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数控加工课程改革与实践

2022-05-13 23:43梁娟李科
时代汽车 2022年9期
关键词:改革与实践数控加工职业能力

梁娟 李科

摘 要:本文就我院《数控加工》课程在教改之前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对其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效果上的不足之处,结合企业调研、学生学情分析的结果,以及“数控1+X”考证的技能要求,就该课程确立课改后的培养目标以及具体的教学改革内容作了较详实的阐述。

关键词:职业能力 数控加工 改革与实践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aching situation of NC machining course in the author’s college before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expounds in detail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specific teaching reform contents of the course after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results of enterprise research, student learning analysis and the skill requirements of “NC 1 + X” research.

Key words:professional ability, NC machining, reform and practice

《数控加工》课程是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综合实践课。学生在《数控加工》课程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完成绘图、编程、加工、装配等工作任務,从而获得有关于数控加工制造的基本工艺理论、基本工艺方法和基本工艺实践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 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我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装备制造业,尤其是工程机械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着力打造的战略性产业之一,也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更是国家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十三五”期间,国内市场需求仍然是主导中国工程机械发展的主要动力,我国已经成为国际工程机械需求量最大的热点市场。

随着我国世界制造业加工中心地位的形成,数控机床的使用、维修、维护人员在全国各工业城市都非常紧缺,再加上数控加工人员从业面非常广,可在现代制造业的模具、钟表业、五金行业、中小制造业、从事相应公司企业的电脑绘图、数控编程设计、加工中心操作、模具设计与制造、电火花及线切割等技术岗位工作,所以目前现有的数控技术人才数量无法满足制造业的需求。

1.2 我区机械加工行业技术技能人才现状

机械加工行业是我区智能制造的重点实施领域,也是发展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撑产业,经济总量不大,但产品具有技术含量高、精细化、特色化、新产品多的特点,现代化生产水平相对较高。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矿山机械、仪器仪表、铸件铸造、数控机床、电工电气、精密轴承等为主的产业结构。企业对较高层次的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对智能制造人才的需求仍处于不饱和状态。数据显示,高级技工正面临着“青黄不接”的严重局面,原有技工年龄已大, 中年技工为数不多,青年技工尚未成熟。

1.3 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从事数控加工岗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通过课程组前期的企业实地调研和对从事数控加工技术岗位毕业生就业现状的问卷调查反馈等结果综合分析,我们获知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大部分毕业生主要在中小微型企业从事机械加工、机电设备运行控制、维护、维修等工作;小部分毕业生在大中型企业从事机械加工、数控加工及其设备的运维等工作。毕业生5年之内担任机械加工技术工人、设备运行维护操作人员、工段组长等职位。就业单位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给予“工作认真负责、专业技术岗位适应性较强,积极进取、团结同事”的好评。但另一方面,学生主动流转和离职智能制造岗位的速度也较快。这说明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不强,我们需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机械加工技能、数控加工技能的训练持续从培养和提高职业综合能力的角度进行优化设计和实施。

1.4 课程改革前的教学情况

1.4.1 课程设置

在2019年之前,我院《数控加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按照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进程的安排,该课程开设在第3、4学期(高职二年级),周课时4学时,总计128学时。

1.4.2 教学条件

学院实训车间拥有教学型数控车床10台,数控铣床5台。有一名教师担任该课程的教学工作。

1.4.3 教学效果

学生能够掌握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能力、编程能力和维护保养能力。但是对数控铣床的基本操作能力、编程能力和维护保养能力基本空白。

1.4.4 教学资源

该课程的课程标准、教案、和教学课件已初步制作完成,但教学资源不够充分和充实。课程建设的系统性和体系性还有待加强。

教学设计有实训任务,但学生的实训任务书及实训考核标准不够具体和完备,尚未形成实训手册。

综上所述,课程教学各环节从标准落实的“质”与“量”两个维度考核的质量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备。

2 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内容

2.1 课程改革的目标

认真研读并对标国家《数控车床操作工职业标准》和《数控铣床操作工职业标准》,以企业对数控加工人才的实际需求和学生可接受程度为原则,确立课程培养目标。

2.1.1 《机械加工》课程培养的总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以“数控1+X考证”为抓手,突出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

2.1.2 《机械加工》课程培养的具体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有中级数控车床操作工的职业能力和中级数控铣床操作工职业能力。教学设计中渗透对数控加工人员应具备的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即①观察能力和空间判断能力(数控编程与加工能力);②方法能力(数控机床的维护、保养能力);③社会能力(职业素养)。

2.2 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2.2.1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

①制定《数控加工课程教师标准》和《数控加工课程标准》

教师是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执行者。从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理念、师德师风要求、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知识与能力,以及实训课程的教学能力等方面规范《数控加工》课程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并以此作为考核本课程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评价的依据。

对接毕业生从事数控加工岗位的技能标准,制定《数控加工课程标准》,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法。

以上两个标准从教学活动实施过程的主观和客观两个方向保障了教学质量的源头控制。

②课程开设形式

由每周4学时、连续进行一学期的教学安排调整为每学期为期一周总计28课时的连续实训教学,共开设4个学期。这样在保证总课时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把课改前的阶段性教学形式调整为课改后的连续性教学形式。学生在数控机床操作技能的持续训练过程中,克服了实训时间不集中、实训中断、学生实训效果不显著的不足。

③教学模式

运用“教、学、做、赛、创、育”的育人模式,融德育、智育、美育、劳育于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对标1+X考证技能点,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实训任务形式多样化:有独立岗位训练、有小组集体研讨、有个人竞技、有团队竞赛、有台前展示、有自评互评……学生在课堂上很清楚自己“学什么、怎样学”;教学设计和实施融德育、智育、美育、劳育与一体。

④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

对同组学生的实训,分配好每位成员的工作任务,即:一人编程、一人操作加工、一人质检,充分调动每一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每完成一项实训任务,接着进行第二项实训任务时,学生进行轮岗,以此增强每一名学生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工程意识。两名实训教师在巡回指导中做到腿勤、眼勤、脑勤、嘴勤、手勤。教师检查学生的操作姿势和加工方法是否正确及规范,发现问题当场在该组及时解决。对学生共性问题及时进行群体性总指导,个性问题单独指导。

⑤重视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基础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要求其都能达到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对技能掌程较慢的学生,加强个别辅导;把领悟快、技能操作进步快的学生编入二课堂实训小组,利用晚自习时间开展技能提高训练。

⑥实施职业素养量化考核

教师通过量化考核每天考的勤记录,培养学生遵守劳动纪律的工作作风;量化考核实训任务的完成情况,培养学生的数控编程、加工、维保能力;每周五下午进行实训总结、给优秀学员颁发奖状,营造沟通、协作、公正、宽容的学习环境,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素养。

⑦营造以赛促学的良好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中,如“数控技能大赛”、“数控机床装调与技术改造”、“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赛项。数控加工技能、数控设备装调技能是职业院校的学生能够在这些赛项中脱颖而出必备的基本技能。为了能够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控加工实训活动中,更加主动的学习钻研数控机床的结构、数控机床加工与操作、数控自动编程等知识技能。其次,赛项学习兴趣小组通过交流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通过参与各级各类竞赛,学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开阔了眼界,增强了竞争能力,逐渐形成和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

2.2.2 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内、外教学相互衔接、融创新思维培育的课程体系

教师利用晚自习时间组织二课堂实训小组的学生进行数控加工技能提高训练。实训项目的设计融趣味性、创新性与一体。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习效果。教师首先给出设计思路,指导学生进行设计、模拟仿真、实训加工。学生也可以主动提出自己有创意的想法,经过小组讨论和商榷后将设计初稿交给指导教师,积极听取教师的意见进行设计修改和加工。例如设计制作有我区民族文化元素的八宝盖碗茶茶盅、酒杯;设计制作有黄河文化元素的排水车轮、鲤鱼跳龙门作品;以及设计制作融职业情怀元素的组合传动件机构作品等,见下图。

2.2.3 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

①落实执行“每学期学院督导听课+系内每天督导查课+学生期末评教的教学检查机制”,从教学标准对标、教学教案优化、教师标准落实的角度保障教学质量过程控制。

课程组形成每两周例会制,认真分析学院督导听课意见、系督导听课意见、同组教师互听互评意见、以及学生评教意见,从教学设计的角度、从授课方式、授课效果的角度,不断整改优化教学资源;从学生接受情况、技能提升的角度,不断调整教学方法。

②落实执行“有校外企业人员参与的校内外联动课程建设机制”,及时将实际数控生产加工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纳入日常教学中。从专业课程衔接企业行业典型工作任务的角度保障教学质量的过程控制。

课程组吸纳在企业从事数控加工、产品设计、工艺编程等工作的兼职教师成员,使得课程建设不再是空中楼阁。校内教师与向校外兼职教师共同研讨,把从事数控加工岗位必备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实际的教学任务,编入教师教学教案和学生实训手册,把教学设计落实在每一天的实训教学活动中。其中融入数控加工1+X考证技能要求。使得学生的今日所学必为将来毕业后的明日所用。

③落实执行“观测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对学校、对专业课程学习满意率的回头看机制”。从中发现课程教学的不足,分析其中的原因,积极整改修正。从学生职业规划和发展的角度保障教学质量的过程控制。

课程建设做得好不好,就要看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在《数控加工》课上学到的专业技能是否能胜任企业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因此,坚持每一学年向已经毕业的本专业毕业生发放对《数控加工》课程满意度的调查问卷。收集分析学生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教学设计,落实教学实施,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保障好教学质量的过程控制。

3 结语

职业院校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具备有在未来职业岗位上应有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课程组只有定期主动下企业调研,了解毕业生现行状况,并且与企业保持持久性合作,才能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制定出适合本地需求的课程培养目标。依据企业生产的产品,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对企业的产品进行研讨后共同整合出适合产教结合的教材,达到“理实练”的一体化效果,以满足现化职业教学的需求。

《数控加工》课程改革永远在路上。课改的起点之一是充分的企业调研、市场调研、学情调研分析;起点之二是基于对毕业生是否能够胜任实际工作岗位的客观分析。课改的过程就是努力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付诸于实践并及时进行总结分析、策略调整、再落实、再分析查找不足,直至在实际教学效果(考证通过率、毕业生就业率等数据)上有提高的探索和实践经历。《数控加工》课程改革将伴随着数控加工行业新技术新工艺的革新和创造、以及新标准的制定实施不断探索和实践。

本文系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项目《基于职業能力培养的高职数控加工课程改革探索》(项目编号:NMYK201914)结题论文,文件编号:宁民职党发[2019]36号。

参考文献:

[1]刘江.《机械加工实训》高等教育出版社.

[2]宋海亮,张帅.《华中数控系统编程与操作手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梁娟:(1976—),女,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机电专业课程教学。

李科:(1987—),男,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技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数控加工实训课程教学。

猜你喜欢
改革与实践数控加工职业能力
面向区域产业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基于一体化教学《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课程的改革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进出瓶螺旋杆的螺旋线简化设计及加工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改革研究