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

2022-05-12 23:27奥瑞
天津教育·上 2022年4期
关键词:文本教师学生

奥瑞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追求自主性、生动性、丰富性、合作性、综合性、自由性等,注重让学生从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品质塑造等方面获得全面的进步。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构建,让学生既对文本基本内容形成深入的理解,又借助广泛的探究与实践活动拓宽阅读层面,发展多种素质。本文具体谈一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的研究。

一、利用导学课件,提升阅读的自主性

进入高年级阶段后,学生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独立思维能力,能对文本展开一定程度的自主阅读。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利用导学课件为学生指引自主阅读的方向,让学生带着明确的问题自主学习文本知识、提取文本信息,充分強化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时,教师可以利用导学课件引导学生展开自主阅读。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文字知识进行学习,提高阅读的流畅性。比如,可以摘取“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面”“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等句子,让学生查阅“渑”“擅”等字的读音和含义。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基本信息进行提取。比如,可以设置如下问题:“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学生可以对各个段落逐次浏览,认识故事中主要有蔺相如、廉颇、秦王、赵王等人物。再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框架进行认识。比如,可以让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述了哪些故事?这些故事的过程是怎样的?”学生通过细致阅读,能归纳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等主要故事,并能勾画文本中的语句,了解这些事件的主要过程。最后,教师还可以设置反馈性的问题,了解学生的阅读效果,方便展开辅导。比如,可以让学生思考:“通过本文的阅读,你收获了哪些知识?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阅读状况进行反馈。一些学生能表述对蔺相如的人物形象认识不够全面的问题;一些学生能表述出对渑池之会的故事脉络理解不够清晰的问题。教师可以对这些内容作出进一步的讲解,以此强化学生的独立阅读效果。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利用导学课件辅助学生展开自主阅读,提高学生阅读的动力。

二、利用多样情景,提升阅读的生动性

高年级阶段的语文文本普遍篇幅较长,学生在阅读时容易出现精力不够集中以及理解不够透彻的问题,并会对阅读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因此,教师还要在充分切合学生心理状态的前提下进行阅读方法的创新,运用多媒体和现实环境营造多样的情景,让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和深入的体验,以此提高阅读趣味,增强理解深度。

例如,在学习《祖父的园子》时,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形式提高学生阅读的生动性。首先,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营造情景。比如,课文第一段中对园子中的各种昆虫有着丰富的介绍,因此,教师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阅读与昆虫有关的绘本,让学生借助绘本中的插画具体认识蝴蝶、蜻蜓、蚂蚱等动物的特点。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观看《动物世界》等纪录片,让学生借助视频画面具体感受“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文段所描绘的各种昆虫翩翩飞舞,色彩斑斓的场景,以此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品质。又如,作者通过具体的劳动过程回顾了与祖父的生活经历,学生仅通过文字内容,不能对祖父的人物形象获得立体的认识。因此,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在脑海中构想祖父的相貌和神态,接着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劳动者的图片。学生能将图片中的人物与文本中的相应段落进行联系,充分体会祖父勤劳淳朴,善良慈爱的特点。其次,教师可以借助现实环境营造情景。比如,在阅读“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一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室外对天空和花园中的景象进行观察,体会花朵开放、鸟儿飞翔的场景,感受自然界蓬勃的生命力和宁静的氛围,以此体会文本语言的优美。最后,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状况进行生动阅读。比如,在阅读“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一句时,学生可以自主搜索与菜园有关的图片,通过观察具体认识太阳照射时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自然景象观察的细致性。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能沉浸在多种情景中,深入体会文本内容,增强阅读效果。

三、利用多种资料,提升阅读的丰富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着重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对文本内的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又要具备开阔视角,对文本外的相关联知识进行广泛的探索。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课外书籍和互联网资源开展丰富的课内外拓展阅读活动,有效增强阅读的丰富性。

例如,在学习《伯牙鼓琴》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多种资料展开拓展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立足于文本内容对课内知识进行探究。比如,在阅读“方鼓琴而志在太山”“终身不复鼓琴”等句时,学生容易对“方”“复”等字的含义产生理解的偏差。而借助《古汉语词典》等图书工具,学生既能了解到这些字在本句中分别为“刚才”“又”的意思。又如,学生需思考:“俞伯牙和钟子期这些人物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吗?”“故事发生在什么时代”等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互联网搜索相关的历史资料,探究这些人物的具体经历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立足于文本内容对课外知识展开探究。比如,文本中重点体现了俞伯牙善于鼓琴的特点。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人物弹的琴和现代的钢琴是一样的吗?”学生可以以古代乐器为专题展开探究活动,从而一方面了解到古琴又称瑶琴,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有效增强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能欣赏古琴弹奏的视频,具体体会古琴所具有的音韵和谐、意境深远的特点。同时,学生还可以对传统的二胡、古筝、琵琶等乐器进行探究,进一步充实传统文化修养。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能借助丰富的资料将文本阅读作为广泛探究,充实文化修养的重要平台,不断增强阅读兴趣。

四、进行合理分组,提升阅读的合作性

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既要发挥独立思维能力进行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提升,也要参与集体活动,进行思维的碰撞,发表各自的阅读收获,以此革新认知与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合作阅读,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互学习、相互辅导。

例如,在学习《穷人》一文时,教师可以对学生合理分组,引导学生展开合作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共同对文本内容进行充分认识。对此,教师可以安排阅读能力出众的学生作为小组长,辅助阅读能力不足的学生一同阅读文本。在这一过程中,学困生可以负责查阅重点字词、勾画主要人物等任务。优秀学生可以负责梳理故事发展的脉络,结合细节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并将这些阅读过程中所运用的总结归纳、类比分析等方法向其他同学讲解,以此提高学困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活动,共同发表文本阅读感受。比如,在欣赏文本中的经典段落时,一些学生能认为“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一句进行了充分的环境描写,表现出了海洋上恶劣的天气,体现出了主人公安娜对丈夫的担忧。而一些学生认为“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一句以丰富而细致的细节描写表现出了西蒙去世后的凄凉场景,能让读者体会到作者对穷人的同情。又如,在文本的思想主旨方面,一些学生认为作者通过描写西蒙这一人物表现了下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一些学生认为作者通过描写安娜这一人物表达了对安娜善良品质的赞颂。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集体阅读,进一步学习多种阅读方法,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五、开展群文阅读,提升阅读的综合性

部编版的很多语文文本在体裁和题材上具有高度的相近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多篇文本为阅读对象,引导学生开展群阅读活动,让学生对不同文本之间的相同性与差异性作出多方面的分析,这样既拓宽学生的阅读层面,又帮助学生对文本内容形成综合性的认识。

例如,在学习《慈母情深》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等文本展开群文阅读,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这些文本的基本内容展开阅读。学生能认识到这些文本的共同之处是都记叙了作者与父母之间的生活经历,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恩与敬佩之情。同时,学生能认识到这些文本的不同之处是《慈母情深》重点描写了母亲辛勤工作的场景;《父爱之舟》重点记叙了父亲通过划船护送作者上学的故事;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主要描写的是父亲由对作者持反对态度到肯定态度的过程。由此,学生既能对各篇文本的主要内容形成透彻的认识,又能培养良好的总结归纳和类比分析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角度对这些文本展开综合阅读。对此,一些学生能发现《慈母情深》中进行了大量的细节描写,通过“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等语句描写出了母亲工作环境的简陋和工作过程的艰辛;《父爱之舟》通过“有一次,父亲同我住了一间最便宜的小客栈……”等事件突出了父亲对作者的关爱。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作者主要记叙了自己的创作过程,以此從侧面体现出父亲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集中性地阅读多篇文本,对多种阅读能力进行充分运用,培养综合性的思维,不断提高阅读深度。

六、开展创新活动,提倡阅读的自由性

思维运用是阅读的主体方法,良好的思维模式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完成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为拓展阅读理念,以及创新阅读方法作出重要的支撑。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与技能特长开展创新性的阅读活动,将书法、音乐、美术、戏剧、演讲等多种思维进行运用,培养强烈的创造力。

例如,在学习《草原》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创新活动,给予学生自由的成长空间。比如,在阅读“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一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会想唱的是哪首歌曲呢?”对此,学生可以充分阅读文本内容,对草原的自然风景和民族风情进行深入的体会,并借助互联网搜索相应的草原民歌,使用高亢嘹亮的语气演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歌曲,以此对作者的心境进行真实还原。又如,在阅读“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一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草原风景描绘相应的风景画。学生可以使用绿色的颜料描绘草原上的草野;使用白色的颜料描绘羊群和云朵,以此将文本意境进行真实性的还原,生动体会草原风景的优美,感受作者内心的愉快。同样,在阅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两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书法能力,对这两句诗歌进行书写。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能体会到作者对草原人民的深厚情感和对草原生活的依依不舍之情。而在阅读描写草原人民赛马的文段时,学生可以集体开展戏剧表演活动,展现草原人民的精神风貌。对此,学生可以细致阅读“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等文段,寻找表演的道具,构建表演的场地,通过快速的奔跑和跳跃模仿赛马的过程,体会身心的放松与自由。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能给予学生自由的创新空间,使学生对阅读模式和阅读过程进行自由选择,充分提高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深度和文本知识的运用能力。

七、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对语文学习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习惯和兴趣爱好,以此构建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获得全方位的成长。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第一,可以利用导学课件提升学生阅读的自主性;第二,可以设置多样的情景,提高学生阅读的生动性;第三,可以借助多种资料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增强阅读的丰富性;第四,可以合理组建阅读小组,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交流空间,让学生进行深度的思维碰撞;第五,可以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的透彻性;第六,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开展创新活动,对多种艺术能力进行发挥,从不同的视角解读文本、表现文本,培养良好的创造力。通过从这些方面展开教育,学生能不断积累丰富的知识,创造新颖的阅读方法,综合提高阅读素养。

(邱瑞玲)

猜你喜欢
文本教师学生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赶不走的学生
秋天在哪里
学生写话
美育教师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