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利用红色影音素材的途径与策略

2022-05-13 20:25孔小君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道德与法治小学

孔小君

摘 要:红色影音素材是一种文化内容,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形象性、趣味性、感染性等特点。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利用红色影音素材有助于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深化爱国主义情感。笔者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利用红色影音素材,通过合理利用资源、有效融合学科、深度挖掘资源等途径,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思想内涵。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红色影音资源;爱国主义教育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思想教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学工作、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为我国建设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出一份力,共同实现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新局面。从品德与生活课,到品德与社会课,最后是道德与法治课,这不只是课程名字发生改变,与此同时,思想在进步,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将书本与实际紧紧相连。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其资源是音乐家对生活的认知和情感的意识形态表现,是精神层面的创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将红色音乐资源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弘扬主旋律,这既是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音乐是跳动的生命,视频是视觉的冲击,健康的影音资源能开发智力,丰富情感,启迪心灵,激发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将红色影音素材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让学生在红色影音的熏陶中燃起爱国情感,融入心灵,寓教于乐。

一、合理利用资源,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若仅利用教材进行授课,会造成教学资源单一,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难以发挥该课程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因此,教师要利用一切对学生有帮助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如:绘本、视频、音乐素材等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丰富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运用音乐资源创设情境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活动能够让学生更有效地接收和接受教师所要传达的知识内容。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家人的爱”这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体会家人无处不在的爱,感激父母长辈付出的辛劳和爱,让学生懂得爱国先爱家,这是最基本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中,笔者以几首学生熟悉的歌曲(《让爱住我家》《我的好妈妈》《爸爸去哪儿》)导入,熟悉的旋律和歌词,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他们先是打起节拍,接着便齐声高唱。然后,教师在屏幕上播放学生与家人的照片。几首曲子下来,教师问学生:“刚刚的几首曲子里都提到了谁?”他们争先恐后地回答:“爸爸、妈妈、弟弟……”“能跟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家人吗?”学生高举小手,都迫不及待想要第一个发言,介绍自己的家人。教师顺势导入:从同学们自信的介绍里,我感受到了你们的家都是充满爱的一家。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家人的爱……通过歌曲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爱的氛围,先声夺人、情感交融。

五年级上册的“中华民族一家亲”一课,表达的情感就是“暖”,学生需要在各民族的居住、文化、经济、情感、服饰、礼仪、节庆、饮食等方面的了解和交流中感受我国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感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在导入环节,教师可创设情景,欣赏歌曲《爱我中华》,以音乐带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歌唱家宋祖英带来的《爱我中华》,思考一下:你从歌曲中获取了哪些信息呢?

生:我知道我们的民族叫中华民族。

生:我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师:咱们班大多数同学来自哪个民族?

生:汉族。

师:我知道咱们班小刘同学是高山族,我们把除了汉族以外的民族统称为什么?

生:少数民族。

师: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

简单的一首歌曲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为接下来的课堂做好了情感准备,那么,其他环节就自然水到渠成了。

二、有效融合学科,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音乐资源是音乐家对生活的认知和情感的意识形态表现,是精神层面的创造。音乐资源具有能够将知识教育与情感教育融于一体的优势,为道德与法治教育课注入新鲜血液。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音乐的学科融合,是指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打破其与音乐的学科界限,有机渗透音乐素材,更好地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水平提升的活动。红色音乐素材的合理运用可更好地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水平的提升,为培育学生的情感道德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在“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二课时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在介绍西部大开发系列工程时,学生了解国家还针对贫困地区制定了扶持政策,在阅读第61页相关链接后,明白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的重要意义。教师出示阅读角时,播放了《天路》这首歌曲和视频,对学生造成强烈的听觉与视觉冲击,直击学生心灵,让学生明白修建青藏铁路的困难和青藏铁路修建成功带来的伟大历史意义。

适时适度地利用红色影音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爱国热情,能有效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育人价值。

三、深度挖掘资源,深化爱国主义情感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各种多媒体设备逐渐普及,这让音乐这种艺术资源时刻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不仅仅音乐的歌曲主题可以起到陶冶道德情操的作用,而且歌词也扩充了道德與法治课的课外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拉近时代距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红色歌曲演唱、播放背景音乐等形式,启迪学生智慧,强化审美感知,陶冶高尚情操,更好地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深度挖掘资源,让红色歌曲、视频等资源与教材融合在一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染与鼓舞学生,使学生充分理解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

适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丰富。以高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五年级上册第6课“我们神圣的国土”中,伴随着一曲《东方之珠》及播放香港回归或澳门回归的经典视频,有利于引发学生情感共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好山好水好风光”这一环节,播放《我的祖国》《长江之歌》等,展示祖国的名山大川,内容深刻,艺术性强,感情真挚,使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在教学“不甘屈辱奋勇抗争”这一课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播放一些视频,引领学生走进那段历史。在抗战时期,涌现出无数动人的优秀歌曲,它们如同战斗的号角,催人奋进,构成中华民族一部动人的抗争史歌。《松花江上》《铁蹄下的歌女》等歌曲反映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丢掉了爹娘,回不了家乡,人们四处逃亡,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在教学时,教师可在回顾相应历史事件时,播放相关歌曲并配上视频片段。每一段历史的背后都有无数中华儿女在国家变迁时的颠沛流离和不屈努力。通过回望历史,学生对比衣食无忧的今天,讨论“自己的感想”“自己应当如何做”及“对于未来祖国发展的期望”。在这个环节,《红旗飘飘》《中国人》《少年》等励志歌曲是学生情感升华的重要催化剂,同时也能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让学生心潮澎湃。因此,借助这些红色影音资源,可以让学生见识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祖国数千年的历史,从而更加全面地感受祖国的强大。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落实学科育人的内在要求。教师可以通过音乐素材的应用研究,形成系列性音乐素材的过程性材料,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和学科渗透融合,使学生体味到高尚的情操和思想内涵,做到潜移默化地德润心灵。

参考文献:

[1]曹惟.简论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2]陈肖东.论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道德与法治小学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