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人文启蒙的跨文化实践

2022-05-13 11:34谢镇宇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保守主义研究现状胡适

摘要:“五四”作为中国启蒙走向现代的关键时期而受到学界关注,以胡适、鲁迅等人为代表的新文化派更是成为研究热点,但另一方面,学衡派领袖梅光迪因主张保守主义的改革成为新文化派的众矢之的,并未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多年来,学界对于梅光迪的研究多是流于表面,并未深入探索其思想的根源。本文搜集近三十年学界对于梅光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人物研究、关系研究和思想研究三个维度进行归纳分析,试图对国内梅光迪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掌握学界对相关研究的全貌及可资利用的研究基础,同时挖掘出目前研究尚不完善的地方,为后来者的梅光迪及保守主义启蒙研究提供深入的路径。

关键词:梅光迪 胡适 保守主义 学衡派 研究现状

在普遍的英雄史观中,近代历史长河里的梅光迪(1890—1945)与那些左右时代的人物比,始终算不上耀眼的明星,不论是在文艺界还是在思想界,梅光迪都不是大多数人的关注对象。1911年,梅光迪作为庚子赔款第三批留美学生赴美学习,与当时大多数留学生热衷于学习更具实用性的理工类学科不同,他选择了学习文学曲线救国。在当时,文学与思想相互交织,文学为思想启蒙提供载体,思想为文学艺术增加深度。与鲁迅、胡适这些名留青史的思想大家不同,梅光迪虽称不上“民族的脊梁”,但他在近代中国走向启蒙的道路上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梅光迪作为《学衡》杂志的发起人,主张中国启蒙的“第三条道路”直至今日依旧值得我们仔细研究,他不仅作为文学研究者不应该被历史所遗忘,作为近代思想启蒙学人与中美跨文化使者等多重身份仍未得到重视,以目前国内对梅光迪的研究而言,这与梅光迪在历史中的作用是不相符的。

截至2021年,以梅光迪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中进行主题搜索,有关梅光迪的论文资料就有超过200篇。限于文章篇幅,笔者从中挑选一些质量较高、主题集中,具有代表性的期刊论文进行参考阅读,并试图在阅读过程中总结出目前学界对梅光迪的研究现状。本文将目前梅光迪研究以人物、思想和人物关系三条线索进行分类,在充分阅读和思考后试图为目前梅光迪研究作简单的小结。

一、人物论:历史里的梅光迪

梅光迪,字迪生、觐庄,1890年生于安徽宣城,作为第三批庚子赔款留美学生,被认为是中国首位留美文学博士,也是《学衡》杂志的创办人之一。关于他的人物论是国内梅光迪研究的一个重点,早期关于梅光迪的论文主要停留在对他的生平进行介绍,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梅光迪作为近代徽皖文人的代表之一,主张实现国际人文主义,但关于他最早的论文却将他打上地方代表的烙印。学者段怀清的《梅光迪的人文思想与人文批评》a从梅光迪的人文主义思想的生发与嬗变对梅光迪进行解读。文章从梅光迪晚年拟定的写作计划开始谈起,对梅光迪为中国近代启蒙所做的贡献予以否定,简单地将其划归为五四运动中新文化派的对立面,并将梅光迪的复杂思想动向归附为仅是其在美国接受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影响的后果,仍然不能跳出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对学衡派从政治层面上就开始批判的藩篱。但作者敏锐地捕捉到梅光迪在接受白璧德人文主义教育之后产生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结合的尝试,尽管如此,文章的结论并未指出梅光迪对白璧德的接受,反而质疑梅光迪是对白璧德人文主义的误读。总的来说,段怀清从思想层面上对梅光迪著述进行解读,并未深入分析梅光迪思想产生的具体路径,但文章从思想层面对梅光迪进行解读也存在里程碑式的价值。

进入21世纪,关于梅光迪的人物研究迈上新台阶。2007年《新文学史料》杂志曾辟梅光迪专题研究,刊登了乐黛云的《梅光迪与学衡派》b、段怀清的《梅光迪年谱简编》和宋晞的《梅光迪教授》三篇文章,其中后两篇是关于梅光迪的生平研究,十分具有学术价值和参考意义。段怀清的文章简明扼要地将梅光迪的生平年谱进行爬梳,从1890年出生到1945年逝世,梅光迪人生历程中的关键年份和重要经历都一一进行罗列。作者资料来源丰富多样,不仅从梅光迪日记中提取关键信息,还从梅光迪友人的资料如胡适日记、竺可桢家书中仔细挑选涉及梅光迪的材料引为旁证,资料翔实清晰,为梅光迪研究者提供了便利。遗憾的是,作者较为倾向于对梅光迪与胡适往来论争材料的发掘,从而忽视了梅光迪漫长人生的其他侧面。但总的来说,文章史料价值高,将隐没在史料丛中的梅光迪生平年谱仔细整理,有助于梅光迪进入各领域学者的视野。宋晞的文章原载于1984年春的《中国文化综合研究》,为梅光迪逝世30周年悼文。作者从梅光迪的家世、求学经历、任教经历、为人处世及学问研究这五个方面对梅光迪的人生进行全方位立体的介绍,找出贯穿梅光迪一生的主线索,将各种身份的梅光迪都呈现在读者面前,有助于我们了解复杂多样的梅光迪。作者凭借其丰富的史料搜集能力和深厚的学术功底,整理出梅光迪日记中的关键信息,特别是梅光迪任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哈佛大学时期的材料,以其在这段时期写就的若干篇文章作为枝干并展开叙述,提供了珍贵的学术资料。

2011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还出版了中华梅氏文化研究会编的《梅光迪文存》c。《梅光迪文存》的适时出版为当时方兴未艾的梅光迪研究提供可资利用的文献工具,该书收录了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

《孔子之回忆》《近代大一统思想之演变》《致胡适四十六通》等代表文章,同时整理了他与友人的往来书信,其史料珍贵价值不言而喻。此书为目前国内出版的最全的梅光迪全集,更加丰富了梅光迪的研究材料。虽然梅光迪为人性格散淡,多述而不作,没有专著存世,但文章字字珠玑,这部梅光迪著作集的出版对全面认识梅光迪思想提供了可深入的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杨扬《海外新见梅光迪未刊史料》d一文为梅光迪人物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作者亲自走访哈佛大学档案馆、燕京图书馆、中国台湾“国史馆”等单位搜集梅光迪佚失的人物资料,特别是梅光迪在哈佛大学求学期间的学习资料尤为具有参考价值。这些材料都能很好地说明梅光迪在哈佛大学所接受的具体教育,而并不是笼统地归结为梅光迪受白璧德“影响”,同时对考察当时中国留学生教育及20世纪初美国大学课程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作者在中国台湾大学图书馆“国民党特藏档案”发现的1938年梅光迪代表國立浙江大学参加“民国政府”参政大会的提案材料,展现了梅光迪参加政治活动的一面,为全面认识梅光迪的立体形象提供了史料佐证。文章还展示了若干篇并未收入《梅光迪文存》的文章,说明目前梅光迪研究尚存在可开拓的空间。但遗憾的是,作者仅就搜集到的史料进行展示,并未从学理及思想层面对新材料进行深入分析解读,实为美中不足。

就上述中国大陆学界近30年来对梅光迪的人物研究成果来看,研究逐渐摆脱对学衡派和梅光迪的刻板印象,开始回归理性,随着关于梅光迪的新史料的发现,这方面研究的方向和角度也变得新颖,慢慢从文学及思想层面外的政治、教育等方面讨论梅光迪,力图还原历史中真实全面的梅光迪形象。

二、思想逆流:新文化运动中的“反动派”

梅光迪主办《学衡》杂志的初衷就是与新文化运动针锋相对,因此与新文化派文人也多有论战,如鲁迅、周作人等新文化派代表都曾撰文批评《学衡》,当中最著名的是鲁迅在《晨报副镌》中化名“风声”发表《估〈学衡〉》一文。鲁迅此文并非无名火起,他所针对的正是梅光迪在1922年发表在《学衡》创刊号的文章《评提倡新文化者》,梅光迪在此文中对新文化派大加挞伐,言辞激烈,无疑在新文化派文人中树敌无数。与新文化派相对应,以《学衡》杂志为活动中心的同人也形成了学衡派这一文人团体,因此关于《学衡》杂志的研究也成了梅光迪研究的热点之一。关于《学衡》杂志的研究汗牛充栋,最具代表性的是旷新年《学衡派与新人文主义》e这篇论文。作者从《学衡》杂志与美国学者白璧德提倡的新人文主义之间的关系出发,重审了学衡派这一与新文化运动对立的思想派别,揭示出学衡派的基本思路与观点。他介绍了新人文主义思想形成的过程、白璧德的思想主张以及学衡派诸君对新人文主义思想的接受。在这种东西文化动态交流局面形成之后,《学衡》杂志的创办使得新人文主义与新文化运动矛盾开始激化。作者接下来从学衡派对新文化运动的批评、学衡派的文化思想以及学衡派的文学批评三个方面论述学衡派的思想主张,同时,作者还将学衡派的思想源流及文学批评主张进行了总结梳理,为后来进行学衡派思想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可深入的路径。《学衡》杂志作为梅光迪学术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相关研究所不能忽略的。学衡派不能仅视为是新文化运动的反面教材而存在,它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层面中也有特殊的存在意义。

其次是茅家琦的《梅光迪与学衡杂志》f一文,作者用不偏不倚的眼光去回顾学衡派与新文化运动之间的复杂关系,总结了二者之间的主要论争,包括对文学的定位及梅、胡二人关于文学革命的分歧问题。比如平民文学与艺术文学之争,这是一个典型的关于文学功用问题的争论。自梁启超提出小说界革命后,就一直被各路文人墨客讨论和质疑。作者还在文章中概括出梅光迪评判中西文化价值标准的不足,他认为梅光迪从阿诺德、白璧德的学说中预先看到了西方现代性的问题,作者的这种观点很具前瞻性。但遗憾的是,目前尚未见从现代性问题出发探究梅光迪的论文,因此可考虑从这方面分析梅光迪的历史意义。

乐黛云是学界最早认识到学衡派在中国现代化历史中的重要性价值的学者之一,有不少后来者受她影响纷纷着墨于学衡派的研究当中,她早年的研究也成了后人必读的文献。她最早谈到梅光迪和学衡派的是《世界文化对话中的现代保守主义》g这篇文章,她从法国大革命中形成的三股对社会变革的路径谈起,分别是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激进主义。它们在同一框架内运行,试图从不同途径去解决同一个问题,同时推动社会动态地发展,同为中国现代化之路出谋划策。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里,保守主义作为重要的一个分支以学衡派为典型代表,乐黛云的这篇文章从保守主义出发,切入到对学衡派问题的讨论中,对梅光迪、吴宓、汤用彤等人的主张进行概括和介绍。学衡派主力大多为留美学生,以梅光迪为代表,服膺于白璧德之新人文主义学说,主张东西文明互鉴与沟通。乐黛云在文中从人文主义与人道主义之辩、中西文化的对比到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等不同角度剖析学衡派的思想,同时也对他们的思想源流进行溯源探究,是早期学界对学衡派研究的高质量成果,十分具有启发意义。乐黛云在文中也试图重新为学衡派定性,揭掉这顶反动保守主义的帽子,为日后学界能继续深入讨论学衡派的问题提供了便利和可能。

三、新人文主义的先行者

黄兴涛的《论现代中国的保守主义者梅光迪》h同样精彩地从保守主义角度介绍梅光迪在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突出贡献,对梅光迪的一生,尤其是“五四”前后的思想活动进行了切实的考察。他从胡适与梅光迪二人对文言与白话文学之争论入手,揭示了梅光迪的“四大纲”主张在胡适形成“八不主义”的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也概括总结了梅光迪在《学衡》上发表的4篇文章对新文化运动的抨击。黄兴涛将这些抨击归结为梅光迪对传统的维护,特别是对儒家文化传统——孔孟精神的保护。梅光迪既不反对传统的改造,也不反对吸收西方文化,只是认为这些都需要有评判的标准。与新文化派相比,梅的主张虽显保守,但更为谨慎。黄兴涛的文章在概括梅光迪“五四”时期的思想动向后,对梅光迪保守倾向进行批判,认为其在当时起到褊狭和消极的作用。总体来看,文章对梅光迪思想的总结是准确到位的,但黄兴涛对梅思想的解析未能从跨文化交流的语境去分析,从而落入唯结果论的窠臼,仅是将梅光迪视为固守儒家文化的复古派。

沈卫威的文章《文化保守主义的语境错位——以梅光迪为例》i从保守主义角度分析梅光迪的启蒙主张,总结出以梅光迪为代表的学衡派从白璧德处学来了古希腊古典主义精神,为之披上保守主义的外衣,以企图挽救危亡的中国。作者大致梳理了这种古典主义精神的西方源流,阐明了人文主义以文艺与崇高精神对抗现代社会对人类内心的侵蚀,而梅光迪等则将这种古典主义与儒家道统思想相结合,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引入中国。但不巧恰逢五四运动正盛,特殊的时代在这种激进与保守之间造成胡适、梅光迪二人的对垒,而学衡派的主张更是被人误解为与林纾等国粹派混为一谈,陷入“守旧”的困境。文章虽然对学衡派的影响来源及主张以简洁的文字进行清晰地表达,揭示出梅光迪与复古主义的本质区别,但他并没有分析这种保守主义主张背后的成因。而管雪莲的《梅光迪的古典主义美学思想》j一文则另辟蹊径,从文学美学思想进入梅光迪的古典主义世界。作者从著名的胡梅论争开始谈起,尤其详细交代了两人在1915年和1916年较为激烈的“文言—白话”讨论,由此引出梅光迪在美学思想中的古典主义倾向。作者不仅勾勒出这种思想的生成路径,还总括了梅光迪古典主义思想的几点主张,从宏观上将梅光迪的保守主義思想落实到文学主张中,将抽象的思想倾向具象化,表现出梅光迪相信历史中长期而稳健的积累,并提倡从古代经验中总结出温和可靠的艺术法则和严谨的美学知识这一古典主义者形象。但遗憾的是文章只停留在对梅光迪古典主义美学思想表述上的总括,并没有深究这种思想的具体由来。由此可见在梅光迪的保守主义美学倾向方面的研究仍有可深入的空间。

较之上文,同期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历史学者王晴佳在一篇文章中也探讨了梅光迪与西方保守主义的复杂联系。《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学衡派对中西文化的理解和阐释》k这一雄文从纷乱的20世纪美国学界开始,对白璧德与杜威的人文主义与实用主义之争进行溯源,探讨了这两种贯穿西方历史发展的精神之争。而梅光迪对人文主义独特的理解及将其与传统儒家思想的结合使得这一西方思想进入中国后得到别样的诠释,这都与梅光迪早年所受的国学熏陶以及他的留学经历息息相关。由此,以梅光迪为大旗的“学衡派”力图融合中西、汇通古今,在“五四”时期各方势力竭力拯救危亡的国家中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但遗憾的是,“学衡派”的这种努力并没有得到同辈充分的理解和响应,反而因为利用传统儒家思想作为跳板招致诟病,成为激进改革派——新文化运动的众矢之的。王晴佳的文章多引用梅光迪的著述对梅光迪的保守主义主张进行还原,还从《学衡》杂志的选文标准等多方面印证了“学衡派”对人文主义的崇敬、对传统历史的重视以及融汇中西文化的想法。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客观地辨析了“学衡派”倾向的这种保守主义与传统的复古主义之间的区别,并提示读者,在学衡派之后,德国学者伽达默尔同样致力于区分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差别,挑战科学主义的权威。总的来说,这是一篇很成熟的文章,它提示我们应将“学衡派”的问题进行更为成熟和审慎的思考,不能简单地将其与复古主义混为一谈,从而抹杀了“学衡派”在中国现代启蒙中做出的贡献。

由此可见,关于“学衡派”的保守主义定性问题在学界中曾引起过激烈的争论,进入21世纪后,随着新材料的出现以及对学衡派了解的深入,学界才对学衡派的主张和立场有清晰的认识。从早期将梅光迪等保守主义主张与复古国粹派的故步自封画上等号,到后来辨析二者之间的区别,这些突破都得益于對人文主义主张认识的深入。如果仅着眼于胡适与梅光迪之间的论争,很容易陷入先入为主的困境,将梅光迪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阻碍则粗暴地将他的思想打上“反动、落后”的印记,从而过早地否定梅光迪。但若以梅光迪主张为思考的出发点,深入探究其主张及回溯其思想渊源,则能更深入地还原这场论争背后的真正意义,进而更好地理解“五四”启蒙对构建现代中国的作用。

通过上文先行研究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对梅光迪的研究仍存在可深入的空间和可能。首先,梅光迪被过度放大了作为《学衡》杂志发起人的角色,这一光环将其拥有多重身份的情况或多或少地进行了掩盖。这使得复杂立体的梅光迪之认识并未得到客观地建构,梅光迪作为新旧交替时期的留学生、新式教育倡导者、保守主义倾向的文人等身份都未得到重视。其次,对梅光迪所主张的人文主义及保守主义观点认识不够深刻,未能从历史的源头回溯梅光迪所持观念的由来,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梅光迪的错误认识和误读,将他与复古的国粹派混为一谈。另外,部分研究也忽视了梅光迪在“五四”近代启蒙道路上做出的贡献,而仅是将他作为胡适的论敌,并没有探究背后的思想复杂性与历史现场。因此,如果要真正深入了解梅光迪对近代中国人文启蒙的作用,必须重新认识“五四”复杂的社会背景和盘根错节的思想互动,尤其是东西方之间的思想往来,同时深入发掘梅光迪多重身份后的中美联动。只有这样,才能还原历史中真实的梅光迪形象,认识他在现代进程中发挥的角色,从而重新叙述“五四”启蒙发生的过程与意义。

a段怀清:《梅光迪的人文思想与人文批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13页。

b乐黛云:《梅光迪与学衡派》,《新文学史料》2007年第1期,第32页。(本文有关该书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c梅铁山主编、梅杰执行主编:《梅光迪文存》,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版。

d杨扬:《海外新见梅光迪未刊史料》,《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第56页。

e旷新年:《学衡派与新人文主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6期,第90页。

f茅家琦:《梅光迪与学衡杂志》,《民国档案》1989年第1期,第82页。

g乐黛云:《世界文化对话中的现代保守主义》,《中国文化》1989年第1期,第132页。

h黄兴涛:《论现代中国的保守主义者梅光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第97页。

i沈卫威:《文化保守主义的语境错位——以梅光迪为例》,《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10页。

j管雪莲:《梅光迪的古典主义美学思想》,《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107页。

k王晴佳:《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学衡派对中西文化的理解和阐释》,《江海学刊》2014年第4期,第12页。

参考文献:

[1]张源.从“人文主义”到“保守主义”:《学衡》中的白璧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2]段怀清.白璧德与中国文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郑师渠.在欧化与国粹之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乐黛云.梅光迪与学衡派[J].新文学史料,2007(1).

[5]刘贵福.梅光迪、胡适留美期间关于中国文化的讨论——以儒学、孔教和文学革命为中心[J].近代史研究,2011(1).

[6]黄兴涛.论现代中国的保守主义者梅光迪[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4).

[7]乐黛云.世界文化对话中的现代保守主义[J].中国文化,1989(1).

[8]旷新年.学衡派与新人文主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

作者:谢镇宇,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跨文化。

编辑:赵斌E-mail:mzxszb@126.com

猜你喜欢
保守主义研究现状胡适
柏克的法律思想探究——保守主义者的节制与审慎
现象保守主义与塞拉斯两难——显像的规范化解读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尊经或贬经?——胡适等人对“六经皆史”的不同解读
有感于胡适的读书“四到”
践行新保守主义的美国新智库:外交政策创议
俄罗斯保守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