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冰雪画卷,存中国印记

2022-05-12 09:37
领导月读 2022年2期
关键词:会徽图标火炬

施 芳

会徽“冬梦”“飞跃”、源于篆刻艺术汉印的体育图标、场馆围挡等北京冬奥会景观设计,将冰雪运动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巧妙结合,极富中国韵味。在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形象景观艺术总监林存真看来,冬奥会景观设计包罗万象,希望借助设计向世界展现既继承传统又面向未来的中国之美。

冬奥会会徽“冬梦”、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火炬“飞扬”、奖牌“同心”、源于篆刻艺术汉印的体育图标……独具匠心的创意设计,犹如一幅中国文化长卷,渐次展开。

设计冬奥会会徽,8个月修改近万稿

“汉字和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独特载体,我希望通过奥运会这个平台,让更多人看到中国文化。”经过深思熟虑,林存真决定仍然用“冬”字作为会徽设计的主体。毛笔、板刷、水粉笔……林存真和团队成员用不同材质的笔一遍遍写下“冬”字,体会书法的不同感觉。

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

在设计冬残奥会会徽时,比赛项目的录像让林存真深受震撼——冬残奥会高山滑雪运动员跟在引导员的身后,通过听引导员滑行的声音和口令来掌握轨迹和方向。运动员勇于拼搏的精神、自我挑战的勇气,让林存真深深感到,只有“飞”字才能表达这种精气神。

2017 年12 月15 日晚,会徽惊艳亮相。冬奥会会徽“冬梦”以汉字书法“冬”为灵感来源,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将东方文化底蕴与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则展现了汉字“飞”的动感和力度,巧妙地变化成一名向前滑行、冲向胜利的运动员。

将中华传统美学与冰雪运动特色相融合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思想,是北京冬奥会许多元素的设计灵感。设计期间,林存真和团队成员乘车取道延庆到达张家口,仔细揣摩沿途的山形地貌;他们站在高山滑雪出发区远眺,感受小海陀山的气势……这些大自然赋予的灵感,在冬奥会会徽、吉祥物和场馆围挡等设计中得以体现,生动传神。

“从大自然中寻找答案”,在火炬“飞扬”的设计中,林存真体会格外深刻。起初团队利用工业设计的手法,尝试了很多方案,但始终感觉不够生动。直到有一天,林存真无意中看到一片蝴蝶兰叶子缓缓落在办公桌上,卷曲的叶面灵动轻盈,呈现大自然造就的曲线张力和美感。受这片叶子的启发,团队调整了120 多版模型,不断打磨细节,终于让火炬“活”了起来。最终呈现的火炬“飞扬”,流畅的线条动感十足,极富中国韵味,获得了国际奥委会执委会的高度肯定。

北京冬奥会色彩设计的灵感,都源自中国传统矿物颜料色彩,并结合了对自然四时、二十四节气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用设计向世界展现中国形象

2021 年10 月18 日,北京冬奥会火种采集仪式现场,第一棒火炬手、希腊高山滑雪运动员扬尼斯·安东尼乌接过熊熊燃烧的火炬。此时,他服装的袖口、身侧直达脚底的红线,与如同彩色丝带飘扬在天空中的“飞扬”火炬对接成完整的红色线条。“这一设计连接了天、地、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景观体系。”林存真介绍,红色丝带是整个火炬接力视觉的核心,也与会徽图形一脉相承。火炬、火炬手制服、火种灯和火种盆,所有的设计都统一在这条红线下。

北京冬奥会体育图标的设计,则采用早期文化符号及甲骨文的文字结构与形态,用汉印为表现形式。图标方寸间将冰雪运动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巧妙结合,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冬奥“小红人”。这还是冬奥历史上第一款动态体育图标:以动图的形式,在2—3秒的视频动画中,图标由二维的篆刻转换为三维的冰雪运动,配合动感音乐呈现出“燃”的效果。“希望通过设计让传统印章变得时尚、活力,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林存真说,未来还会设计交互式产品。

创新也体现在12个竞赛场馆的围挡设计中。林存真和团队将《千里江山图》和《富春山居图》与不同的冬奥项目进行结合,通过把中国山水长卷融入场馆景观,传递对于中国文化的思考。

中央美术学院校史馆里有一张黑白老照片,那是1958年雕塑系的教学场景,教室上方悬挂的横幅上写着“全世界在看着我们”。“我们肩上担负着向全世界展现中国形象的使命”,回想起这张照片,林存真激情满怀,“我很幸运有机会参与奥运会的设计工作,在奥林匹克历史上留下中国的印记。”

猜你喜欢
会徽图标火炬
接过火炬高举起
会徽公布
Android手机上那些好看的第三方图标包
图标
第九届中国花博会会徽吉祥物揭晓
中国风图标设计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设计方案征集
火炬照亮关爱路
我与《火炬》20年
《火炬》照我绘“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