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及远期复发情况研究

2022-05-10 13:13赵楚晋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鼻息肉鼻窦鼻窦炎

赵楚晋

(咸宁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湖北 咸宁 437100)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是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之一,慢性鼻-鼻窦炎属于鼻窦黏膜慢性化脓性炎症,多数患者伴有息肉,可伴发嗅觉减退、鼻塞和睡眠打鼾甚至中耳炎等症状。以往该病保守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一般使用手术治疗。传统一般采用开放性手术,创伤较大容易出现并发症,且部分患者对麻醉、手术不耐受,术后恢复缓慢,不利于改善预后[1-2]。 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鼻内镜手术逐渐被广泛使用。本研究选取了60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随机分鼻内镜手术治疗组和开放性手术治疗组,分析两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分组。开放性手术治疗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25~56岁,平均(37.21±5.21)岁;病程1~17年,平均(7.66±2.45)年;临床分型:Ⅰ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5例,Ⅱ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20例,Ⅲ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5例。糖尿病3例,高血压7例,头面部胀痛17例,合并嗅觉减退21例。

鼻内镜手术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5~57岁,平均(37.67±5.57)岁;病程1~17年,平均(7.68±2.66)年;临床分型:Ⅰ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6例,Ⅱ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19例,Ⅲ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5例。合并糖尿病2例,高血压7例,头面部胀痛 17例,嗅觉减退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有可比性(P>0.05)。

本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手术方法

开放性手术治疗组进行开放性手术治疗,鼻内镜手术治疗组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前鼻窦CT冠状位进行扫描,并实施鼻内镜检查对病灶部位和骨质破坏的程度、大小等进行了解,术前积极控制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手术采取局麻和表面麻醉,先用肾上腺素棉片收缩鼻腔黏膜,将鼻腔筛泡和息肉清除,促使中鼻道暴露,将影响手术和鼻窦口引流的异常解剖学结构纠正,促使鼻腔外侧壁各个解剖标志显露,将钩突切除,并进行上颌窦和前组筛窦开放,并促使鼻额管疏通,根据CT检查结果以及手术探查结果,将后组筛窦和蝶窦开放,将病变清除。给予止血纱布或者明胶海绵覆盖创面,出血减少后给予生理盐水冲洗再填塞凡士林纱条。术后12~24h抽出纱条。

1.3 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手术操作耗时、术后恢复时间;手术前后患者鼻-鼻窦炎疾病特异性量表(SNOT-20)评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差;生活质量评分,评分上升说明患者生活质量有改善。随访1年后的复发率。

显效:症状明显改善,SNOT-20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改善50%以上;有效:症状改善,SNOT-20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改善不足50%;无效:不满足显效、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手术效果

鼻内镜手术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开放性手术治疗组的70.0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n=30,n(%)]

2.2 SNOT-20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

手术前两组SNOT-20和生活质量评分无差异(P>0.05),手术后鼻内镜手术治疗组SNOT-20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开放性手术治疗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SNOT-20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3 手术操作耗时、术后恢复时间

鼻内镜手术治疗组手术操作耗时、术后恢复时间优于开放性手术治疗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n=30,n(%)]

2.4 复发率

鼻内镜手术治疗组复发率3.33%(1/30),开放性手术治疗组复发率23.33%(7/30),鼻内镜手术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开放性手术治疗组(P<0.05)。

3 讨 论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是常见的临床耳鼻喉科疾病之一,传统的开放手术由于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的缺点,不利于患者的预后,临床治疗效果不够理想[4-6]。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鼻内镜技术越来越受欢迎。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可有效清除病变,且具有微创性,最大限度保留无病变黏膜,促使患者鼻窦鼻腔功能恢复,其视野良好,可直接对病变部位进行观察,促使病灶切除更彻底,可同时对双侧全组鼻窦和多窦病变进行处理,不会导致黏膜过多切除而有效减轻损伤,还可对息肉病变、鼻中隔偏曲和中下鼻甲肥大进行纠正[7-8],促使鼻腔和鼻窦黏膜、结构恢复,保留正常功能的同时又可清除炎性病变,并改善通气和引流,促进鼻窦鼻腔生理功能的恢复,降低复发率。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过程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准确评估筛窦黏膜和上颌窦黏膜的功能,尽量保留正常的黏膜,对于明显增厚的窦腔黏膜和息肉样变则需要切除[9-11]。本研究显示,鼻内镜手术治疗组手术效果更好(P<0.05),复发率更低(P<0.05)。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2]。

综上所述,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和恢复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

猜你喜欢
鼻息肉鼻窦鼻窦炎
SMARCA4在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中高频性丢失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疗效
缓解鼻窦疼痛,试试盐水冲洗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鼻息肉到底要不要切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抗生素(阿奇霉素)与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谨防鼻息肉术后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