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究

2022-05-11 13:30吴灿坤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吴灿坤

摘 要:在当前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并且已经有很多教师着手从这一方面开展了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可是从实际的初中历史教学情况来看,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还是存在着不足,如何帮助学生发挥更大潜力,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统一的课堂帮助来提高历史素养,有益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1-0123-03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Strategie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ore Literacy in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WU Cankun (Zhengxing School, Zhang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In the current schoo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ork,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literacy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that cannot be ignored, and many teachers have begun to carry out related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ork from this aspect. However,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history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s, there are still deficiencies in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literacy. How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ir potential, help them find their own learning methods, and improve historical literacy through unified classroom help is beneficial to the whole.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Core literacy; History teaching

對于所谓的核心素养,教师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理解,这样才能够实现其在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从核心素养本身这一概念来理解,它实际上包括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加工以及根据实际遇到的问题去应用所学知识,实现课堂知识到课外知识的拓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所养成相对稳定的、必备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大方面。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不同的学科之间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有着具体要求。

1.历史核心素养形成的作用

(1)帮助学生形成知识基础

在当前的初中历史课程教学工作之中,教师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工作其目的之一便是要帮助学生形成知识基础。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是到了初中阶段才开始接触历史知识,应该对历史知识内容有一定学习兴趣。但是有学习兴趣不代表学生能够形成相对应的知识基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不同的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接受程度不同,所能够形成的知识结构也就不同。而核心素养工作就是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具体思路,让教师能够从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对应的设计工作,从而实现学生自己本身知识结构的形成,有效地促进学生成长。

(2)实现文化自信

对于初中历史课程教学工作而言,教师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工作有助于文化自信的构建。所谓的文化自信实际上就是指我们要对自己的文化有信心,感受自己祖国文化的魅力,做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并且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践行文化修养,体现自我文化素质。而历史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充满文化气息的课程,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发掘历史核心素养中的文化底蕴,给学生做好相关的教学工作,以此来实现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从极大程度上促进学生文化自信的形成,响应国家号召。

2.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1)促进学生时空观念的形成

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历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因为学生是到了初中阶段才开始正式接触历史学科,所以学生对于历史学科课程会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从而来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时空观念。对于历史课程知识来说,时空观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它不仅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也是让学生对于整个历史事件脉络的掌握。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的能力有限,很难同时讲授中外历史,因此课程安排不统一,造成了时空的流动,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历史关系的能力。在以往的历史课程教学中,虽然部分教师也会让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线索上的整理,但是却没有试过将时间与空间进行整合,从而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时空观念,促进学生自身历史学科思维的形成,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师在教授《古代埃及》的时候,这节课程主要是要让学生知道古埃及文明产生的条件,并知道其有代表性的文明成就,知道古代埃及法老和金字塔之间的关系。针对这一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便要抓住古埃及文明的形成时间,即公元前五千年,从而让学生通过这一时间来感受同一时期的古印度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和古中国文明。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让学生知道在这一时间线索上的世界主要文明,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记忆,形成一定的历史事件观。

由于历史年表包含着很多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有逻辑地连接着整个初中的历史教学的统纲,因此它具有很强的时空性,在初中教学中扮演着重中之重的角色。合理地运用历年表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连贯性记忆,这是一个提高时空概念核心质量的有效途径,历史大事年表的形式五花八门,例如突出事件年表、分阶段性年表、对比性年表等,其中对比性年表更具有教学意义,在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使他们对历史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有更好的比较和理解。

(2)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

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加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还要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知识的理解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任务。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这实际上属于学生的历史理解。通过对于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体系,促进学生整体知识水平的提升。在以往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也十分重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然而在实际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不能够完全投入到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教学中,反而阻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发展。以初中历史教材为例,教师在教授《戊戌变法》的时候,这节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要让学生掌握这场变法的内容、对以后社会发展的影响、变法结果以及这次变法失败的必然原因。面对这样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正式教授这篇课程的时候,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任务,任务的内容就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还原当时戊戌六君子舍身成仁时的场景,特别是谭嗣同英勇就义的时候念的那首诗。除了学生通过小组内去探讨之外,为了让学生对于当时的场景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体会,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找一些当时的旧照片,然后通过投影仪呈现出来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在这样的一个教学环境下,更加投入到还原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从而对当时所发生的事件产生好奇,这样就会想要知道这些人究竟是做了什么而得到这样一个结果,同时为什么他们这些人能够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如此之坚定。当然有一点是需要初中历史教师注意的,因为书本上对谭嗣同舍身的场景有简单描述,所以学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想象。但是如果说教师选择一些书本上没有的,并且学生也不太了解的事情去展开的话,反而起不到小组合作学习想要达到的效果,也不利于课堂的发展与推进。

(3)让学生进行历史人物评价

在初中历史课程教材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就是历史人物。对于历史课程来说,学生在进行课程教学过程中,总是会遇到一个又一个历史人物,学生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相关事迹进行感受,从而让学生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通过这些评价,可以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历史解释。而对于历史解释来说,实际上也是学生所需要形成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虽然也会让学生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但是很多时候,都是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书本上的评价,并没有让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影响学生对于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的独特解释,不利于学生历史思维和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例如,教师在教授《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的时候,这节课主要讲了秦朝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过程,其中就涉及了对秦始皇这一个人物的评价。当初中历史教师在对学生教授对秦始皇的评价的时候,就可以先不给学生讲书上面的定义,而是播放一则关于秦始皇的小视频,然后让学生根据小视频的内容,对秦始皇这个人物形象进行扮演,分别演绎一下自己心中的始皇帝应该是怎样走路和说话的,为了让学生对于这个人物形象体会得更加深刻,教师还可以给到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准备充分之后,在班上表演出来给同学和教师看。在整个角色扮演活动结束之后,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谈谈扮演过后的感受,然后说说自己心目中对秦始皇的評价,特别要对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意义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在根据课本上对始皇帝的评价来和学生共同探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很好地调动课堂学习的气氛,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加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是,通过让学生自己去扮演这个历史人物,学生对于人物的感受会更加深刻,那么其消化和掌握的知识也就会更多。

(4)运用史料进行分析

对于初中历史教师来说,想要在历史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还可以通过运用史料,让学生进行史料分析,从而促进学生分析能力的发展。对于历史课程教学来说,其中很多内容都来源于史料。但是对于史料本身来说,它分为图像史料和文字史料,图像史料相对于文字史料来说,更容易让学生所接受,但是图像史料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不够清晰,使学生在进行分析的时候不容易做出正确判断。而对于文字史料来说,古时候的文字史料都以文言文文字为主,更容易让学生感到头疼。那么,教师在运用史料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便要对这两种史料进行扬长避短,从而推动学生对于史料本身的内容的理解,让学生能够对史料进行正确分析,促进学生史料分析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以初中历史为例,教师在教授《抗美援朝》的时候。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对抗美援朝这个事件形成一定了解,知道抗美援朝这一事件对于我国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了解抗美援朝中所涌现出来的英雄。结合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授课的工作中可以结合一定史料内容来让学生进行课程知识内容的思考。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当前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入手,选择其中关于抗美援朝的内容,如黄继光用胸膛堵枪口这一事件,将影视剧《跨过鸭绿江》的相关片段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所学,以及教师所给学生的相关史料内容,去分析该影视化内容是否合理、与史料内容所表达的意思是否一致。为了加强学生对于史料的进一步理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彼此之间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讨论,从而获得最终的探讨结果。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该历史事件形成清晰的判断,促进学生史料学习思维的提升与发展。

(5)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高中历史是一门人与自然相结合的课程,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时,教师要充分分析学生的时空概念、学习和爱好,通过结合多种自学、互学和学习展示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历史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对历史事件不理解或者对历史事件的时间关系以及空间关系不能理顺清楚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或通过引导启蒙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以锻炼学生利用历史时空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历史事件多、人物复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混淆事件的先后顺序,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应用多媒体融入课堂,向学生介绍历史事件,再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教学等方法,让学生根据历史事件来记忆、分析和理解。只有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认识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才能更好地看清历史,明白历史,才能从历史中积极提高时空观念,更好地促使学生建立历史逻辑,将不同点上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进行系统分析,将一切关于历史史实观点的知识合并起来,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去学习和把握,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3.结语

总之,对于初中历史教师来说,学科课程教学要有意识、逐步去渗透核心素养,立足本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对学生展开相应的历史课程教学,推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学生的长期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俞玉云.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18(02).

[2]林来兴.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

[3]陈淑华.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20(13).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