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校学员浅部真菌病调查分析

2022-05-09 08:19唐人杰王瑞娜王智刘海燕刘旭李红磊刘佳存张大志阎澜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浅部真菌病真菌性

唐人杰 王瑞娜 王智 刘海燕 刘旭 李红磊 刘佳存 张大志 阎澜

(1.解放军总医院京南医疗区,北京 100072; 2.海军军医大学药学系,上海 200433)

浅部真菌病是一类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疾病,由多种真菌如皮肤癣菌、念珠菌、马拉色菌引起,侵染皮肤、毛发、甲和黏膜,浅部真菌感染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影响全球20%~25%人口,是最具感染性的疾病之一[1]。浅部真菌病也是部队常见疾病和多发病,为了解部队院校学员的浅部真菌性皮肤病发病特点、影响因素及诊治情况,我们对华北某军事院校在校全体学员进行体检筛查及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华北某院校在校学员,男性1 731名,女性2名,年龄16~42岁。

1.2 调查方法

浅部真菌性皮肤病发病调查 2020年10月由皮肤科医生对全院学员进行皮肤病体检,并统一填写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疾病种类、用药情况等。对可疑浅部真菌病,刮取鳞屑及甲屑进行真菌直接镜检,对其他皮肤病主要采用视诊方式。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做出最终诊断。同时自制调查问卷,由专家对问卷进行评定修订后,通过学员队队干部将问卷二维码发放给所有参检学员并督促完成,有浅部真菌病史及患病学员现场填写并提交问卷。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数据资料进行构成比、差异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分别采用交叉表χ2检验、Spearman秩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回收1 733份有效问卷,人口变量学情况如表1所示,调查对象以本科学员为主,占比98.73%(1 711/1 733),研究生占比1.17%(22/1 733),男性构成比为99.88%(1 731/1 733),16~27岁学员构成比为98.96%(1 715/1 733),服役年限在10年内学员构成比为99.19% (1 719/1 733),10年以上学员构成比0.81% (14/1 733)。

2.2 浅部真菌性皮肤病患病情况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入校前确诊患有浅部真菌性皮肤病210例,发病率为12.12%;入校后确诊患病186例,发病率为10.73%;入校后发病率与入校前发病率存在相关性(r=0.557,P<0.01)。如表2所示,入校后足癣(147例8.48%)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体癣(29例1.67%)、手癣(18 例1.04%)、股癣(14例0.81%)、甲真菌病(12例0.69%)。其中患1种浅部真菌性皮肤病162例,患2种20例,患3种以上4例。夏(6—8月)、秋(9—11月)、冬(12—2月)、春季(3—5月)学员患病构成比分别为31.08%、32.00%、23.69%、13.23%。夏、秋两季浅部真菌性皮肤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冬、春季(P<0.001)。不同服役年限学员入校后浅部真菌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服役年限的延长,浅部真菌病发病率逐步升高。

表1 学员人口学特征

表2 学员入校前后浅部真菌性皮肤病患病情况对比

2.3 浅部真菌性皮肤病治疗情况

在药物治疗方面,入校后患有浅部真菌性皮肤病学员中70.87%患者仅使用外用药物,6.80%患者使用外用和口服药物联用。外用抗真菌药物中,咪康唑使用率(42.08%)最高,其次是酮康唑、特比萘芬、中药洗剂、联苯苄唑、克霉唑、曲安奈德益康唑、复方土槿皮酊、复方十一烯酸锌曲安奈德等。口服药物使用率由高到底依次是伊曲康唑、特比萘芬、酮康唑、氟康唑、中药等。治疗中仅有30.86%患病学员自述完全可以按照医嘱与用药说明服用药物,患者对药物的治疗效果满意度为50.62%。患病学员中,46.40%倾向选择在驻地门诊部及体系医院就诊,22.29%比例的学员倾向选择地方医疗机构和药店就诊,另有40.29%学员倾向选择不就诊。调查结果显示,39.44%患病学员需1个月以上康复时长,且浅部真菌性皮肤病1年内复发率为51.46%。

3 讨 论

军人因其职业特点,为浅部真菌病高发人群[2],皮肤真菌感染性疾病是战时最常见疾病之一。美国丛林训练与战地操作手册提示,如果忽视真菌感染,可能造成非战斗减员[3]。目前国内外对不同地域各兵种浅部真菌病调研较多,对于院校学员调研数据相对较少[4-12]。本研究对华北地区某院校学员进行浅部真菌病筛查和调研,旨在了解部队院校学员浅部真菌病发病特点,为更好预防及治疗部队学员浅部真菌病,降低皮肤真菌感染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

3.1 浅部真菌性皮肤病发病特点

根据体检筛查及真菌镜检、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所筛查浅部真菌性皮肤病中,该院校学员足癣发病率(8.48%)最高,与国内大部分部队流行病学结果基本一致[4-9](见表3)。院校军事训练强度大、密度高,极易出汗,皮肤经常处于潮湿状态,易于真菌繁殖,因此手足癣和体股癣发病率较高。但足癣发病率和浅部真菌病总体发病率均低于大部分南方或海岛等部队,可能由于本研究在秋季体检时进行,由于地域气候原因,温湿度均较南方夏季气候偏低。

表3 不同部队浅部真菌病调研情况

3.2 浅部真菌性皮肤病预防与治疗

结合本次浅部真菌性皮肤病调研,须从以下方面重视疾病防治。

强化疾病认知,提升诊治水平 军人由于群体特殊性,无论是在战争环境或非战争环境,如军事训练、作战演习、抗震救灾等,由于环境温度、湿度,装备负荷重等因素极易造成皮肤真菌繁殖,虽死亡率低,但发病率极高。病例资料显示越南战争后各战时皮肤病中,浅部真菌感染发病率为10.4%,且战时皮肤真菌感染流行率可能被低估,相比战争中其他创伤,皮肤类疾病不容易引起患者自身重视,很多皮肤真菌性感染仅由卫生员和士兵自身处理,大多未得到专科医生的诊治[3]。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学员在患有皮肤疾病时,40.29%学员在自觉不适时选择不就诊,对皮肤病治疗不够重视。由于院校学员长期集体生活,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极易造成真菌传播。因此,开展院校学员的真菌感染疾病防病治病常识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应经常性提醒学员注意个人卫生及宿舍、浴室等公共场所卫生,不与他人混用生活用品,如指甲剪、鞋袜等[13]。可经常性开展线下或线上授课、健康知识问答等形式,灵活多样地使学员了解并掌握浅部真菌病的特点和危害,提高对浅部真菌病的认识,并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及时进行就诊和治疗。另外,基层门诊部专科医生配备不足,检查设施设备较为落后,需协调上级医院加速基层医疗施建设,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专科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并定期开展巡诊,对真菌感染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降低浅部真菌病的发病率[14]。

加强合理用药,提高用药依从性 局部/外用抗浅部真菌病药物主要以咪唑类、丙烯胺类、复方制剂、角质剥脱剂等药物为主,系统/口服治疗药物以唑类、丙烯胺类为主。结果显示,外用药物使用率最高的3种药物是咪康唑、酮康唑、特比萘芬,口服药物使用率最高的是伊曲康唑。患者对抗真菌药物的治疗效果满意度为50.62%,仅有30.86%患病学员自述完全可以按照医嘱与用药说明服用药物,大部分学员不能按时服药,从而影响药物治疗效果。经调研,了解到大部分学员在瘙痒缓解后即停药,未按照疗程用药,且外用乳膏黏腻不适感强,影响用药依从性。因此,向学员及时开展抗真菌药物合理用药宣教非常必要。医务人员应及时对患病学员进行用药教育,并定期随访,督促学员按时按量用药,使学员认识到坚持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化其自我用药管理的意识,对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院校学员未来将走向军营,奔赴战场,是未来国防建设的栋梁。对于他们的疾病预防和诊治、合理用药宣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素质至关重要。通过调查华北某院校学员浅部真菌病,了解部队院校学员患病数据,可以为该群体浅部真菌病的防治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

猜你喜欢
浅部真菌病真菌性
全方位护理干预应用于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中的分析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内蒙古巴林左旗白音诺尔矿田腰尔压锡矿浅部标志带特征及成矿预测
全方位护理干预在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耳道冲洗与硼酸滴耳液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观察
鼻子里也会有真菌吗?
149例皮肤浅部真菌病病种及致病病原菌分析
派瑞松联用外耳道双氧水冲洗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PCR技术在使用亚胺培南治疗的患者中检测真菌感染的临床意义
新汶矿区构造复杂区域煤层赋存探查研究
上颌窦潴留冲洗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