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课后练习,落实语文素养

2022-05-13 20:25李婉琼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课后练习语文素养阅读教学

李婉琼

摘 要:统编版教材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合,着眼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要求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需形成的语文能力、需要掌握的语文方法与需养成的习惯等蕴藏于每篇课文、每个单元之中。课后练习是落实语文素养,也是从高效课堂到优化课堂的转变的关键。文章从研读课后练习的内在联系出发,阐述挖掘课后练习的语文要素训练点,从而设计研学探究问题、设计教学环节等实现从高效课堂到优化课堂的转变。

关键词:课后练习;语文素养;阅读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阐述了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是实施教学、进行评价的依据,也是语文教学的国家标准,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标准能有效地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但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乃至一些公开课上,出现教师照抄教学参考书教学目标,没有结合具体的课例编写教学目标的情况,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落实语文素养,从高效课堂到优化课堂的转变呢?课后练习是关键。

一、认真研读课后练习,把握内在联系

统编版教材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合,着眼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要求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语文方法,需形成的语文能力与需养成的习惯等都蕴藏于每篇课文、每个单元之中。而每一课的课后练习题都是围绕语文要素的不同方面进行设计的,这些要素之间相互渗透,互相影响。如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成长的故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为了落实这一语文素养,该单元的课文需分层进行训练。

本单元第一篇是小古文,后面的三篇课文都是围绕单元训练要素设计递进式的练习,《小英雄雨来》发现第一部分的小标题的特点,然后模仿给其他五个部分列出小标题,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家的男子汉》给每个部分换个小标题。《芦花鞋》为每一部分列出小标题。三篇课文的练习,从发现—模仿—替换—运用,是螺旋上升指向单元的语文要素,只要紧扣练习的内在联系,设计每一课的语文训练内容,一课一得,循序渐进,就能有效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第七单元的《“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一篇小说,也是一篇长文,教学时可以在第六单元快速默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第六单元借助小标题的方式把握主要内容。课与课相连,单元与单元相连,这种连紧密而隐蔽,需要教者用心研读,用心体会,用心勾画。

二、挖掘课后练习的语文要素,紧抓语言训练点

统编版教材将单元导语、课后练习题、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等作为一个训练的整体,每篇课文的语文要素隐藏在课后练习或课文导读当中。如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从课后练习和导学中不难发现“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要素体现在学会抓主要人物的语言和动作,通过品读相关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品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要素体现在抓住动作、语言的关键描写,从关键语句中深挖人物的品质。阅读教学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明确目标,既要“瞻前”,也要“顾后”,使学生的语言训练序列化。

三、紧扣课后练习,设计研学探究问题

各单元要落实的语文要素以语言训练点的不同形式呈现在每一课的练习中。课后练习、课前导读呈现了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体现知识点、能力点。教师要是用心研究教材,梳理知识体系,教学时可以围绕课后练习题或课文导读设计研学探究問题,更能有效地突破重难点。研学探究问题有的可从课后练习或课文导读中提炼出来,有的可以直接作为研学探究问题,以统编版四年级下册为例:

统编教材中的“双线”编排中,语文要素尤为引人关注。语文要素的“知识”“能力”“策略”“习惯”被解读为语文学习中最为关键且必要的元素,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呈现。而每一课的课后练习隐藏着训练要素,从练习中提炼研学探究的问题,少走弯路,语文教学才能目标明、方向正、做到有效、高效。

三、借助课后练习,设计教学环节

课后练习的编排是循序渐进的,往往是遵循“知识—能力—策略—习惯”的过程,递进落实语文素养的培养,用心钻研教材,解密课后练习间勾连,有利于设计有效的教学设计。

1. 借助课后练习,连成问题链。通过解答课后练习,理解课文内容,落实语文文字的训练。如统编版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师可根据课后练习设计问题链:

①读了课文,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②请试着用小标题概括你想到的画面,并讲一讲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③以较快的速度读课文,说说巨人的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

④巨人又有什么转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

⑤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还会怎样尽情玩耍呢?

学生在课堂上解答问题,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落实“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目标。

2. 把课后练习变成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可以把抽象的文字内容形象化,课堂上,让学生读课文、“画”课文。学生“画”对课文等于读懂课文,在“画”的过程中落实语文素养。如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课后习题。

课堂上,可设计几个“画”的环节:

①快速读课文,完成以下的思维导图,并说说课文主要讲述一件什么事。

②“诺曼底号”遇难时,哈尔威船长是怎样做的?请你画画思维导图。

课堂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与“用”是贯穿一脉,融为一体的。紧扣课后练习,设计语文课堂教学,是落实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借助课后练习,实现从高效课堂到优化课堂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孙建国.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2]何捷.一篇一篇解读统编[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20.

[3]杜洁琼.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00(03).

[4]陈妙兴,林月娥.小学语文目标教学浅探[J].教育导刊,2000(22).

猜你喜欢
课后练习语文素养阅读教学
课后练习中语文要素落实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特点及教学建议——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与使用问题的研究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