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孩政策下,如何化解多孩家庭冲突

2022-05-12 22:49孟馥陈珏林春
心理与健康 2022年5期
关键词:代际祖辈大宝

孟馥 陈珏 林春

三孩政策,是基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迫切需要而推出的一项人口政策。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俗语说“一个孩子上蹿下跳,两个孩子打打闹闹,三个孩子鸡飞狗跳”,这说的是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加,除了家庭氛围变得更活跃更热闹之外,由于每个成员的性格、脾性、感受、需求各不相同,难免引发“动荡不安”,即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与纠葛。

那么,该如何在享受多子之乐的同时,又能有效地化解家庭冲突,转危为机,增加家庭成员间的亲密感呢?为此,我们专访了三位精神心理卫生领域的专家老师:

孟 馥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家庭治疗学组主任委员。专业领域: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婚姻与家庭治疗、各种神经症及心身疾病诊治。

陈 珏 主任医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心身医学特色学科负责人,进食障碍诊治中心负责人。专业领域:成人及青少年的抑郁障碍、焦虑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等的心理治疗及心身综合性治疗。

林 春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家庭教育咨询师项目负责人。专业领域:咨询心理学、家庭养育心理学。

第一部分  生养儿女的烦恼怎么破

心理与健康: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男女双方都生理健康的情况下,为何总是怀不上孩子?

林 春:人的生理功能是受心理因素影响的。不良情绪、心理压力都会导致人体的内分泌紊乱,影响女性卵泡形成、发育和排卵,对正常受孕造成影响。此外,也有研究表明,不良情绪会导致男性精液质量下降,进而影响配偶的受孕概率。

心理与健康:

在育儿信息浪潮下,依然怕养不好孩子该怎么办?

林 春:现在育儿窍门相关的信息满天飞,信息过载,导致知识焦虑。社会上有些个人和商业机构有意消费家长的育儿焦虑,导致不少年轻人因为害怕养不好孩子而不敢怀孕生子。

建议年轻的父母谨慎应对儿童养育方面的知识和宣传,多思考多求证:某些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是否适合你的孩子?儿童养育方面的知识和方法,最好从专业途径获取,比如《心理与健康》等科普刊物,或者由专业学术组织和医疗机构举办的各类育儿培训课程。

今年1月《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始实施。据了解,作为呼应《家庭教育促进法》的一项具体举措,目前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等机构和团体正组织专家开展家庭教育专项研究,编撰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开发家庭教育培训课程,预计相关产品年中会向社会推出。

恐惧和焦虑往往是因为缺乏了解,如果家长懂得一些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亲子沟通、儿童养育技巧,育儿焦虑就会得到极大的缓解,生儿育女就不再令其恐惧。相反,陪伴子女,和子女共同成长,把子女培养成有用之才,就是人生中值得期待的一件美事。

第二部分  如何科学应对多孩家庭冲突

心理与健康:

怎么看待同胞间的竞争与冲突,该如何应对?

孟 馥:从家庭发展的角度来讲,每一个发展周期本身都会带来冲突和改变。冲突,是家庭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它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挑战、困难和压力,但同时冲突也可能带来契机、希望和改变,所以对冲突本身要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

冲突本身不是问题,怎么样解决冲突可能是问题。如果家庭的冲突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就会积压,而未解决的冲突积压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导致家庭系统运作的阻碍或停滞。对于家庭来说,最重要的是夫妻能否协同合作、有效地解决他们在婚姻及日常生活当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否则,这些未解决的冲突就有可能落在孩子的身上。

同胞间的竞争是正常的现象,但如果冲突持续、扩大并加剧,就有可能是夫妻关系或家庭系统未解决的冲突积压所致。因此,同胞间的竞争或冲突本身不是问题,父母解决冲突的互动模式才是问题。

父母要阶段性、一致性和持续应对处理亲子关系。在应对同胞竞争或冲突时,父母应该加强彼此间的合作,要理清楚相应的处理原则,要定出一些规则,包括处理的先后秩序;父母还应正视彼此间的分歧,加强沟通、彼此妥协,求同存异、共同合作,对孩子们来说,父母的一致性更重要;父母还要兼顾自己的心理卫生。

陈 珏:全面二胎政策实施以来,二孩家庭数量越来越多,同胞竞争也成為大家关注的问题。在国际疾病分类(ICD)中,有“同胞竞争障碍”这一描述,该问题被列入儿童情绪障碍,通常指随着弟妹出生,儿童出现某种程度的情绪紊乱,表现为嫉妒婴儿、出现模仿婴儿的举动等社会性退缩行为,增加与父母的对立冲突、产生焦虑痛苦的情绪等。但实际上,能够达到“障碍”程度的同胞竞争并不多,更多的同胞竞争表现为孩子们以各种方式争夺父母的关注和爱。有些表现为同胞间的争吵、甚至打架;有些表现为身体的不舒服,行为上的不恰当,以吸引父母的关注;也有一些孩子表现特别优异,以期让父母关注、满意。

从行为学理论的角度来说,父母的关注会强化孩子的行为。比如说有些家庭在二宝出生后,对大宝的关注度下降,但当大宝生病、行为不当、情绪激烈的时候,父母会分出精力来关注他。某种程度上,父母在这个时候的关注,对大宝的表达方式就是一个强化,如果这种情况反复发生,那么大宝的行为模式可能被固化下来。有调查显示,二宝出生后,大宝出现情绪行为问题的比例较高,竞争性的同胞关系是危险因素之一。故在二宝出生后,如何“一碗水端平”,给予大宝同样的关注和爱是值得考虑的问题。我们有几个小的建议:

1避免比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有时候家长是希望孩子“见贤思齐”,但孩子会觉得自己不如另一个,家长更偏爱其他孩子。

2避免忽视:新生小宝宝不可避免地要占据家长很多的精力,尤其是妈妈,大宝很容易感觉自己被忽视,从而对新出生的弟弟妹妹感到不满。家长可以让大宝参与到照顾弟弟妹妹的过程中,比如帮忙拿尿布、衣服等,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感谢,让他/她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而不是被忽略。

3鼓励大宝成为榜样:当大宝做得好的时候,给予适当的鼓励,强化他/她作为哥哥姐姐的身份,同時也鼓励小宝向大宝看齐。

4不要过多干涉孩子间的争执:孩子间有争执打闹不可避免,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逐渐让孩子们自己解决争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也会逐渐习得社会规则。

心理与健康:

隔代联合抚养模式下,如何化解家庭代际冲突?

孟 馥:现今,隔代养育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在隔代养育过程中祖辈和父辈的养育方式难免不一样或者观点不一致,因此,孩子可能成为父母与祖父母之间矛盾冲突的出口。当孩子的父母与其祖父母有比较大的分歧和冲突时,孩子会卷入家庭的代际三角当中,他们还会发展出一些症状出来,转移代际之间的压力、缓解矛盾,成为代际冲突的调节者;有的孩子会支持父母一方或祖父母,身先士卒,长期卷入代际冲突的孩子,会导致个体发展的受限。代际间的冲突,很少是隔代的冲突,而是父辈与祖辈之间的冲突。

有效解决代际冲突的关键在于在代际间建立起清晰的边界,彼此尊重、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加强学习,加强家庭建设,可以学习一些家庭心理健康的知识和家庭有效沟通的技巧,有效地面对和解决冲突,必要时,可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总之,我认为家庭小环境的维护和建设是相当重要的。

陈 珏:很多双职工家庭为了解决照顾孩子的问题,会邀请家中老人帮忙,教养观念的不同很容易造成家庭冲突。

有些年轻的父母出于生活工作的压力,无暇顾及子女的成长与教育。也有一些父母和自己的父母边界不清,本身自己都是没有长大的孩子,有了孩子后更是完全将孩子交给祖辈,继续享受做儿子/女儿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有一些父母本身控制欲就比较强,自己的孩子有了孩子后,仍然担任着“大家长”的角色,一方面替孩子承受了养育的重担,另一方面掌管全局。无论哪种情况,对于幼儿的成长,家庭关系的和谐都是不利的。因此,我们建议:

首先我们要明确,父母是教养孩子的主体。建议年轻的父母们要承担起教养孩子的主要责任,祖辈只是作为帮手而参与,和祖辈多沟通,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责任。

多沟通,多倾听,相互体谅。有一些教养理念并没有对错之分,祖辈的做法或者父母的做法并不见得有一方就一定是正确或错误的。可以多沟通,多倾听,相互理解,在沟通协调下做一个决定。

在双方观念不一致时,在尊重长辈的前提下,坚持父母的教养主体地位。如果协商后很难达成一致,我们还是提倡以父母的建议为准。毕竟父母承担教养孩子的主要责任,作为监护人,也为未成年的孩子负责。

父母和祖辈观念上的冲突,有些其实是表面的冲突,深层次来说,其实会反映更多的问题,比如,这个家里谁说了算?我的意见有没有得到重视?我有没有被充分地尊重?当发生冲突,我们不妨静下来想一想,对方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对症下药效果才会更好。

猜你喜欢
代际祖辈大宝
新世纪以来的“代际之分”与“代际之争”
——论代际批评的“有效”“有限”及其意义
《我和我的父辈》: 代际秩序建构与精神传承隐喻
春节,代际弥合好时机
父辈和祖辈的情感故事,分外美丽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古巴代际权力交接受世界瞩目
调查
助教带动“夕阳”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