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的本土化实践

2022-05-13 01:30陈辉
艺苑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科文化遗产艺术

陈辉

摘 要: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的本土化实践,旨在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改新路径,以“艺术+人文+科技”为协同创新范式,以“互联网+非遗+地方特色”为教改实践平台,通过学科融通,多元互补,协同创新,将传统与现代接通、艺术与人文接通、学校与社会接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人文情怀的高素质应用型艺术人才,从而在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乡村美化、乡村共富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地方高校;艺术教育;本土化实践;新文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0年度台州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非遗传承与音乐教改实践研究”(项目编号:xjg202014)成果。

新文科建设是为顺应新时代发展而提出的一项新的教育战略。新文科建设提倡学科融通,打破学科壁垒,以跨学科的整合研究和通识教育,提升文科服务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培育复合型人才的能力。[1]126新文科建设的启动意味着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将经历一次全新的教育改革。艺术教育是高校新文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使命。艺术教育要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树立“大文科”和“大美育”观念,坚持守正创新、培元铸魂,促进专业优化、学科整合,推动各艺术门类之间,艺术与人文、艺术与科技之间的学科融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人文情怀的高素质应用型艺术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服务。

地方应用型高校担负着服务地方、发展地方文化、促进区域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为地方培养人才的使命。在艺术教育领域,地方高校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利用本土文化艺术资源打造艺术教育地方特色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是地域文化的基因根脉,是人民群众共同的精神财富。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艺术教育领域,是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建立文化自信、践行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必要途径。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地方高校利用本土“非遗”资源,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使学校成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宣传的“大后方”,提升了“非遗”的社会影响力,加强了高校服务地方的功能。[2]70在此背景下,地方高校艺术教育要主动适应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利用本土文化艺术资源,开发地方艺术课程,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平台建设中提倡多元融合,协同创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结构,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地方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升级、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一、人才培养适应地方需求

长期以来,地方应用型高校艺术教育由于沿袭专业艺术院校的教育模式,成为学院派艺术教学模式的地方普及版,陷入机械模仿高端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泥淖,专业分类、课程设置照搬西方模式,培养的人才高不成低不就,学非所用,不能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因此,地方高校艺术教育要转变观念,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以西方学院派教学模式为唯一标准的观念,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以培养适应地方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的。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专业要根据地方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师资、生源、办学条件的实际情况,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利用地方艺术优势资源,整合教学资源,拓宽教学渠道,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艺术课程,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地方高校要凝练办学特色,利用地方文化和乡土艺术资源,创建地方特色艺术教育品牌,将本土“非遗”融入艺术教育体系和新文科体系 ; 在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实施“艺术+人文+科技”“专业+通识”“理论+实践”“项目+应用”“传统+创新”“管理+服务”等多元融合教学模式,使地方高校培养的艺术人才在地方经济建设和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乡村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新文科背景下的地方高校艺术教育,要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观念,探索向地方性、综合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在制定培养计划时,地方高校要充分体现与时代同步、与地方对接的办学理念,将艺术学科融入新文科建设体系,融入数字化时代,融入国家乡村振兴计划。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和服务地方能力,是地方高校服务地方、传承地方文化、打造地方品牌的新举措,也是艺术教育改革的新路径。

对于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专业而言,满足地方的人才需求,除了培养一专多能的基础教育艺术师资,还要为文化、广电、旅游和非遗保护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社会培训机构、乡镇、街道、社区培养具有一专多能的艺术人才和文艺骨干,为地方文化发展服务,为美丽乡村建设服务,为乡村文化振兴服务。为此,地方高校艺术教育要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将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教学资源,体现新文科建设内涵,打破传统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向适应地方需求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地方高校要积极融入地方社会,介入当地社会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文化惠民活动,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探索新理论,创建新学科,开发新专业,培养新人才。在艺术人才培养中,加强美育教育、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艺术素质。以乡村振兴、艺术乡建、文旅融合、产教融合为契机,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新路径,鼓励地方高校积极发展文科类新兴专业,积极推动文科专业与地方文化产业对接。鼓励学生在学习艺术必修课程的同时,将文化产业发展、公众文化服务、文创产品设计、多媒体应用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内容作为选修方向或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在社会实践中,提倡学以致用,树立服务意识,了解地方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参加文化惠民、文化下乡、支教、义演等社会公益活动,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水平。

二、教学资源源于地方文化

新文科背景下的地方高校艺术教育改革,要找准定位,发挥地域优势,整合本土办学资源,培育地方艺术课程,实施艺术教学的本土化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根植于本土的原生态教学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标识,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本土非遗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品牌,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人才培养基地、文旅融合产学研实践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艺术乡建服务基地等。如福建泉州利用南音这一传统音乐的“活化石”,在泉州师范学院建立南音传承基地,并成立泉州南音学院,形成了专业特色和办学亮点。泉州南音学院获批“国家特殊需求专业学位人才培养项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点,并入选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井冈山大学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建设“全国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将井冈山红色经典音乐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与专业能力。安徽黄梅戲艺术职业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以戏曲剧种命名的全日制综合性公办高等艺术院校,该学院办学特色鲜明,成为黄梅戏人才培养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为全国各地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被誉为“黄梅沃土,明星摇篮”。浙江工贸职业学院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致力于瓯塑、瓯绣、瓯窑等温州本土文化和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学院开设非遗传承选修课、体验课,举办讲座,开设工作坊,形成了渗透式的非遗技艺传承路径。台州学院在办学过程中践行校地“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奋斗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去年,为助力临海市创建国家5A级景区,艺术设计专业师生通过暑期社会实践的方式,对千年古城紫阳街沿线的店铺进行创意设计改造,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贡献了艺术智慧。为了精准破解服务地方难题,台州学院还组建了86支“地方服务小分队”,深入台州9个县、市、区,打造学校服务地方“金字招牌”。台州学院服务于地方的举措获得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肯定。以上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实践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也证明了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民间艺术资源,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应在全面调查、梳理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开发利用本土艺术资源,建立地方艺术数据库,开发地方艺术课程,编写地方艺术教材,探索艺术教育本土化实践的新模式、新形态、新方法。在教学内容上,要突破传统的灌输式知识传授模式,将传授知识、现场观摩、田野调查与专业训练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训练。[3]32在学习本土民间艺术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主动探究非遗的文化基因,了解非遗的发展历史,发现非遗的艺术魅力,认识非遗的艺术价值。如谭维维将“华阴老腔”与现代摇滚乐结合,取得了令人震撼的视听效果, 这是一个文化创新的成功范例;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将古典诗词和流行音乐进行跨越时空的融合,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致力于媒体传播、全民普及、宣传推广的最好例证。

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的本土化实践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增加本土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民间美术、民间工艺等地方艺术选修课程,在艺术实践中增加非遗田野调查、非遗传承人口述访谈、非遗文化基因解码等内容。通过田野考察,让学生走进现场,走近非遗,走近民间艺人,并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传授非遺技艺,举办非遗专题演出、专题展览、专题讲座、专题研讨,让学生认识非遗、了解非遗、亲近非遗、欣赏非遗、热爱非遗,从而提高学生的非遗传承保护意识。

三、教学手段适应时代发展

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技术、5G技术等技术革命成果推动中国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这对高等文科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全新要求——不仅要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培养融合新技术的复合型文科人才,还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具有自身特质的话语体系。[4]135就现有科技条件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传播的最为简单、便捷的方式,莫过于利用数字化保存、网络化传播。数字化技术可以方便自如地对资料进行录音、录像、修改、编辑、排序、移位、备份、删除和增补,可以高速、便捷地通过网络进行传输,通过建立具有互动性与开放性的图、文、声、像文化遗产数据库,并以互联网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5]47这比起过去单一的口传心授、文字记录不知要先进多少倍。高校拥有便利的数字化技术设备和人才资源,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弥补非遗传承人无法亲临现场传授技艺的困难,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反复观摩、学习,并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远程传输,教师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教学课件,建设教学资源库,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地方高校可以利用科技资源和人才优势,培养具有艺术素养、人文修养,掌握现代科技的复合型人才,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提供技术保障。

地方高校艺术教师要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致力于地方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本土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传播出去,使原本“藏在深山人未识”的非遗项目为外界所认识,以艺术的形式助力乡村振兴。艺术专业学生既要掌握艺术专业技能,又要掌握现代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将地方文化、民俗活动、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拍摄制作成小视频、宣传片,进行网络传播、宣传、推广,这是培养学生艺术实践能力和服务社会意识的举措,也是锻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机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涉及历史学、民俗学、民族学、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艺术学、传播学等学科知识,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掌握全面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艺术教育中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信息化时代,特别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术专业教师也要了解新形势、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掌握新技术,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疫情时期,迫切需要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这就对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艺术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运用数字化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如虚拟舞台在音乐、舞蹈表演艺术实践中的运用,三维空间虚拟技术在美术、设计教学中的运用。艺术专业技能课也由传统的一对一、面对面辅导变成了云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远程辅导。数字化时代的艺术教育,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实现师生在无局限的开放空间进行点对面的远程交流、合作、指导、反馈、评价、考核,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面对这一切,艺术教师都需要接受新的挑战,掌握新的技术,运用新的方法,实施新的方案,探索新的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锐意改革,大胆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总结经验, 使学生在艺术、人文、科技等方面获得全面提升。

四、学科融合对接地方产业

互联网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新文科建设提倡“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文科与理工农医交叉融合,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文科教育,实现自我的革故鼎新”[6]。这为地方高校艺术教育改革指明了一条新路。基于非遗传承保护的艺术教育教学实践,要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改新路径,提倡跨界融合,多元互补,协同创新,将学生从单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中解放出来,拓宽他们的视野,全面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并掌握一定的现代科技。在学科教学中,要多措并举,拓宽教学渠道,体现新文科教育的包容性、多样性、科学性和创造性,展开跨艺术、跨媒介、跨门类、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实现艺术、人文与科技之间的“知识大融通”,克服门类艺术理论之间的学科“边界”,重塑真善美统一的人文主义精神。[1]133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借助一个能够打通学科边界的创新实践平台。作为立足于本土的地方性高校,可以把目光投向地方文化产业和非遗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艺术元素,利用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艺术教育本土化课程,既可以了解乡土社会民俗风情,学习人文科学知识,又可以掌握丰富多彩的音乐、舞蹈、戏曲、曲艺、工艺、美术等相关艺术知识和技能,并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为地方乡村文化振兴、文化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提供智力支撑。

艺术教育改革要体现学科融通,借助科技之力,挖掘人文内涵,植根民间沃土,紧跟时代步伐,树立创新意识。随着国家“互联网+”政策的出台,互联网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背景下,“互联网+非遗”是大势所趋,借助互联网的平台优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传承和传播,其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有效地提升了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的本土化实践中,将非遗融入艺术教学体系,多学科联动,与地方合作,与产业挂钩,构建“非遗+课程建设”“非遗+教学改革”“非遗+艺术实践”“非遗+社团活动”“非遗+学术研究”“非遗+产业转化”“非遗+传媒策划”“非遗+文旅融合”“非遗+文化创意”“非遗+艺术乡建”等多种创新实践模式,可以使艺术教育本土化实践落地生根。“互联网+非遗”的创新实践,可以为地方高校各艺术门类之间,艺术与人文、艺术与科技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搭建起合作的平台。学科融通可以为艺术教育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并为地方文化产业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地方高校要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进一步加大与地方对接,与文化产业对接,在文化发展、人才培养、社会服務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实践基地服务地方社会

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地方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地方高校寻求自身办学特色、主动融入当地社会的必然选择。在艺术教育领域,地方高校要发挥人才优势,面向地方,积极推进教学和科研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发展,开展应用研究,落实校地合作项目,建设产学研创新实践基地,促进艺术创作和科研成果转化。

地方高校要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如艺术设计专业可以在城市形象设计、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古民居修复、民宿建筑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旅游线路规划、地方特产包装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音乐、美术专业可以在民间音乐研究、民间美术研究、民间工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乐乡村”建设、民俗风情小镇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社会文化公益服务等方面展开积极探索,搭建产学研实践平台,主动融入当地社会,扩大社会影响,为地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提供智力保障。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实践,可以提升高校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为日后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地方高校承担地方服务项目,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可以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为学校提升社会知名度,为教师教学、科研积累宝贵经验,实现社会、企业、学校、教师、学生“互利共赢”的目的。产学研合作不仅可以让地方高校师生在实践中锻炼才干,提高专业应用能力,而且也可以给学校教学活动注入创新的活力。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项目实训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反哺教学的最佳手段。同时,产学研合作平台可以将地方产业引入地方高校,使校地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即企业把产品研发、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委托给地方高校,企业在地方高校建立产品研发基地、人才培养基地、技术培训基地,地方高校在企业建立创新实践基地、教学研究基地和学生实习基地。双方提前签订人才委托培养合同,并以此为依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有目的性地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案。根据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可以提高地方高校的就业率,真正实现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的。

地方高校服务于地方社会,要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明确办学方向,整合办学资源,拓展办学空间,提高办学水平,凝练办学特色,成为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高地。

六、结语

综上所述,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的本土化实践,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新路径,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模式,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中发挥地域优势,整合办学资源,优化课程结构,拓宽教学渠道,搭建创新平台,形成人才培养适应地方需求、教学资源源于地方文化、教学手段适应时代发展、学科融合对接地方产业、实践基地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以“艺术+人文+科技”为协同创新范式,以“互联网+非遗+地方特色”为教改实践平台,通过学科融通,多元互补,协同创新,将传统与现代接通、艺术与人文接通、学校与社会接通,培养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计武.新文科的使命与艺术学理论的跨学科定位[J].民族艺术研究,2021(1).

[2]姚慧.遗产化进程中的权力关系的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J].人民音乐,2018(9).

[3]翁敏华.论大学应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4]董占军,张运春.新文科背景下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建设发展问题[J].民族艺术研究,2021(1).

[5]彭毅.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数字化保护[J].档案与建设,2009(1).

[6]《新文科建设宣言》正式发布[EB/OL]. 中国教育网.(2020-11-03). https://www.eol.cn/news/yaowen/202011/t20201103_2029763.shtml.

(责任编辑:万书荣)

猜你喜欢
文科文化遗产艺术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Tough Nut to Crack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纸的艺术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孙文科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