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3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检测及分析

2022-05-10 02:20肖力绵朱薏桦闫海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艾蒿牧草阳性率

肖力绵,朱薏桦,郑 凯,闫海粟,王 燕,张 华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乌鲁木齐 830054)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即过敏性鼻炎,是致敏个体暴露于变应原后,由IgE 介导的、多种细胞因子及炎症因子参与的鼻部黏膜I 型变态反应,以反复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塞、鼻痒等过敏表现为主要临床症状,还可并发支气管哮喘、鼻窦炎等疾病。AR 作为一种耳鼻喉科门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及工作质量,还可伴有焦虑及抑郁等负面情绪[1]。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区气候、地理环境也不尽相同,因此各地区的变应原也有差异,避免接触变应原是关键。

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化皮肤试验方法之一,是耳鼻喉科门诊常用的检测变应原的体内试验,具有检测高效、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及疼痛感弱等优势[2]。本研究收集2016—2021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1 038 例AR 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乌鲁木齐地区吸入性变应原分布情况及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6—2021年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1 038 例AR 患者,基本数据见表1。全部AR 患者的诊断依据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5年,天津)》,纳入标准:(1)典型的AR 临床症状及体征: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塞及鼻痒,可伴有眼部症状,鼻内镜检查结果提示鼻腔黏膜苍白水肿,有水样分泌物,下鼻甲肥大,还可有结膜充血水肿等眼部体征;(2)长期居住于乌鲁木齐地区。排除标准:(1)近3周内使用抗组胺药物者;(2)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或者有全身性疾病者;(3)合并支气管哮喘者;(4)研究人员认为不适合纳入本次研究者:如近期参加其他试验、妊娠期妇女、合并精神系统疾病患者等。

表1 基本资料数据

1.2 变应原采用德国默克Allergopharma 集团的吸入变应原试剂,包括单一变应原12种:杂草类(艾蒿、藜属、葎草、梯牧草、蒲公英),交链孢霉,动物皮毛(猫上皮、狗上皮),螨虫类(尘螨、粉螨),屋尘,蟑螂;混合变应原1 种:树木花粉,含桤木、榛属、杨属、榆科、柳属,总共13种。

1.3 皮肤点刺试验检测方法检测部位为前臂屈侧皮肤,若患者检测当日皮肤有病理变化则择日检测,操作过程严格遵守《过敏性鼻炎皮下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15)》[3],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以组胺液为阳性对照,变应原检测结果按照评判标准分为6 个等级:1(-),2(±),3(+),4(++),5(+++),6(++++),无数据的结果用0表示。

1.4 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 26.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统计描述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R 患者变应原检测情况乌鲁木齐地区2016—2021年AR 患者最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为藜属,阳性率为60.00%(615/1 025),其次为梯牧草,阳性率为51.98%(236/454),第三位至第十三位依次为:屋尘(308/692)、艾蒿(419/1 033)、葎草(319/968)、树木花粉(202/805)、蒲公英(194/792)、蟑螂(191/824)、尘螨(159/826)、粉螨(154/820)、猫上皮(103/818)、狗上皮(82/818)、交链孢霉(36/824)。见表2。

表2 AR患者变应原检测情况

2.2 AR 患者变应原反应强度分析梯牧草和艾蒿致敏以极强阳性(6级)多见,极强阳性率分别为28.63%(130/454)和14.42%(149/1 033);藜属、葎草致敏以中度阳性(4 级)多见,中度阳性率分别为24.19%(248/1 025)和14.67%(142/968);屋尘、蟑螂、螨虫类等常年性变应原以及树木花粉致敏以弱阳性(3 级)多见。

2.3 不同性别AR患者变应原分布特点乌鲁木齐地区2016—2021年不同性别AR 患者变应原阳性率比较,仅艾蒿和梯牧草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变应原在性别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女性AR 患者变应原阳性率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藜属(340/583,58.32%)、梯牧草(130/273,47.62%)、屋尘(178/403,44.17%)、艾蒿(220/587,37.48%)、葎草(179/549,32.60%)。男性AR 患者变应原阳性率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藜属(275/442,62.22%)、梯牧草(106/181,58.56%)、屋尘(130/289,44.98%)、艾蒿(199/446,44.62%)、葎草(140/419,33.41%)。见表3。

表3 不同性别AR患者变应原分布情况

2.4 不同年龄段AR 患者变应原分布特点乌鲁木齐地区2016—2021年不同年龄段AR 患者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分别是:艾蒿、藜属、树木花粉、屋尘、蟑螂,见表4。儿童组变应原阳性率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藜属(73/97,75.26%)、屋尘(34/56,60.71%)、梯牧草(16/27,59.26%);青少年组变应原阳性率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藜属(82/111,73.87%)、梯牧草(28/45,62.22%)、艾蒿(59/111,53.15%);青壮年组变应原阳性率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 :藜 属(361/576,62.67%)、梯 牧 草(142/266,53.38%)、屋尘(191/405,47.16%);中年组变应原阳性率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梯牧草(49/110,44.55%)、藜属(94/222,42.34%)、艾蒿(77/225,34.22%);老年组变应原阳性率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尘螨(4/15,26.67%)、藜属(5/19,26.32%)、葎草(4/19,21.05%)。儿童组与青少年组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老年组。对3 种主要变应原在不同年龄段AR 患者中进行比较,仅艾蒿致敏的强度分布情况在不同年龄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28.948,P=0.012)。见表5。

表4 不同年龄段AR患者变应原分布情况/例

表5 3种主要变应原致敏强度在不同年龄段AR患者中的分布情况/例

3 讨论

AR 作为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世界范围内影响的人口达10%~40%[4],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AR 发病的因素复杂,目前最常见的观点认为AR 发病受遗传与环境双重作用影响,明确各地区变应原的分布情况,指导AR 患者避免接触变应原,在降低AR发病率方面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2016—2021年乌鲁木齐地区AR 患者变应原阳性率排第一的为藜属(60.00%),2016年一项对新疆地区儿童AR 变应原分布特点的研究同样提示主要变应原为藜属[5]。藜科作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灌木植物[6],是乌鲁木齐地区的优势植被,播散时间长,因此藜属作为主要变应原,阳性率高与该地区的植被构成有一定关系。

本研究中,不同种类的吸入性变应原致敏强度不等,杂草类花粉(以梯牧草、艾蒿为主)变应原致敏以极强阳性多见,屋尘、螨虫类、树木花粉致敏以弱阳性多见。尘螨和粉螨在本次分析中的阳性率为19.25%和18.78%,螨类适宜在潮湿环境生长繁殖,夏季空调的使用率高,而空调滤网是尘螨分布的重要位置,因此夏季尘螨的浓度较其他季节高[7],是南方地区常见的变应原[8],乌鲁木齐地区降雨量少,气候干旱,夏季凉爽,空调使用率低,不适宜螨类生长繁殖。

本研究中,男性与女性变应原阳性率排在前五位的均为藜属、梯牧草、屋尘、艾蒿和葎草,艾蒿和梯牧草在不同性别间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艾蒿、藜属、树木花粉、屋尘与蟑螂在不同年龄段间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童组、青少年组、青壮年组与中年组常见变应原都以杂草类花粉和屋尘为主。儿童组与青少年组变应原阳性率高于老年组,与黄世勇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与儿童及青少年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易感性高有关。

综上所述,藜属、艾蒿、葎草、梯牧草等杂草类花粉以及屋尘是乌鲁木齐地区常见的变应原,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AR 患者变应原阳性率不同,儿童、青少年AR 患者较老年人易感。建议AR 患者在花粉播散期远离公园等树草较多的环境,养成佩戴口罩、回家清洗衣物的良好习惯。针对螨类变应原,家中应定期除螨,注意卫生,减少毛毯的使用。本研究结果一定程度明确了乌鲁木齐地区AR 患者的变应原分布情况及特点,为该地区AR 个体化的控制、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猜你喜欢
艾蒿牧草阳性率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Parkinson and Hypericum perforatum: a medical hypothesis
科学选种牧草品种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
人工牧草种植与管理技术
初探优质牧草周年均衡供给高产栽培技术
端午的符号
采一把艾蒿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