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中国道路”历史经验探析

2022-05-13 12:17张建
兵团党校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

[摘要]道路决定党的前途命运。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中国道路”作为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百年大党奋斗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反映时代要求、符合人民意愿,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要站在历史的深厚基础上,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自觉,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赶考之路。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2)02—0023—06

[作者简介]张建,男,常州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将“坚持中国道路”作为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并深刻指出:“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1]这一重大论断深刻阐明了百年大党在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始终将道路问题看作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并探索形成了符合人类发展趋势与中国实际国情的正确道路。“坚持中国道路”在当下更多意义上是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深刻指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旋律,是引领当代中国走向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成为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定盘星”,是改变人民群众前途命运、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面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深刻理解“坚持中国道路”这一历史经验,对于我们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牢记“国之大者”,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反映时代要求、符合人民意愿的正确道路

道路是国家性质的具体标志,也是决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近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虽然不同政治派别曾试验多种方案以图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但最终都失败了。在民族危机低谷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和时代要求相结合,敏锐把握近代中国社会的问题症结,深刻回答“中华民族向何处去”这一时代课题,将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作为自身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把走社会主义的路作为自己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把握时代大势、立足基本国情,植根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正确选择。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蕴含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內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代表人民利益、反映人民心声,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前行方向,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聚合力,在斗争中求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为灵魂,彰显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共性;又立足中国独特的历史命运、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以中国的具体实际为本体,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传承中华文明,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和文明底蕴,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国家现代化的艰辛历程,体现了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统一。回首百年大党的奋斗历程,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厚的理论底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芒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鲜明的人民性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铭刻在心。峥嵘百年,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不断回应追求美好生活的民心,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从“一个也不能少”到“一个都不放弃”,从“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到“民生无小事”,都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幸福风雨兼程、夙夜在公,付出了巨大牺牲并取得了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中国共产党人恒守初心、历经千辛万苦取得的根本成就,正是中国共产党人担当使命、付出巨大代价探索的正确道路。回首百年大党的奋斗历程,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浓郁的为民情怀,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探寻中国实现现代化路径、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果实,充分反映了中国和时代的进步要求,具有强烈的创新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蕴含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既汲取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也突破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体系;既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现代化进程,代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也开辟了人类文明发展新路,维护了人类文明发展多样性;既推动“五个文明”协调发展,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崭新道路,也推进世界和平发展,是筑就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道路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同一个历史过程、历史发展变化的不同描述维度”,[3]三者都是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走来,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向世界展现了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为世界上众多渴望现代化的国家贡献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回首百年大党的奋斗历程,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广泛的世界意义,是在全球化条件下形成的生机勃勃的文明形态,是中国人民为人类社会创造出的一种文明新形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持续探索的重大成就

一个民族能够找到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正确道路具有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是根本原因。”[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仅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进程中开创的,更是党在百年奋斗进程中探索和发展的结果。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立足不同历史阶段具体实际,付出巨大牺牲,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才得以成功开创和发展的,具有历史厚重感和艰辛感。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把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做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1];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 [1],逐步确立了独立自主搞建设的发展道路,建立了独立自主、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获得了相当雄厚的物质基础,党和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成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立奠定了基本的制度基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取得的成就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创造性探索指明了路径方向,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历史课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经受住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所带来的严峻考验,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1],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创新理论和创新实践,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一时期,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5]。这些成就深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全新的视野、宽广的格局超越和扬弃了西方发达国家通向现代化的道路,有效验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和优势,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续写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1]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大踏步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得到新的发展,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一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共和国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复兴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历史与现实意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5];也深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人类社会演进上具有薪火相传、文明复兴的重大历史与现实价值,为解决全人类问题提供了更多的现实可能性与发展新路径。

三、在坚定历史自信中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赶考之路

历史的实践充分证明,百年大党在奋斗征程中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开创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百年风雨沧桑,百年岁月峥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映照中国共产党人自觉践行初心使命的接续赶考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人民幸福之路,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家富强之路,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民族兴盛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紧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主线,深刻阐述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重视战略策略问题、永葆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等五个问题,为全党上了一堂如何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生动课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历史自信和强烈的奋斗精神,是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赶考之路的根本遵循。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历史的深厚底蕴把握时代的前行方向,以坚定的历史自信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昂首阔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交出让人民满意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一)在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中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赶考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6]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注重分析研究和总结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把“坚持理论创新”概括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科学理论指导是开辟正确道路的前提。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基础上,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百年大党奋斗的历史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場、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把中国的历史经验、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更好地融入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7],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在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篇章中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二)在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中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赶考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什么时候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判断准确,党和人民事业就顺利发展,否则党和人民事业就会遭受挫折。”[6]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注重分析和总结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研究和把握。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正是得益于在不同历史阶段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我们党的事业才不断胜利、破浪前行。百年大党奋斗的历史充分证明,“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准确判断,既是认清社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的依据,又是确定中心任务的前提,也是实现发展目标的关键。”[8]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与“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既坚持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注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跃升,又善于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把实现高质量发展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着力解决治理领域新问题,在科学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

(三)在高度重视战略策略问题中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赶考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6]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注重分析和总结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对战略策略的研究和把握。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总是能从战略上认识、分析、判断不同历史阶段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提出正确的方针策略。百年大党奋斗的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并善于把握战略策略的政党,是一个以大历史观思考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政党,是一个胸怀天下、放眼全球的政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党在重大时刻凝聚共识、果断抉择的关键,是党团结统一、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9]坚定不移地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全方位之中,以大历史观和全球视野去探究谋划党和人民的事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努力方向与工作重点,将注重战略的坚定性与把握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把眼前需要与长远谋划相结合,在全局利益中把握局部利益,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敢想敢干,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善作善成,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战略策略中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明前景。

(四)在永葆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中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赶考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党领导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历经千锤百炼仍朝气蓬勃,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原因就在于党敢于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6]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注重分析和总结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对自我革命的研究和把握。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保持着承认并改正错误的勇气,敢于直面问题、勇于刮骨疗毒,以自我革命将自身锻造成为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百年大党奋斗的历史充分证明,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必须深刻把握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关系,清醒认识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涵盖领域的广泛性、触及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问题的尖锐性、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艰巨性、进行伟大斗争形势的复杂性,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继续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以自我革命的实际行动回答好“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在勇于自我革命中永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清醒。

(五)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中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赶考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6]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百年奋斗历程中党注重进行党史学习教育作了全面总结。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10]百年大党奋斗的历史充分证明,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始终掌握历史主动,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兴衰成败的关键。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必须以历史规律为镜鉴,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在葆有历史耐心中赢得历史主动,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辩证互动关系和规律”[11],在坚定历史自信中增强历史自觉,锚定战略目标,牢记“国之大者”,清醒认识新形势下我们面临难得的机遇和严峻复杂的风险挑战,在人类的伟大历史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使其更加稳进、更加宽广。

探寻历史深处、眺望前方道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继往开来。“继”的是百年大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开”的是新征程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当代中国的根本政治标识,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今天中国人民的最大共识,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坚持中国道路”是我们党在历经艰辛、饱经风雨的长期探索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蕴含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启示,是我们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的重要指引。百年大党的奋斗经验充分证明,“脚踏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党和人民就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1]。我们要从这一历史经验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在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中提升历史自觉,在感悟百年大党取得的重大成就中坚定历史自信,在把握历史发展大势中掌握历史主动,在勇于自我革命中增强历史主动精神,在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中担当历史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1).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冯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展现人类文明新形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10-19(07).

[4]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 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N].人民日报,2013-06-27(01).

[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6]继续把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引向深入 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N].人民日报,2022-01-12(01).

[7]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N].人民日报,2016-05-18(01).

[8]本报评论员.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N].经济日报,2022-01-15(01).

[9]本报评论员.高度重视战略策略问题——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2-01-15(01).

[10]本报评论员.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2-01-17(01).

[11]李正华.在总结经验中开启新征程——认真學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N].光明日报,2021-11-18(06).

责任编辑:杨建平

猜你喜欢
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
广东各地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中国道路视域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浅议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中国道路与湖南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