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主义思想视角下丁玲小说女性形象分析

2022-05-13 11:34张宁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丁玲女性形象

摘要:“五四”启蒙主义作为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对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丁玲是“五四”之后我国第二代著名女作家,也是一位命途多舛的女革命家。她继承和发扬了“五四”启蒙主义思想,并将其贯穿于小说创作的始终,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独立女性”形象。

关键词:启蒙主义 丁玲 女性形象

启蒙主义的定义起源于17、18世纪的欧洲,其主要任务是摆脱宗教神学对人的束缚。在20世纪初,欧洲启蒙主义思想对中国也产生了振聋发聩的影响。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主动承担起思想启蒙的重要责任,他们认为唯有解放国民精神,才有助于社会变革,首先必须要从根本上脱离封建文化,摆脱“三纲五常”的束缚。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任务是开启民智,对民众进行反封建文化的启蒙,而“五四”启蒙主义文学则承担起了批判封建专制文化的使命,主要形式是启蒙主义小说。

鲁迅堪称“五四”启蒙主义小说的鼻祖,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孔乙己》《风波》《阿Q正传》等。鲁迅的小说引发了国人对社会疾苦的思考,必须要从根本上批判封建专制文化,反映进步知识分子和农民群体在思想革命中的具体表现。在鲁迅小说的引领下,其他作家在不同方面拓展了鲁迅开创的启蒙主义主题。在“五四”期间,启蒙主义主题可分为三类:其一,批判旧封建主义思想;其二,对个性解放以及追求个人幸福生活的向往;其三,对底层人民的怜悯和同情的主题。

丁玲启蒙主义思想受鲁迅的影响颇深。在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时,丁玲曾这样说过,她最先接触文学时,并不理解鲁迅,而是在历经磨难之后,才通过阅读鲁迅的小说得到了精神上的安慰,才真正懂得了中国人民的痛苦根源。鲁迅的启蒙主义小说对丁玲的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丁玲的小说主要以女性形象为主。在封建专制文化尤其是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女性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极其低下,男性将女性作为自己的附属品,女性没有尊严、自由,尤其是女性的情感欲望受到封建贞操观念的束缚,她们没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受“五四”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丁玲塑造了众多敢于对抗封建礼教,敢于追求自由解放与追求幸福生活的“独立女性”形象。当然,丁玲的启蒙主义思想一方面受鲁迅的影响,另一方面与她自身的经历,尤其是她母亲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丁玲本人自幼丧父,从小寄人篱下,洞悉了封建礼教对女性身心造成的伤害。在封建大家庭里,女性没有婚恋自由,只能听从家长的安排,“包办式”婚姻令女性苦不堪言。在那个时代,女性要追求自由幸福,只有一条道路可走,就是与封建大家庭彻底决裂。受母亲独立、坚强的性格的影响以及她对社会底层妇女深深的怜悯和同情之心,丁玲毅然从经济条件优越的封建大家庭出走,开启了文学之旅,开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她要用笔为深受封建礼教压迫的女性启蒙,鼓励她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自由和幸福。然而丁玲的文学和革命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她一生颠沛流离、波折不断。丈夫于1927年年底在上海被杀害,此时她的孩子才刚出生不久;六年之后,也就是1933年,她在上海被绑架,后囚禁至南京长达3年之久;1936年,她逃离虎口,奔波一路来到陕北根据地。这些痛苦的经历,不但锻炼了她坚毅的品质,而且为她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和题材,这些经历蕴含着她文学思想、文学创作的革新与变化,也促使她的小说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

丁玲的小说创作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加入左联之前(1927—1930);第二阶段:左联成立后(1930—1936);第三阶段:延安革命(1936—1949);第四阶段:新时期复出(1979—1986)。

一、不同时期女性形象分析

(一)第一阶段:苦闷、感伤

丁玲这一时期的小说继承了“五四”启蒙主义思想,塑造了一些敢于冲破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勇敢地追求个性自由、追求幸福生活的“独立女性”形象。然而,她们在追求自由、幸福的过程中屡屡遭受挫折,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因而陷入苦闷、彷徨、感伤的情绪当中,很多女性或病逝或自杀或沉沦。死亡对于她们来说是对封建礼教最彻底的反抗。她们之所以失败,其主要原因是有的人虽然摆脱了自身封建大家庭的束缚,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封建男权意识仍然占据着社会的主导地位,男性只是将女性当作玩弄的工具,根本没有付出真正的爱情,在他们虚伪的外表下,隐藏着无比肮脏、扭曲、龌龊的灵魂。在女性所追求的理想爱情、婚姻破灭之后,她们彻底走向绝望。如《梦珂》中的梦珂背井离乡到上海学习艺术,目睹了男教师在众目睽睽之下侮辱女模特,令她非常愤慨,于是毅然退学。在姑妈家生活之后,梦珂与温文尔雅的表哥相爱了,同时,澹明也对梦珂表达了爱慕之情。然而当她深陷理想的爱情无法自拔时,残酷的现实给她当头一棒,原来两个男人对她的爱情都是假的,都只是把她当作满足欲望的工具。得知真相之后,她感到伤心、绝望,于是匆忙逃离了姑妈家。逃离姑妈家后,她既不想回到原来的封建大家庭中继续被束缚,也不想过穷苦的日子,于是成为一名小演员,靠出卖色相生存,彻底沦为依附男性生存的附属品。梦珂从封建大家庭挣扎着走了出来,又先后两次摆脱了封建男权对她的欺压,但最后还是又回到封建男权的世界中去了,这时她再也没有力气去挣扎了。

《莎菲日記》中的莎菲与梦珂一样来自封建大家庭,她敢于对抗封建大家庭的约束,孤身一身来到北京,寻找她理想的爱情。当一名叫苇弟的男青年诚恳而热情地追求她时,她因为苇弟性格上的缺陷,没有答应。当遇到英俊潇洒的凌吉士之后,她对他产生了深深的爱慕之情。然而,凌吉士虽然外表俊朗,但是灵魂极其丑陋。于是莎菲深深地陷入了矛盾、痛苦之中,她甚至怀疑在这人世间是否有真正的爱情。她对爱情彻底绝望了,甚至得了重病也不去医治,还想方设法摧残自己的身体,最终因病去世。她最终选择死亡,彻底摆脱封建礼教对她的束缚。

《阿毛姑娘》中的阿毛,无力反抗封建家庭给她安排的“包办式”婚姻,嫁给了自己不爱的农民小二。看到邻居三姐嫁给军官当小老婆后,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她很羡慕,当她又去城里看过一次之后,更加坚定了要到城里寻找真正的爱情、过富裕生活的决心。当她告诉家人她要去城里当模特时,引来了家人的一致反对。公公、婆婆辱骂她,丈夫打她。她得知丈夫并非真的爱她,然而当她看到原本羡慕的三姐等女性相继落魄的样子之后,她才真正地明白,浮华的城里生活只是短暂的,不能长久。于是她对这个世界彻底失望了,最后选择了自杀,彻底摆脱了封建礼教对她的压迫。

(二)第二阶段:觉醒、改变

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潮的减退,“五四”启蒙主义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也逐渐减弱,并逐渐开始裂变。1930年左联成立后,“五四”启蒙主义文学彻底走向了革命文学。但是“五四”启蒙主义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处于边缘地位。在丁玲加入左翼后,她的创作方向发了改变,由原来的反封建礼教转向了革命,创作出了一些革命与恋爱相结合的小说,如《韦护》《一九三零年春在上海》等。应左翼作家执行委员会关于文艺要面向大众的呼吁,她创作了反映社会转型时期农民心理变化的一系列小说。如《水》《夜会》《母亲》《韦护》等。

《韦护》中的韦护是一名革命者,与漂亮的丽嘉一见钟情并热恋,因享受甜蜜的爱情受到同事的质疑,韦护很自责。在革命工作与甜蜜爱情发生矛盾时,他选择了革命工作,于是悄然离开了心爱的丽嘉。丽嘉为此一度陷入悲伤的状态,明白真相后,她决心追随韦护的步伐,积极投身于革命。由莎菲到丽嘉,一个苦闷、感伤,一个觉醒、改变,体现出作者创作理念的极大变化。丽嘉的觉醒与改变也体现了“五四”启蒙主义思想。

《母亲》是以丁玲的母亲余曼贞为原型创作的。女主人公于曼贞原是养尊处优的少奶奶,丈夫病逝后,她逐渐觉醒,决定自立自强,独自抚养两个孩子。而且她冲破重重困难,进入新式学校读书,接受新思想的熏陶。与她同时入学的学生有很多都半途而废了,但是她一直坚持,并最终走向了革命道路。在余曼贞身上彰显着“五四”启蒙主义的光辉,她敢于对抗封建礼教的束缚,放开缠足,接受新式教育,敢于追求自由与解放,并最终走上了革命道路。

(三)第三阶段:执着、抗争

1936年,丁玲来到延安后,又进一步拓展了创作空间,她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创作出了展现革命根据地新生活的小说。在这一时期主要代表作品有《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等。

《我在霞村的时候》的主人公贞贞,为了摆脱封建“包办式”婚姻的束缚,离开家乡后被日本人抓获,沦为了日本军营中的一名军妓。她在日本军营备受凌辱,但是她不想死,她要坚强地活着,而且还要活得更有意义。受革命者的委托,她利用在日本军营的便利条件,多次为革命者传送情报。后来在革命者的营救下,她从日本军营成功逃脱回到了家乡。然而,深受“封建贞操”观念毒害至深的村民,对她的遭遇没有怜悯之心,反而认为被日本人蹂躏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村民总是以异样的目光看待她,对她的精神打击很大。最后,她忍无可忍,最终离开家乡,投奔了延安革命根据地。贞贞的身上带有“五四”启蒙主义思想,她敢于反抗封建礼教,尊重生命,敢于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对此,作者给予贞贞高度的赞扬,同时对封建礼教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我在霞村的时候》这部小说,创作题材新颖、独特,代表了丁玲在小说创作上的创新与突破。

《在医院中》的陆萍是延安一个小医院的产科医生。医院的领导封建男权思想严重,歧视女性,对陆萍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坚决不予采纳;医护人员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自私麻木,就连病人都是愚昧无知的。陆萍想改变现状,但是只凭她一己之力是无法改变的,于是她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在作品中,作者侧重于陆萍的心理描写,通过其心理变化,突出表现了革命队伍中存在的封建思想弊端。后来她听从别人的建议,毅然冲破封建男权对她的束缚,离开了医院,走向了再学习之路。作为一名医生,陆萍秉承对工作、对病人负责的态度,敢于与封建男权进行抗争,体现了“五四”启蒙主义思想,最终她走向再学习的道路,取得了胜利,走向了“新生”。

(四)第四阶段:坚守、奋进

1979年至1986年,是丁玲在新时期的复出阶段。历经近三十年文学创作空白期,75岁高龄的丁玲复出,并且在短短7年时间里,创作出大量的文学作品,多达90多万字。这一时期的小说主要有《杜晚香》《牛棚小品》。《杜晚香》中的杜晚香,在新中国成立前是一个受到封建制度压迫的小童养媳,后来积极参加党的群众工作。建设北大荒后,她又随丈夫去北大荒参加火红的农垦事业。杜晚香由一个童养媳成长为一名投身于工业建设的共产党员,并且积极对知识青年进行思想启蒙,在她的身上体现了“五四”启蒙主义思想。《牛棚小品》讲述的是丁玲和其丈夫陈明在劳动改造期间,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关爱、相濡以沫的故事,体现了人性的善良、美好,是“五四”人道主义情怀的具体体现。

二、与女性形象相对照的男性形象

(一)“先天缺陷”的男主人公

自20世纪以来,女性作家开始站在女性的角度描写男性形象,与男性作家站在男性的角度描写的男性形象存在强烈的反差。男性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多是男强女弱,男主人公多是正面形象;而女性作家笔下的主人公多是女强男弱,女主人公一般都接受过新思想的影响、自我意识逐渐觉醒、敢于逃离封建旧家庭、勇敢地追求个人解放和婚姻自由,同时又敏感多疑、对未来感到迷茫。女性作家多是以批判的角度对待其笔下的男主人公的,这些男性普遍具有比较强的男权意识,不尊重女性,把女性当作满足他们感情欲望的工具,男性多是以负面形象呈现的。如丁玲笔下的晓淞虚伪、好色,凌吉士卑劣、阴险,苇弟胆小、懦弱等。在小说中,丁玲在创作初期对男性形象持揭露和批判的态度,对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勇敢追求个性自由、解放的女性给予赞扬,体现了“五四”启蒙主义思想,同时对她们面对社会大环境的压迫,面临失败而表现出的孤独、彷徨、感伤情绪表示同情与怜悯。

(二)“完美无缺”的男主人公

丁玲的前期创作,受“五四”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主要利用文学创作承担起对女性进行反封建礼教启蒙的任务,因此,她塑造了一些或性格或人性或心理都有瑕疵的男性形象。当她加入左联后,为适应革命的需要,她的创作方向发生了具有转折性的调整,同时也塑造了一些具有正面形象的革命者,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韦护》中的韦护。

韦护来自封建大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体面的职业。他博学多才、英俊潇洒、儒雅浪漫,是女性心目中理想的生活伴侣的形象,赢得了温柔美丽的小资产阶级女性丽嘉的爱慕。尽管韦护也很爱丽嘉,但不得不暂时放弃。因为韦护是革命者,在爱情与革命的抉择中,他选择了革命。他这一壮举,也深深地打动了丽嘉,丽嘉原谅了他的不辞而别,从此决心追随韦护的步伐,走上了革命道路。

(三)从“先天缺陷”到“完美无缺”的男主人公

继《韦护》之后,丁玲又成功地塑造了一些富有正能量的先进农村基层干部形象。这些人起初身上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甚至思想还比较落后,也就是“先天缺陷”,但经过逐渐觉醒之后,产生了从平凡向崇高的转变,成为“完美无缺”的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讲述的是在土地革命中,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作品中的男主人公张裕民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在土地改革前,他對土改工作有过怀疑,对钱文贵的狡猾认识不足,在斗争中,思想上曾动摇过,他还有赌博、酗酒等不良习惯,也与一名女子有过不正当关系。土地改革开始后,在党组织的帮助和改造下,他开始觉醒,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暖水屯的党支部书记,参与领导农村的土地改革工作。面对形势复杂、艰巨的土改工作,他始终能够保持清醒的认识,始终掌控着斗争的主动权。张裕民由一名农民蜕变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由一个有瑕疵的人成长为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

三、结语

丁玲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女作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创作,50年代至80年代经历了近三十年文学创作空白期;1979年,75岁高龄的她重新复出进行文学创作。丁玲主要受鲁迅启蒙主义小说的影响,塑造了众多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敢于追求个性解放、敢于追求自由婚姻、敢于投身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女性形象。“五四”启蒙主义思想是她小说创作坚持的总原则。

参考文献:

[1]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张永泉.个性主义的悲剧——解读丁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刘中树,许祖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作者:张宁,北华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辑:曹晓花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丁玲女性形象
丁玲 沈从文 从挚友到绝交
丁玲的主要作品
丁玲噩梦一场
“还有你”
她同时与两个男人同居,一生经历四个男人,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阿尔比作品《动物园的故事》“厌女”可能性分析
“看”与“凝视”中的美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