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社、府”协同创新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2-05-13 21:05赵海林徐璐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年4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社会工作协同

赵海林 徐璐

摘    要:社会工作专业坚持实践和能力导向,通过社会工作专业能力体系,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搭建校内和校外两个服务平台,汇聚优质的教学资源,拓展专业发展空间,实现“校、社”協同、“校、府”协同、“校、社、府”大协同的三个协同,通过三阶段实践培养路径,解决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研究探索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提升培养质量,获得社会认可。

关键词:“校、社、府”协同;协同创新;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4-0008-03

西方社会工作通过走“专业实践—专业教育—职业

服务”道路逐渐发展起来,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则属于“教育先行”,社会工作职业化滞后于教育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缺少相应的社会工作岗位。由于“教育先行”,职业化程度不高,导致公众对社会工作专业认识不足。二是缺少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大多数是从其他专业调整过来的,缺乏社会工作专业技能,专业课教师也面临着实践能力提升问题。三是缺少社会工作专业资源。专业资源包括支持性资源与专业内生性资源。支持性资源不足主要是学校在师资配备、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工作等专业建设方面缺乏投入;专业内生性资源不足指教学和科研一体化的平台缺乏,难以实现教学、实践和研究一体化。

一、问题提出

社会工作专业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化解应用型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质量之间的矛盾,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当前社会工作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2011年淮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承担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校、社、府合作模式综合创新实验”,对“校、社、府”合作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随着“校、社、府”合作的深入,“校、社、府”合作平台不断搭建,高校、社会组织和政府的关系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从依附关系转向伙伴关系,从单一调研转向服务承接和政策研究,从志愿服务转向专业社工服务。

二、协同创新理论

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较晚,高校重视程度不够,支持不足,获取校内资源的方式欠缺,导致专业发展空间小,专业发展存在明显内卷化机制。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必须跳出专业发展老路子,从社会大环境中寻找专业发展的空间和资源。淮阴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积极探索构建社会工作实务教学的“校、社、府”合作模式,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开展协同创新,为专业发展寻求外部资源和外在生长机制,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协同创新理论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员彼得·葛洛提出,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教育领域的协同创新就是强调与教育相关的多元主体之间的协作,发挥彼此优势,共建共享育人平台,共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校、社、府”协同创新是学校、社会和政府多方诉求的结合点,也是地方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方式的重要探索和创新。

三、“校、社、府”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由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组成。简而言之,人才培养模式=目标+教学内容与课程+管理制度+教学方式与方法。2013年以来,淮阴师范学院通过修订《淮阴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人

才培养方案》,逐步确立了社会工作专业培养从事社会管

理和社会服务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目标,着力从理念、培养目标和能力建设三个层面破解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问题。

(一)坚持实践和能力导向

2016版《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实验与实践课时,实验和实践学时达544学时,占总学时数的24%,46%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模块课程设置了实验或实践课时。实践课时的学分为46学分,占全部学分的29%。集中实践环节17周,包括社会调查2周、项目实习2周、毕业实习12周和社会工作知识训练1周。实验和实践课时及集中实践环节时间都比2013版《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所提高,也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和能力导向。

(二)调整专业培养目标

2013版《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高校要立足社会发展,推进社会服务,致力社会公正,培养从事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复合型应用人才。2016版《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则进一步提出面向个人社会服务、社会组织服务及政府解决社会问题的需求,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培养从事社会工作服务和社会行政管理的应用型人才。明确了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必须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实现合作共赢。

(三)调整课程体系

2016版《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除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外,还增加了专业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包括成长小组、服务学习、人际沟通训练、社会调查、项目实习和社会工作知识训练,再加上专业实习。实验与实践课时的增加以及专业技能训练单纯依赖校内资源是无法完成的,必须依托社会资源。课程体系的调整,也促使高校把社会工作发展转向校外,探索“校、社、府”协同创新来进行课程改革。

(四)界定专业能力

2016版《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专业能力进行清楚地界定,明确社会工作专业的五种能力,即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社工服务能力、项目策划与管理能

力、社会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研究与政策分析能力,并指出,要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必须要和政府与社会组织进行有效合作。

四、“校、社、府”协同的创新路径

(一)搭建两个平台

教育要能够回应社会需求,政府和社会组织都有创新的需求,打造社会组织、政府部门和高校的创新共同

体,汇聚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源,為社会工作专业提供实习实践平台和创新创业平台,解决教学资源与人才培养脱节问题。

1.校内平台。依托校内社会工作实验室、社会调查实验室、校园创业街,以及江苏省社会工作培训基地、江苏省老年学研究与培训基地、淮安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等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创新和创业平台。学生通过校内平台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及相关研究和服务项目工作。

2.校外平台。上海路社区、营北社区等典型社区,依托师生创办的3家社工机构和1家社会组织发展促进会,以及3家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同时利用有实习机会的事业单位,如淮安市社会福利院、淮安市救助管理站、淮安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福利机构,为教师和学生开展实习实践和课题研究提供平台保障。

通过“双平台”汇聚优质的教学资源,拓展专业发展空间,同时聘请社会组织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行业发展情况,熟悉行业服务内容,增强专业认同感,通过校内与校外平台的打造,促进校内与校外资源的融合发展。

(二)实现三个协同

1.“校、社”协同。通过高校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实现社会服务和教学双提升。依托教师创办社工机构,搭建“校、社协同”的平台。依托教师和学生运营的4家社会组织(3家社工机构),教师参与社会组织管理或担任督导,指导或者参与项目实施;学生依托社会组织参与或主持社会服务项目;先后聘请5位社会组织骨干担任社会工作专业的兼职教师,开展实务教学;社会组织委托专业课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从过去单纯的教学发展到教学、服务与研究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2012年以来,淮阴师范学院师生创办的社会组织先后承担民政部、江苏省民政厅和妇联等部门资助的70多个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为“校、社”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校、府”协同。一是淮阴师范学院与政府共建研究与培训中心,目前拥有3个省级和2个市级研究基地:江苏省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民政厅)、江苏省性别平等示范基地(省妇联)、江苏省老年学研究与培训基地(省老年学学会)、淮安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民政局)、淮安市女性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市妇联);二是与政府部门开展合作研究,与淮安市卫健委开展人口均衡发展研究,出版

《淮安市人口均衡发展研究》,与淮安市民政局共同编写《淮安市社会组织公益服务案例汇编》;三是参与政策制定,推动社会工作行业发展,先后制定《淮安市社会工作人才建设“十二五”规划》(2010年)、《淮安市民政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淮安市老龄事业与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健康养老服务示范规划方案》。

3.“校、社、府”大协同。一是推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2013年,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推动下,清河区民政局开始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淮安市民政局首次向心苑社工服务社购买“淮安市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援助计划”项

目,市区两级民政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推动了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二是推动全市社会组织培育。心苑社工服务社和淮安市及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江浦区、盱眙县民政局共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负责全市和3个县区社会组织培育工作。三是推动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师生依托创办社会组织开展社会服务,促进民生改善,推动社会治理,2014年《淮安日报》整版报道《社会治理:“清河模式”创新升级》,该报道被《新华日报》全文转载。

(三)实施三阶段实践

学生实践经历从模拟实训到参与式实践,再到主导型实践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社会工作实验室的模拟实

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了解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与方法,这一过程由教师主导,学生实践主要采用角色扮演和项目模拟,更多是“纸上谈兵”;第二阶段:进入社工机构、社区和福利机构进行实践与实习,这一过程由社会组织主导,学生由社会组织安排参与项目实施,学生开始接触项目和服务活动,但学生更多是承担辅助性和协助性工作,很难独立完成项目;第三阶段:在学生创办的社工机构直接负责项目,学生需要承担项目招投标、项目实施、项目结项的全部工作,这其中不管是项目执行工作,还是与政府部门协调工作都由学生承担,这一阶段是学生主导。学生要通过项目的实施,把项目实践的过程与方法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升学生创新项目完成质量。从“模拟—参与—主导”的进阶过程,学生逐渐完成从配角到主角的转变,通过三阶段的实践逐步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校、社、府”协同创新的影响

“校、社、府”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经过反复打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教学改革模式。该模式面向社会发展需求,将高校自身发展融入经济社会的转型与发展,通过打造社会创新联合体,聚集社会资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破解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难题,特别是对社会工作行业发展滞后的地区,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一)探索专业创新路径

通过教师领办社工机构,实现“校、社”协同发展,这也是“校、社、府”协同创新的基础。社会工作不同于其他专业,教师领办社工机构是当前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重要推手。通过“校、府”协同推动政府购买服务,推动社会工作行业发展,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再反哺社会工作教育,解决了行业发展、学生实践和教师实践等系列问题,实现社会工作教育与行业的协同发展,探索出一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路径。

(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校、社、府”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提升学生实务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2010—2019年淮阴师范学院学生共获得2项国家级奖励和29项省级奖励;获得1项国家级大学生创业项目,13项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2篇;2010—2019年淮阴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班集体10年间获得1次校周恩来班称号,1次周恩来班提名奖,7次周恩来班创建奖。2013年以来,学生在淮安市创办3家社会组织。

(三)融合“产学研”

以解决问题入手,从“等、靠、要”到“走出去”,通过教师创办社工机构,实现行业突破,破解社会工作发展困境。以社会服务和社会创新的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提升学生能力为导向,改革教学模式;以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为抓手,参与地方社会治理创新;以教师科研为手段,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以校内外平台为基础,教师教学与科研结合,科研项目与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由教师引领、学生参与,在高年级独立设计、组织、策划和实施相关的项目运作,从而实现教学科研紧扣实践,实践紧扣社会服务,打通“产、学、研、策”链条,实现一体化发展。社会工作专业在“校、社、府”协同创新方面先后获得了11项国家级奖励和27项省级二等奖以上奖励,社会工作专业在本地区获得较高的社会影响。

(四)增强社会认可

2016年淮阴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获得校第五轮学科建设特色学科。社会工作专业的班级多次在学校创建周恩来班活动中获奖。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創办苏北首家社工机构,促进了本地区社工行业发展,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培训、苏北社会组织培育,对苏北社会组织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主持制定相关社会政策5次,被市长批示2次。淮阴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被《淮海晚报》《淮安日报》《新华日报》等媒体专版报道,获得民政部、省民政、团省委和省妇联等领导好评。

参考文献:

[1]  叶仕满.大学之道(二十五)协同创新: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 [EB/OL].(2012-08-17)[2021-05-06]. https://news.wtu.edu.cn/info/1006/6709.htm.

[2]  姜立强,刘群,徐言辉.社会工作实务教学“校、社、府”合作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0(10):72.

[3]  仰和芝,赵玲玲,游河.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校—政—机构”联合实践教学途径探讨[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23):112.

[4]  张剑.社会工作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和实践[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10.

[5]  张菊枝,王嘉欣.校社联动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能力的成效分析——以北京市实培计划“校社同行”项目为例[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8(2):61.

■ 编辑∕李梦迪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社会工作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