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题材“留法”的跨媒介文本研究

2022-05-09 13:23钟力立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红色经典叙事策略艺术表现

摘要:近年来,红色经典作品受到大众的认可和关注,尤其是以中国革命历史为背景的红色文本,对塑造红色经典人物、弘扬主流意识形态、铭记历史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央视在纪录片频道播出《留法岁月》。事实上,以留法为主题的红色文本一直以来都受到创作者的追捧。从2004年的电影《我的法兰西岁月》到2012年的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再到2020年的纪录片《留法岁月》,留法文本在不同媒介平台传播,对主题精神表达、红色经典人物塑造、文本叙事策略等都有了新的诠释。文章以红色经典题材“留法”为例,分析跨媒介视域下同一题材的红色经典作品在主题阐述、艺术表现、叙事策略上的差异,助力红色经典题材的跨媒介传播。

关键词:跨媒介;红色经典;艺术表现;叙事策略;留法题材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3-0239-03

一、引言

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单一媒介已无法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在多元媒介传播格局下,受众在媒介间不断迁徙。这要求新闻工作者能够精准捕捉受众的兴趣点和关注点,用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叙事文本吸引受众。

近年来,红色经典文本尤其是以中国革命历史为背景的红色文本,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跨媒介视域下,媒介对这些红色经典作品有了新的诠释。“红色”代表主流价值观和时代精神,“经典”则是这种时代精神不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变化,反而会一直深刻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经受住时间的洗礼和考验。当“红色”与“经典”碰撞,文本在不同媒介中转换和传播所帶来的效果、表达的内容以及传递的思想也会有所不同。

20世纪初,大批中国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希望能寻找到救国图强的路径。2004年,电影《我的法兰西岁月》第一次把留法这一红色题材搬上荧幕;2012年,以《我的法兰西岁月》为文本创作的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一经播出就取得了不菲的成绩;2021年,又一部以《我的法兰西岁月》为文本的纪录片《留法岁月》,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不同的主创人员根据不同媒介的艺术表现特征,传递出不同的红色精神,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本文以红色经典题材“留法”为例,通过比较文本在不同媒介中展现的主题、塑造的人物、叙事的策略,分析其跨媒介性、跨媒介叙事策略以及不同媒介实现的艺术效果。

二、“留法”这一红色经典题材的主题变迁

艺术作品不仅仅由纯粹的物性材料构成,除情节、人物、事象和物象外,其还有一个意义世界,这种包蕴在作品事象体系中的意义层面或核心理念,就是主创人员想要借作品传递的主题思想[1]。由于艺术作品创作者的世界观受时代、社会的影响,因而作品主题必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的、阶级的色彩[2]。整体来看,红色经典文本顺应时代的政治命题,多以革命历史题材为主。

(一)电影《我的法兰西岁月》:领袖青春偶像片

红色经典的文艺形式丰富多彩,包括小说、戏剧、舞台剧、电影、电视剧等。红色经典电影是对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艺术再现。

《我的法兰西岁月》是一部由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激励广大青少年成为“四有”新人,将浪漫激情的青春和崇高的理想信念融为一体。相较其他媒介而言,电影受时长、技术和大众接受程度的限制,很难面面俱到地呈现如此宏大题材的历史事件,但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巧妙地聚焦邓小平的青年时期,通过讲述邓小平的人生历程,着重塑造人物的艺术形象。

红色经典之所以可以永久流传,是因为这些经典作品往往饱含深厚的文化底蕴,渗透着时代发展的理想精神。在《我的法兰西岁月》中,“青春”是该片的主色调,因为青年人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和主要消费群体,主创人员重点刻画了年轻革命者洋溢的青春活力和阳刚之气,这与以往的红色主题影片大不相同。该片鼓励当代青少年去奋斗、去学习,用偶像片式的感染力打动观众。

(二)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群像式英雄主义的诞生

继电影《我的法兰西岁月》后,2012年,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面世。与电影不同的是,电视剧不再聚焦于邓小平一人身上,而是以群像的方式展现一群热血青年在风雨飘摇的时代的政治理想、个人情感和社会责任。

救国图强的道路是无数人的努力、牺牲换来的,他们惺惺相惜,相互成就,有着共同的信仰,每一个人都做好了随时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牺牲的准备。“为了斗争而放弃一切欲念,要求轻视一切欲望乃至生命本身,由此直接产生了对面对死亡时的恐惧感的压抑,使人变得无所畏惧,这是英雄主义的基础,其次,对生命威胁的刻意的轻蔑态度,往往是由忘我的英雄精神产生的。”[3]几个连饭都吃不饱的青年,为了理想、为了国家同资本主义斗争,在法庭上为自己的同胞据理力争。对比电影,电视剧中这种不顾个人安危,一心扑在共产主义事业上的精神,已然达到忘我的境界,这种英雄主义色彩比电影传递得更强烈,形成了一种平凡人式的英雄风格。

(三)纪录片《留法岁月》:追寻红色革命者的伟大足迹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央视于3月初播出了纪录片《留法岁月》,这是继电影、电视剧后又一部留法题材的影视作品。由于媒介艺术特性不同,《留法岁月》首次尝试用全景视角讲述1800多名中国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奋斗故事。纪录片相较电影、电视剧而言,更看重还原历史,需要大量文献资料佐证。为此,剧组耗费三年时间,前往法国、比利时等国家,寻找、采访、拍摄了和留法勤工俭学相关的国内外130多处(家)工作遗迹、研究机构及纪念馆,采访了30余位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后代,追寻革命先驱的伟大足迹。

随着时间的流逝,经典或许会变得越来越模糊和遥远,观众记得的更多是某一经典人物的英雄形象,而这一形象往往因媒介的塑造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留法岁月》却利用自身媒介特性,真实还原人物原型。影片既要在没有杜撰情节的情况下迎合年轻观众的审美特征,又要寻找到与当年相关的人物和历史资料,对于主创人员来说是一次莫大的挑战。

为此,剧组沿着当年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脚步,耗费大量时间找到了许多从未公开的珍贵资料,寻访了6所大学、6个档案馆、5个博物馆及40多处遗址遗迹,采访了30多位外籍嘉宾,最终拿到了当年那批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一手资料,并在河北保定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里找到了一批20世纪80年代勤工俭学学生珍贵的采访录音。这是国内媒体首次从后人、历史见证者的角度去看待赴法留学这一历史事件。与电影、电视剧不同,纪录片《留法岁月》的主题是不忘初心,追寻革命先烈的伟大足迹。

总体而言,由于传播时间、媒介艺术特性不同,各媒介表达的主题也就有所不同。但无论哪种媒介,都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意义。红色经典既是历史叙事,也是历史本身,任何有关红色经典的改编都是一次历史意识、价值取向和生活趣味的展现[4]。

三、不同文本的人物塑造与跨媒介性

在互联网思维深入人心的信息时代,亨利·詹金斯提出了“跨媒介叙事”的概念,“跨媒体故事横跨多种媒体平台展现出来,其中每一个新文本都对整个故事做出了独特而有价值的贡献。跨媒体叙事最理想的形式,就是每一种媒体出色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5]。

伴随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大众的审美追求和价值观发生变化,不同媒介呈现出不同的讲述方式和表现手法,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叙事风格各具特色。这些文本的叙事主体、叙事策略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存在联系,即基于同一历史背景和文化艺术语境。

(一)电影《我的法兰西岁月》打破偶像式英雄形象,让伟人走下神坛

“十七年”时期的红色电影通常以革命历史为题材,塑造脱离生活的英雄主义色彩人物,这类人通常是不畏牺牲、一心为国捐躯的犹如神一般的伟大人物。随着媒介的不断发展,电影逐渐开始迎合大众审美,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追求浪漫主义的革命精神,让伟人走下神坛。电影《我的法兰西岁月》就打破了偶像式的英雄形象,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邓小平。

(二)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利用媒介特性塑造人性和生活

第一,用虚构的人物和情节衬托人物形象。新红色经典时期以来,红色经典主要以影视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除英雄人物在新红色经典影视中摒弃了“高大全”的英雄形象外,英雄叙事也逐渐开始向生活化的审美方向转变,变得更接地气。在此前的文本中,邓小平的形象是坚强、有毅力、有坚定信仰的,而罗雅屏的出现让邓小平的形象更接地气。影片中设定了一段邓小平去法国前夕被人骗钱的桥段,这一情节虽是虚构的,却巧妙地反映了邓小平和平凡人一样,并非无所不能。同时,这一情节还展现出他单纯、善良的一面。除此之外,剧中李火镰、耿照泉等人的出现,既为丰富邓小平的个人形象,也为推进剧情发展、满足情节需要,让人物塑造更具浪漫主义色彩。

第二,女性话语权下的英雄主义。随着技术赋权时代的到来,大众越来越有话语权,大众审美不断提高,如今单一的剧情设定已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相较电影,电视剧能展现出更多细节,剧情更丰富、人物塑造更丰满,这一点从电视剧中女性的英雄主义形象塑造中就能窥见。《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塑造了英雄人物群像,以郑毓秀、张若名、向馨予、宗玉佩等为代表的女性英雄形象尤为突出。从这一角度看,女性话语是女性意识的反映,反映了女性的价值观。剧中的女性虽不是主角,但她们在通往革命成功的道路上贡献的力量值得讴歌。电视剧对她们的英雄形象塑造也进一步说明,在消费主义的时代话语权中,大众突破了主流意识,女性话语权下的英雄主义诞生。

第三,反面人物:从单一走向多元。红色经典作品除塑造英雄人物外,对反面人物的塑造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题材的红色经典中,反面人物通常与正面人物为敌,是破坏革命的人。在《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中,宗旭之就是这样的角色。宗旭之这一人物是虚构的,他的原型是曾琦,与毛泽东、周恩来熟识,早期合作,中期分道扬镳,后期敌对。由于媒介的艺术特性,导演在塑造反面人物时,并没有一开始就确立敌对关系,而是详细刻画了反面人物的成长过程,最终其因价值观、理想信念不同,走向正面人物的对立面。在此过程中,反面人物的内心活动是多元化的。

总体而言,不同媒介由于艺术特性不同,在人物塑造和叙事策略上都不尽相同,但文本之间又存在关联。同一文本被不同媒介形式所呈现,不同媒介之间的内容相互补充,互为印证。

四、受众对红色经典文本传播的影响

红色经典宣扬时代精神和民族情怀,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和广泛的教育意义。随着媒介的不断发展,一些经久不衰的文本被转换成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不同的媒介形式广为传播。如今,进入媒介融合时代,媒介与受众的关系发生巨大变化,受众审美水平日益提高。由于不同媒介的受众群、创作目的以及受众对红色经典的理解不同,最终呈现的作品大有不同。媒介只有精准把握受众需求,合理迎合受众口味,才能在海量作品中成功“出圈”。

(一)受众审美

21世纪初,信息技术还不及如今这么发达,大众的审美水平有限,电影对人物的塑造局限于单一的、“高大全”的人物形象,缺乏复杂的情节和人物设置,戏剧冲突相对简单。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我的法兰西岁月》广受好评,是因为主创团队敢于打破常规,既把邓小平的青年形象塑造得有血有肉,又把赴法勤工俭学这一历史题材用青春偶像片的形式生动呈现。

(二)受众分层

由于所处年代、生活背景、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不同,可将受众划分为老、中、青三代。老年受众受红色经典的影响,对于那个时代有自己主观的固有印象,因此喜欢情节单一,真实还原人物原型和历史的剧情,这样的剧情会让他们产生代入感;中青年受众多数对红色经典心存好奇,对当时的故事、人物怀有一探究竟的心态,因此他们更加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和思想;青少年受众则更享受戏剧冲突,通过故事情节去理解那个时代。

(三)受众心理诉求

媒介传播过程会受到个人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留法题材的红色经典电影被最早搬上荧幕,电影的观众是对赴法留学勤工俭学有一定了解的人,他们想要通过视听方式,更加了解这段历史,并且通过电影中的艺术手法,对历史人物有更清晰的认识。而后的电视剧版本有了电影的基础,观众在既有心理图式或观影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观影期待。

五、結语

本文选取电影《我的法兰西岁月》、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纪录片《留法岁月》,剖析三者在主题表达、人物塑造、叙事策略方面的不同和联系,探析不同媒介的艺术手法差异。

研究发现,红色经典作为一种具有精神属性的文艺作品,通过不同媒介传播,彰显出其特有的精神价值,并且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下,由于受受众、环境、艺术创作规律及创作者思想的影响,所表现的审美特性、传递的时代英雄精神也各不相同。

参考文献:

[1] 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89.

[2] 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312.

[3] B.C .佳热利尼科娃,伊文.苏联歌曲在兴成新的全民一致中的作用[J].文学理论与批评,2002(6):81-88.

[4] 刘硕.视听话语阐释与精神传承:对“红色经典”改编剧创作研究的梳理与反思[J].当代电影,2007(1):69-74.

[5] [美]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56.

作者简介 钟力立,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影视编导。

猜你喜欢
红色经典叙事策略艺术表现
“红色经典”文学审美的人本性解读
探讨琵琶演奏中的音乐感觉与艺术表现
论艺术设计与绘画的关系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论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表现
浅谈二胡表演艺术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叙事研究
BBC纪录片对中式教育的影像构建
《智取威虎山3D》多元类型的杂糅
“红色经典”情爱叙事的边界、隐言与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