解人物,为准确深刻地演绎角色做准备。

案例2:《枣儿》自读课教学设计(1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够根据人物台词和舞台说明分析老人、小孩形象,并深入理解其形象意义。

2.理解剧本中“枣儿”这一意象的含义及其象征意义。

活动与探究过程:

【活动一】阅读剧本,自主梳理剧本情节

1.爷爷给男孩枣吃。2.

3.男孩要带枣回家等爸爸,爷爷挽留。4.

5.爷爷思念儿子,男孩哄爷爷开心。6.

【活动二】合作探究,分析人物形象

选择老人与男孩的各三段台词以及舞台说明,用剧中人物的语气诵读,你从中读出了老人、男孩怎样的性格特点?思考:他们的形象在今天有什么象征意义?

【活动三】比较分析矛盾冲突

从戏剧冲突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人物的性格形象,也能感受到戏剧冲突与特定时代、社会和人际交往的关联。比较《天下第一楼》《枣儿》的矛盾冲突类型,完成表格。

【活动四】探究象征手法,理解剧本内涵

自主探究:《枣儿》中枣儿这一意象贯穿剧本始终,你如何理解剧本中枣儿这一意象?

师生共同探究后明确:在情节上,全剧以枣儿为线索贯穿剧情,老人和男孩因枣儿相遇、亲近,又因枣儿而引起他们对各自亲人的思念。

枣儿凝聚着老人的感情和经历,代表的是亲情和历史,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此案例的活动设计,是由教读过渡到自读,重在阅读方法与策略的建构和迁移。运用策略自读剧本,完成对剧本的理解,为后续设计表演奠定基础。

案例3:《范进中举》课本剧改编设计与表演展示(2课时)

选择《范进中举》“进学被骂、喜极而疯、胡屠治疯”三个情节中的一两个改编为独幕剧或简单的多幕剧,并进行表演展示。

【活动一】改编与讨论

任务一:观看话剧《骆驼祥子》片段,了解剧本特点。说一说,一场好的课本剧,有哪些基本要素。

师生讨论后明确:精彩的故事情节、精湛的表演、细致传神的细节处理……

①选取典型事件 裁剪、节选矛盾冲突最激烈的情节

②确定角色,打磨人物个性化特征 适当增删人物的语言、动作等,以便更突出人物个性和形象

③添加舞台提示 服装、背景、道具和上下场提示等

任务二:我是小编剧

【活动二】表演与评议

表演活动设计:

年级举办“校园红鹰奖”表演大赛,作为参赛选手,与小组成员选择一个改编好的剧本,认真研读剧本,理解劇本中的人物形象、矛盾冲突和主题,与小组成员相互分工配合,进行话剧演出,角逐“校园红鹰金奖”。

此案例的活动设计,重在引导学生除需要讲好台词的重要性外,还要特别注重结合剧本的背景、情节和角色的生活体验拿捏好语气、语调和语速等。

三、戏剧单元课程的拓展与开发

根据布鲁姆认知能力分类表,结合我校九年级学生的学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领会(理解)、应用和分析能力,但在综合、评价等思辨能力(高阶思维)方面,还是欠缺的)。基于这一学情,我们有必要对戏剧课程进行再拓展、再开发,让语文核心素养真正落地,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③

(一)戏剧课程的拓展:

1.将课内经典文学篇目(选段)改编为课本剧

文本资源:《三顾茅庐》《唐雎不辱使命》《孔乙己》《骆驼祥子》《我的叔叔于勒》

案例:将《唐雎不辱使命》改编为课本短剧。

2.选择一篇课内(外)小说,先续写其结尾部分或改写其中某一情节,再将这个续写或改写改编为课本剧,并在班级表演。

文本资源:《孔乙己》《刷子李》《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麦琪的礼物》

案例:合理发挥想象,先续写《变色龙》的结尾,再根据你的续写改编成课本剧。

(二)戏剧课程的开发:将“读红色经典作品”(简称“读红作”)与“演红戏”融合

作品资源:《红岩》《长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闪闪的红星》《青春之歌》《保卫延安》

选择其中一部作品(其中的经典情节),改编成话剧,课余时间进行排练,这是笔者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一点思考。如在七(八)年级阅读这些红色经典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提前接触戏剧,将“读红作”与“演红戏”融合,让学生对红色经典作品有深度的理解与体验,培养学生阅读与表演的实践综合能力,使语文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四、单元教学的再思与展望

教育教学的不断变革,告诉我们一线语文老师需要随时去拥抱变化,敢于尝试未曾经历过的挑战,让“大单元、大问题、大任务、大概念”这些词汇伴随我们的学习和实践,尝试着从单篇到整体,从零碎到整合,做一名“单元整体教学的践行者”、“项目化学习的探索者”,让这些实践与探索展现在我们的日常课堂中、教学反思和日常备课里,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研究必将进入一个高阶状态。

猜你喜欢
枣儿戏剧探究
传统戏剧——木偶戏
秋枣儿
设问引导探究
谎言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枣儿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记忆中的美味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戏剧就是我们身边凝练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