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究

2022-05-09 23:04王丽
艺术评鉴 2022年4期
关键词:声乐课程思政高校

王丽

摘要:在当前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中,高校音乐课程教学得到了诸多方面的关注。音乐专业作为艺术性教学课程,在培养学生性情、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声乐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下,能有效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培养、民族感知能力,促使高校学生将音乐学习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推进高校思政教学创新与改革,全面增强高校学生的音乐课程思政教学素养,使高校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逐步树立德育品行,掌握德育知识,从而打造出高水平、高效率的专业思政课程教学体系,全面增强声乐专业学生的政治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和国家向心力。

关键词:高校  声乐 “课程思政”教學模式  探究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4-0124-03

在素质教育理念逐步推广落实过程中,音乐教育对于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艺术气息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将高校美育、德育教育有效结合,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学科竞争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学习思想,从而建立创新性学习意识,有效推进声乐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素养。高校声乐课堂上,教师要融入德育教育内容,让学生在课程思政的环节增强声乐基础能力,在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学习评价等多个方面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在讲授声乐理论知识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实践性和艺术性学习的推广,让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德育知识的魅力与内涵,让学生学会体悟人生,了解世界,从而养成良好的人格,培养高尚品德,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综合型技能型人才,为未来就业深造提供有力支撑。

一、高校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声乐艺术素养

在高校声乐专业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应用规律,科学开展创新性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声乐学习中挖掘思政内容,展现学习技能,保证高校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得以提升和优化,从而完善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思维,建立高效多样的学习环境。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索和发掘声乐专业知识的内在文化,保证学生发挥出课程思政模式的作用,从而提升情感认知,培养学习技能,为学生创新性发展提供助力。与此同时,在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不足与缺点,进行针对性指导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声乐学科的艺术特性,提升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从而为声乐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提供有利条件,保证声乐专业各项学习目标得以达成,全面挖掘高校学生专业潜能,促进高校声乐专业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充分培养。

(二)增强学生艺术创新能力

在我国高校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将声乐专业作为艺术学习的主课程。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品行,增强艺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自我实现价值成效。教师要科学运用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推进声乐专业知识培养进程,为学生提供一个闭合性声乐学习模式,掌握高校声乐知识、学习技巧与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探索性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专业引导下,挖掘声乐学习潜能,增加学生深层探索欲望,从而加强高校声乐专业学生技能,实现思政课程教学目标,为我国高校声乐专业课堂多元化构建提供助力,为高校学生创新性发展提供活力。另外,在思政课程教学模式中,可以帮助高校学生增强技术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声乐思维得以发散,从而形成立体性知识网络,推进声乐表达能力创新,提升声乐知识技巧性掌握水平。

(三)熏陶学生精神境界

在高校声乐专业育人过程中,教师要借助思政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提升精神境界认知,让学生的学科认知、学习素养得以提高,全面增强高校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效。与此同时,在高校思政教学模式的运用中,有利于陶冶学生的精神境界,使学生的声乐专业认知能力得以拓展,全面优化系统性教学过程,为高校学生探索声乐内涵、挖掘声乐魅力提供助力。与此同时,在思政课程教学模式中,有利于创设多元化声乐教学环境,有利于打造高品质声乐教学课堂,从而让学生得到专业且高效的教学引导,促使高校学生对声乐艺术境界进行全面认知,提升声乐专业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在音乐展现过程中,学会感知生命,树立价值观念,提高综合能力。

二、高校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深度不足

在当前多元化教学环境下,高校声乐专业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有待提升,声乐专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运用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没有展开系统性教学活动,导致课程思政教学质量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学生课堂学习深度不够,学习动力不足,从而影响了课程整体深度性教学拓展成效。首先,学生对声乐知识认知深度不足。在掌握声乐学科基本知识后,无法进行专业性声乐唱法训练,学生无法深入分析声乐知识,无法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其次,教师思政课程模式认知不足,无法开展课堂拓展性教学活动,导致难以构建声乐课程体系,无法落实教学规章制度,使得声乐课堂学习内容过于肤浅表面,无法增强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二)融合方式过于僵硬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高校声乐专业课程教学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响应教学号召,在声乐课堂教学活动中,科学应用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进行拓展性、深入性教学指导工作,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学习方式,创设多样性教学方法,为学生专业能力提高做好前期准备。但是,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教师对于课程思政教育模式认知不足,使得学生无法感受前沿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无法将声乐课程教学过程与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有机融合,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成效不足,降低了学生学习自信心,使得声乐课堂教学状态处于僵硬化阶段,无法提高学生的声乐专业综合素养,不能保证高校声乐专业课程教学水平的增强。

(三)声乐课程脱离艺术

在高校声乐专业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科学创设系统性教学方案,保证学生的声乐学习思想、声乐学习兴趣得以提升,大大增强课堂教学成效。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发现声乐专业课程教学脱离音乐艺术领域,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出形式化现象,不能有效增强学生的综合性学习素养和意识,使得学生的学习探索能力不足,学习认知意识不足。另外。由于大部分高校声乐教师仅仅是对音乐基础知识展开系统性教学,而对于声乐拓展知识部分存在忽视问题,导致高校声乐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难以提升,无法与艺术进行接驳,使得音乐专业课程与艺术领域存在脱节问题。学生无法根据自身的声乐学习需求进行系统性学习活动,只能盲目地开展课堂学习活动,不能以艺术为重点展开学习探索,这根本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三、高校聲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精准定位教学重点,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为了全面增强高校声乐课程教学质量,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应该积极开展创新教学引导工作,保证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精准定位教学重点,促使学生在明晰的学习目标下,增强声乐专业学习动力,使高校学生的声乐素养得以培养。首先,认知声乐艺术价值。教师要结合当前多样性的教学环境,了解当前艺术发展趋势,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数学理念产生认知,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思维,全面提高学习素养和效率,进而积极开展拓展性学习活动,保证学生在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下,充分掌握学习重点,提高学科认知,全面培养学生的系统性学习思维,积极展现出声乐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声乐学习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对声乐理论知识的驾驭与应用水平,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增强艺术创造力,进而增强学生声乐专业素养。其次,加强声乐专业课程引导工作,强化课程思政教学价值。我国高校声乐专业教师要积极履行自身责任和义务,响应学院号召,领会教学精神,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使学生有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科学开展创新性教学引导工作,以精准的教学重点为标志,科学开展系统性教学活动,从而加强声乐学习整体水平,促进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拓展,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制定有效课程体系,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教师要结合新课改教学目标要求,科学创设自主式学习环境,为声乐课堂高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做好铺垫。因此,教师要制定出有效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学习空间和平台,进而提升课堂学习成效,优化课堂学习过程,保证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深入探索声乐理论知识、科学锻炼声乐实践能力,从而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全面提升声乐课堂教学成效,增强高校学生的声乐核心素养。首先,院校方面要积极建设完善的教学体系,教师要帮助学生认知声乐知识、建立声乐意识,逐步完善学生的学科认知,保证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高效掌握知识点、建立知识认知,结合声乐基础技巧展开拓展练习,从而逐步构建清晰的声乐理论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声乐表达能力。其次,整合声乐专业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要深入挖掘高校声乐专业课程思政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材料开展教学活动,进而保证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增强对歌词、曲调、技法的理解能力,从而熟练运用相关知识点,进而展开想象与创造拓展活动,以声乐知识点为核心,进行深度探究学习活动,进而增强学生的知识学习效率。最后,教师可以借助实践训练,增强课程思政的实际应用价值,让学生认识到声乐学习的有效方法,结合声乐欣赏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增强“唱”“听”“学”能力,全面提升课程思政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认知,促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全面拓展,践行课程思政育人理念。

(三)丰富声乐教学内容,渗透课程思政形式

声乐课程的艺术性、专业性比较强,在进行声乐执教过程中,教师要让音乐直击学生心灵,为学生找到适宜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建立创新学习精神,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多样性学习空间,保证学生在知识学习与掌握过程中,建立学习意识、培养学习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整体水平。

例如:在学习蒙古族传统音乐时,教师要通过多元化声乐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声乐知识,培养声乐学习兴趣,从而体会蒙古勇士的乐观主义精神,深切感知来自大草原的纯朴民风,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意识,逐步建立民族自豪感和国家向心力,促使学生的社会主义情怀全面养成。再比如:在学习《我的祖国》歌曲时,教师要运用“课程思政”模式,帮助学生开展系统性学习活动,教师要运用具有民族特色的情感和意志,将声乐的特色表达出来,进而增强学生的声乐学习综合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打造多元化音乐课堂,比如:可以从著名音乐家的事迹、生平、作品着手,帮助学生建立音乐意识,激发学生的声乐表达欲望,从而全面渗透“课程思政”引导声乐教学的价值,提高高校声乐专业学科核心竞争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复杂多样且创新拓展的音乐教学环境中,高校音乐教师要将德育教育与艺术教育有机融合,推进声乐课堂思政与音乐技能有机融合的新气象。教师要将思政教学模式贯穿于声乐教学始终,促使声乐教学形式得到有效创新和改革,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建立音乐学习思维,让学生在掌握音乐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德行素养,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全面优化声乐教学流程,促使高校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让高校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高效认知,培养优秀德行,约束自身行为,全面发挥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优势,助力声乐专业学生个人素养提升,从而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提升艺术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邓江,张晋伟.大学艺术教育有效渗透思政教育实践探究——以兰州城市学院幼儿师范学院声乐教学为例[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21(02):133-136.

[2]魏娟娟,魏莉丽.高校钢琴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以新疆艺术学院钢琴表演专业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09):172-173.

[3]李巍.基于思政教改的文化育人品牌建设路径探究——同济大学打造原创歌剧《刘志丹》的实践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10):26-29.

[4]邓江,党爱娣.基于“OBE”理念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反思与改革——以《音乐技能Ⅲ(声乐)》课程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05):44-50.

[5]万勇华.“思政课”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方式探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探索,2013(01):144-149.

猜你喜欢
声乐课程思政高校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