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项目化学习优化策略

2022-05-12 20:34沈国琴
江苏教育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学习优化策略

摘要:项目化学习的实施,可以从制定指向核心知识建构的学习目标、设计聚焦核心驱动问题的结构化任务和真实情境入手,引领学生持续探究,形成多样学习成果,并进行公开发布,运用多元丰富的评价方式评价整个项目化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真实、有趣、有意义的项目化学习中实现实践经验的建构。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优化策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2)04B-0038-05

项目化学习指向真实问题的解决,强调真实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合作性,是学生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青睐。但项目化学习在实施中也存在一些误区:一是问题设计缺乏驱动性。项目化学习是围绕驱动性问题展开的一系列探究性实践活动,部分教师设计的问题缺乏开放性和挑战性,学生不需要持续探究就能解决,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二是学习成果单一零散。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应该多元丰富,指向驱动性问题解决,部分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缺乏层次性和探究性,整个学习过程缺乏高阶认知策略的运用,实践成果低阶、单一、零散。三是评价方式单一片面。项目化学习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实施时间较长,需要多元的评价方式引领学生不断进阶实践,而部分教师在实践中经常用到的“你真棒”模糊评价肯定是不够的。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尝试进行项目化学习实施策略的优化。

一、从知识获取转向经验建构

传统教学强调认知目标的达成,过多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能力形成、个性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立等关注较少。强调系统教材知识的学习,学习过程单一封闭,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学生主动探究建构的机会较少。

项目化学习倡导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知识经验的建构是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复杂开放的真实问题时逐渐形成的。这是一个长时段、多任务、开放共创的实践过程,需要学生个体和团队相互合作,在迁移、运用和转换中逐渐建构。因此在项目设计时首先要确立指向性明确的学习目标,统领整个项目活动,指导师生持续探究,不斷进阶,形成指向目标的真实成果。

如“鞋底防滑花纹探秘”项目活动的目标为:

1.学会从真实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师生合作,整理筛选出驱动整个活动的核心问题。

2.学会设计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尝试论证方案的可行性,根据实际调整方案,形成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3.学会用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实物观察、对比实验等方式了解鞋底防滑的秘密,知道鞋底防滑和花纹、材质等有关。

4.小组合作创意设计鞋底防滑花纹,收集生活中的各种材料,创意制作雪地防滑鞋。

5.学会收集整理活动中的过程性资料,尝试用成果集、PPT、小品、手抄报、成果展示会等形式公开发布活动成果,学会与人交流分享。

6.学会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活动开展情况,尝试开发个性化的评价方式,公平公正地对自己和同伴做出评价,提高总结反思能力。

从以上目标阐述可以发现,这些目标层层递进,不但指向知识经验的建构,更关注学生高阶思维和关键能力的培养,需要师生共同建构、持续探究才能实现。

项目化学习目标的确定要根据学生的经验基础和能力水平,寻找并提炼项目学习的核心问题,分析可能会运用哪些学科知识或技能,对照这些学科的课程标准对该年段的具体阐述来确定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再设定与之匹配的学习目标。项目化学习的目标除了考虑学生基础、课程标准、学科特点和项目本身的特点外,还要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发挥项目化学习在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二、从问题堆砌转向结构化任务设计

传统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了很多的问题,课堂上“小手林立”,师生一问一答,课堂气氛“热闹非凡”。细细分析,可以发现这些问题是零散的,无序的,浮于知识表面的。课堂教学成了问题堆砌的过程,学生缺少整块学习的时间,缺乏深度学习和主动探究的机会,缺少对知识相互联系的结构化思考,获得的是碎片化知识。

项目化学习是以问题解决为目的的,开展项目化学习,教师首先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发现适合学生的驱动性问题,设计充满趣味、驱动力强、能连接或融合学科知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聚焦核心驱动问题,设计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持续探究、促进核心知识学习的结构化任务,逐步达成项目化学习的目标。

(一)设计激活学生内驱力的真实问题

项目化学习指向核心知识的再建构[1]10,核心知识的建构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完成的,项目化学习的过程实则是驱动性问题解决的过程,驱动性问题影响着项目化学习的实践过程和结果。因此在项目化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设计项目活动的核心问题,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内驱力,统领整个项目活动的持续开展。如“鞋底防滑花纹探秘”项目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大雪时人们出行的情境,从而设计出驱动性问题“怎样的鞋底花纹最防滑”,引导学生围绕驱动性问题开展了持续性的探究活动。

驱动性问题应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要有设计感,源于儿童生活,又高于儿童生活。它可以是学生个人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可以是社区公共生活中的问题,可以是学生日常学习的知识与概念之间的问题转化,也可以是职业体验情境中的专业问题,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来自人类普遍的困境问题等。“鞋底防滑花纹探秘”项目中的驱动性问题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中发现并提炼的,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学生想要揭开谜底,主动探究的欲望强烈。

驱动性问题的设计要注意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在真实的情境中自然地引出驱动性问题;要有趣味性、创新性,能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内动力;要有挑战性,能引发学生的高阶思维,有能激发学生持续参与的核心概念;要有开放性,允许学生有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形成多样成果;要考虑可行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基础,项目所需要的资源支持不能超出指导教师或学校的能力范围。

(二)编制促进学生持续探究的结构化任务

要达成项目化学习预期目标,需要思考解决指向目标的驱动性问题,获得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可能需要的步骤,根据这些步骤搭建好通向预期学习目标的台阶,即设计一个个匹配目标的挑战性学习任务。项目化学习强调高阶学习带动低阶学习,强调持续的学习实践。因此在设计挑战性任务时要考虑:解决指向学习目标的驱动性问题,学生会经历怎样的高阶认知历程?会运用到哪些高阶认知策略?会经历怎样的持续探究和多样实践?项目将期待怎样的学习成果?探究任务之间会有怎样的联系?当我们将这些问题思考清楚的时候,匹配项目学习目标、促进学生持续探究的挑战性任务也应运而生。

如在“鞋底防滑花纹探秘”项目学习中围绕着驱动性问题“怎样的鞋底花纹最防滑”,师生共同设计了以下结构化任务:寻找需要解决的核心概念、提出假设、实验探究怎样的鞋底花纹最防滑、创意设计鞋底花纹、观察家里鞋子的鞋底花纹、实地考察鞋店鞋子的鞋底花纹、查询资料了解鞋底材质和防滑性之间的关系、实验探究鞋底花纹深浅和防滑性之间的关系、收集适合改造防滑鞋底的材料、创意制作雪地防滑鞋、召開防滑鞋成果展示会等。通过这些相互关联、不断进阶的结构化任务的完成,逐步解决核心驱动问题,建构核心知识,形成关键能力,达成素养培养目标。

具体项目实施时我们可以根据学习目标,将驱动性问题分解成一个一个小问题,对应小问题设计结构化学习任务。任务的设计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要有趣味性、创造性和持续性,指向高阶思维的培养。

三、从虚拟情境转向真实情境

项目化学习的本质是在驱动性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建构核心知识,发展关键能力。因此在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创设激起学生主动参与、持续探究的问题情境。但在具体实践中,部分教师给学生创设的虚拟问题情境往往是理想化的、单一的、封闭的、通过个人力量就能解决的……而事实上学生未来面对的世界中的问题是综合的、复杂的、开放的、需要团队合作才能解决的……项目化学习是要让学生学会解决真实问题的思维方式,学到可以运用到真实世界中去的知识和能力,因此项目化学习的问题情境一定也是复杂开放的,是强调思维真实性的情境。

如“鞋底防滑花纹探秘”项目活动中创设了“人们在雪地中走路怎样防滑”这样一个学生在生活中会真实遇到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驱动性问题“怎样的鞋底花纹最防滑”,这个问题情境是复杂的、开放的,是需要学生组成研究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逐步分解驱动性问题,运用资料查询、比较、分类、猜测、分析、请教专家、创见、决策、实验、实地观察、系统分析等多种策略才能解决问题,形成真实的改善生活的成果,并在此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形成新的成果。只有在这样复杂开放的真实问题情境中,学生才能不断运用高阶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升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逐步形成素养,学会适应未来真实生活世界。

四、从平面化学习转向持续性探究

项目化学习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发现、资料查询、信息收集、观察记录、资料整理、结果呈现的简单的平面化学习流程,而是一个又一个挑战性任务解决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阶持续探究的过程。

真实世界中的问题解决,需要运用多种方法,组合多样的实践,才能逐步完成。因此指向真实世界问题解决的项目化学习,同样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组合“看”“想”“议”“做”等实践,从真实世界中“看见”问题,调动已有知识经验联结、抽象、分析问题,规划设计问题解决的方案,实施探究方案,形成初步成果,整理分析探究成果,完善调整探究方案,再次实施探究方案,形成指向驱动性问题的真实成果,公开发布成果,反思评价项目组在活动中的表现等。这是一个长期的探究过程,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进阶持续探究的过程。

如在“鞋底防滑花纹探秘”项目活动中,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猜测、实验验证,探究出花纹复杂的鞋底更防滑,通过实物观察、实地考察、资料查询等发现鞋底防滑还和花纹深浅、鞋底材质等有关,通过设计、制作、再设计、再制作,反复实践、不断进阶,完成一个又一个挑战性任务,最终形成设计图、防滑鞋等真实成果。这是一个高阶认知包裹低阶认知的持续探究过程,是学生组合多样探究方式的实践过程,是学生知、行、思合一的过程,是真实问题解决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体验才是真实的、深刻的,学生能力和素养才会真正提高。

五、从学习结果评定转向学习成果发布

传统教学过多追求分数和名次,忽视学生知识的获取过程和学习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忽视学生对团队合作和伙伴交流的渴望,学生缺少分享学习成果和学习体验的机会。

形成真实的有质量的成果,并向多样群体公开发布是项目化学习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和其他类型教学的区别之一[1]103。项目化学习成果不仅是驱动性问题解决的最终结果,更是驱动性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核心知识、学到的问题解决方法、积累的过程性资料、获得的感悟和体验等。项目化学习成果的公开发布不只是呈现学生创意物化“做”的成果,更要让学生展示汇报为什么要形成这样的成果、成果是怎样做出来的、其间经历了怎样的思考和调整、自己和伙伴们在这个过程中有怎样的进步和提升等[2]。因此项目化学习成果的发布既是学生个体和团队共同展示成果的过程,也是解释答疑的过程。

如在“鞋底防滑花纹探秘”活动中,学生通过成果展示会的形式展示了“鞋底花纹防滑秘密”研究报告和亲手制作的“创意雪地鞋”,同时也通过实物和PPT 的形式展示了项目研究的活动方案、鞋底防滑花纹设计图、收集的资料、实验计划表和记录表、实验报告、评价量表、成果集、活动照片、活动日记等,向老师、同学、家长等解释汇报了项目产生的由来,驱动性问题的寻找和解决过程,挑战性任务的持续探究过程,真实成果的产生过程以及同学们在项目活动中的思考、成长体验等。

这样的成果展示不但让同学、家长和老师看到了整个项目丰富的成果,也让大家看到了整个项目活动丰富的研究过程,看到了项目组成员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过程。同时,这样的成果发布本身也是项目化学习的一部分,是学生语言思维的真实发展过程,是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过程。

六、从结果评价转向全程性评价

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为教学目标,评价更多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团队合作等综合素养的评价,更忽视学生对知识掌握、能力形成过程的评价。评价方式以纸笔测试为主,以“分数高低”体现评价结果,忽视评价对学习的导向作用和激励功能。

在项目化实施过程中,要设计覆盖全过程的评价,用多元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个体和项目小组共同进步,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和素养。项目化学习的评价指向学习目标,体现目标、学习实践、评价一致性理念。关注最终成果是否解决了驱动性问题,是否深度理解了项目核心概念,是否掌握了核心知识,提升了关键能力。

如在“鞋底防滑花紋探秘”活动中学生举办了创意防滑鞋成果展示会,通过现场汇报、PPT、图片展等形式向参加活动的学生、老师、家长介绍了自己的成果和成果形成过程,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学生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成果,需要再次回顾自己的项目历程,整理过程性资料,制作精美PPT,布置图片展,反思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高了活动策划、资料整理、信息技术运用、创意物化等能力,也提高了总结反思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项目学习中的知识和思维历程变得可视,方便今后的改进和提升。

项目化学习中的评价是多元丰富的,最重要的是贯穿在整个实施过程中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投入状况、学习实践的质量情况、阶段性成果的产生、思维的迁移等,通过评价引领学生保持探究的热情,引领项目化学习的深度开展。评价主体可以是自己、同伴、老师、家长,还可以是给予项目支持的合作单位等。项目化学习的评价方式有很多,可以是纸笔测试,也可以用师生共同开发的量规,还可以采用档案袋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等。纸笔测试一般是检测学生对项目中概念性知识的掌握情况;档案袋评价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过程性资料,回忆整个项目历程,帮助学生看到自己在项目化学习中的成长轨迹。

在“鞋底防滑花纹探秘”活动中用的较多的是以量规为导向的表现性评价。案例中的评价量表都是学生亲自参与开发的,学生参与量表开发不但能保证评价量表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基础,更能让学生在开发过程中自觉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聚焦重点,对比分析,概括提炼,像专家一样深度思考,解决遇到的新问题,培养善于思考、善于学习、勇于探究、乐于合作、主动解决问题等素养[3]。

评价量表开发中教师也要当好顾问的角色,指导学生选择适切的评价项目,分解合理的评价指标,描述适切易操作的区分度,引导学生对照自己开发设计的评价量表不断努力,持续改进,达成项目化学习目标。

总之,组织开展项目化学习,教师要分析学生的能力基础和兴趣爱好,确定本项目学生需要建构的核心知识,引导学生发现驱动整个项目的核心问题,设计充满趣味、驱动力强、能连接或融合多学科知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设计聚焦核心驱动性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持续探究、促进核心知识学习的结构化任务,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认知策略持续探究,逐步解决核心驱动问题,建构核心知识,形成关键能力,运用多元评价方式引领并检测项目化学习效果,逐步达成项目化学习目标,实现素养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2]张红梅.项目化学习的定义、兴起原因及开展策略[J].福建教育,2021(6):11.

[3]沈国琴.参与量表开发:让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表现性评价量表的开发[J].教育视界,2020(13):26.

责任编辑:石萍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创生取向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施研究”(D/2021/02/211)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2-02-15

作者简介:沈国琴,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副校长,高级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综合实践教学。

猜你喜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学习优化策略
以项目化学习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项目化学习·多元呈现”教学模式的探究
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