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网络信息素养与 思政教育水平提升研究

2022-05-13 17:43梁雨溟施承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高校教师思政教育

梁雨溟 施承

[摘 要]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教师亟需提升自身网络信息素养以应对网络信息多样化。文章分析了高校教师网络信息素养对思政教育水平的影响以及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教师面临的思政教育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高校教师;网络;信息素养;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22)01-0070-05

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2018年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印发〈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的通知》(教技〔2018〕6号)明确提出开展“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大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1]高校是青年学生集中学习的场所,高校教师如何提升网络信息素养,在信息化浪潮面前站稳脚步,进而提升自身思政教育水平,这是摆在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

一、高校教师的网络信息素养对思政教育水平的影响

(一)甄选信息,引领思想境界

对高校教师而言,具备甄选过滤信息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网络信息多元化。信息技术革命后,海量的信息通过互联网呈现在人们面前,“信息过剩”成为每个人面临的问题。因此,网络信息素养首先要解决人们对海量信息有限接受能力带来的冲击问题。因此,应提高甄选和过滤网络信息的能力。

互联网的普及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网络媒体则为信息发布者带来了较高的自由度,网络平台上信息发布者之间的互动和竞争已成为常态。多元化的媒体技术手段、日益增长的信息传输速度、不断扩大的信息交换群体,使网络上的个体作为信息获取终端,有时难以有效甄选信息。对于高校教师而言,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需要平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甄选信息”的概念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是找到适量的信息,另一个含义则是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信息量的扩充已是不可逆的现象,人们通常难以凭借部分信息对某件事情产生客观、理性的整体认识。高校教师在网络上如果缺乏选择甄选信息的能力,就可能会在信息浪潮中迷失方向。

年轻的高校教师进入工作岗位后,面临着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快速转换,这时他们会本能地寻找和获取有关自己职业的信息,同时自发地吸收身边的各种知识,新任高校教师以有限的甄选方式应对一个开放的新环境。随着工作时间变长,部分高校教师对外界信息,尤其是网络信息的甄选手段会逐渐固化,部分高校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容易受到信息传播平台的影响,逐渐只关心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如此一来,若网络平台传递的负能量信息或狭隘的观点较多,一些高校教师的思想容易受到影响。

(二)明晰真伪,明确政治方向

在互联网空间中,人们甄选自己需要的信息后,需要明晰信息的真伪。从客观上讲,虽然大多数人会存在共同认可的标准,但在一些信息不对称的领域,往往难以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人们在自身认知和网络信息出现冲突时,出于对自己知识储备的不确定性和对网络信息的信赖感,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偏向于相信网络信息。因此,提高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有助于人们更容易理解信息内容,更容易判断和选择网络信息。

近年来,西方一些国家利用其舆论影响力优势,人为制造信息不对称环境,在网络上杜撰、散布一些谣言[2]。高校教师作为思政教育的主力军,必须提高明晰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了解虚假网络信息产生的原因,即信息真伪背后的“是与非”,这就需要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辨别是非,巩固思想阵地

明晰真伪的能力是个体确定网络信息客观与否的素质,辨别是非的能力则是在此基础上的进阶。甄选信息和明晰信息真伪是个体基于自己的认知基础,对信息本身的辨识。所谓“是非”则是个体基于自身的认知背景,在全面分析网络信息体现的价值观、传播意图和其所反应的社会现象等层面内容后,对网络信息及其所反映的客观事实作出的“正”与“反”的判断与取舍。

“是”与“非”的判断是高校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网络中传播的信息往往带有传播者的目的和意图,高校教师必须在选择真实信息的基础上,辨别该信息所代表的是非、对错,不被断章取义、虚假的信息蒙骗,巩固好思想阵地。

(四)界定善恶,把握政治大局

当某一社会现实符合当前的社会道德预期时,便具有“善”的道德倫理属性;如果反之,则具有“恶”的道德伦理属性。在网络空间上,众多差异化的观点和带有利益导向的言论构建了一个复杂的网络舆论生态。由于个体对“善恶”的标准存在差异,不同个体往往会作出不同的界定。

界定网络信息的“善恶”要建立在前三种能力的基础上。高校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其言行往往影响到学生。高校教师必须把握政治大局,树立正确的“善恶”观。

二、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教师面临的思政教育困境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也因为各种原因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困境[3]。一方面,高校教师会因为对网络环境的了解和掌握不足,难以了解大学生种种网络行为背后的影响因素,导致与大学生沟通不够顺畅。另一方面,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尚未成熟,对网络信息的处理能力比较弱,但好奇心比较强,在网络信息浪潮面前容易迷失自我,被网络上的负面舆论引导和影响。

(一)知识背景存在差异

高校教师在知识储备、学术能力、社会经验、人生经历等方面可以指导学生,但由于网络信息更新速度快,对前沿网络文化了解不足。大学生在增长见识、提升自我方面的需求旺盛,会主动接触自己感兴趣的网络信息。高校教师受自身认知能力的影响,有时难以对新媒体产生信赖感,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少高校教师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术和工作能力提升等方面,对网络信息的关注度会减弱。对网络信息认知上的差异使部分教师难以用原有的理论知识分析网络信息。

(二)信息获取方式存在差异

大学生个体的独立性使大学生更容易融入网络社交圈,接受网络信息[4]。高校教师虽然也会接触网络中的信息,但相较于学生而言其接触面较窄,网络空间活跃度不高,难以同大学生的网络参与率保持一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获取网络信息的方式也不断变化,大学生对新信息的接受度和包容性更强。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在获取网络信息方式上有差距,形成了网络信息代沟,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高校教师在网络信息素养上的不足,从能力层面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三)价值观存在差异

由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尚未成熟,因此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高校教师的价值观通常相对稳定,在获取网络信息时,更倾向于筛选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信息。

当今网络环境中,由于部分境外媒体为博眼球而刻意制造假信息和垃圾信息,负面网络信息随处可见。高校教师能相对容易辨别网络信息中存在的意识形态风险。大学生价值观的稳固往往需经过一个波动提升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的价值观会表现出差异。价值观差异影响双方对客观事物的具体看法。高校教师要担负起教育和引导职责,提高自身信息素养,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深入认识网络信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网络信息素养视角下的高校教师思政教育水平提升路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与日俱增的影响力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立在大学生认可教育方式和理念,并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之下[5]。然而,互联网生活使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同时大学生为应对网络信息的不确定性,内心对许多事物存在质疑。因此,高校教师亟需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提高网络信息素养,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网络信息环境。

(一)转变教育理念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但单一的理论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相比单一的理论讲授,大学生更青睐于网络直播的生动性和网络短视频的灵活性、趣味性。然而,网络平台运营商和直播、短视频的发布者往往是从商业的角度出发,其更倾向于推广和发布能在短期内带来大流量的娱乐、影视等内容。网络空间中个体身份的私密性使大学生能自由地接触、发布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并发表评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较难针对大学生网络行为作出有效的干预和引导,这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变大。高校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将传统的“讲授式”教育法改变为“引导式”教育法,从现实和网络两个维度出发了解大学生的生活、思想状况,同时根据大学生网络行为表现出的新现象、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手段进行干预,引导大学生思想健康发展。

(二)提高网络信息素养

网络空间的包容和平权属性消除了大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壁垒,但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他们提供了创造和追随网络亚文化的条件。网络亚文化基于同样的兴趣和价值追求,以图文并茂、音频结合的方式广泛存在于互联网空间,与社会主流文化有所区别又相互联系。社会主流文化是社会在一个时代中倡导的主体精神方向,网络亚文化则是网民为了彰显个性、展现自我,对客观事物进行的另一种解读和表达。

网络是多元化的,但多元的网络文化会让大学生难以辨析方向,高校教师必须认真筛选网络信息,区分真伪,明晰善恶,辨别是非,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存在客观性,抓住社会主流文化和网络亚文化之间的分歧和结合点,积极促进网络亚文化向社会主流文化融合,以主流文化引领网络亚文化的发展。

(三)筑牢思想防线

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高大学生的主流文化凝聚力。文化认同是提升文化自信的先决条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互联网是全球性共享平台,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各国的网络空间博弈从未停息。高校教师必须认清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筑牢网络舆论和思想防线,有效抵御不良思潮,引导大学生在网络空间培植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国家青年一代的文化认同基础。

(四)营造良好校园网络文化

校园网络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结合高校历史和教育理念等因素产生的区域特色文化,不同于大学传统校园文化,校园网络文化具有鲜明的网络文化特征——主体的多元性和交流的多向性,传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时空界限变得模糊。借助互联网,大学生能够持续丰富校园网络文化资源,实现思想间的交流和碰撞,使大学校园网络文化迸发出新的活力。高校教师要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研究,了解网络文化的特征与本质,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文化育人功能。同时,需警惕当今网络中种种不良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做好校园网络舆情的管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网络空间为推手,通过开展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五)采用新型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多元化的网络平台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但从思想政治理论的系统性学习来说,课堂教学仍是有效且可以量化的教学手段。高校教师要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积极学习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能,采用慕课、微课等新型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高校应针对教师不同的业务提升需求,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学习平台,促进教师整体素养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教技〔2018〕6号)[Z].2018-04-13.

[2]陈吉鄂,王丽慧,谢心瑶.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第四研究范式的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20(11):57-63.

[3]王雪.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信息素养问题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20.

[4]蔡有柱.信息時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信息素养的内涵研究[J].冶金管理,2020(11):195-196.

[5]喻欣楠.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与路径选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2):169-170.

[作者简介]梁雨溟,广西开放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施承,广西医科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 韦志巧]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高校教师思政教育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