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腐酸钾在油麦菜上的应用

2022-05-11 12:11马红明杨制业麻纯文
云南农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施用量复合肥化肥

马红明,杨制业,麻纯文

(1.昆明市呈贡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昆明 650500;2.昆明市呈贡区吴家营街道涉农事务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昆明 650500)

黄腐酸钾结构中的活性官能团在土壤中能够激活有益微生物活性,重建土壤团粒结构,提高保肥蓄水能力。作物吸收后能刺激根系发达,促进作物生长,调控作物体内酶促反应与基因表达,增强作物抗旱、抗涝、抗寒和抗病能力。近年来,矿源黄腐酸钾正在开发应用,根据蔬菜生产发展的需要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要求,在油麦菜进行黄腐酸钾增产效果与减肥效应试验,以期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肥料与来源

矿源黄腐酸钾(黄腐酸50%、K2O 12%),饲料级黄腐酸钾(生物菌0.2亿/g,速效N+P2O5+K2O为8%,黄腐酸钾、有机碳适量),均为清大益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腐植酸铵为乌鲁木齐市美丰大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复合肥(N∶P∶K=17∶17∶17)为广东拉多美化肥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设在呈贡区上可乐村,海拔1897 m,年均气温14.7 ℃,年降水量789 mm。土壤为鸡粪土,pH值6.3,有机质3.7%,每千克土壤含有效N 124.9 mg、速效P 75.4 mg,速效K 251.2 mg。排灌条件优越,有塑料大棚设施。

1.3 试验设计

两组试验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5个处理。试验小区长5.25 m,宽2.8 m,小区面积为14.7 m2。

第1组试验探索黄腐酸钾的增产效果,在常规施肥基础上施用黄腐酸钾。各试验处理施肥量根据产品说明确定,其中矿源黄腐酸钾设高中低3个级差。第2组探索黄腐酸钾、腐植酸的减肥效应,在减少化肥施用量1/3条件下施用有机酸类肥料,根据第1组试验结果及产品说明设计试验处理及施用量(见表1)。

表1 油麦菜两组黄腐酸钾试验处理方案表(kg/hm2)

1.4 试验过程

第1组试验于2020年12月20日移栽,2021年2月19日采收。第2组试验于2021年2月27日移栽,4月11日采收。两组试验油麦菜定植株行距均为25 cm×28 cm,亩种植密度9500株,每小区10行,每行21株。两组试验均于各自的油麦菜莲座期、旺长始期按试验处理施肥,将肥量分2次追施,每次浇施50%,称量到小区。每小区对水量40 kg,亩折合水量1815 kg。

第1组试验在采收前进行植株性状调查,第2组试验的各施肥处理植株性状差别微小,仅进行目测。两组试验采收时,每小区除去边行边株实收152株计产,计产面积10.64 m2。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腐酸钾在油麦菜上的增产效果

2.1.1 各处理与对照计产产量对比(表2)

表2 黄腐酸钾对油麦菜产量的影响(第1组)

以每公顷产量计,第1组试验处理D(饲料级黄腐酸钾150 kg+复合肥900 kg)产量最高,为53 360 kg,比常规施肥(CK)增产13.83%;其次是处理C(矿源黄腐酸钾180 kg+复合肥900 kg),产量为51 621 kg,比常规施肥(CK)增产10.12%;第三是处理B(矿源黄腐酸钾120 kg+复合肥900 kg),为50 282 kg,比常规施肥(CK)增产7.27%;处理A(矿源黄腐酸钾60 kg+复合肥900 kg)仅比常规施肥(CK)增产1.65%。增施黄腐酸钾处理均比对照增产,但饲料级黄腐酸钾增产效果较好。

矿源黄腐酸钾施用量减少至每公顷120 kg(处理B),产量比施用180 kg(处理C)降低了1339 kg,仅降低了2.6%;矿源黄腐酸钾施用量减少至每公顷60 kg(处理A),产量比施用180 kg(处理C)降低了3971 kg,降低了7.7%,降幅明显。处理C与处理D产量均比对照增产10%以上,饲料级黄腐酸钾比矿源黄腐酸钾增产效果好的原因是其组分中除黄腐酸钾外,还含有益生物菌、N、P2O5、K2O和有机碳等,有综合促进增产的作用。

2.1.2 处理间计产产量方差分析(表3)

表3 黄腐酸钾试验结果方差分析表(第1组)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油麦菜黄腐酸钾第1组试验区组间差异显著,处理间差异极显著。

2.1.3 各处理间差异性比较(表4)

表4 黄腐酸钾试验结果差异显著性(LSR,第1组)

油麦菜黄腐酸钾第1组试验处理平均数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处理D与处理B、处理A、处理E(CK)之间,处理C与处理A、处理E(CK)之间,处理B与处理E(CK)之间差异极显著;处理B与处理A之间差异显著;其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2.2 对生物学性状和生育期的影响(表5)

表5 黄腐酸钾对油麦菜主要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第1组)

油麦菜施用黄腐酸钾后(第1组),植株高度有所降低,而横径增粗,即植株健壮。矿源黄腐酸钾施用量由每公顷60 kg增加至180 kg,株高从43.8 cm降至40.2 cm,横径从6.0 cm增粗至6.5 cm。施用黄腐酸钾后,植株生长势由中长势增至强长势,单株重量增加;大田生育期也比常规施肥早熟2~3 d。

2.3 黄腐酸钾控制化肥施用量的效果

2.3.1 各处理与对照计产产量对比(表6)

表6 减肥后黄腐酸钾对油麦菜的保产效果(第2组)

第2组试验表明,黄腐酸钾有保肥能力,能够提高土壤肥料利用率,可适当减少化肥施用量。在减少拉多美复合肥1/3条件下,每公顷增施饲料级黄腐酸钾150 kg(处理B),油麦菜产量为44 625 kg,仅比常规施肥(CK1)减产1.65%;每公顷增施矿源黄腐酸钾120 kg(处理A),油麦菜产量为44 175 kg,仅比CK1减产2.64%;每公顷增施矿源腐植酸60 kg(处理C),产量为43 215 kg,比常规施肥(CK1)减产4.76%。

2.3.2 各处理间差异性比较(表7)

表7 黄腐酸钾试验结果差异显著性(LSR,第2组)

第2组试验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产量均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CK2)。处理B(饲料级黄腐酸钾150 kg +复合肥600 kg)、处理A(矿源黄腐酸钾120 kg+复合肥600 kg)与处理D(常规施肥,复合肥900 kg)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而处理C(矿源腐植酸60 kg+复合肥600 kg)与处理D(常规施肥,复合肥900 kg)之间产量差异显著。说明黄腐酸钾控制化肥施用量效果明显,在保证油麦菜产量不降低的条件下,减少化肥施用量25%~30%是可行的。

3 结 论

通过第1组试验结果可知,施用黄腐酸钾可显著提高油麦菜产量,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早熟。增施饲料级黄腐酸钾比矿源黄腐酸钾增产效果较好;增施矿源黄腐酸钾以处理C(每公顷180 kg)和处理B(每公顷120 kg)增产效果明显。

通过第2组试验结果可知,增施黄腐酸钾可适当减少化肥施用量。在保证产量不降低条件下,每公顷施用黄腐酸钾120~150 kg可减少化肥用量25%~30%。在实际生产中,饲料级黄腐酸钾、矿源黄腐酸钾均可示范应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为有效控制化肥用量、保护生态环境、削减农业面源污染发挥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施用量复合肥化肥
泰国批准化肥涨价
2021年正阳县“沃夫特”复合肥在夏花生上的肥效示范
东北丰磁化炭基复合肥
双色球磁化炭基复合肥
纳米级脲醛缓释复合肥
旱田土壤调理剂改良酸性土壤的合理用量及蔬菜增产效果研究
磷肥不同施用量对辣椒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
水稻钵体旱育栽培密度和氮肥施用量研究
史上最难的绕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