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青年教师成长:合理布置学生作业

2022-05-12 22:50霍晓宏樊雅琴
天津教育·上 2022年4期
关键词:作业负担课业负担作业

霍晓宏 樊雅琴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并使学生的技能和技巧完善化。但过于繁重、机械重复的作业会给学生造成过重的课业负担,进而抑制身心健康发展。对学生课业负担的认识,学界有几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课业负担是一种客观负荷,是学校、教师、家长等施加在学生身上的、客观的、统一的学习量;第二种观点认为课业负担是一种主观感受,是学生承担一定课业任务后产生的压力或感受,由于每个学生学习能力不同,承受的学习量也不同,因此对压力的感知与体验是不一样的;第三种观点认为课业负担是客观负荷与主观感受之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业负担是否过重,主观感受当然会因人而异。在实际操作层面,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际感受,使每个学生有尽量合理的课业负担。

一、中小学生作业负担调研

(一)小学生作业负担调研

随着“小升初”取消考试和就近入学政策的落地,小学生的书面作业负担比以往明显降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2021年5月对天津市4个区508名小学生作业时间进行调研,调研数据显示,半小时以内的占21.65%,半小时至1小时的占45.87%,超过1小时的占32.48%,而且大部分集中在高年级段。自2021年7月“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小学低年级基本没有家庭书面作业,高年级的作业量也基本控制在60分钟以内。

(二)初中生作业负担调研

初中生由于“中考”压力,学生的作业负担相比于小学较重(但相较于高中较轻)。2021年5月對天津市13个区2345名初中生作业时间进行调研,调研数据表明,半小时以内的占6.2%,半小时至1小时的占28.2%,1小时至2小时的占41.3%,每天完成全部作业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占24.3%,而且大部分集中在毕业年级。“双减”政策实施后,初中生的书面作业完成时间明显有所减少,非毕业年级一般都不超过90分钟。

(三)高中生作业负担调研

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高中生“刷题”现象比较严重,也使得高中成为作业负担最严重的学段。2020年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学生居家线上学习,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对天津市5891名高中学生调研,在能否按时完成作业的统计数据显示,只有40.54%的学生能全部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方式的变化并未带来作业问题的根本性变化,一部分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的意愿并不高。

二、中小学生作业负担分析

从综合调查数据和访谈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受到作业困扰的,而这种困扰是长期存在于教学过程中的。完成作业,作为学习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合理有效是非常关键的。但是恰恰在这个环节,出现了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甚至偶尔也有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矛盾。

家庭作业是学生学习生涯的一项重要任务,既是学生课业负担的主要来源,又能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反馈。它既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又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传统的作业倾向于将教师授课内容在课后进行反复读、写、背、练。虽然能起到熟记教学内容的作用,但是缺乏生动性和立体化。学生对此类作业的兴趣不高,已经掌握的教学内容因为没有提升空间而觉得意义不大,未掌握的教学内容即使硬着头皮做作业,效果也是事倍功半。

学生每天要对多学科进行学习,作业也是各学科任务量的累计。要使学生有合理的课业负担,既不能一味地减少作业量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不能只为了强化训练而增加许多机械性的作业。调研发现,学生比较沉重的课业负担,主要来自过多地刷题。“机械刷题”使得学生的发展很不平衡,导致学生的社会实践参与度低,牺牲了学生的品格修炼、身体锻炼,甚至牺牲了兴趣爱好和创造性。教育内涵不断被窄化,造成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意识不足。

三、优化学生作业的策略

(一)分学段合理布置作业

我国学者吴也显在其著作《教学论新编》中谈到,作业系统如果安排得好,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法。有研究表明,小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与其学习成绩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而初中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与其学习成绩之间的关联关系存在着一个阈值,这个阈值大约是3小时。在该阈值范围内,二者成正相关;超出这一阈值,相关度不明显或成反相关。且随着年级增长,这一阈值会不断提高。针对不同年级的相关研究也有类似的结论,有研究表明,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与其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几乎为零;而对小学五六年级及初中一二年级学生来说,其相关系数为0.07;对高中学生来说,其相关系数则为0.25。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学会了、掌握了,再反复练习意义不大。高中学习内容相对复杂,知识应用变化多端,练多练少对成绩有明显的影响,但过多过滥也会造成负面影响。

分学段合理布置作业,是指随着年级的提高,逐步增大作业量。小学低年级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小学高年级适当安排书面家庭作业,一般每天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不超过90分钟,毕业年级可适当增加。高中尽量控制在2小时以内,毕业年级可适当增加。这样的客观负荷符合学生成长的一般规律,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在完成基本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可以布置分层次、弹性化、个性化的作业。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环境,在接收同一知识信息时所具备的价值观念、学习能力、意识品格等方面都各不相同,这使得学习效果、解题能力、需要的情感关注都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分配学生课下作业时都要兼顾学生的个性与共性。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课堂知识的延伸和课外作业也应该是分层次的、富有弹性的。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布置作业要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力争通过“少而精”的作业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在布置作业前,教师应先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分析,明确知识重难点和易混易错点,认真思索哪些类型的作业题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哪些类型的作业题具有典型性,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哪些类型的作业题具有时代性,有助于学生解读新鲜事物。作业的形式应多种多样,不单单拘泥于纸笔,还包括课前预习、课后练习、笔答、阅读、实践操作等多种类型。通过统筹整个教学过程的预习、授课与巩固阶段的实际情况,根据课堂内容设计基础型和提高型两个层面的作业,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合理控制作业量。

(二)系统设计交叉调剂

当作业不再作为一个学科的教学工具单独存在,而是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形成立体化的作业系统时,才能符合新时代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求,才能进一步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要加强思政课建设,体育要增加课时,劳动要设置必修课,美育也要加强,这些无疑都是正确的。要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就要改变过去只是文化课考试科目教师布置大量作业的习惯,適当增加德体美劳教育的作业。杰伊·纳什教授(J.B.Nash)认为,孩子们需要机会学习享受闲暇时间。他们应该在儿童时期就自由地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聆听戏剧歌剧、观赏舞蹈杂技、进行手工制作、书籍阅读等。只有学会享受闲暇时间,才能拥有获得快乐的能力。有远见的老年人更希望孩子们是健康的、全面而个性发展的。这种观念的改变需要时间、需要条件。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从心灵深处、从骨子里改变唯分数的思想观念,树立健康第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适当增加中小学生德体美劳家庭作业,做到定作业内容、强度和时长,有记录,有检查。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得学生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进入课堂的内容越多,学生的学习压力就越大。要增加必须的内容就要相应减少非必要的内容。增加德体美劳作业就要相应减少一些学科过多的重复性作业,特别是要减少“机械刷题”,把重复性刷题的时间用在德体美劳上。增加和减少都是相对的,关键是使学生的学习量处于合理的区间,课业负担既不过重也不过轻。

不同学生的先天条件、后期学习习惯、兴趣点以及协调能力各不相同。相同的客观负荷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说,完成难度以及提升目标是不一样的,甚至“我之甘露,彼之砒霜”的情况也是存在的。统一的作业要求对不同的学生来说,无论是难度还是时间分配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分层布置作业,比较可行的方法是作业分为必做和选做,必做是全体学生必须完成的基本目标任务,选做是为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空间,使学生主观感受更符合其发展的需求。

学习要遵循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规律,作业设计亦是如此。德智体美劳各学科要交叉调剂,动静结合。综合考虑不同学段教育内容和学生成长规律,当学生感觉学习不再是一个枯燥重复的过程,而成为了一个探索未知世界的有效途径,学习的兴趣自然大幅提高。没有任何一个学生天生对“做一个好学生,考一个好分数”反感。好的作业设计针对性强,学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为全面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

作业与实际生活关联起来,会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较具象化的体验,利于把枯燥的概念变成生动的体验,加深记忆效果,使得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有用。当学习的过程变成一个乐趣,有了培养兴趣爱好的时间空间,孩子的心态也会变得放松,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也更接近了一步。

(三)建立校内协调机制

在学校管理层面,应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严格按照规定控制作业总量。倘若各个学科的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争先恐后地增加作业量,没有了学校的协调统筹,学生一天的作业总量就很难控制了。比如,初中生一天上了六节课,每节课后作业半小时,一天的作业量就是三个小时,这样过重的作业负担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各个学科的教师如果难以把握作业总量,可以由班主任来协调,通过班主任对各学科作业进行汇总,有效控制作业总量;也可以采用作业公示制度,使大家心明眼亮,互相监督。

同时,学校也可以改变对教师评价以单学科为依据的方式,建立以班级为评价主体,以班主任为主导,以该班授课教师为团队分层评价,按照团队贡献和单科学习制定不同的权重,重新制定教师的绩效考核方法。这样可以避免各科教师用过多的作业来争抢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校内要形成一种文化氛围,要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乐趣、学会学习,刻苦学习,使其胜不骄、败不馁,保持身心健康。要减轻学生过度关注学科成绩的心理负担,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缓解学生学习过程中负面情绪造成的心理压力。要引导学生时刻暗示自己能行,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品质。

(四)建立家校协调机制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每一个有学生的家庭都有关于作业的故事。一个有趣的场景,十几个高中毕业20年的女同学聚会,不知不觉中聚会就成为“写作业战争”的吐槽大会。一部分对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孩子成了家长的骄傲;另一部分家庭则是不写作业时母慈子孝,一写作业就鸡飞狗跳。学校和教师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虽然减少了学生的课外作业量,但遭到了家长的反驳,年级越低这种现象越普遍。他们以为学生没有课外作业是学校要求松懈,管理不严,反而责怪学校不理解家长的心情。如今,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有一种怪现象,即学校努力抓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核心素养养成,家长却在帮孩子安排各学科的课外辅导,有些本末倒置。

每一个家长面对孩子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往往都是新问题。写作业这个过程,家长往往强势地切入到学习过程中,陪、盯、查、骂、打。其中,前三个是常态,后两个是爆发。长此以往,学生会有一种观念,学习是给家长学的,考试是给家长考的,家长的爱是建立在学习成绩好这个基础上的,而忽略了孩子才是学习的主角。如果家长把自己从强势参与改为积极配合,创造环境,鼓励为主,加强跟教师的沟通,效果可能会更好。家长对未来竞争的担忧导致对孩子期望值不断提升,各种比较,对孩子提各种不符合实际的要求。面对现阶段的家校割裂问题,需要双方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是育人的专门场所,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校要形成教育合力,对学生家长来说,如果能调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孩子们的潜能和特长就会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对学校和教师来说,首先,布置的作业应遵循课程规律,难易适度,题量适中;其次,作业内容应新颖、优质,要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其独立思考和探究实践能力的养成;最后,应根据学生能力差异分层设计作业内容和作业要求,既要让学生学得了,又要学生学得好。改变传统“三统一”的作业设计方式,即统一的题量、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这一方式会导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下的现象发生。让小学生去读《红楼梦》等经典名著是不现实的,但家长若给孩子买相关内容的“小人书”,由孩子自由翻阅,从中汲取营养还是不错的选择。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就意味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和教师、家长、同学沟通探讨,通过工具查资料,再经过独立思考达成目标,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在这一方面,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运用工具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合理布置作业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创造学生自我实践、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时空。只有这样,才能在积极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富有责任心、自立自强的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徐德明)

猜你喜欢
作业负担课业负担作业
探析小学生作业心理负担的定量分析
减轻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改后学生课业负担和心理障碍的现状调查
作业
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减轻高二数学课业负担
有效识字 减轻写字作业负担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轻负提效”大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