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高校融媒体实验室实践教学的创新与路径探究

2022-05-09 13:22段睿马欣楠张瑛君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高校

段睿 马欣楠 张瑛君

摘要:目前,媒体融合发展已进入了深水期。而媒体融合对于全媒体人才的刚性需求更是不争的事实。将新闻专业的学子培养成全媒体人才是专业院校实践教学必须面对的挑战。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新闻传播需要与时代并肩而行,融媒体实验室就是高校为适应新时代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而主动搭建起来的专业实验实践教学平台。文章立足于宁夏高校融媒体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困境,提出打造高校云平台、搭建大数据资源板块等建议,为融媒体实验室实践教学改革建言献策。

关键词:融媒体实验室;实践教学;高校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1-0076-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宁夏高校新闻实验室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基于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三位一体’课程的学习实践与实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2020107490017

一、融媒体实验室建设与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并对新闻媒体和新闻专业的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文件指出媒体融合有四个重要支撑点,分别是先进的科学技术、优质的内容生产、体制机制改革以及全媒体多方位人才的培养。

新闻媒体从内容聚合、多平台分发到全面融合、深度融合,业界更需要能讲故事、熟悉技术、懂得流程的融媒体人才,这对各高校新闻传播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1]。随着媒体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教育部也对如何培养卓越的新闻人才提出了指导意见,对新闻传播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更加注重与互联网等理工类学科的交叉运用,二是要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实战能力。

为顺应时代发展与业界态势,各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科人才培养方案也将提升新闻传播学子的全媒体实践能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2]。通过融媒体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但符合传媒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推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创新,还能把师生送到几乎与业界全媒体化如出一辙的平台上,进行“真枪实弹”的演练,接触行业最新的变化,同时促进理论生产。

2019年2月1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提出要推动区内媒体加速融合,在纵深上下功夫。宁夏高校因势而动,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与业界生态的重大变化,努力构建全媒体融合的工作格局。但从目前看,宁夏一些高校由于教学观念落后、理论与实践分裂等问题,未能充分利用融媒体实验室的功能,发挥其最大效用。具体表现在实践教学的课程中,虽有新闻摄影摄像、后期制作等实践环节,教师也会鼓励、指导同学在班级内组建编委会、制作新闻节目等,但基本课程都还是融入理论教学中,拍摄也多以学生分组完成作业的形式开展,缺少相應的激励机制。

基于此,文章认为对于高校融媒体实验室的综合开发与利用,需要超前规划,多元开发,构建融媒体全流程运营平台,构建媒体融合专业平台,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实战相结合,打造融媒体传播实验教学体系,最终实现各个学科与专业的有机融合,全方位全流程育人,培养能在融媒体平台上生产各种信息产品的人,达到与社会接轨、产学研良性互动的目的。

二、融媒体实验室建设与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01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出台的相关文件中也对新型新闻人才提出了新的标准,强调要紧扣新闻专业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紧跟媒介融合到媒介深度融合的业界新变化,开展全方位、多样性、全过程的学科文化建设,培养“全能型”“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人才。为响应号召,顺应新形势,宁夏各高校也加快了融媒体实验室的建设步伐。例如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建立融媒体实验室的基础上,还与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大学、武汉大学以及宁夏广播电视台、索贝集团等交流经验,助力融媒体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但宁夏各高校融媒体实验室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资金投入不到位、利用率不高、与业界合作关系较弱、缺乏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等相关问题,以至于其发展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因此仍需要不断改革与创新,达到提升学生专业操作能力,成为学生与业界接轨的实习平台、充当学生学习与实践基地,培养适应时代变化的全媒体人才的多重目的。

(一)建设资金投入不到位

目前,部分高校仍存在较为传统的发展理念,认为理工科的实验建设要优于文科实验建设,在资源分配时往往更侧重于理工科专业,资金投入不高导致宁夏高校融媒体实验室的建设要落后于其他地区的融媒体实验室。大多数高校在建设融媒体实验室时,投入的资金只能让实验室“从无到有”,在成立之初获批的项目经费对于后续需要不断更新的设备和技术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以至于实验室需要发展时处在短时间内难以摆脱的资金困境中。部分高校仍无充足资金给实验室的每台电脑都安装正版软件,大洋非线性编辑、索贝非线性编辑等软件也只有教师机或者个别电脑安装。实验室的设备也无法适时更新换代,设备数量也很难满足所有师生的需求。

(二)实验室利用率不高

融媒体时代需要的新闻人才是全方位的人才,实践教学要致力于培养全媒体人才。基于此,各高校新闻专业的实验教学出现的现实需求是采写、剪辑、拍照、编辑、播发、评论等专业业务能力必须在全方位、多媒体、可延伸的融媒体实验平台上被连接起来[3]。要让学生达到业界的要求,就需要充分利用新闻实验室,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锻炼学生的专业业务能力,培养学生的媒介融合思维。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中,各高校新闻专业对融媒体实验室的利用大多数还是按照安排的课程各取所需,采写课只教采写,后期课只教视频剪辑,编辑课只教排版。条块式的教学以及各板块独立的练习模式,让学生完成的新闻作品较为单一,并没有将不同的技术融会贯通在一个新闻作品中。而且,如果没有课程要求,多数学生也很少去实验室摸索学习,实验室的利用率并不达标。

(三)与业界合作关系较弱

实验室的建设要与业界加强联系,与社会各界积极进行交流合作,而不是故步自封,只发展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仅是与外界交流合作,与区域内各高校的实验室也应该加强合作,做到资源共享,设备共享,经验共享,不仅可以提高各校实验室的利用率,也促进了广大师生群体之间的交流学习。目前高校融媒体实验室基本仅面向本校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实验项目也大多停留在课程作业的程度,与业界联系不密切,仅仅是课上教、学生做、老师给成绩的单一流程,学生并没有跨越课堂真正了解业界的需求。实验室未能做到与业界密切合作,导致学生无法真正认识到自己在实践方面的缺陷。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出了校园就相当于从零开始,未来走向工作岗位时也就很难适应社会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

(四)缺乏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新闻专业的学习与新闻行业的实践密切相关,对于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学科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要使新闻实验室有效运行,促进其长远发展,必须搭配具备融媒体实践教学能力的专业教师团队。目前,部分高校的融媒体实验室由于管理人员在技术层面的专业性不强,因此学生在课后没有代课老师指导,自行练习时的很多操作无法得到专业指导。除此之外,学生在租借设备、使用实验室录制节目、剪辑视频等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操作问题也无法实时得到反馈与被解决,长此以往,一方面会导致学生对专业技术的掌握不熟悉、不全面、不具体,另一方面也会削弱学生的实践热情与兴趣,最终使得学生无法具备完善的专业技能。

三、融媒体实验室建设与实践教学的可行路径

对于各大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科发展而言,想要建设良好的融媒体实验室,并使其真正服务于新闻传播的实践教学,需要各高校根据自身专业水平、实践教学发展情况、学院专业特色特点以及学科优势寻找适宜的构建思路。

(一)打造高校“云平台”

一直以来,采、写、编、评都是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的四项基本专业技能。但由于学院实践教学未成体系,加之学生又有不同的职业追求、学习和工作任务,并不是每名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都有大量时间用于提升自己的新闻采写等业务能力。所以,打造高校“云平台”是可以良好利用融媒体实验室的较好途径。将融媒体实验室作为高校各类信息的集散地。

首先,高校的每一位同学可以将自己关于高校的所见所闻以文字、图片和视频的方式上传在融媒体实验室这一“云平台”上。其次,由新闻专业的学生进行信息的筛选与把关,并对具有新闻价值的线索进行追溯和深度调查,对半成品的新闻产品进行进一步编辑和加工。最后,将新闻产品发布在“云平台”上。同时,做好署名等工作以及制定激励奖励机制,从而使全校师生和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互通有无,打造一个具有流量的高校“云平台”。

(二)搭建大数据资源板块

高校可以购买一些数据库,作为新闻专业学生学习研究的有力数据支撑。高校新闻专业的学生由于身份的限制,往往对新闻事件只能分析研究与评论。但是,因为对于事件缺乏整体把握和具体认识,新闻专业的学生对新闻事件的后续研究和思考总是浅尝辄止。为了更好地发挥融媒体实验室的作用,使其物尽其用,购买有价值的数据库是高校的有利选择。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新闻专业的学生可以和其他学院的学生合作研究,尝试对新闻事件的传播效果、受众以及引起的舆论等数据进行深度的分析,并得出有根据的、有逻辑的研究成果。从而,让融媒体实验室被充分地利用起来,也让新闻专业学生的业务能力以及对于新闻事件的洞察力、思考力得到较好的培养。

(三)筹备虚拟仿真项目

新闻传播虚拟仿真实验通过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以及交互设计技术等手段,构建新闻事件发生的虚拟场景,从而使学生可以身临其境,模拟在一線工作的状态,完成实地采访以及融媒体新闻生产等工作,从而让新闻专业的学生亲临新闻现场、感受记者的责任与使命、培养学生灵活应变的能力。这一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拓宽新闻传播教学内容的广度。因此,各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可以基于实验室的技术条件和学院的教学资源,并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特色,尝试筹备虚拟仿真项目。

(四)健全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随着媒体融合的发展以及媒体对于融媒体人才的需求,一定程度上给各大高校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各高校必须积极建设融媒体实验室,重视培养新型的新闻人才。但高校的实践教学往往存在排课不合理、实践课程流于表面等问题。因此,过去的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等均需要重新调整和改变。打破不同新闻实践课之间的壁垒,系统地安排不同新闻实践课的教学内容,让新闻专业的学子可以循序渐进地提升新闻业务能力,掌握新媒体技术。同时,建设融媒体实验室需要高校老师的知识储备随着新技术的引入不断地更新和优化,将实践以及最新技术融入授课内容。

(五)积极与业界交流合作

实验室在建设发展时应积极与业界交流合作,打破故步自封的局面。实验室要成为学生迈向新闻行业的平台,成为学生与业界沟通的桥梁[4]。一方面,实验室是学生学习课程、巩固知识的学习基地,另一方面实验室也是学生提前了解业界需求、实践操作的实习基地。实验室积极与业界加强合作,不仅实现了不同领域的互补与交流,同时也使学生提前适应行业现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另外,由于建设资金不充裕,引入人才以及实验室设备的维修与更新等问题得不到解决。因此,加强与业界的有偿合作也可以有效解决融媒体实验室面临的问题。

四、结语

媒体融合已经进入深水区,不管是战术上还是战略上,要始终铭记媒体融合不只是一场媒体变革、行业变革,更是一场思维变革。媒介融合时代,新旧媒体的相互渗透使得各类媒体的生产和运作模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业界进一步提高了对新闻从业者专业素养的要求,全媒体人才成为新闻传播学要培养的新型学科人才。但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发展不能很好地满足业界对全方位人才的需求,传统的新闻传播教学只重理论而轻实践操作的理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及满足媒介融合趋势下的行业需求。如若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理论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被淡忘。只有将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才能使学生进入社会后迅速融入媒介融合的时代环境中,适应业界的要求。各高校的新闻学院要规避传统教育模式中实践教学课程数量少、实验室利用率不高、实验设备数量少、教学内容枯燥、手段单一等问题,重视融媒体实验室的开发与运用,打造适宜高校的“云平台”,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开展虚拟仿真实验的项目建设筹备工作。此外,学院还需要加强学界与业界的交流合作,改革课程体系,打破课程间的壁垒,完善师资队伍,丰富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提升高校培育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能力,以为业界输送更多优秀的复合型融媒体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江丽,史玲莉.新时代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使命与路径[J].青年记者,2021(1):83-85.

[2] 郑志亮,吴昊.融媒体实验室: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创新与进路[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7(2):186-195.

[3] 卢小雁,许今茜,沈斌,等.新形势下高校新闻传播学科融媒体实验室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5):22-25.

[4] 吴情.西部高校融媒体实验室建设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8,2(11):201-202.

作者简介 段睿,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马欣楠,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张瑛君,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学。

指导老师:季涓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高校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