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靖远县信猴沟岩画调查简报

2022-05-13 17:49庞颖张颢
克拉玛依学刊 2022年2期

庞颖 张颢

摘 要: 甘肃省白银市糜滩乡碾湾村信猴沟岩画属于露天崖壁岩画,从地理环境及遗存分布上看,信猴沟岩画距离靖远县吴家川岩画、景泰县尾泉沟岩画比较近;在图像的绘画风格上与靖远县的吴家川岩画、大兵道岩画、小沙沟岩画相似,因此它们应是同一地域文化的代表。靖远县与景泰县、平川区相邻,在地理环境、岩画内容、图像制作等方面有着诸多相同之处,所以靖远县糜滩乡碾湾村信猴沟岩画应归于“黄河流域岩画”。这些甘肃境内黄河流域的岩画地处丝绸之路沿线,是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内容;岩画的题材内容属于“大北方岩画系统”,仔细研究大北方岩画弧形分布带的图像,可以发现从阿尔泰山、天山,经过河西走廊,再到贺兰山、阴山一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中一些内容相近的岩画图像揭示出早期人类之间的交流情况,这为我们判断北方游牧民族与华夏民族早期的交流提供了详实可见的图像资料。

关键词: 靖远县糜滩乡;“黄河流域岩画”;“大北方岩画系统”;调查简报

中图分类号:K879.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22.02.08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庞颖,张颢.甘肃靖远县信猴沟岩画调查简报[J].克拉玛依学刊,2022(2)52-56.

前  言

甘肃黄河流域岩画位于白银市、兰州市和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玛曲县境内,这些数量众多、图像清晰、内容丰富的黄河流域岩画主要分布在白银市境内。目前,白银市境内共发现岩画遗存点22处,其中景泰县岩画遗存点10处;靖远县岩画遗存点8处;平川区岩画遗存点4处。从岩画数量上看,靖远县岩画是甘肃省黄河流域岩画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分支;从地理位置上看,靖远县岩画地处丝绸之路沿线,是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内容;从图像的题材内容上看,靖远县岩画属于“大北方岩画系统”[1],仔细研究大北方岩画弧形分布带的岩画图像,我们可以发现从阿尔泰山、天山,经过河西走廊,再到贺兰山、阴山一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中一些内容相近的岩画图像揭示出早期人类之间的交流情况。这为我们判断北方游牧民族与华夏民族早期的交流提供了详实可见的图像资料。[2]

靖远县位于甘肃中部,地处白银市东部,属于黄河上游,是丝绸之路的重镇要道,东临宁夏回族自治区,南接会宁县,西邻白银区,北依平川区。靖远县不仅是历史名城,而且还是文化大县,不仅具有黄河文化、丝路文化,还有大量的岩画遗存点。靖远县境内共发现的8处岩画遗存点分别是刘川镇吴家川村吴家川岩画、糜滩镇碾湾村信猴沟岩画、糜滩镇碾湾村小沙沟岩画、三滩镇朝阳村水沟道经湾岩画、三滩镇新田村大兵道岩画、三滩镇联合村羊圈沟岩画、三滩镇中二村山水沟岩画、石门乡小口村石羊滩岩画。本次考察的岩画位于白银市靖远县糜滩乡碾湾村信猴沟内,2016年2月由当地碾湾村的两位牧羊人武永亮和詹玉龙发现并报告县文物局及博物馆。笔者于2017年12月19日与兰州财经大学教授高启安、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刘再聪、靖远县博物馆馆长张启芮、靖远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杜树泽再度赴现场考察。本文是这次调查结果的简要报告。

一、岩画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概况

信猴沟岩画位于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糜滩乡碾湾村信猴沟沟内,糜滩乡坐落在靖远县北部,东南临黄河,西南依刘川镇、北湾镇,北连三滩镇。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全乡主导产业为农业,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等,另外有少数村民兼营小群畜牧业以作为经济的补充收入。信猴沟岩画遗存点在碾湾村北端,距靖远县城直线距离12千米,GPS坐标点为东经104°36'13",北纬36°38'9",海拔1 510米。信猴沟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山沟,从沟口向北行径约2千米到达岩画点,沟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属黄土丘陵地貌,山体为红砂岩,石崖断面较大,岩画就坐落在距沟底2-5米的石崖断面之上。

二、岩画图像及内容

信猴沟岩画分布较为集中,所有图像都集中在一座由红砂岩组成的山丘石崖之上(见图1),该处共发现岩画5幅,计有76个单体图像。岩画所在岩面都是不规则的长方形,根据山势由西向东的走向,顺序将这5幅岩画编号为1-5号画面。五幅岩画的图像用“敲琢法”、“磨刻法”和“线刻法”制成,琢点均匀繁密,线条流畅,并采用“剪影式”和“线条式”两种表现手法。

1号画面:岩面尺寸宽1.5米,高1.4米,距地面高约2.5米,岩面朝西。1号画面共计19个图像:北山羊10只(西伯利亚北山羊Capra sibirica,亦称悬羊、野山羊、亚洲野山羊)、鹿8只、持弓人像1个,图像之间无叠压打破现象。从构图上看画面分为四层,上面第一层凿刻有1只北山羊和1只未完成的鹿;第二层凿刻有9只大小不一的北山羊;第三层凿刻有6只鹿;第四层因岩石底部脱落,对图像造成了影响,目前残存有1个持弓人像和1只残鹿。图像的成像手法采用了“敲琢法”。1号画面的18个动物皆朝向一致(向画面左侧),首尾相连,凿痕清晰有力度,图像较完整。持弓人像朝向画面右侧,与所有动物朝向相反,显然人与动物处于对立状态(见图2、图3)。在画面中没有出现大型猛兽,只有食草性动物及人类和狩猎工具,这似乎是向人们展现古人期望能在此获得更多的猎物,或是认为石头有神灵,将食物刻画在山石之上,祈求神灵今后能给人们降临更多的食物。又或许是猎人以独特的图像记录方式向人们来展示他的猎物。

2号画面:在1号画面右侧,位置略低于1号画面,距地面2.2米。岩面尺寸宽1.8米,高1.5米,岩面朝南。岩画内容以人物和车辆、动物为题材,共计图像10个:人2个,北山羊1只,鹿3只,马2匹,车1辆,不明物1个,图像之间无叠压打破现象。在画面中,我们可以发现图像的凿刻手法并不一致:用密集“敲琢法”表现北山羊和鹿,用敲凿和磨刻的手法表现人物和车辆,刻痕颜色与岩石表面颜色基本一致,从图像的成像手法上看显然不是同一人所为。岩面周边与右侧有部分岩石脱落,但并未影响图像。在画面上部刻有鹿和北山羊,两只鹿头朝画面右侧,一只北山羊头朝画面左侧;在画面下部刻有车辆,车头朝向画面右侧,两匹马呈对称式排列在车体两侧,两匹马身上都装饰有平行的条状纹饰,车体用圆圈和一个交叉的“十字”来表现,车后有一男子,生殖器外露,两腿直立,两条胳膊向两边张开,似正在驾驶车辆,身体呈完全对称状(见图4、图5)。這种车辆的表现手法与新疆的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塔特克什阔拉斯岩画中的车辆岩画如出一辙。[3]

3号画面:在2号画面右侧,岩面尺寸宽1.5米,高1.4米,距地面约5米,岩面朝东。此幅画面距离地面较远,并且画面前方已经无法站人,由此可以看出,此处山体环境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画面中有北山羊一大一小2只,两只羊尾相对,大羊图像尺寸为22×21厘米,小羊图像尺寸为12×19厘米。图像用密集“敲琢法”来表现,但凿痕较浅(见图6、图7)。

4号画面:在3号画面右侧,岩面尺寸宽2米,高1.56米,距地面约4.5米,岩面朝西。岩画内容以动物为题材,共计图像18个:人2个,北山羊9只,鹿6只,狼1只,整幅画面都用“敲琢法”表现人和动物,刻痕颜色与岩石表面颜色基本一致,图像之间无叠压打破现象。画面左上方的一只狼是采用磨刻手法成像,从狼的图像刻痕上可以看出古人用石质或金属工具反复磨刻,磨痕断面呈光滑的“U”形槽,磨痕较浅,宽度约2厘米。虽然用线条造形,但由于反复来回磨刻,使线条丧失原来的流畅感,图像较为呆板;画面中间表现的是猎鹿场景,两人持弓相对,中间一只鹿;画面下方一大一小两只鹿用“线刻法”成像,刻痕断面呈“V”形槽,刻痕较深,宽度约1-1.5厘米,利用双勾线来表现鹿的轮廓。两只鹿在表现手法上一致,鹿周围的羊全部采用“敲琢法”完成。从这幅画面的图像成像手法上看有磨刻法、线刻法、敲琢法三种,手法多样,可以看出是由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古人共同参与最终完成的(见图8)。

5号画面:在4号画面右下方,岩面尺寸宽1.4米,高1.6米,距地面约1.8米,岩面朝西。岩画内容以动物题材为主,共有27个单体图像:北山羊13只,鹿12只,马1匹,人1个,图像全部以“敲琢法”成像。其中11只鹿用“线条法”表现,1只未完成的鹿用“剪影式”表现;13只北山羊和人、马都用“剪影式”表现。凿痕颜色与岩石表面颜色基本一致,图像之间无叠压打破现象。画面中鹿的画法显然不同于前面几幅岩画中的鹿,这11只鹿身体、颈部、尾部、腿部以及鹿角均由直线组成,线条较细,造型略微呆板,头部皆朝向画面右侧。岩面左下方有部分剥落,对画面中的图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见图9、图10)。

三、小结

靖远县的岩画遗存形式共三种,露天崖壁岩画、崖荫岩画和旷野大石岩画,其中露天崖壁岩画6处,崖荫岩画1处,旷野大石岩画1处。信猴沟岩画属于露天崖壁岩画,即在旷野露天的山体崖壁上凿刻而成的岩画。甘肃省黄河流域的大山岩体除了砂岩以外,还出现了砂质比较细腻的红砂岩和泥岩,这种岩体是黄河流域独有的,在河西走廊山区是没有这种岩体的。从信猴沟大山岩体的情况上看,岩画图像全部都琢刻在黄河流域独有的细腻红砂岩之上;从地理环境及遗存分布上看,信猴沟岩画距离靖远县吴家川岩画、景泰县尾泉沟岩画比较近,在图像的绘画风格上与靖远县的吴家川岩画、大兵道岩画、小沙沟岩画相似,因此推断它们应是同一地域文化的代表。另外,靖远县与景泰县、平川区相邻,在地理环境、岩画内容、图像制作等方面有着诸多相同之处,所以笔者认为靖远县信猴沟岩画应归于“黄河流域的岩画”。

值得关注的是,黄河流域的岩画成像的方法有三种形式:一种为“敲琢法”,是用尖锐类工具在岩面上垂直敲琢出点状凹痕,以形成各种图像,这种成像方法主要在黄河流域周围的砂岩上广泛使用;另一种为“磨刻法”,以尖锐工具在岩面上反复磨刻出宽窄、深浅不同的线条,用以勾画图像的轮廓及细部。这种方法往往是先用“敲琢法”凿出图像的外轮廓,在此基础上用工具反复磨划、加深线条。这种成像方法主要在黄河流域周围的红砂岩和泥岩上广泛使用,由于红砂岩和泥岩硬度较低,用尖锐工具来回在岩石表面磨刻,这样可以较快速的得到一个图像。但是这种磨刻法刻画出来的线条没有弹性,导致图像不太生动,造成线条失去原本的流畅感,所以图像看起来比较呆板。[4]第三种为“线刻法”,这种成像方法在黄河流域周围泥岩上出现的不多,由于泥岩硬度较低,用这种成像方法刻成的图像反而造型比较生动,能够很完美的展现物体的轮廓。通过研究靖远县信猴沟岩画图像的刻痕,发现这三种成像方法居然在同一个地点同时出现,其中在4号画面中有两只造型独特的鹿,从图像刻痕上看是使用典型的“线刻法”成像,刻痕断面呈“V”形槽,且刻痕较深,图像线条清晰有力,很好地展现了鹿的身姿。古人应该采用了比较尖锐的金属工具,这要比同画面中其他用磨刻法刻绘的图像在年代上晚很多。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这两只鹿的线条流畅生动,在鹿角部位做了较大的夸张,并向身后延伸,身体内部饰有涡纹,直腿,立足,尖蹄,在动态上表现出了轻盈感。从身体上的涡旋纹和夸张的鹿角、尖蹄以及双勾轮廓线上看,明显具有比较典型的中亚北方草原岩画风格(见图11、图12)。这表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绘画者一直都有在此地刻画图像的習惯,这就造成了在同一幅画面内出现了多种成像方法的现象。

在甘肃岩画中车辆题材很少见到,信猴沟2号画面中车辆的表现手法可谓是比较经典,两匹马背对背呈对称式排列在车体两侧,并且在马身上都刻有条状纹饰,用一个大圆圈表示车身,用两个对称的圆圈表示车轮(见图4),两只牲畜、双轮、单辕、一舆,这种表示法与哈萨克族的车辆类岩画风格很类似。在新疆的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塔特克什阔拉斯岩画中也有类似形制的车辆图[5],两地古人都采取了这种“平面式的展示法”,这种画法不会遮挡任何部分,完整无缺的展示了整个车辆。岩画作为古人观念意识的载体,在当时无法确认交流沟通的情况下,却展现了类似的画法,这也许就是人类对于物体审美的共性。或者我们是不是可以以此判断,这些内容相近、表现手法相似的岩画图像是能够佐证北方游牧民族与华夏民族早期的交流情况。

在信猴沟岩画东面约一百米处有一直径约4米的祭坛遗址,祭坛是由许多巨大的石块堆砌而成,这里应该是古人祭祀的一个重要场所。这就有利证明了信猴沟岩画为什么只是集中分布在一座山体的崖壁上,而不像甘肃其他地方的岩画那样分散的遍布在整个山谷之中,古人将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形象和狩猎场景刻画在此,再通过祭祀,祈求今后可以获得更丰厚的猎物。

甘肃省黄河流域岩画不仅具有“大北方岩画系统”的独特风格,同时又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岩画中表现最多的是羊、鹿、虎(豹)等动物,说明当时这些动物在这些地方经常出没,古人在岩石上刻绘的这些动物图像与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应该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图像的发现不仅对于进一步研究甘肃的历史文化,甚至为研究黄河中下游河套地区的历史文化都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为我们探索古代游牧民族的社会生活,了解古代自然环境,研究早期动物的物种提供了可触可摸、珍贵而翔实的历史证据,对于挖掘甘肃黄河流域及周边或者更深远地区的历史演变、人文现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记载了甘肃黄河流域地区早期人们生存活动的连续性篇章,触及了甘肃古代先民的生产活动、审美价值、哲学思想、宗教信仰、经济发展、民族迁移、繁衍发展等,是多层次造型结构的文化积累和远古时期造型艺术的典范,也是全人类的重要文化和艺术遗产。

参考文献:

[1]陈兆复.古代岩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51-84.

[2]高启安.岩画是甘肃省的重要文化财富[J].丝绸之路,2019(4):18-24.

[3]中国美术分类全集编委会.中国岩画全集:西部岩画[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255.

[4]李永宪.西藏原始艺术[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87-188.

[5]苏北海.新疆岩画[M].新疆: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