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廉洁文化的伦理检视

2022-05-13 16:23伍洪杏
理论探索 2022年2期

〔摘要〕传统廉洁文化以廉政文化为核心,是以政治与行政为核心的伦理价值关照。重义轻利、先公后私、知耻求荣为传统廉洁文化提供了基本伦理依循。廉洁修身文化强调清心寡欲,廉洁家风文化注重勤俭朴素,廉洁政治文化要求清廉守正,廉耻社会文化崇尚廉荣贪鄙,这些伦理意蕴的效用具有双向性。在当前廉洁文化建设中,需创造性吸收传统廉洁文化精华,践行以民为本的廉洁旨向、德法并治的廉洁模式、全面覆盖的廉洁教育以及一体推进的廉洁治理。

〔关键词〕传统廉洁文化,民本廉洁旨向,德法廉洁模式,全面廉洁教育

〔中图分类号〕B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22)02-0012-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廉洁文化论”(21FKSB026),主持人伍洪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廉政建设方面重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文化以廉政文化为核心,体现了以政治与行政为核心的伦理关系的价值关照。义利之辨、公私之辨与荣辱之境为传统廉洁文化提供了基本伦理依循。从修身文化、家庭文化、政治文化以及社会文化等层面梳理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廉洁文化主要包括清心寡欲的廉洁修身文化、勤俭朴素的廉洁家风文化、清廉守正的廉洁政治文化以及尚廉鄙贪的廉耻社会文化,其对我国古代社会形成良好官风、民风及社会风气发挥了积极作用,启迪我们当代廉洁文化建设要践行民本价值旨向,实施德法并治模式,进行廉洁教育全面覆盖以及一体推进的廉洁治理等。

一、中国传统廉洁文化的伦理准则

中国传统廉洁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既有经济、政治和社会历史基础,也有深厚的伦理基础。上自皇帝下至官吏和平民百姓,之所以都尚廉恶贪,是因为重义轻利、先公后私与知耻求荣共同构筑了传统廉洁文化的伦理准则。

(一)重义轻利

“义”与“利”两个字在古代典籍中出现得很早,《尚书》中就有如:“先王不怀厥攸作,视民利用迁”,“惟天监下民,典厥义”,“义刑义杀”,等等。春秋时期,义、利的观念进一步明确起来,《左传》《国语》中有关的论述逐渐增多,并且已经在讨论义利关系了。春秋战国之际,各种思潮风云际会,各家各派对义利关系这个重要问题都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义利之辨的讨论也进入了第一次争论高潮。“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论语·阳货》)孔子强调义,并将义视为立身之本,强调先义后利、以义制利。秦汉以后一直到唐代,占主导地位的义利观仍是儒家的重义轻利、以义取利。汉初的儒家学者董仲舒认为,义与利是人生俱来的,但由于养体的“利”与养心的“义”对人们所起的作用不同,养心的“义”比养体的“利”更为重要。

义利之辨贯穿于中国古代伦理学史的始终,但占主导地位的是义利统一,义为利的主宰,不能脱离义谈利,也不能离开利空谈义,只不过是不同时期不同的思想家强调的义、利孰轻孰重的程度不同而已。重义轻利作为中国古代廉洁文化的重要道德原则,是古代清官廉吏的理性选择,为中国传统廉洁文化思想确立了伦理道德规范〔1〕,孕育了诸多清正廉洁、道德情操高尚的民族脊梁。

(二)先公后私

中国古代思想家重视公私间关系,除认为公私观是一个重要的道德问题之外,还认为公私观影响支配人的行为做派,左右为官从政者的廉勤贪惰的实践。公私可以作为人格上的衡量判断标准,以此分为君子和小人。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这句话虽然没有直接用公、私两个字,但其蕴含的意思是为多数人(德)还是为少数人(土)服务。德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与怀恋曾生长过的小范围的“土”相比,其更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在孔子看来,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此。后来随着公私关系讨论的深入,直接把公私与君子小人联系起来,“君子小人趋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二)。在治理国家的政治实践中,思想家们也主张“公”,并且认为“公”是取天下、治天下、得民心的一个前提条件,“私”是失天下、失民心的一个重要因素,《商君书》和《吕氏春秋》中均有类似的观点。政在去私,“去私”成为政治的核心。许多思想家都认为最高统治者能否立公去私最为关键,君主个人的表率作用和影响力量是巨大的,为人君者要中正而无私,否则,“上有私惠,下有私欲”(《申鉴·政体》)。作为君主,一切要以“公”为出发点,为“公”着想,只有这样才能堵塞私门,才能政通人和。

从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公私之辨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思想家都不约而同地主张“立公去私”“破私立公”,这种对公的充分肯定和对私的坚决否定,是中国古代公私观的基本內容。这种公私观也被社会上包括封建统治阶级中的官吏在内的绝大多数人所认可,成为绝大多数人立身处世、从政为官的一个政治伦理准则。

(三)知耻求荣

中国的廉耻文化被海外学者称之为耻感文化,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辞源学考察,“耻”本意为耻辱、可耻,古作“恥”。《说文解字》曰:“恥,辱也,从心,耳声。”《辞海》把“耻”解释为“羞愧之心”。从造字能够看出,“耻”偏重内心的羞辱之感。“耻”是对恶言恶行的羞辱之感,起于人的基本心理感受,小至规范人的内心和行为,大至维护国之安危,“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知廉耻”一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人不能无耻,无耻关涉人的本质与国家的安危,“无耻”是对恶行的极致谴责表达。我国在夏商时期就已经用耻感来制约人的行为。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思想,他认为礼义廉耻是维护国家稳定的四大支柱。孔子说“行己有耻”,孟子则说“耻之于人大矣”,“耻”被视为为人处世的道德底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廉洁、摒弃贪腐为价值取向的荣辱观,不仅是对人的个体修养的要求及日常行为的规约,更是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成为从政者的基本政治素养和官品的重要评价标准。

二、中国传统廉洁文化的“修齐”蕴含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本研究参照传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逻辑,从修身文化、家庭文化、政治文化以及社会文化等维度梳理,凝练出中国传统廉洁文化蕴含廉洁修身文化强调清心寡欲、廉洁家风文化注重勤俭朴素、廉洁政治文化要求清廉守正以及廉耻社会文化崇尚廉荣贪鄙等伦理意蕴。

(一)廉洁修身文化强调清心寡欲

古人认为修养身心是为人处世的基础。“修身”一词最早见于《墨子·非儒》:“远施周偏,近以修身。”〔2〕221强调远要广博施予、近要修养自身。孔子提出修身为本,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3〕485“修身”作为一种自律的道德修养,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以中国传统廉洁文化视域审视修身,强调的自然是廉洁修身思想,其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廉洁知识的修学、廉洁道德的修为与廉洁心性的修炼,其核心内容是以“清心寡欲”的心性涵养清正廉洁的操守。

首先,廉洁知识的修学。通过廉洁知识的学习明白清廉之理,是古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经验。如前所述,“廉”字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纵观几千年传统廉洁文化,“廉”的众多义项中,不贪占、不苟取、不收受非分钱财是其运用最多、最基本的内涵。与此相应,清正廉洁与贪污腐败、清官廉吏与贪官污吏也就成为正反相对的两组概念。修学廉洁文化知识就是要谨记“拒腐崇廉、不受不贪”的廉洁内涵,笃行节俭朴素的廉洁之道,涵养清正廉洁的品性。

其次,廉洁道德的修为。“廉”作为古代伦理的重要范畴,不仅是对为官从政的基本要求,也是对为人处世的基本规定。人生一世应当如何做人、如何处世,这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命题,古人为此提出诸多为人处世之道,其中,以廉修身常被视为修身之要,备受推崇。北宋政治家欧阳修非常重视做人的廉耻观,为了倡导良好的官风、士风和民风,在《廉耻说》中明确提出“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的思想。由于“廉”是贯穿众多美德的伦理规范的本体,故成为一项受到极大褒扬的道德修养,因而清廉也被视为一个人优良人品的重要标志。

最后,廉洁心性的修炼。世间的不少事,皆是人为形成的,是人的动念起因,才决定了其后果。而心性就是动什么念、向哪里去的问题。心性的修炼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养心。《道德经》强调自我修养从“心”出发,恪守“虚”“静”功夫,从容应对世间万事,胸怀博大接纳万物,以豁然心态逍遥自处,实现“身心双修、性命双全”。而廉洁心性的修炼主要是要做到清心寡欲,知足知止。孟子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因为欲望的发展是没有限度的。如果私欲膨胀过大,人就会失去理智。一个人秉承廉洁之志,就不会发生贪念恶行。周敦颐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诗句赞颂高风亮节的品格志趣,于谦用“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诗句表明自己的清廉之志。

(二)廉洁家风文化注重勤俭朴素

古代士大夫非常重视家风建设,特别是清廉传家方面,形成了丰富的廉洁家风文化。廉洁家风成为齐家之备、为政之基。

勤俭朴素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最久远的优良道德。从古至今,我国学者在理论上作了大量的论述,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身体力行,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视勤俭为立身之本、持家之宝,乃至兴邦之道。李商隐《咏史》中就有一句关于勤俭与国家兴废的千古绝唱诗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诗集疏注》卷上)而且勤劳和节俭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古人云:“勤俭两件,犹夫阴阳表里,缺一不可。勤而不俭,譬如漏卮(卮:古代盛酒的一种容器,笔者注),虽满积而亦无所存;儉而不勤,譬如石田,虽谨守而亦无所获。须知勤必要俭,俭必要勤。”(《传家宝》初集卷五《知世事》)人们只有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体会到一瓢一羹来之不易,才能真正懂得节俭的道理。故传统家训十分重视和提倡勤俭为本的持家之道,视勤俭为“治生之道”和“发家致富之本”,认为懒惰与奢侈浪费是国破家败的祸首。清代朱用纯在《朱伯庐治家格言》中说:“勤与俭,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入,不俭则妄费。”〔4〕258他要求家人“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4〕3曾国藩认为勤俭乃兴国兴家之本,“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5〕341。他告诫后人:“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5〕138古人认为,勤俭二字,勤最为重要。庞尚鹏视勤为持家之根本,“观人家起卧之早晚,而知其兴衰”〔6〕271。家风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教育后人如何俭以养德、勤以持家,一个家族廉洁与否往往也被视为能否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

南北朝徐勉一生为官清廉,他认为自己所得到的高官厚禄,全是因为受到祖先清廉之风的福泽,这是一种很厚重的礼物。为了福泽子孙,他只能把清廉之风传给后人。于是有了“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以清白”,“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梁书·徐勉传》)的名言佳句。相反,如果是聚敛资财留给他们,容易使子孙们养成骄奢恶习,反而害了他们。

(三)廉洁政治文化要求清廉守正

中国古代对官德的基本要求是清正廉洁,最基本的治国理政要求也是清正廉洁。据《尚书·尧典》记载,夏朝的“夙夜惟寅,直哉惟清”,就是有关政治“清明”的思想。

首先,清廉乃为官之魂。官德之首在清廉。清廉是为官者必须守住的底线和红线,为官者必须做到不贪污、不腐败,不搞权力寻租和权钱、权权、权色等交易,清清白白做人、为政、服务。《礼记·哀公问》中孔子说:“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官箴秦简《为吏之道》有言:“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毋私。”从政者唯有清廉公正无私,才能百姓安居、政治清明、天下太平,要不然会危及政权与国家安全。在官员的选任或考核中,廉洁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二)廉洁模式的德法并治

伦理道德与政治相结合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一个显著特征,德治是中国传统廉洁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社会是一种以“内圣外王”为目标的伦理型政治文化,这种伦理型政治文化的显著特征是政治道德化与道德政治化。这也决定了中国传统社会廉洁模式是一种德治主导型的模式。中国传统社会的廉洁实践,就是在这种德主刑辅的治国模式下进行的,并在自觉与不自觉的实践中完成了道德与政治的紧密结合,进而形成了一种德治主导型的廉洁模式。传统社会中,在义利关系上要求做到“见利思义”,在公私关系上要求做到先公后私,在荣辱观上要求做到知耻求荣,在为官从政方面要求恪守清正廉洁的为官之德,等等,这些正是德治的题中之义。然而,强调用道德高尚的人才实行的“德治”,其实质仍然是“人治”。中国封建社会就是一部人治为纲的历史,在这种背景下谈廉洁,其难度可想而知。

在当代廉洁文化建设中,廉洁模式要实现从德治向德法并治的转变。尽管传统的廉洁治理中也吸收了一些法治观念,如采取考核官吏促廉与强化监察督廉这些具有赏罚意义的制度性措施,但这并不能改变其治国的德治主导特征,其根本目的还是促使为官者养成清正廉洁的从政道德品质。中国共产党在廉洁模式的探索中经历了从运动反腐向制度反腐模式的转变。“我们要把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10〕200。这一论断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确立德法并治的廉洁文化模式指明了方向。廉洁建设之所以要坚持德法并治,是因为无论是德治还是法治都具有自身之不足。实践证明,以德治提升社会主体的道德品质,以法治约束治理主体的不良行为,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才是廉洁建设的成功之路。

(三)廉洁教育的全面覆盖

廉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需要在特定的从政主体中形成广泛的共识,而且还必须得到广大民众的积极回应,这就需要进行广泛的廉洁教育。在我国古代社会中,由于统治集团与民众利益的对抗性,造成官民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对立面,廉洁的实施者、参与者以及倡导者,更多的是为政官员。而百姓极少能参与到廉政实践活动中,民众不可能发展成为廉洁监督的主流,也无法成为廉洁监督的重要主体。在如此环境下,廉洁始终是拥有政治话语权的官僚集团的一言堂而已,致使廉洁基础比较脆弱。虽然不排除官德修养较高的廉者以其廉直的风范在封建社会的黑暗吏治中独树一帜,但由于他们力量的单薄而难以在封建社会的贪贿染缸中引领廉洁潮流,无法形成普遍的廉洁教育局面。

在当前的廉洁文化建设中,廉洁教育要实施全面覆盖。首先,教育对象要从官员扩展到普通民众。廉洁教育的对象包括党政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学校、社区以及个人等,涵盖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年龄和不同阶层的各类社会群体。其次,教育内容涵盖政治教育、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当代廉洁文化通过对中国传统的廉洁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廉政文化、国外一些好的廉政制度进行整合和优化,形成完整而系统的政治、法律与思想品德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这些都是廉洁教育的内容。只不过对不同的群体要有选择地注重某方面的知识教育,如青少年要注重廉洁品德修养、人民大众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职人员要加强服务意识教育等。最后,教育融入个人成长全过程。廉洁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三位一体的合力,覆盖个人成长全过程。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开设廉洁教育课程,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家庭要注重发挥基础作用,家长要做好孩子的第一人生导师,讲好廉洁教育的第一课;社会各方面要发挥支持作用,利用各类社会资源,进行终身廉洁教育。

(四)廉洁治理的一体推进

传统廉洁文化是古代政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廉洁制度文化来看,传统廉洁文化重视加强廉政制度建设、监察机构建设,强调官吏选拔要德才兼备,官僚制度中要运用官职分离、加强考核来防止腐败、激励勤政廉政。从廉洁精神文化来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加强官德修养,通过理想教育提升个人道德情操以实现其为政清廉的目的,构成了中华民族政治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廉洁环境文化来看,古代官员选用上推行“举孝廉”制度,倡导孝廉的社会风气,激励人们注重名节操守,在全社会倡导廉洁从政的社会风气。这些方法至今仍然有较大的积极借鉴意义。然而,封建王朝始终没有走出“周期律”,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训就是这些举措缺乏整体性。

当前的廉洁文化建设需要一体推进。一方面,一体推进廉洁文化的形式建设。廉洁精神文化、廉洁制度文化、廉洁行为文化和廉洁环境文化,构成了廉洁文化的形式结构。廉洁精神文化是廉洁文化在人的精神层面的体现,它是廉洁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引领廉洁制度文化、廉洁行为文化和廉洁环境文化;廉洁行为文化是廉洁精神文化和廉洁制度文化在人们行为上的具体体现;廉洁环境文化是社会廉洁精神文化的外部表现和物化形式。另一方面,一体推进廉洁文化内容建设。廉洁修身文化、廉洁家庭文化、廉洁校园文化、廉洁从政文化和廉洁从业文化等构成了廉洁文化的内容。其中,廉洁修身文化是廉洁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贯穿于廉洁文化的始终;廉洁家庭文化是廉洁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保证,是廉洁从政文化的主要表现,也是廉洁社会文化的重要支撑;廉洁校园文化能引导社会各行各业廉洁从业;廉洁从政文化是廉洁文化的关键;廉洁从业文化体现着廉洁修身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反映了廉洁家庭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体现着廉洁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此外,积极探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文化逻辑,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提供文化支撑。

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传统廉洁文化,既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在当代廉洁文化建设中,要清醒认识传统廉洁文化的双重性,要继承与发展传统廉洁文化,并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色。

参考文献:

〔1〕成云雷.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哲学基础〔J〕.廉政文化研究,2011(04):83-88

〔2〕墨子〔M〕.王学典,编译.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3〕礼记校注〔M〕.陈戍国,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

〔4〕朱柏庐诗文选〔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5〕曾国藩家书大全集〔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6〕张鸣,等.中华大家名门家训集成(上)〔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7〕欧阳修.新五代史·杂传第四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4.

〔8〕庄梅兰.论传统耻德资源的公共文明建设价值〔J〕.福建论坛,2016(04):195-200

〔9〕唐贤秋.廉之恒道: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现代转换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10〕江澤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苏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