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随记

2022-05-11 01:34翁赋
鸭绿江 2022年6期
关键词:双龙洞郑成功冰壶

鼓浪屿抒情

鼓浪屿很美,美到难以形容。亲临其境,领略那到处尽是的碧水柔情,令人醺然而醉。

鼓浪屿位于福建厦门,在宋元时代还是个沙洲,到了元末明初才有渔民在岛上生活。岛西南面有两块相对的大礁石,由于长年累月受海水的侵蚀,中间形成了一个隧洞,每逢涨潮,惊涛碰击着礁石,发出如鼓击的巨浪声,人称鼓浪石。鼓浪屿也就因此而得名。

鼓浪屿仅1.78平方公里,四周是海,与厦门市中心只隔了一条宽五百多米的鹭江。岛上景色迷人,香气袭人,海风宜人,到处树木葱茏,山石叠翠,莺飞草长,花香鸟语。“凤凰木如朝霞一片,木棉花如宫灯万盏,榕树老人捋着长髯,木瓜兄弟睁着大眼。”郭小川的诗描绘了鼓浪屿的自然景致。花木丛中相映出罗马式、荷兰式、意大利式、西班牙式、美国式、英德中混合式、仿古式中西结合等各种建筑风格的楼房。看到这些,我的心情很复杂,因为没有什么比得上民族苦难的心灵负荷更沉重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使厦门成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鼓浪屿成了公共租界、列强领事馆的驻地。长夜难眠,岁月仓皇,倾诉着几多凄然含泪的故事!

怀着沉重的心情,我来到日光岩麓。日光岩原名晃岩,300多年前,郑成功游览了日本的名胜日光山,来到厦门发现鼓浪屿的晃岩风光胜过日光山,便把“晃”字拆成“日光”,晃岩从此成了日光岩。晃岩也好,日光岩也好,我认为都无所谓。但提起郑成功,我情不自禁地想起这位民族英雄的一段历史。郑成功是福建南安人,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永历帝封为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隆武二年,郑成功在南澳起兵抗清,后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连年出击粤江浙等地。永历十五年,郑成功率领将士数万人从厦门出发,经澎湖,于台湾禾寮港登陆,围攻荷兰总督所在地赤崁城,经过八个月的浴血奋战,击溃荷兰的援兵和守军,次年二月,荷兰总督揆一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功绩彪炳千古,郭沫若先生曾为郑成功纪念馆写了一副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抗日名将蔡廷锴将军存诗于日光岩:“心存只手补天工,八闽屯兵今古同。当年故垒依然在,日光岩下忆英雄。”如今,我亲见郑成功当年屯兵的地方、水操台的故址,仰望15.7米高的郑成功花岗岩雕像,面对台湾海峡的万顷波涛,我感到振奋,心头那个沉沉的铅块也就落下了。

乘着鼓浪屿的游船,可以清楚地观望到大担、二担、小金门、大金门诸岛。游船穿梭在厦门、金门海域间,两岸旅客频频招手,雀跃欢呼。当我看到“统一中国”的字样,心里的激情达到了高峰:中国只有一个,“台独”是逆民意,逆历史潮流!类似此刻的心情曾经有过:香港回归祖国后,我们能在香港的街道行走自如,当时就感到无比兴奋;我乘舟穿过澳门的跨海大桥,抬头望见五星红旗在澳门回归纪念塔旁迎风飘扬,又感到无比兴奋。而今,当我看到台湾的同胞,真正体味到“血浓于水”的深刻含义,也相信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望着台湾海峡,望着金门诸岛,望着望着,突然感到郁闷气息似乎增加了一倍,大氣压仿佛在一秒钟内突然增加了许多。原来太阳已被向前推进的低垂的碎云遮住,一大片厚实的浅灰色雨云从海上涌来,风卷起堆堆白浪泼向游船,雨像烟雾似的渐渐笼罩了海面,笼罩了岛屿,笼罩了渔船……风、雨,拧成一股劲儿,吼着、下着。但这场雨似乎路过此处,行过即逝。雨后的天空显得比雨前晴朗,一张新的、清凉的、美丽的天幕给人带来了一种爽快的心境。此时,天际中出现一道艳丽的彩虹,横跨在鼓浪屿、金门岛上空,碧海衬底,美妙极了。鼓浪屿的景色,令人赏心悦目;两岸情的牵挂,使人热望期待。拙作《七律·观海》表达了此情结:

浩渺烟波连雾海,骄阳斜照染舟旌。

风吹白浪千堆雪,水拍蓝天一色清。

点点礁山添画意,星星渔火寄诗情。

愿天作美喷丝雨,架起虹桥两岸晴。

双龙洞纪行

一个偶然的机会路过金华,我的第一个愿望就是亲眼看一下双龙洞和冰壶洞。因为我在中学时读过叶圣陶先生的《记金华的两个岩洞》,这篇散文吊着我胃口,令我神往。

双龙洞位于金华市以北十多公里的北山。乘车到了双龙宾馆,我沿着小径向山上走去,过了三个清水塘和两座石桥后,便到了双龙洞的洞口。洞口像拱桥洞似的,很有气派,顶上有两个龙首,不过却缺了龙角。我倒不理会龙有没有角。初秋的天气仍然炎热,又走了一段路,已是气喘吁吁、汗流如雨了。当我迈进龙门时,浑身顿时觉得新凉涤暑,冷风侵肌。

洞内宽敞如厅,可容纳千余人,周围是光滑的石壁,左壁上刻着“双龙洞”三个大字,且涂上了黄色的漆,更显得鲜艳夺目。正对洞口后壁有一道天然屏风,石屏下端有一个清澈见底的小水潭。如果不是旁人指点的话,我真的以为走到了尽头。谁知石屏的底部离水面间还有一道孔隙,泉水就从这隙中涌出来的。虽说是孔隙,也有尺余高、能容躺两个人的小船进出。小船的船头与船尾一个样,两头都拴着绳子,要进内洞,外洞的“艄公”拉一下绳子,内洞的“艄公”便接到开船的信号,就把船拉进洞。接着以同样的方法,外洞的“艄公”又把空船牵引出来。这天,进洞的游客不多,我见小船空着,就买了船票。“艄公”擦了擦船板,又铺上塑料布,我独个儿卧在舱里。船缓缓启动了,经过石屏时,才知道石屏很厚,我一阵发慌,如果鼻子一翘就会碰壁,此时此刻,手不能动,肩不能移,腿不能曲,稍一动弹就会遭到石壁的无情切割。感觉到一块很大很大的巨石压在胸前,令我喘不过气来,这是我第一次亲身体会到当年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的滋味。惊慌失措之际,耳边传来“艄公”的叫声:“起来吧,到岸了。”我擦了一把冷汗,神魂未定地走进了一座云雾缥缈的迷宫,只见钟乳累累,石笋林立,洞穴幽深,清泉潺湲……我目不暇接,至于一些靠霓虹灯点缀的黄龙、青龙、龙宫及各种人物和动物,虽琳琅满目,但我没去看这些被人工变得庸俗的东西,加上自己胆小,怕在暗处踩上蛇、蝎、鳄之类的凶物,那样岂不倒霉一世,悔恨一生?

双龙洞与多数的岩洞一样,也是由于地层中的石灰岩经过雨水的长期冲刷,含碳酸钙的石灰岩溶解于水,遂形成了各种千姿百态、千奇百怪的自然景观。历代文人墨客如陈子昂、王安石、苏东坡、徐霞客等游了双龙洞、冰壶洞,都留下了不朽的诗作。我还记得郁达夫对双龙洞的一段文字记载:“清人题壁,则自乾隆以后绝对没有了,盖因这里洞,自那时候起,为泥沙淤塞了的缘故。”几进房子大的洞穴,怎能被泥沙淤塞了呢?我猜测是否是石屏下的孔隙堵塞了?

我没有再想下去,欲卧船出洞,“艄公”对我说:“先生不去冰壶洞?”“去,我现在就去。”我直爽地回答道。他笑着说:“如今双龙洞与冰壶洞连在一体了,你向前走,便是冰壶洞。”听罢一阵高兴,我再不受出洞的惊恐,也不用花力气盘岭登山了。叶老的散文中提及双龙洞、冰壶洞、朝真洞三洞泉流贯通,今两洞能通行,谅叶老连想都没想到吧。

觅泉溯源,泉水沿着峭壁脚下蜿蜒而过,小径与泉流平行延伸。我最羡慕此泉像个不朽的精灵,不管人世沧桑,总是在不停地欢乐地歌着唱。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知走了多少路,我蓦地感到全身寒气透骨,真的像掉进了冰壶里,并自远而近听到如万马奔腾、似雷声轰鸣的水声。循声而观,只见前面左边陡壁大石缝间喷出一道汹涌的大水帘,水势若银河倒悬,凌空扑下,像飞珠溅玉,举盘倾泻……伴着大自然共鸣产生出来的亢奋、激越的旋律,使世界上仅有的两条溶洞瀑布之一的冰壶飞瀑,更富有诗意般和梦幻般的神秘,更增添了惊心动魄、气吞河山的雄姿。我小心翼翼地依偎右石壁,踩着湿润的石级,越看越有劲,越听越有神,这是我平生从未体味到的感受,也是真正体味到“流连忘返”的意境。

一步一回首地登完二三十级石阶,就出了洞口,洞前“冰壶洞”三字系郭沫若先生所书。领略了双龙洞、冰壶洞的风光后,因时间所限,我只好放弃了朝真洞的旅行,无怨而归。

神仙居三读

西罨寺,亦称神仙居,位于仙居县城西约二十公里处。西罨寺建于北宋时,毁于民国间,当年寺院雄伟,香火旺盛。寺四周景致绝奇,与神话中的仙境无异,神仙居因此得名。

国家5A级旅游景区神仙居,让人游不厌这里的黛山绿水,阅不尽这里的诗情画意,读不完这里的新景古迹。我曾三趟来此,每次都令我激动得热血沸腾、心潮滚滚,每次都给我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第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初,浙东诗人聚集于此举行诗会。我踏进西罨寺入口处,立即被奇峰怪洞绝壁惊得目瞪口呆,仙居竟有如此景色,超乎想象。尽管已是深秋,山上仍弥漫着淡淡的绿,空气也清新甜润。那时景区尚未开发,寺址野草丛生,荆棘遍地,一条荒僻、迂曲的羊肠小道伸向阴森的峡谷,给人带来几分寒栗。

步入幽谷,群峰耸立,崖石嶙峋,洞穴奇妙,瀑布迭出。瞧,峰有五老峰、天柱峰、羞女峰、鸡冠峰,岩有将军岩、玉甑岩、锯板岩、天狗岩,洞有水帘洞、夫子洞、观音洞、龙宫洞,瀑有飞天瀑、象鼻瀑……种种美景使人目不暇接。山腰云雾缭绕,增添了仙境般的神秘色彩:象鼻瀑像在云海中喷出,鸡冠峰如一匹腾云驾雾的天马,仙人首仅露出脸部轮廓……寂静的山谷,叮咚的涧流,令我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当晚宿于仙居,我被西罨仙境所陶醉,夜不能寐,思绪万千,心中流出了一首《五律·西罨仙境》,作为初游小记:

西罨静幽幽,清泉日夜流。

奇峰关雾海,飞瀑出云丘。

巨首山中现,骠骑梦里游。

桑田终有变,仙学向谁求?

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末,浙江省作家协会在神仙居召開散文笔会。那天正逢霏霏春雨,我们认为:一是小雨,二是县城到景区仅二十多分钟,到时天会放晴,大家都有这个侥幸心理。结果毛毛细雨成了骤雨,哗哗地下个不停。到了景区,大家仍坐在车子里,因为外面下的似乎不是雨,而是铺天盖地倾泻下来的水。雨发疯了一阵子,终于收敛了,我们便拿着雨伞迫不及待地从车子里钻出来。

下车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路的变化,我以为刚下过雨,泥泞不堪的小路一定像浇了一层糖稀,又黏又滑。可出乎意料,过去那条荒僻的泥道不见了,眼前这条一块块卵石铺成的小路,经过雨的洗刷,显得特别干净、特别雅致,像一条蛟龙蜿蜒地缠入山谷。过去荆棘丛生的荒野,如今成了一片浓荫的松林和杉林,雨后更加郁郁葱葱。

最显眼最迷人的要算峦崖上一道道瀑布,它如千万缕柔软的银纱飘动在悬崖上,似千万颗灿烂的珠子组成的珠帘倒挂在绝壁间。这种奇观,无法用言语来比拟和描述,只能用身心去体会和享受。飞天瀑和象鼻瀑则成了瀑布中的龙头老大。飞天瀑从西罨山主峰飞流直泻,高达百米,喷溅出来的小水珠细如烟尘,弥漫于空气之中,成了蒙蒙水雾,远看宛若罩下一张巨大的网,欲扯起整个水底世界。象鼻瀑自西罨坑奔腾而出,犹如洪水决口,汹涌澎湃,跌落罨源潭,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掀起雪崩山倒般的浪花。

罨源潭不大不深。当地朋友告诉我,康熙八年,仙居大旱,知县郑录勋“芒履攀藤”,至此祷雨,返程时即“大雨如注”。听罢这一神奇的传说,我对很不起眼的罨源潭顿生敬意。

第三次即是新世纪的一年盛夏,中国记者仙居行采风活动在这里举行。那日天气炎热,空中没有一丝遮阳的云,热度随着太阳的升高而升高,我们一下车便钻进树林里避暑,凉飕飕的风不断从林间吹出,一种甜醉的气息沁人肺腑,令人快活。

我以为西罨的美景和历史无处不晓,在林中养养神,便作三游神仙居了。忽闻导游介绍,西罨寺本是宋代雪崖禅师的卓锡之地,明代左都御史吴时来曾在此读书。提起吴时来,我想起《明史》中的一段记载。吴时来是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授松江推官摄府事,擢刑科给事中,劾罢兵部尚书许论宣、大总督杨顺、巡按御史路楷。三人皆严嵩门下,故严嵩对吴恨之入骨,遂向皇上建议派吴时来出使琉球,吴抗章劾嵩,被谪戍广西,直到隆庆初召复原职,后任左都御史。我只知吴都堂面壁攻读于景星岩古刹,却不知其曾攻读于西罨寺这段历史。

这又增添了新知,另一个新知便是十一泄飞瀑。

我一直认为西罨胜境登到象鼻瀑就是尽头了,可这次听说“上面还有景点”。我禁不住同行的热情鼓励,禁不住“十一泄”和“小娃娃鱼”的诱惑,继续向前踏上新栈道。逼仄的栈道贴在峭壁上,外旁有木护栏,行走其上,惊而无险,危而实安。更想不到,离象鼻瀑仅五百米长的峡谷深涧竟蕴藏着十一泄飞瀑和十三口形状各异的深潭:有的一泓涧泉若流动的水晶,有的横石缝中似织出宽宽的白练,有的长长方方的潭槽好像经雕工精巧凿出,有的潭状仿佛按月琴、玉碗、元宝比例放大……潭水清清澈澈,不受丝毫污染,清纯的自然本质使人有自愧不如之感。

此番游览神仙居的感受难以言表,这种感受也只有在实现了一次精神上的突破和超越时才能获得。神仙居的确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正在开发的摩天大峡谷、采药古栈道,还需要我们去品读、去探索。

作者简介:

翁赋,浙江台州人。浙江省作家代表大会第六、七、八、九届代表。著有作品集《翁赋散文选》《古今随记》《读书随记》《十五年相恋的风和雨》,与他人合著《方国珍》等。

猜你喜欢
双龙洞郑成功冰壶
在“冰立方”里推冰壶
游金华双龙洞
学郑成功 我真成功
我和叶圣陶先生游双龙洞
找冰壶
景美篇之行踪清晰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随着脚步看风景
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的情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