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德精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写照

2022-05-13 19:29曾敏李泉霖
党史文汇 2022年4期
关键词:张思德灯罩警卫

曾敏 李泉霖

张思德(1915—1944),四川仪陇人。1933年12月参加红军,不久加入共青团,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过长征,作战机智勇敢,先后3次负伤。1940年任中央军委警卫营通信班班长,在带领全班完成机要通信、站岗放哨、开荒生产等各项任务中成绩优异。1942年11月部队整编,他服从组织分配,调中央警备团一连当战士,在毛泽东内卫班执行警卫任务。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木炭时,因炭窑坍塌而牺牲。在得知张思德牺牲后,毛泽东非常难过,要求将其遗体运回延安。在9月8日中央警备团为张思德举行的追悼大会上,毛泽东题写挽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他还发表讲演,阐述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意义,提出“为人民服务”的著名论断。这既是对张思德为人民谋利益勇于牺牲精神的充分肯定,又是对共产党人生死观的高度概括。从此,张思德的形象成为“为人民服务”的代名词。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毛泽东进一步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随后写入会议通过的党章总纲,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和全体党员一切言行的最高标准,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时强调:“同志们现在从事的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在这里工作,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榜样是谁呢?张思德、白求恩、焦裕禄、麦贤得,有历史的楷模,也有时代的楷模。这些人都是在普通的岗位上,但他们有一颗金子般发光的心,我希望同志们的参照系就是这些楷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必须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张思德这种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奋勇争先的担当精神、平凡伟大的实干精神。

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

奉献精神是一种信念,一种态度,一种行动。张思德虽英年早逝,但他身上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却深刻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要义。

倾心投入革命工作。张思德认为:“我们都是出来干革命的,不管干什么工作,都是为党工作,为人民利益工作。革命需要我们干什么,就一定要干好什么。”正是因为拥有这种思想境界,他无论干什么工作都是身先士卒,以忘我的精神,奉献自己的一切。他深深懂得:“通信班是领导机关的腿,就像人没有腿不能走路一样,领导机关如果没有通信员,那么领导指示就不能传到前方,革命工作就会受到影响。”有一次,他完成外出送信任务后返回途中路过营部时,营长临时交给他一项紧急任务,送一封急件到20余里外的总参谋部作战室。张思德身为班长且刚执行任务归来,本可以指派其他战友去送信,但考虑到任务的重要性,为确保万无一失,他接过信件后就再次踏上执行任务的路程。不巧途中突遇暴雨,他原想找个地方避避,等雨小后再赶路,但一想到送的是急件,当即决定冒雨赶路。为防止雨水把信件浸湿,他把脚上穿的千层底布鞋脱下来,把信件放在一只鞋里面,再将另一只鞋扣在上面,然后脱下上衣把鞋包裹严实,夹在腋下赤脚冒雨前行,最终把信件完好无损地交到值班参谋手中。

对战友关怀备至。延安时期,因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包围、经济封锁,吃饭问题成为最大难题。面对这一困难,张思德想到的是如何让战士们多吃一点、吃好一点。开饭时,他总是先去打水,为的是能让年轻战士先打饭,有时间多吃一点;他还到小河里捞鱼,晾干后让战士们烤着吃,但自己却悄悄离开。事后有人问起,他却编了个理由,说是营里有急事找他。有一次,营部改善伙食,通信班分到一个大馒头,战友悄悄地放到他碗里,想以此让营养不良的他把馒头吃掉。他却把馒头分成10多份,给全班战士每人分一块。更令战友们感动的是,寒冬时节棉被紧缺时,为避免战士被冻伤,只得两名战士合盖一床棉被。老战士们习以为常,两人凑合着盖一床被子能御寒,但新战士就不同了,老是在睡梦中裹着被子翻身,另一人就要挨冻。张思德为让其他战友休息好,总是选择与新战士同睡,因此他常被冻醒。有一次,副班长值完夜班回来见此情景,本想叫醒新战士,却被张思德制止了。他不仅关心通信班的战友,对革命队伍中的其他战士也都十分关心。一次,在接应勤务班趟河时,一个战士因为没踩稳垫脚石而不慎跌落到水中弄湿了鞋子,他见状立即把鞋脱下来给战士穿上,自己却穿着那名战士湿漉漉的鞋一步一滑走回去。当他看到炊事员老王因脚上冻疮行动不便时,接连几晚用热水帮老王泡脚来治疗冻疮直至痊愈。

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1944年春,张思德积极参加大生产运动,主动请缨到陕北安塞县南泥湾建设农场参加生产运动,被选为农场副队长。当年秋天,中央办公厅交给农场一项新任务,为次年召开的中共七大烧制取暖用的木炭。他任烧炭队副队长。他和战友日夜不停地工作,仅用一个月时间就烧出5万多斤好炭。1944年9月5日,天空下着雨,他带领突击队进入林区赶挖烧炭的新窑,中午时分,因窑顶被雨水浸软而突然坍塌,危急时刻他将战友小白猛地推出窑口,自己却被埋在坍塌的炭窑里,献出年仅29岁的宝贵生命。毛泽东对张思德的献身精神给予高度评价:“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張思德就是这样,心里想的永远是别人,唯独没有自己。从革命、建设、改革到新时代,这种忘我的奉献精神早已渗透到许多共产党员血脉里并升华为新时代奋斗者追求的精神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选择了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了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坚守这种“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才获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奋勇争先的担当精神

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对于每个共产党员来讲,必须要有咬定目标、迎难而上、勇于斗争、久久为功的担当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强调:“共产党员应在民族战争中表现其高度的积极性;而这种积极性,应使之具体地表现于各方面,即应在各方面起其先锋的模范的作用。”这种担当精神,在张思德身上处处可见。

身先士卒,全力以赴。作为通信班班长,张思德总是承担全班最困难最艰苦的工作。1940年初夏,中央军委警卫营奉命奔赴距延安百里外的姚店子布防,通信班也需完成构筑几百米防御工事的任务。姚店子是国民党军从东北方向进攻延安的交通要道,两边大山高耸,中间的延河水流湍急。构筑防御工事的地方,地上长满荆棘,荆棘下面是俗称“胶泥”的红色黏土,还含有大小不等的鹅卵石,施工难度很大。为加快进度,张思德带领一个组在前面用砍刀披荆斩棘,副班长带领另外两个组在后面挖战壕。当时只有两把砍刀,为了抢时间赶进度,他让别人轮流上阵,人歇刀不停,自己却从未换过班,并保持着与大家相同的进度。他事后说:“工事是胜利的重要保障,我们背后就是延安,是党中央毛主席驻地,不能有一点马虎。”

攻坚克难,创新思考。在投弹训练时,张思德因右臂旧伤发作,最多只能投30米远。为此,他不断加强左臂投弹训练。因早已习惯右臂投弹,刚开始练习时感觉非常别扭,面对困难他不退缩,始终坚持训练,最终左臂也能投到30米开外,随着右臂逐渐康复和不断训练,投弹成绩也提升至50多米。他练习左臂投弹,克服自身伤痛难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对军事素质的创新性提升。他曾这样解释:“行军打仗要有两手准备才行,这样才不至于一个臂膀受伤变得完全被动。”正是在避免特殊情况下陷于被动的远见中,他不仅自己练习左臂投弹,还带领其他战士也开展左臂投弹训练,最终使全员都练成左右开弓的投弹能手。

积极投入,冲锋在前。为冲破国民党的封锁,破解延安的经济困难,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号召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张思德在担负生产新任务中仍然冲锋在前。开垦荒地时,每天每人平均开垦6分多地,他却能开垦一亩多地,手上满是厚厚的老茧,他自嘲这是革命的本钱,也是开展生产的本钱。同时,他还主动与年纪小、体力弱、没经验的战士合伙劳作,一起算成绩,以此来提高大家的劳动积极性。他还利用歇工间隙,把劳动中損坏的工具一件件修好,斧头砍卷了刃,就把卷口一点点磨平。在他的带领和感召下,全班战士开荒亩数在全营名列前茅。为保证部队安全过冬,中央军委警卫营领导安排他负责通信班、公务班、卫生所等单位7孔窑洞的挖掘任务,要求在半个月内完成。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新任务,从选址、朝向、风向、土质入手,在仅有的几把镢头、运土筐、手推车等劳动工具基础上,就地取材,自己动手打造工具。他带头不停地抡着镢头,往往一干就是一个多小时。别人看不过去抢过他手中的镢头,他就推车运土,小车不够用,他就改用筐背土块。一天下来,汗水和泥水混在一起,完全成了一个泥人。通过这种巧干加苦干的拼搏,他带领战士仅用4天时间就完成原定15天的任务。

消除抱怨,鼓舞士气。延安时期,由于长期担负战斗、生产双重任务,有些战士滋生抱怨情绪。张思德所在的通信班首要职责是保证首脑机关的通信畅通,而在物质条件极其艰苦、连吃饭都无法保障的困难时期,通信班战士长期“双肩挑”,体力消耗很大,有点负面情绪在所难免。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他不断地给战友做思想工作:“任务越重越光荣,任务越多越光荣,革命战士应该这样看问题。我们送信是传达中央军委的命令,重要不重要?我们不搞生产,革命就没有保障,你说重要不重要?我们东边有日本鬼子,西边、南边有国民党军包围,不训练好,怎么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以后的革命任务会更重,不学习怎么进步?你说哪项不是政治任务?”张思德的肺腑之言,使大家豁然开朗,增添了做好各项工作的干劲。

担当精神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张思德用短暂的一生,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创先争优、敢于担当的不懈追求。

平凡伟大的实干精神

1936年11月,张思德随部队转移到陕北保安县驻扎。因他在长征途中受过伤,短暂休息后伤口反而开始恶化。为不耽误训练,他每天都咬牙坚持出操。教导员看到后十分心疼,就命令他到荣军学校去报到。张思德从此远离战场,最终留守在警卫、生产、烧炭等后方岗位。刚开始他有点情绪,日思夜想上前线杀敌,但很快就认识到“再伟大的革命目标,也是靠一点一滴的具体工作去实现的”,在后方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能热情饱满地投入。

做事踏实肯干,认真负责。长征时期,他曾被抽调到朱德总司令身边任警卫,给首长留下深刻印象。到陕北后,中央警卫营挑选优秀战士时,朱德向负责遴选的干部推荐了言语不多、阶级觉悟高、吃苦耐劳的张思德。1940年春便被调到中央军委警卫营任通信班班长。1942年11月部队合并整编,干部精减下派,他服从组织分配,调中央警备团一连当战士,不久,被调到延安枣园,在毛泽东内卫班执行警卫任务。他文化水平不高却通过刻苦学习,很快就把警卫守则牢记在心中。他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经常勘察毛泽东住处周围环境,以便应对突发情况。按照规定,冬季执勤哨兵可以放下棉帽耳,他刚开始也是这样做的,但感觉这样做影响听力,唯恐遇到紧急情况反应不及,再执勤时他索性就把帽耳翻卷上去。他还严格遵守警卫守则。那时,毛泽东外出乘坐的是爱国华侨陈嘉庚赠送的一辆黑色轿车,车后边有一块踏板,专供随车警卫站立使用。延安地处黄土高原,车一开动就尘土飞扬。张思德站在踏板上,任凭黄土飞沙怎么扑打,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冬天外出执勤时,凛冽的西北风吹在脸上手上像刀割一样疼,一趟外出归来他几乎被冻僵了。有几次外出,毛泽东担心冻坏他,要他坐到车里去,但他却说:“我就喜欢吹凉风”,还指着周围战友打趣说:“不信您问问他们。”这一乐观态度,更凸显出他平凡伟大的高尚品格。

把小事做实做细做好。张思德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们不仅要保证主席的安全,还要保持主席工作环境的安静。”根据毛泽东夜间工作天亮后休息的习惯,他总是每天早早起床,悄悄地把窑洞附近的鸡鸭和牲畜赶到远处去,他还发明“控绳拉铃”装置,通过一根细绳连接警卫班的铃铛,遇事能及时通知而不打扰毛泽东休息。对于夜间工作的毛泽东来说照明是件大事。刚开始用的是两盏带灯罩的煤油灯,后来因为煤油短缺就改成一盏。这样,夜间按时给灯添煤油、白天擦灯罩,就成为哨兵们每天的任务。擦亮灯罩看似不起眼,却不容易干好。因为灯罩上口细下口粗,中间鼓起一个大肚子,有的战士用木棍缠上抹布,但是棍子不能打弯,灯罩内壁仍有地方擦不干净。张思德开动脑筋找来一根废弃的旧铁丝,把铁丝弯成需要的弯度再缠上抹布,很快就把灯罩内壁擦得干干净净。在此基础上,他把擦灯罩总结为“三步走”:先用干布拭去附着在罩体内壁被熏染的烟灰,再用湿布把灯罩内外擦干净,最后用一尘不染的干布把内外再擦拭一遍。这样擦过的灯罩既透亮,点灯时又不易起雾。他认真细致的工作获得毛泽东的高度赞扬,夸他把任何小事都能干得细致扎实,是大家的好榜样。

常常帮助困难群众。在党中央、毛泽东的教育下,张思德认识到想要让延安老百姓拥护党、拥护人民军队,不仅要靠宣传工作,更重要的是诚心诚意地尊重人民群众,为老百姓办实事。因此,他在工作间隙总是去帮助老百姓。比如背柴。有一次,他和战友严耀林在去南泥湾的路上,遇到一位手拄拐杖的老大娘佝偻着腰背着一大捆干柴吃力地行走,他疾步上前将干柴转背到自己身上,直到把老人送回家。又如推车。一天,他和战友干农活回来路过延河时,看见一辆驴车陷在河边淤泥中,连忙招呼战友跑过去前拉后推,他自己则用肩膀顶起车轱辘,帮助老乡把深陷在淤泥中的驴车拉上岸。再比如过河。延安有许多季节性河流,平时浅浅细流,夏天突遇大雨则河水暴涨。这些河流上极少建桥,老乡们都是踩着河道中裸露的石头小心地踏过去。他每次外出只要碰到这种情况,总是让河对岸的人先过,即便执行紧急任务,也是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涉水过河,把过河的石头让给老乡。还比如让路。有一次,张思德和战友背着木炭下山时,遇到老乡正赶着一头驮着重物的毛驴从对面走来。毛驴见人多声音嘈杂,受到惊吓一直往后退。他见状急忙招呼战友屏住呼吸避让到一边。于是,赶驴的老乡顺利把驴赶过去后连忙道谢……背柴、推车、过河、让路虽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但他将这些小事做成密切联系群众的实事,做成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的好事,从而于平凡中铸就了伟大。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英雄模范们早已证明,平凡造就伟大,伟大出自平凡,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张思德离开我们已近80个春秋,战火硝烟的岁月更是离我们渐行渐远,但张思德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要传承好张思德这种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奋勇争先的担当精神、平凡伟大的实干精神,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作者分别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 王燕萍)

猜你喜欢
张思德灯罩警卫
孤独的夜晚
为人民服务
——献给张思德
张思德“尝”百草
从小学先锋 长大做先锋
汽车大灯灯罩双色注射模设计
灯罩里
张思德尝毒草
倾斜的灯罩
毛主席和警卫战士相互敬礼
略论警卫工作立法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