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文化的片思

2022-05-12 20:34沈茂德
江苏教育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文化课堂教学课堂

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我们已经走了很长的路,但当我们走进常态课堂,仍然会发现,课堂学习的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尚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教师的思维、教师的方法仍然在统领着课堂,“师说生记”“师问生答”的传统模式仍然占据着许多“常态课堂”。

狄邦教育集团原学术总监John  Birchal拥有长达40年的学校管理经历,曾在6个国家工作,其中在中国工作11年。他在《中国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在哪些领域需提高?》中写道:未来的世界,不管在哪个国家,都强调问题解决者、创新者和拥有优秀人际技能的人才。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没有将这三个重要领域的能力融入课堂教学,我们的学生会被培养成一个知识丰富的“容器”,而不能够把知识有效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之中。

在我的印象中,中国学生给外籍教师留下了很多正面的印象:他们学习态度积极,他们尊敬师长,……然而,尊敬师长并不意味着放弃学术层面的质疑。学生通过探究来学习知识,课堂环境应该鼓励学生们向教师提出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回答教师的提问。

如果在课堂上,教师总被当作知识的唯一来源,那么学生学习的机会就被剥夺了。学生们从他们的同伴群体中习得大量的知识,而且往往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知识习得的效率会更高。因此,在课堂中参与有组织的交流讨论对于知识的巩固非常关键,所以“安静”的课堂并不是最为“高效”的课堂。

教育的重点也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习”而不是灌输给他们大量的死知识。研究能力、使用技术手段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演讲能力、与同伴协作的能力应该成为现代课堂培养学生的主要课题。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这么久,但为什么“常态课堂”仍然“涛声依旧”?通过众多的课堂观察和大量的访谈,一个事实已很显然:我们已了解了课程改革的许多理念,但这些理念尚未真正成为每一位教师心中的“教育哲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文化尚未形成。

何谓课堂文化?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并为大多数师生认同并遵循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即课堂文化。

小学开放日,我搬张凳子,走进了小学部一年级、三年级的课堂。首先感受到的是学生们的阳光和热情。稚嫩的学生们,看见校长来到课堂,都热情地打招呼,还有学生兴奋地和我说悄悄话:“我爸爸是你的学生……”

沉浸在英语教师Steven、戏剧教师Boshoff的课堂中,我只觉得时间一闪而过,听完两节课,心情喜悦,几行字已赫然出现在我的听课笔记上——课堂是可以欢乐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可以改变的,课堂应该是学生们的世界……

一年级的全英文教授,对非英语母语的学生们来说,是有挑战的,但Steven没有用我们所熟悉的方法——先认识单词,然后教授句子、语法,而是直接分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们直接诵读课文,教师则和助教分别巡回指导有困难的学生。教学过程凸显了“学生主体”“合作学习”“个别辅导”等现代教学的思想。

三年级的戏剧课,则更是搭建了学生们全员参与的“表演舞台”。“三只小猪”的课本剧教学中,教师是导演,每个学生都是演员。教学过程全英文授课,全英文表演,学生们在欢乐中积极参与,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示着表演才华。学生们的笑声和快乐展示着他們积极学习的状态,能力得到提升。

回到办公室,我细细回味两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小组合作竞赛的模式开展教学,教师同时是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我慨然,在课程改革中,课程体系的建设确实重要,但如果没有过程的优化、方法的优化,再好的课程也可能只是“老人旧船”。

在传统课堂文化的长期熏陶下,许多学生已固化了一种学习意识:文本就是真理,教师就是权威。学生们把学习理解成了读教科书,做教师规定的习题、讲义,以为只要答对了教师的问题,就是掌握了知识、智慧、能力。于是,在我们的许多常态课堂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教师问:懂了吗?记住了吗?会了吗?

在外籍教师的课堂上,学生们会无序地插话和提问:“我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为什么是这样的”……学生们持有对文本与权威的怀疑,他们的思维是发散的,甚至常会提出一些似乎与当堂教学无关的问题,学生们也不怕在同学面前暴露自己某一方面知识的薄弱;而洋教师们面对学生们在课堂上时常出现的“无序性插问”,往往坦然容纳、点头赞许,面对学生们对文本的质疑和对自己的挑战,洋教师们似乎特别高兴。在面对“难堪”时,洋教师们可以双肩一耸,面带微笑,照样“OK”。在教师的这种长期“容忍”与极力“怂恿”之下,学生们没有了思维的桎梏,没有了教师的威慑,更没有答错内容可能会有的“耻辱”担忧,同学间讨论交流、甚至是争论,让课堂显得“散乱”无比。

在我看来,在这“散乱”背后,是一种不同的课堂文化。在这种课堂文化的浸润中,课堂学习中可以包含五洲四海的风云,可以畅叙幼稚的、浪漫的理想与幻想,可以产生无限的问题和永恒的问题意识……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文化中,往往存在以掌握知识为中心、教师主宰课堂、师生之间缺少平等的交流和对话、学习氛围缺乏生命的激情等问题。课堂文化重建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导向,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主要目的,追求从“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促使学生逐步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积极参与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民主平等、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形态,形成“探究、创新、质疑”的思维特质。

(沈茂德,无锡狄邦文理学校中方校长)

责任编辑:贾凌燕

猜你喜欢
文化课堂教学课堂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甜蜜的烘焙课堂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欢乐的课堂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谁远谁近?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