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育人对小学生劳动习惯培养的研究

2022-05-13 20:25简健华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家校协同习惯培养

简健华

摘 要:要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技能,关键是要达成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对劳动教育的共识,形成教育合力。需要构建家校合作平台,家校对劳动教育达成共识;落实家校各自职责,加强对学生劳动意识与技能的培训指导。通过在学校与家庭开展劳动实践活动,锻炼学生掌握劳动技能,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和成功感,自觉养成劳动的习惯。培养学生劳动积极性,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劳动习惯;家校协同;习惯培养

家校合作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研究者的广泛重视,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新课程改革提出,和谐良好的家校合作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既能动脑,又能动手,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和谐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公民和建设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很多学者在家校合作的模式上进行了研究,使家校的合作更为多样化。因此,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使学生从小认识劳动的意义,逐步培养劳动观点,养成劳动习惯。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的影响,部分学生劳动意识薄弱、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面对这一情况,只有家庭和学校密切合作、协调一致,才能真正促进小学生良好劳动素养的形成。

一、以学校展开为起点

劳动,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门必修课,其所带来的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和个人精神生活的富足,是课堂教育无法替代的。而劳动教育不是一项简单的教学任务,它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精心策划、合理安排,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适切的教育和锻炼。而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场地,是培养学生道德品德的场所,是养成好习惯的所在。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需要经过后期用心的、长时间的培养。为了养成学生的劳动行为和习惯,笔者着手结合学校的日常管理进行培养。

在学校让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自己的课桌椅干净整洁,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很多学生都是由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代劳家里的家务。刚刚开始的时候,笔者手把手教学生怎么拿扫把,怎么装垃圾,怎么拖地,并在班级上评选劳动之星,树立典型。为了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活动中与我校综合实践劳动课程相结合,开展了“巧手课程”(美食达人、清洁专家、养殖能手等)。結合课程,鼓励学生在学校学习相关的课程后,在家里实践,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照片、视频、心得、手抄报等)与同学分享,交流自己的拿手本领,评出优秀学生,颁发奖状。学生得到荣誉,劳动积极性更高了。通过系列化的活动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培养劳动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日常用好学校劳动基地,培养学生劳动习惯。这两年,根据上级精神,学校开辟了劳动基地。笔者带领学生从锄地开始,手把手教他们怎么安全地拿锄头,怎么翻地效率更高,怎么育苗,怎么种植,怎么进行田间管理,收获需要注意什么等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班里的劳动基地都是学生自主管理,每天安排同学浇水,定期给菜地施肥、除草、松土,直到收获。他们种植过很多农作物,有玉米、茄子、木瓜、土豆、辣椒、番茄、秋葵、三叶青等,收成喜人。学生把种出的农产品收获后带回家,跟家人分享,和家人一起煮成菜肴,还不忘记用各种形式记录下来。学生对于种植兴趣盎然,种植效果非常好。

二、以家庭配合为重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儿童劳动教育应谋求手脑相长。长期以来,劳动教育融入改造自然、创造历史、发展自我的过程中,发挥了兴国利民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从四个方面强调:一是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地进行劳动,每年掌握1~2项生活技能;二是鼓励孩子利用节假日参加社会劳动;三是树立崇尚劳动的家风,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习惯;四是开展学生生活技能展示活动,加强对家庭劳动教育的指导。结合学校活动,利用寒暑假,结合假期作业,学校与家庭结合,由学校印发小册子,开展“闯关挑战家务劳动大比拼”活动,在家里由家长鼓励监督劳动过程,假期结束后在学校开展各类型的(叠衣服比赛、收纳行李箱比赛、水果拼盘比赛等)劳动比赛后进行颁奖。利用家长会(线下和线上)宣扬劳动教育,表扬劳动积极的学生,尽力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鼓励学生每周安排一定的劳动时间,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以家校合作为亮点

“家校合作”的观念已经深入教育者和家长的内心,但“家校合作”偏重于学习和德育方面,而对劳动教育不够重视。部分家长虽有这个意识,但是不懂得正确的方式方法。劳动教育,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以劳动立德树人理念,对推动劳动创新、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通过在学校与家庭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教会并锻炼学生劳动技能,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和成功感,自觉养成劳动的习惯。培养学生劳动积极性,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结合学校课程,开展有主题的每周家务劳动,家长通过拍照或拍视频在班群分享,培养孩子劳动习惯,让孩子真正参与到劳动中,懂得劳动光荣。

2. 结合中华传统节日,与家庭共同开展各项劳动任务(端午节包粽子,冬至包汤圆、饺子,重阳节敬老等),让学生回校与老师、同学分享,根植劳动光荣的思想。

3. 结合学校小农田,指导学生开展种植活动,定期请家长指导学生种植技能;小农田的收获让学生带回家并在家长的指导下做成菜品,与家长分享;把做菜的过程拍下来带回学校与同学分享劳动成果,评选优秀小厨师。把农田收获分享给同学(或与老师一起分享),提升劳动的荣誉感。

劳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重视和努力,需要全社会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家校合作开展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于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家校合作开展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劳动知识、劳动技能(技术素养)、劳动思维(包括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各种生活技能和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参考文献:

[1]徐新颖.家校合作视角下的中小学劳动教育[J].江苏教育,2020(15).

[2]王冰玉.小学劳动教育的培养路径探究[J].内蒙古教育,2019(35).

[3]张绣琴.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07).

猜你喜欢
家校协同习惯培养
论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及方法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利用博客平台 强化班级管理
家校协同PK“蒙式教育”
信息化环境下家校协同发展教学策略的探究
给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